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4900000024

第24章 七月家宴

李明等人还在大堂里坐着,一起坐着的还有萧老英雄和他的两个孙子,还有府上的帐房李财。萧老英雄昨日到了京城里,应了李明的要求,过来住上几日。

“老太爷,老爷,二位萧爷,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吧!”李福进到大堂施礼。

“开始吧!”李明看了萧老英雄一眼,摆了摆手。

李福当下弯腰施了个礼,便走到了堂前,面对着院子里这六桌人李福这会感觉真好,又象是回到了半年前。半年前那会他虽然是个管家,但却不是个大管家,只是三管家,今天不同,他是大管家。

“诸位,蒙老太爷老爷开恩,念着前阵子宅子里整拾,大家都辛苦了,特别吩咐今晚置个场面,宅子里上上下下一起会餐。晌午李夫子(帐房)那开了十两银子去置办酒菜调弄汤水,到了下午老爷又让支十两银子去办。李夫子说,寻常去酒楼吃个六桌酒菜也用不了二十两银子。结果反倒让东家说教老奴,不会办事。”李福说到这停了停,底下一阵笑。

“李福活了四十有三,还头回遇到这么好的老爷。”说着作势还抺了抺眼。他这个动作,还真的引起了底下不少共鸣。

这会在院子里坐着的,除了九个护院和一户匠人以外,另外那四桌多人都是刚买加来不一个半月,时间最长的李福一家人也才两个多月,还有的就是在人作坊里做事的人。

这两个月里,府上的下人按着人头一人十两银子领了安家的钱。安什么家,都是买来的人,十两银子是给他们置办个人用品的,本来住进来家里的生活用品都备齐了。这十两银子按李明的意思是置办衣服,再买些乱七八糟的小东西。入了李府了,以前那些事就过去了,不要再想着旧家如今,典卖如何等等。不只是人身上,自家的屋里也是,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换新的,一给就是十两银子。厨房管事李德的一家六人,最小的一个孩子才刚会走路,也得了十两银子,一家人共六十两,这个数字放在以前,有的人存上个二十年也不可能存下这么多。

“李管家,说这做啥,接着说重点。”李明在屋里,看着李福在脸上擦来擦去的,居然说一半停下了。

“是,老爷。府上的规矩是月底发月钱,前阵子忙,老爷也想着能聚到一起热闹一下,就让李夫子压了两天,过会在下报个名,叫到名号的便上来领月钱。”

“李福一两五钱。”第一个就是他自己,他的月钱目前是一两,按理应该是一两呀,怎么加了五钱,李福自己也愣了一下。回头看了看李明,李明发话,“接着念,让你家里的一起帮你领了。”

“李王氏,三百文。”李王氏在这会在厨房也算是半个管事,领的是厨房第二高的月钱。

李王氏这会抖抖缩缩的走了上来,她没想到自己会是第一个被点了名上去拿钱的。李福看了自已浑家一眼,看她那样,平时还蛮出堂的,今日这般模样,丢了他脸面,家主面前也可不敢摆架子说狠话,他知道自家的老爷是个平和的人,不喜欢听人大小声。

“呵呵,李家婶娘,这钱是给你的,你这是要宝钞,还是要银两。”萧老英雄指了指一边桌子上的钱。

李王氏怯怯说了声:“凭老太爷作主。”

“呵呵,明哥儿可是说了,这事要下面的作主,不由得老太爷作主。哈哈哈。”

“爷爷,你这是。”小强出声了。他话说一半,萧老英雄手一抬,制止了他。

“老太爷作主。”李福接话了。

“拿银子吧!”

