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8100000030

第30章 史林折枝(1)

§§§第1节以诗证史——浅谈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诗词的史诗性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始终有诗情相伴;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时期和他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毛泽东都留下了令人诵之难忘的诗词佳作。这里说的“井冈山时期”,指1927年秋至1934年秋七年时间,与中国现代史分期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时间跨度大致吻合,习惯上将其视为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一个标志性的阶段。

这七年间共有十一首词作诞生,即:《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这是一组充满激情的革命战争的颂歌,这是一束多姿多彩的“分外香”的“战地黄花”,这是一座毛泽东诗词成就之昆仑山脉的独特峰峦。

毛泽东诗词所具有的美学价值,首先就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史诗性。因为,“毛泽东的诗词中,反映了党所领导的四十年革命斗争的重大事件,……同时,思想性艺术性又是非常高的,因此,称这些诗词为革命史诗,是再适当没有了。”研究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诗词及其创作背景,更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这一时期毛泽东词作奇情壮彩构设的艺术氛围之间,我们可以穿越时空,追寻战争史迹,探求诗人心路,从而领悟其艺术成就的高度。

以诗证史,或许正是此行“芝麻开门”的锁钥。

激情壮歌,记录革命征程

贺敬之同志说:“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史诗。它谱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勾画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咏唱了英雄时代的英雄业绩,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闪耀着历史的光辉,是我国人民推翻旧中国的战歌,建设新中国的颂歌。”这是对毛泽东诗词史诗性的总体概括。然而,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中,其史诗性的表征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同样是峥嵘岁月之歌,同样反映战争题材,毛诗代表作之一的《七律·长征》,并没有直接描述红军“远征难”的具体事件,而是通过跳跃的意象,充满艺术张力,表现了革命者征服“万水千山”、蔑视一切敌人的奇崛力量和伟大精神。而诗人在井冈山时期的词作,却多以叙事寄情,通过战斗的描写、战场的渲染,表现星火必将燎原的革命信念和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气概。就单篇而言,前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显然是十分卓越的;但后者以自然连贯的十一首词作,形成了一组记录时代风云和革命征程的“特殊形式的历史文献”,无疑具有艺术欣赏与证史辨史的双重价值。

1927年“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8月7日,毛泽东在汉口出席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当选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暴动。会后,毛泽东到长沙深入调查研究,亲自制订起义方案。8月30日,在湖南省委常委会上,被任命为中共湖南省前敌委员会书记。9月初,他穿着农民服装来到江西安源,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准备起义过程中,产生了工农革命军军旗。9月9日,举行暴动;经激烈血战,我军接连失利,被迫突围转移,向湘赣边界进发;10月,终于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西江月·秋收起义》这首词所写的就是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全词明白如话,质朴无华,直抒胸臆,掷地有声,短短50个字,却浓缩了秋收起义的动因、起义依靠的力量、部队名称、军旗标志以及行军路线等重要信息,透出一股豪迈之气,英雄之气。

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标志着经过建党初期的艰难探索,付出了血的代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救国救民道路。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上了井冈山,实行了“枪杆子”与“民众运动”的结合,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崭新的篇章。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形势下,杀出一条血路,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搅动民心的大海,翻起革命的巨澜。每一次战斗,每一次行军,都是历史波涛的浪花,它被载入史册,也涌动在诗人毛泽东笔下。

正如张启华同志所说:“战争并没有使毛泽东失去浪漫,在枪林弹雨的硝烟中,在敌情瞬息万变的判断中,诗人毛泽东仍然不忘构思诗章。”《西江月·井冈山》作于1928年8月,描绘了黄洋界保卫战的雄壮场面。“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传神之笔,令人掩卷而思,回味无穷。《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都是“在马背上哼成”的行军曲,既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百万工农齐踊跃”的大好局面,记录了红军的实战场面、转战路线、战略态势,又抒发了“狂飙为我从天落”“风展红旗如画”的豪迈激越之情。作于1931年的两首“渔家傲”,更具体到“前头捉了张辉瓒”“七百里驱十五日”,人名入词,数字入词,融于全词意境,在雄浑壮丽、酣畅淋漓的战斗交响乐中,增加了细节点缀的记忆……

