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感情动物。杜甫在着名诗篇《蜀相》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情未必真豪杰,弹泪未必不丈夫。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看看他,没有生气,没有愤怒,而是用略带伤感的语气深沉地说:“我十分感谢你说的话,因为它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尽管已经去世了,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听了林肯这一席话,参议院陷人一片沉默。过了一会儿,林肯又对刚才那个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说完这几句话后,林肯大声地对全体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参议院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诚的掌声。后来,林肯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作为一个出身低下的人,林肯没有任何后台可供依靠。他惟一的资本只有自己扭转不利局面的才华。正是一次伤感的话语,使他赢得了参议院所有参议员的尊重,抵达了生命的辉煌。林肯在关键时刻运用了他的眼泪,让人们看到了他的铁汉柔情。
3.热忱
列宁说:“一个鼓动家就是善于对群众讲话,善于用自己的热情之火激动群众,善于抓住突出的、说明问题的实质的人民演说家。”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都十分重视发挥自身的说话技巧。革命导师列宁不但是一位非凡的政治家、理论家,而且是一位热忱的演说家。斯大林曾赞扬说,列宁说的话具有非凡的说服力,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色彩,不玩半点令人目眩的手势,不用半句故意刺激听众的词藻——所有这些,都使得列宁的演说比通常“国会”演说家高明得多。
和列宁一样,我国着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贺龙元帅也是一位热忱的谈话者。1940年7月,贺龙在晋绥军区的党员训练班讲党课,讲课之前,指导员带人抬来一张旧木桌,一条木板凳子,桌子上放了两个粗瓷大碗和一双布鞋。这三样东西,一下子吸引住了学员,大家不明白要干什么。贺龙笑眯眯地说:“我来讲第一课,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喽!”然后他端一个大碗问学员,里面的小米是做啥子用的,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是做饭的。又问哪来的,大家回答老百姓种的。贺老总由此生发开,讲吃小米容易,种小米难;又讲老百姓吃墨石,让部队吃小米;讲军民关系,讲群众路线;又批评了有的同志违反群众纪律的事,讲得大家心服口服,大家明白了搞不好群众关系就会挨饿、打败仗的道理。说着说着,贺龙拿起另一个大碗,里面盛满了水,还有一条鱼。贺龙把鱼从碗里捞出来,不一会儿,鱼不动了。贺龙乘机问,鱼为什么不动了,回答是离开了水。贺龙总结道,军队和群众,是鱼与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军队离开群众,就不能生存。根据地的存在,人民军队的壮大,都是因为执行了党的路线,群众拥护的结果。
贺龙的课讲得具有真情实感,它不仅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而且把一个严肃的课题讲得浅显形象,通俗易懂。如果贺龙没有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没有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之心,不考虑学员的文化程度、理论水平、接受能力,就不可能讲出这些道理,就不可能对党的群众路线做如此深刻的阐述。
马雅可夫斯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则是心灵的阳光。好的言谈,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优美的说话技巧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更策马飞奔。许多人在说话时,褒贬适度,发人深思,妙语生花,使人们如亲临赛场,情感与之同步激荡。
说话是以语言点燃人的心灵火花的高超艺术。当然,这种高超的语言技艺和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它需要积累,需要勤奋。功到自然成,只要肯钻研肯投入,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4.愤怒
有句古话说:“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就是说,不应当有个人意气之怒,但为大义真理而动的怒却是不可少的。理义之怒的积极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它以愤怒的脸色、激昂的语调和严厉的措辞,来表达自己浓烈的爱憎、鲜明的态度和公正的立场,它有很强的刺激性和震撼力,能给对方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产生威慑作用,进而迫使对方改变行为模式。因此其特有的交际价值是不应否定和忽略的,若运用得当,会收到特殊的交际效果。
(1)在敌我之间
对于敌人的阴谋诡计、卑劣行径,敢于拍案而起,怒然痛斥,从感情上看是必然的,难免的;从策略上看有时又是必要的,有利的。
马寅初在重庆实验剧院曾做了个公开演讲,义愤喷涌,千古有名。马老说:“如今国难当头,人民大众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浴血奋战;但是那些豪门权贵,却趁机大发国难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流血抗战,后方平和满贯。真是天良丧尽,丧尽天良!英国有句俗话:一个人站起来要像一个人,而今天,有的却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他们利用国难,把自己养得肥肥的。要抗战,便要这帮人拿出钱来!”马老提出要向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征收战时财产税的问题。这一倡议,博得听众雷鸣般的掌声。
有人说:“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尊严被践踏,信仰被玷污,家园被侵占,同胞遭残害时,还不发怒,那还是人吗?