前面我们卖眼镜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在大明朝,宝钞已经有了滥发的现象,元朝在发行纸币的时候,还实行了金本位,知道用重金属做储备。大明朝则以为印那些宝钞出来就行了,宝钞发行流通后没多久,便开始贬值,如果不是朝庭强制执行,这宝钞制度早就崩溃了。

一方面市面上流通一定要求用宝钞,另一方面白银铜钱价值又高过了宝钞,所以寻常人家都陷入了这种矛盾之中,货币的交换值能和储备值能有点矛盾。萧老英雄以前玩的是易货,他对于宝钞的需求并不大,所以还是对银子有好感。实际上,在那年月,市面上很少能看到铜子,大多的交易还是以宝钞为主。可以李明家里头,吃住不愁,平常用度也不大,所以很多下人在领月钱时,都是一月领银子,一月拿宝钞。开始李明还不大明白是这么回事,还是李财点出了关键,“老爷宽厚,下人都有积蓄,这才会领银两。”

“李小强一百文”

“李小壮一百文”

“刘小东,一两又三百文,刘小东上月帮着府上制了不少竹器,东家赏银一两。”

这话一出,底下又是一阵热闹,刘小东也是极有面子,大步上堂。一来便对着萧老英雄磕头,这礼萧老英雄受的,他们算是小辈。

“小东长个了,呵呵,好生做事,爷爷到时给你娶房媳妇。”

“萧爷爷,这还早呢,明哥还没娶嫂嫂呢。再说了,强哥也比我大呢。”

·····························

领完钱马上开宴,凉菜先吃上一会,然后厨房那边又回去炒热菜。李明吩咐了下来,随意吃喝,不要敬酒。话是这样讲,这敬酒可是传统,有长者尊者在坐,哪能不敬酒的。既然李明发话了,酒照敬,对方意思一下,随意,不要全干了。

菜上的都是家常菜,那边李小强,李小壮在帮忙走菜,上一菜大声叫一个。

“红烧肉,有肥有精,油光光的!”

“蛋蒸鱼,爷说了,年年有鱼,都是两斤的大鱼!”

“咸肉百页”

“大煮干丝”

“清炒苋菜”

“莲藕牛肉,哈哈哈,牛肉!!”这可不是寻常能吃到的东西,底下一片欢叫。

“毛栗兔子,老太爷打下的野兔!”

今日这些酒肉,放在外面可都是寻常人家吃不起的,反正李明有钱,没在意。他这会是甩手,基本不知柴米油盐。

“大爷,您这岁数,叫老爷怕是叫老了。”李福过来敬酒,他坐在院子里陪大家。

“李福,这算啥,呵呵。”李明没在意,他刚吃块藕,这湖藕炖牛肉,藕吃起来粉粉的,味道不错,“还要敬酒呀,先敬我爷爷。”

“大爷,等我把话说完。”李福停了一下,“小的们也没想过能攀上这么一个好东家,老太爷,小的们有福,老太爷有福呀,这酒敬老太爷。”说完弯了下腰,一口把酒干了。

“呵呵,别喝这么猛!”萧老英雄嘴里劝着别人,自己也是一口干下。

“爷爷,留着点,底下还有几十人呢,一会都会来敬酒的。”

“不怕不怕,这点酒算什么,想当年和老道斗酒的时候,喝干了两三坛呢!”老人家的豪气上来了。

“大爷,这酒!”李福又倒了一杯。

“行了,我喝,你儿子他们就算了,别让过来敬了,有个意思就行了。”李明也把这酒一口喝了,说实话,这种雄黄酒,度数低没什么。

“谢大爷,小的下去了。”李福开心的走了,他是第一个过来敬酒的,院子里的人也识规矩,都在等他,他一敬完,下面排着队上来了,打头的就是帐房先生李财。

李福下去后还真的吩咐了他的孩子,酒要上去敬,但等会,上去后看老太爷的脸色,老太爷要高兴就敬一下,几个孩子一起敬。少爷那里就不用敬了,两位萧少爷一定要敬一下。李大强李大壮没有李福那么事故,父亲交待的自然会去做。