从1927到1934七年间,中国革命走过了颇不寻常的风雨征程。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以卓越的才能领导人民创建革命武装、探索革命道路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诗笔为这一段革命实践留下了生动形象的记录。它们短小、凝练,质朴、激昂,至今读来,仍然会被洋溢其中的革命激情深深打动。1962年1月,《诗刊》社辗转搜寻到毛泽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等六首诗词,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发表。毛泽东回信说:“这六首词,年深日久,通忘记了……回忆了一下,这些词是在1929年至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文采不佳,却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作为史料,是可以的。”

清词丽句,抒发人生豪迈

古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所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应该指的就是这个层面的含义。毛泽东写诗,固然抒发的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深情,是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同始终”的,但是,由于诗词创作具有强烈主观性的特质,所以必然与诗人某一阶段的人生际遇和内心活动密切相关,鲜明地反映着诗人的品格。换言之,毛泽东诗词记录了革命史迹的同时,也折射出自己的心路历程。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经历了众所周知的大起大落。八七会议后,他曾被任命为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了秋收起义。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次年4月,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暴动的农军在井冈山会师。随后,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团结战斗,先后建立了赣南、闽西根据地,革命形势发展很快。但在军队和根据地建设等重大问题上,红四军内部发生严重分歧。在1929年6月召开的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遭到排挤,未能当选前委书记,旋即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到地方指导土地革命斗争。10月,陈毅从上海带回中共中央“九月来信”,要毛泽东“应仍为前委书记”。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即红四军九大上,通过了纠正错误思想的《古田会议决议》,毛泽东当选为前委书记,重新回到领导岗位。然而,正当革命斗争在正确领导下如火如荼地发展的时候,1932年10月,毛泽东受到王明错误路线的排斥,再次被调离军事领导岗位,直至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才重新确立其领导地位。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在毛泽东眼里,个人命运起伏算不了什么,中国革命的航船能够端正方向破浪前行才是最最重要的!革命是艰难复杂的,斗争是十分残酷的,当革命遭受损失的时候,有的人怀疑“红旗到底能够打得多久”,有的干脆当了逃兵。毛泽东从不气馁,从不妥协。他深入调查研究,基于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透彻分析,对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工人农民的由衷关切,对中国历史的熟稔,对世界大势的了然于胸,因而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这一时期,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对于斗争形势和革命前途作了精辟的分析,指出最后胜利的必然到来以及达到胜利的正确途径,教育了广大群众。

毛泽东诗词源于火热的革命斗争实际和真实的内心感受,没有任何牵强附会之作。一道彩虹,一缕云絮,一处弹痕,在毛泽东诗心飞翔之处,都赋予了新颖、饱满的激情。闻听胜利捷报,他自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面对闽西土地革命的大好形势,他讴歌:“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在艰苦的行军途中,他看到的是“风展红旗如画”;在秋风萧瑟的战场上,他感受到的是“战地黄花分外香”;从汀洲向长沙,他呼唤:“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重临旧地战场巡礼,他吟哦:“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即使在“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1934年夏,他仍然热情礼赞:“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潇潇洒洒,大智大勇,以国为念,以民为本,这就是毛泽东的胸怀!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革命战争的严酷悲壮,培养了毛泽东卓越的政治军事指挥才能,磨炼了毛泽东的坚强意志,也造就了诗人毛泽东。

我国古代诗论特别强调人品与诗品的关系,“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毛泽东井冈山时期的十一首作品,至少是一个例证。