(2)在长辈与晚辈之间
长辈对晚辈的教育一般应耐心劝导、循循善诱。而当出现严重问题时,疾言厉色的教训,也属必要。
某部师长发现儿子因未婚妻小雷突然患病,产生了与之分手的念头后,怒火陡起,他“呼”的一声拍案而起,严厉地说:“小子,我告诉你,若是小雷没病没灾的,你们谈成谈不成我都不管。如果因为她病了,就想把人家甩了,那是绝对不允许的。你应当明白,你是一个师长的儿子;如果你敢当‘陈世美”我就不信我连个‘黑老包’都不如!”父亲疾言厉色的训导,终于使儿子悬崖勒马。
如果说长辈的言辞态度,对晚辈有较大的影响力的话,那么,愤怒之言的影响力尤佳。用这种“投猛剂,起沉疴”的愤怒方式,严辞管教,击一猛掌,能收到警钟乍响,防患未然,促人猛醒的效果。这是和颜悦色的规劝所难达到的。
(3)在上下级之间
对于部下的思想松懈,玩忽职守,给工作造成损失时,即使冷静的领导者有时也会发火动怒的。比如西藏军区张司令员一次到边防视察,路过日喀则军分区招特所时,看到这样一番情景:一位从艰苦哨卡来住院的战士,要求住一宿,值班员半躺在床上懒洋洋地说:“一夜也不行,你到马路上凑合一夜吧!”司令员被激怒了,他走进屋一把将值班员揪起来,高声道:“马上把你们所长叫来,今天不安排这个战士住宿,我撤他的职。”所长闻声跑来,司令员满脸怒容:“我司令员要住,就有床;别人来了就轰出去,你这个所长是怎么当的?你今天把给我准备的床,安排这个战士住;明天你派车亲自送他去医院!”司令员发完火走了,日喀则招待所从此却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到,由于工作关系的特殊性,领导者的愤怒会对下级产生极大的压力,有助于促使其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弥补和挽救,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正是怒言惩前毖后的作用。
(4)在战友同事之间
同事间,当一方思想堕落,陷人泥潭不能自拔时,对他施以尖锐刻薄的批评之言,要比轻描淡写的柔和之说有更大的挽救力。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有这样一节:赵蒙生多方活动,在部队即将赴前线时收到调令。对此,一向敦实厚道的梁三喜震怒了,他斥责道:“滚蛋,你给我赶快滚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人,你不会不知道你穿着军装!现在,你正处在一道坎上,上前一步还好说,后退一步你是啥?有的是词,你自己去想!”
三喜的批评,也许有点粗暴,但正是这种方式才使赵蒙生尚未泯灭的良知震颤了,使他从迷雾中挣脱出来。一通“怒炮”挽救了一个战友,减少了一个逃兵。可见震撼批评在关键时刻的激发力量。
理义之怒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积极作用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
首先,良好的动机是理义之怒的基础。理义之怒不但表现出对邪恶的憎恨,而且还包含了对同志亲友深厚的爱。对后者而言,由于出发点是善意的,是为对方好,所以,尽管火气很大,不留情面,但对方能体会并理解其善意和用心,不但不会影响关系,反而有助于解决矛盾,密切关系。
与之相反的“气血之怒”,则是以“私利”为出发点,要么是为了保全个人面子而发火;要么是因为私利受到损失而动怒;要么为了整人、压人,给人闹难堪而申斥,动机是恶意的,其结果会招致他人“敌意”。简言之,理义之怒是焊接彼此思想感情的火花;而“气血之怒”则是焚烧友谊,影响关系的烈焰。
其次,善于用理智加以控制,是理义之怒的关键。义愤之言毕竟是情绪激动状态下的即兴之变,如果不善于控制,任其发泄,就会走向反面。罗马的文艺理论家郎加纳斯说:“那巨大的激烈情感如果没有理智的控制,而任盲目、轻率的冲动所操纵,那就会像一只没了压舱石而飘流不定的船那样陷入危险。”
因此:具有积极作用的怒言,表现出极大的理智上的克制。这种克制体现在:一是发怒的状态要适度。不可“怒发冲冠”,不能“怒不可遏”,而应“怒不失态”,恰到好处。二是怒言谈吐有分寸。盛怒之下,语调难免高昂,但不要挖苦揭短,侮辱人格。三是时机把握恰当。“怒”到一定程度,就要适时地消火降温,转换口气,缓和气氛,不能“得理不让人”,一怒到底。如果任怒火放纵,一怒而不可收,即使你的动机再好,恐怕也难免把事情搞糟。
怒言谈吐最根本的还在于言之有理。人们发怒,说到底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影响对方的言行。但是,要达到目的,仅有“怒言”不行,还必须善于讲理,只有道理讲到点子上,人家才能心悦诚服。怒言说理不同于正常状态下的条分缕析,慢慢道来,它的特点是,抓住要害,短兵相接,人木三分。使人闻之震颤,思之有理,“以威助理,以理攻心”,是怒言服人的特色。