汤都凉了,院子里女眷走了不少,但大多数人还在喝。

七月传统上是鬼月,不易置酒,整个月里也不会有什么重大活动,今日这顿酒宴可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大家也都等了好久,摊上这么个老爷做下人的也都很满足了,盼这顿饭只是图个热闹。

“李福,让厨房再弄几个炒菜,清淡点的,青菜就行了。”正好李福过来拉人,太多人过来敬酒了,李明又吩咐加两个青菜。

刘大胆是王动请来的护卫,他本名刘季德,是个军户出身,靖难时胳膊中了一箭,如今一只手伸不大直,燕王还没打到京城的时候,他便被兵营退了回来,回到家中才发现山东一带因为靖难,老家人都跑光了。于是他又回到了京城,想着自己身强力壮,以前的战友们还在,还都有功名在身了,应该能找到碗饭吃。虽然战友有做总旗有做百户,但都在兵营里,要想安置他这么一个人若在卫所还容易些,在京城还真不好办。京城里官太多了,百户算什么呢,刘大胆知了实情也不再去求人,正好碰到李管家这招护院,他就过来了。一试枪棒身手,行伍之人,经历过一血腥的,自不用多说,杀伐之气,只要兵器一在手,马上就显现了出来。

刘大胆被选做护卫的头目,九个护卫三人一组分了三班,除他外还有张旬和汪科两个班头,张旬说到底就是京城的混混头目,他无意中得罪了一位锦衣卫,虽然事情已经了了,但弄的他很没面子,很难在市面上走动,于是便到李明这做护院。他是个打架不要命的,粗通拳脚,为人极讲义气,入到护卫里马上人头混的熟,也被选作个队长。汪科也是个军人,武功不俗,为什么会来做护卫,他没说。这三人算是投身到李明宅子里来的,吃住都在这里。

一个月来这帮护卫在刘大胆等人的调理下,还有模有样。做护卫,李明给的月钱又高,管吃管住,一日三餐而不是两餐,而且吃的非常的好,顿顿有肉。说是护卫,平时也就是下人,也是帮着做事,只是招来的时候,说了要会些枪棒,一旦有点什么事,能用的上。月钱按着护卫领,给的也多。

今日的这个大餐更不用多说,平时去个酒馆也不过如此,少爷还真是舍得吃喝。和刘大胆同样的想法的人还很多,看这老爷的样,年纪不大,行事还颇有些章法,看来这好日子长远着呢。

同类推荐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无法重生

    无法重生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叫喊声,兵锋交错。嘶哑与狂吼在一瞬间从人群中迸发又被逐渐扩大,兵器之间的碰撞声随之而起。张斌在方阵的最后面,只能看到前面的士兵冲上去,紧接着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血液混合着一具又一具尸体倒在地上。
  • 史潮与学风

    史潮与学风

    本书作者是我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的中生代历史学家,见多识广,在过去的十来年中,除了专门的研究之外,写了一些关于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的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出来后被媒体广泛转载,读者甚多。现在学术环境不良,许多学者闭门造车,不注意潮流,同时学术风气不佳,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结集,对有志于做学问的学生来说,帮助极大。分为两编,史潮(史学潮流)编13篇,学风编10篇。这些文章长短不一,长者一万多字,短者一两千字,可能性较强,期待这位国际知名历史学家的见解能成为中国学术界的解毒剂,为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提供借镜。
  • 再世武圣

    再世武圣

    当关羽在拥有比以前更好武艺同时还有现代的记忆,会发生什么?当历史上命运凄惨的貂蝉,蔡琰,甄宓在改变的历史中碰到关羽,她们的人生还会和以前一样吗?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历史,弥补历史的遗憾。平四夷,征欧洲,笑傲天下。让大汉立于世界之颠。
  • 西汉往事