博大精深,树起诗艺丰碑

中华民族诗歌传统源远流长,优秀诗人灿若繁星,优秀作品汗牛充栋。诗人毛泽东,无疑是那浩瀚星空最为闪亮的一颗。他继承并发展了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将古典诗词旧的形式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长歌短吟,堪为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毛泽东说自己井冈山时期的诗是“在马背上哼成的”,蔡清富先生评价毛泽东是“无产阶级新纪元的但丁”,这里从不同角度印证了毛泽东诗词的史诗性。而井冈山是毛泽东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也是他成为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因此,深入研究井冈山时期作品,对于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诗心之律动,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井冈山时期毛词十一首,占他一生作品的六分之一,全部都是中、短调词作。它们整体看来,像一幅泼墨而成的革命战争画卷,硝烟、炮火、长风、弹痕,军旗猎猎,豪气升腾;单篇欣赏,或激昂奋进,或满怀喜悦,或登高望远,或雪里行军,无不雄浑奔放,灵动清新。如果说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格以崇高美独树一帜的话,井冈山时期的作品已有非常鲜明生动的体现。而且可以认为,毛泽东井冈山时期的作品是他后来一系列诗论主张的最初实践,气势恢弘,博大精深,树起毛诗创作道路上的第一座丰碑。

1965年,毛泽东致陈毅信中提到“诗要用形象思维”的观点。井冈山时期的词作有的篇什形象思维用得非常好,比如《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一开篇,即用“漫天皆白”引出风雪的形象,从“漫”字中,可以领略到风匀雪、雪舞风的强烈动感,从而为诗人所歌咏的主体——挺进于风雪征程中的工农红军渲染出既紧张肃静又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氛围。风飞、雪舞、旗飘,有声有色,诗情画意。郭沫若说:“这首词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漫天飞雪中,红旗在翻舞,人马在飞腾,山岳在动摇。”

1957年,毛泽东在《读范仲淹两首词的批语》里谈到,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特别提出:“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虽然说这段话的时候有特定的语境,但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主张从中可见一斑。井冈山时期的词作中,《采桑子·重阳》是这个文学主张的最好写照。“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第一句前四字落笔舒缓,似乎泛论人生天道,慨叹人命朝露,“天难老”三字突兀起势,一下子把人的情绪带到昂扬向上的境界。岁岁重阳,人生固然易老,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啊!充满了对自然规律和人生价值的辩证思考,流淌的是一种革命乐观主义情绪。“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扫古人悲秋萧瑟之风,超凡脱俗,意境高远,细细品味,心空如洗。“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下阕更是诗意与哲理的完美统一,为我们展现了一派江天万里、浩阔明净、腐恶尽除、万象更新的壮美秋色!豪放也好,婉约也好,只是诗歌不同的表现风格,而一首真正的好诗关键在于表现怎样的思想情感,在于真正的诗心浩荡,人生豪迈。

毛泽东的博学众所周知,他的诗词作品常常化典活用,表现出博大精深的恢弘气度。被广为传诵的《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七律·长征》等,就是其代表作。井冈山时期的词作中,大气磅礴的战歌《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也体现了这一特色。词的上阕写这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役——龙冈战役的过程:“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时间,秋季;地点,龙冈。红军迎战敌军的威势,取得战斗胜利的喜悦,传神描述,惜墨如金。下阕写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二次反“围剿”即将来临的情势,“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敌军何其庞大,气焰何其嚣张!而要打败凶残的敌人,我们必须“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结句“不周山下红旗乱”,用古代神话里共工的形象比喻敢斗强敌的革命力量,预示人民必将取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在自注文里列举了关于共工神话的大量资料。他说:“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这样创造性地用典,使古老的神话传说获得了新的生命,从而使全词一下子充满无限的艺术张力。

“一个伟大的民族觉醒起来,要对思想和制度进行一番有益的改革,而诗便是最为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这是对史诗功能的另一个角度的概括。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愉悦人心的同时,还能够激励鼓舞人民,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其以诗证史的功用吧!总之,气象万千、异彩纷呈的毛泽东诗词,已经融入历史,成为一座辉煌的艺术宫殿。徜徉流连其间,总有心潮涌动,共鸣回响,滋润着我们精神的田园。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们总怪时光匆匆、时间少,你想找一僻静之所把不安的心,小心安放。我们渴望去一趟远方,让自由的风带走你被一切不顺造成的忧伤,却从未出发。我们和作者范泽木一样,天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朝九晚五轨迹恒定,常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也许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从何处出发。作者范泽木眼里的小镇就是我们心中的小镇,小镇里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人间冷暖,草木诗话,这些被妥善安置的时光,需要我们一一掀开。让我们每个有心人,释放自己对故乡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怀恋,自细微处,看万物有灵之美,赏时光静好的安宁。
  • 古诗的艺术魅力