温和地说
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能把人说“笑”的语言,通常是温和甜美的。古往今来,“和气待人”,“和颜悦色”,被视为一种美德。《礼记·仪礼·少礼》说:“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指“敬之和”;“皇皇”,指“正之美”。《汉书·刘向传》说:“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温和表现为:“说话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措辞委婉,说理自然。”这种说法,易于使对方感到亲切、愉悦。
温和可以弘扬男性的文雅大度和女性的阴柔之美。尤其是在抒发情感时,因为温和地说话使用的是和声细气的音素,所以它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由于语音学中音素、音位的原理和人们说话时用声用气的心理状态及规律的不同,和声细气,这种声和气宛如柔和的月光和涓涓的细流,由人的心底流出,轻松自然,和蔼亲切,不紧不慢,能给听者以舒适、安逸、细腻、亲密、友好、温馨的感觉。温和地说话的男人,为人必定厚道、宽容、襟怀开阔;温和地说话的女人,为人必定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这位官员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到前线去视察联邦军队的防线,陪同他去巡视的是副官霍尔姆斯上尉。林肯爬到战壕上面仔细观察敌军阵地,这时敌军突然射来一梭子弹,这可急坏了霍尔姆斯。他连忙抓住总统的手臂,把他拖下战壕,对他大声吼道:“快下来,这个蠢猪!”上尉自知失言而冒犯了总统,心中猜想肯定会受到纪律处分。但林肯却在分手时,温和地对他说道:“再见,霍尔姆斯上尉,我感谢你救了我,使我感到十分欣慰。”霍尔姆斯听了如释重负。
德国社会民主党议员菲立蒲在议会演讲中,受到其他党派的联合攻击,他也以温和的语言化解了危机。当时他们骂菲立蒲:“流氓,反动派的走狗,闭嘴,滚回去!”但是菲立蒲语气平和地回答说:“谢谢大家的指点,再过30分钟我就要走了。为了填肚子啊!”瞬间爆发出哄堂大笑。他也就顺利地完成了演讲。
说话温和的特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1.和蔼
在我们日常交际场合,最受欢迎的是和蔼亲切的说话态度。美国最大的电话公司——贝尔电话公司,共有25万接线生,他们接线时态度和蔼,吐字清楚,语气亲切,个个都彬彬有礼。该公司从成立那天开始,就注意了电话上的语调问题。当时的接线生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说起话来粗声大气,令人受不了,后来把他们换了,改为年轻的姑娘们来担任接线工作,并提出“带着微笑的声音去接电话”的要求,深受广大电话用户的欢迎。
“带着微笑的声音”谁都爱听,这是一种在交际场合最容易获得成功的语调。周总理十分擅长使用这种语调,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周总理一一伟大的中国革命家》中写道:
在我们所有的会谈中,周总理总是镇定自若,与赫鲁晓夫的滑稽可笑和勃列日涅夫的矫揉造作愉成鲜明的对比。他从来不提高讲话的调门,不敲桌子,也不以中止谈判相威胁来迫使对方让步。1976年我重访中国时,特意向周夫人谈到她的丈夫给我最突出的印象:他总是那样坚定不移而又彬彬有礼;他在成功把握较大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柔和了。周总理的沉着冷静,我认为主要归功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他的经历,但也反映出他那伟大的人格。
中、美双方的谈判是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尚且可以用“不提高讲话的调门”的“柔和”声音来进行,那么,我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何尝不能这样做呢?
2.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