    西汉往事

    这本书的内容是发在《信息时报》上的专栏文章,讲的内容主要是从秦朝到汉武帝这段时间据说发生过的事。这些事都来自《史记》或《汉书》,我只能保证这些事都是有记载的,但不能保证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毕竟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看过原版史书的人都知道,史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写的东西都会被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自己的观念,观念多了,真实历史的信息就会变了味。我自不量力地想把在史书背面躲着的一些事挖掘出来,说直白点,就是抱着猎奇的心理,从和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的角度,把史书中记载的一些故事再折腾一遍。
热门推荐
  • 那一段湮没的传奇

    那一段湮没的传奇

    也许,当你刚翻到第一回的时候,会认为作者将作品归错了类,当然,并不是这样的。总的来说,这仍然是一本奇幻小说。它包括了你们熟知的以龙和魔法为题材的那类小说的一切要素,但还包含了另外的许多东西,比如传统武侠故事里的侠肝义胆、儿女情长。实际上,作者想要写的是个集合了奇幻和武侠两重内容的故事,但请注意,这绝不同于那些人名土洋结合,内容上武功和魔法搅成一锅粥的作品。相反,故事里将东方武侠世界和西方魔法世界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甚至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风来表现这种不同。作者真正想描绘的是东西方两个并行世界的交流和融合,以及在这种交流中,处于时代浪巅的主人公传奇般的冒险经历。
  • 梦海浮沉

    梦海浮沉

    故事是由外国一个叫莫瑞兹的女孩为了寻找梦中男孩从大洋彼岸来到中国引发的故事,带着残留的记忆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的恩怨情仇,姻缘早已注定,不论来世今生,早在梦中相遇时,已经爱上........
  • 至上权利

    至上权利

    并非神灵不可战胜,而是凡人没有战胜他的勇气。当凡人拿起武器向神宣战的时候,便已经有了资格——屠神
  • 职场丽人变身计

    职场丽人变身计

    本书是一本专为职场女性准备的福音书。全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职场女性众生相、职场女斗士、让升职来的更猛烈些吧、职场与生活的无间道等。
  • 佛说忠心经

    佛说忠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天魔皇

    傲天魔皇

    魔武大陆,强者为尊。废物少年偶得传承,从此逆天改命,镇压群雄,傲世天下。
  • 痛,就哭出声来

    痛,就哭出声来

    性格怪异的他不相信爱情,却偏偏被亲情、友情、爱情苦苦地纠缠着,折磨着。“最好的、最爱的并不在遥远,其实就在你身边,而你从来没有在意过”,便是这部小说的真情告白。作品通过描写师生间的暧昧,夫妻间的疏离,朋友间的虚伪,进行时空上的亲情、友情、爱情转换,刻画了现代都市人的一种莫名的悲痛。一个在成长中辄生意外,在情感上时见错乱的失意文人形象跃然纸上,而连带着托出来的,还有当下社会生活的丰繁万象,都市男女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景象。作品藏狡黠于忠厚,寓谐戏于质朴,使得嬉闹背后有悲凉,痞顽背后有严正,让人随着故事的牵引慨叹世情,顺着人物的命运思索人生。
  • 快士传

    快士传

    《快士传》是将才子佳人、神仙鬼怪及其他各种内容杂揉融合,并且同作品的“快”的风格互为表里,它不是一味地进行道学的说教,而是将其与曲折离奇的情节结合起来,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充分体现了平话的特色。
  • 定风谋

    定风谋

    牵扯着年少的记忆,半真半假的情义,追逐厮杀的游戏。一支珠花为聘,以万里河山为赌局,昔日导致一切事起的温和少年,如今就站在了染风面前。定风谋,谋天下,谋卿心。
  • 霸道首席:丫头,来吧

    霸道首席:丫头,来吧

    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床上的可人儿给扑倒,”你要干嘛?“她晃了晃脑袋,打着哈欠慵懒回道:”你是不是混娱乐圈的?当然是潜规则。“看着眼前女孩生涩的动作,他忽然觉得好像被她潜也不错。前一刻还信誓旦旦要潜他的丫头,下一刻就要逃之夭夭。丫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他可不打算这么轻易放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