    古诗的艺术魅力

    本书萃选自汉魏至清季的古体诗作品近两百篇,清词丽句,在千古诗史中皆有其流传至今的美学价值。作者的解析凝练雅致,余味无穷,引领读者自行体验古典诗境所特有的美感。
  • 裸舞

    裸舞

    本诗集已于2004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星星》诗刊系列文集之一。
热门推荐
  • 摆脱困境

    摆脱困境

    摆脱困境,写的八虎传奇故事,作者娓娓叙来,如一个评书家一样,讲述了那些红尘男女爱恨情仇,荡气回肠的曲折故事。
  • 重生武皇

    重生武皇

    二十多岁,屌丝一枚!每天幻想着回到过去重新开始。当他的盼望真的来临,是否能的能如他所愿?十七年的跨越,究竟是走向巅峰还是走向毁灭?死亡穿越、贯身异能、看他如何操控!学校、社会、看他如何走上巅峰!
  • 残阳血泪

    残阳血泪

    他不是好学生,也不是富人子弟的孩子,他不屑于欺负好学生,不屑于趋炎附势,在17岁那年走进了铁打的营盘,做那个流水兵,不为当受虐狂,不求富贵荣华,只为国战,抛头颅,为民战,洒热血。
  • 仙之磐

    仙之磐

    宇宙之大,天地之广,唯我能修得长生之体,成为众仙之祖!生在弱小民族,任人凌辱的孔洛,机缘走上了修炼之路,步步打开通天大路!一个阔大的世界铺陈开来,神,佛,仙,魔,道,一切都尽收眼底;逆天修仙,靠的是无尽无穷的战斗!新书上传,绝对热血爽文,希望大家多投投推荐票,收藏!……………………………………不一样的仙侠之旅,让我们共同踏上修仙大路!书友群1——草莽大营1:166101151(欢迎加入)请耐心看完一百章,再做定论!
  • 惊奇之天道神术

    惊奇之天道神术

    一次意外,陈冬偶获无名道人一生所得。为了报恩,入山苦修,三年蛰伏,小有所成,遂而入世,大千世界,方为历练之始。一个少年的崛起故事,就此展开!
  • 剑武道

    剑武道

    手握圣剑,踏上那累累白骨,登上那巅峰之境,一位人类少年,以剑去打破至皓登上传说之境,追求最强武道。
  • 手到擒来

    手到擒来

    (书名“手到擒来”亦译为“守到情来”,对此书有深刻含义)人们不详其姓名称呼她为“寒姬殿下”为了巩固皇权,为了成就她心中的霸业成为大陆上第一个“女王”她留下了很多的孽缘腹黑质子、阴狠“王后”、复仇王爷……究竟谁是她的真命天子?就让黑后我开启这个传奇女人的一生
  • 科技创造生活

    科技创造生活

    伟大的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惊人的发现震撼整个世界,共同分享发明发现的智慧之光! 计算机、电话、电影、电视、汽车、飞机、轮船……我们在享受这些科技成果的同时,是否想过它们是被什么样的人发明或发现的呢?发明家们又是如何想到并做到的?这些问题让人感到万分好奇。
  • 两只

    两只

    愿未来说爱我的男人像狗,忠诚又少话,信我又贴心,替我探路,打抱不平,捡回我的后悔,撕毁我的焦虑,尊重我的喜好,成全我的懒惰,佑我喜乐平安,最后归魂入土,生死相依。可是男人不愿做狗,不管我多喜欢。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我可能再也不会爱上谁了。
  • 香宋杂记

    香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