我研究拿破仑、斯大林等不是主要研究他们的军事谋略,而主要研究他们的心路历程。在对于成百上千的杰出人物的研究中,我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最终走出自己,能够最终走出自己的想象力。即使再伟大再智慧的人也不例外。
拿破仑最大的失败是什么?不是兵败滑铁卢,而是败在圣赫勒拿岛上。
滑铁卢失败后,拿破仑被终生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过着十分艰苦而又无聊的生活。一位密友秘密赠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一副象棋。这是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对它爱不释手。在非常寂寞时,他就一个人默默地下棋,借以打发时光,直到死去。
拿破仑死后,那副象棋被多次以高价转手拍卖。后来,一个惊人的秘密被发现了:棋子里藏有一张手绘的地图,上面详细标注着如何从圣赫勒拿岛逃出的路径。可惜的是,拿破仑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逃跑,所以也没有领悟到朋友的良苦用心,也就没有在玩乐中发现这一秘密。这恐怕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心死了的时候,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一无所用了。而最令人可悲的是,拿破仑曾经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字。”这样一个精神与天公比高的大英雄竟败在自己的心理上,可见人人都是肉身凡胎,人人都有局限性。今天的心理学的确可以使人更清晰地认识到精神因素的巨大作用,不仅硬的武器可以杀人,“软刀子”更可以杀人,并且不露痕迹,兵不血刃。也就是说,心、思想就可以直接用作武器。一个人要置对手于死地,其实并不用消灭其肉体,最厉害的办法是消灭其心,使其绝望,并进一步使其进行意念自杀。这种方法叫以心克心。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心如死灰了,想必即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如同死人一般。
可惜,战神拿破仑对于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而对于心兵法的运用最终却是不行。
让我们进一步详细剖析拿破仑的失败。
拿破仑为什么兵败滑铁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路湿泥泞,大炮难行,而拿破仑起家于炮兵,钟爱大炮,致使这个果敢的军事家难以忍痛割爱,没有弃炮,结果部队行军缓慢,贻误了战机。
为什么一向能谋善断的拿破仑竟对于是丢还是不丢大炮而犹豫不决呢?因为以炮而胜、炮是至爱的想象、心像主宰了他,使他只能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与决定。
所谓想象,就是思想成像,而心像是心灵的真正主宰。
一旦人们作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使人不能轻易走出去,生活中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路径依赖”。
路径为什么成为“依赖”?是因为我们在做某一事情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产生的结果,就会形成一种“像”,进而形成一种“场”,并形成一个无形的“轨道”,存在于大脑,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使我们身不由己地沿着这一“轨道”前行。
拿破仑曾经是百战百胜的战神,是什么使他兵败呢?如果不从战略上讲,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路径依赖”。
拿破仑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是因为他打破路径依赖的能力远远超出了敌人,常常能够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而他的失败是因为敌人打破路径依赖的能力出乎意料地提高了。如俄国统帅库图佐夫发明了一个焦土战略,面对法军就一直撤退,并把所有他们认为有可能落入法军手中的房屋和补给品全部烧毁。
法军穷追不舍,而俄军一退再退,当法军追到莫斯科时,他们发现这个城市大部分在燃烧,连克里姆林宫也不例外。这时,正值严冬,法军饥寒交迫,补给上不来,在风雪中无处栖身,结果失败。
在这个战例中,库图佐夫是打破了路径依赖,而拿破仑是栽在了路径依赖上。
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以后,人们把它广泛应用在选择和习惯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可怕影响,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的选择。
沿着既定的路径,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个人的选择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正所谓“一步顺了步步顺、一步蹭了百步歪”。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名声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思,他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用想象力来解释“路径依赖”的优势在于,能够立即把握形成“路径依赖”的根本原因,且通过想象训练,尽快地形成优化的“路径依赖”,打破不好的“路径依赖”。
脑科学最新揭示,右脑的心像就是意志力,可以直接贯彻到行动上,这将会使人的行动力来一个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