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全村人都起了个大早,贴春联、福字、窗花,放鞭炮,那气氛整一个喜气洋洋的。
一早,一家五口简单的吃了些早饭。之后刘程三兄妹先是熬浆糊,接着在大门口贴春联,在大门上贴福字,窗子的玻璃上贴窗花,在客厅房间的墙壁上贴上喜气的图画。把一个家整得是一副的喜气。把家里布置完,三兄妹拿着烟花、炮竹出去同村里的一群小孩子一块玩。
家里刘父、刘母则是忙碌的准备中餐。在刘程的家乡,大年三十的中餐是正餐,也不会像北方一样吃饺子什么的。都是大鱼大肉,有药材煲猪大骨,药材煲鸡,炒鸭肉/鹅肉,还有鱼什么的,总之都是肉食,不会有素食的。
到中午正十二点家家户户都准时开饭。吃过饭,下午也就没啥事了,村子里一大群的闲人便聚在一块打扑克,撮麻将。
晚饭过后一家子人围坐在厅里吃糖果,喝茶,聊天,看春晚。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到来,家家户户都会先把家里的大门以有客厅里的电灯打开,然后在大门口放上万响的鞭炮。这叫开门,放的鞭炮也叫开门炮,喻意是在新的一年里讨个开门红,把一年的喜气,运气,福气,财气都引到家里来。
开门放炮,按当地的习俗来讲呢最佳是在十二点一过,但是有的人要睡懒觉或者是有什么事耽搁了,便会拖后。所以呢这放炮开门的这个过程,从十二点过一直会持续到早上八九点,于是一整晚都会听到噼哩啪啦的炮竹声响。
村里准备的烟花在十二一过,也会在村前头的停车大广场上齐放,烟花不停的放一直会持续半个钟到一个钟。绚丽夺目的烟花升上半空可以照亮大半个村子。很多的小孩大人都会齐聚广场观看烟花。临近的各个村也都是如此。
其实这各个村里头放烟花还有讲究,是在暗暗的攀比,以各村烟花放的时间的长短来显示出自己村子里的富裕。从这放烟花上可以看出临近的一些村子在过去一年里发展的好坏。
十二点一过,爷爷、奶奶都会到各家给自家的孙子、孙女发红包(压岁钱),爸爸、妈妈也会给自家孩子发哦。只有那些未成家的才能收到家长的压岁红包,成了家的人是不会有的。
所以刘程自然也收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的四个压岁红包,里面的钱虽然不多,一般都是十二块,但是这也是家长们的一番心意,十二块喻意着月月红,希望自家的孩子在下面的一年里月月都过得红红火火的。
正月初一,孩子们一早起来,首先是提着家长准备好的礼物给爷爷、奶奶拜年,同时还可以收到爷爷、奶奶给的红包哦。接下来就是自家的叔叔家。
刘程的村子里年轻人组有舞龙队,村子比较大年轻人比较多,三十六个年轻小伙组了双龙,每条龙十八节。大年三十晚十二点一过,在村子里老一辈人的带领下就开始出动了,给村里每家每户下帖、双龙进家拜年。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人人的潜意识里头,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文化的烙印,而且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龙,在中国与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联系。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而且是长长的双龙到家拜年,每家每户都是早早准备好鞭炮,等龙一到家门口便放炮迎接,把龙迎进客厅,等龙磕完头拜完年退出后,还会封一个大大的红包红带队的人。
舞的龙,在刘程老家分为两种,一种是武龙,一种是文龙。大家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武龙舞起来要比文龙复杂,舞武龙的人要比舞文龙的更累。
由于舞武龙的复杂性,随着时间的流失,舞武龙的技巧也随之流失了。使得在刘程家乡这一带,只有刘程村子里还保留着舞开龙的一些技法,其它的村子都不会了。
在之前刘程读中专的时候,回家过年,也加入了一期村里的舞龙队,舞的就是武龙。当时也是双龙,每条龙九节,光是前期的训练就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训练用的龙是稻草编成的稻草龙,龙身有胳膊那么粗,用木棒穿着举起很沉,训练起来很吃力,很累。训练的时候付出了,等到换成正式的用红白相间的帆布作成的龙时,就轻了很多,舞起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舞武龙包括了所有的舞文龙的技法,其中又多出了很多高难度文龙中没有的技法。有双龙打结、松结,双龙冒井水,双龙蜕皮等等。总之每一个花样做起来都很复杂,而且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错,一错那么在表演的时候就会出洋像。所以要想舞武龙,在正式开舞之前,每一个必演的动作都有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严格训练,必需把每个个环节、细节做到完全正确。
武龙舞起来非常的好看,比如说那个双龙冒井水吧,等整套动作完成后,大家能够看到,那真的如地上冒出来的井水一般,刚冒出来的一层把外外的一层排开,接着又冒出一层反前一层的排开,如些不停的重复着,栩栩如生。其中有很多的动作让你看起来会很惊奇、难以想像,就像似在表演魔术一般,比如说双龙打结、松结,首先是双龙人对人的交叉,然后按照技法进得旋转、跳位,最终把两条龙的龙身在正中央打出一个结出来,这个结不是一般的结,而是把每一节的龙身都打在了一块,十八个人也收缩在了一小团。但就是这样看起来打得非常之结实的节,按照技法,经过简单的两个环结的处理,转眼间便可以把打开的结解开,两条龙重新散开恢复原样。
由于都过去十几年,这个舞武龙的技巧本人也记不太清楚了,这里也就不再细致的介绍,总之一句话,看真的比起上面写的还要精彩得多,必竟在现场表演的时候还有那节奏感很强的锁喇、锣鼓声一同配合着。
由于舞武龙的稀少,武龙比起文龙来更受大家的欢迎,由其是那些年龄大一些的老人,在街上看到武龙,很多都会上前邀请去他们拜年,而且还会封一个大大的红包。刘程他们那一届舞武龙就是如此,在县城受到人家的邀请,拜完年并精彩的表演了一番,人家大方的给封了个八千的大红包。邀请的人是一个退休的老干部,事后据老人说,他封这么大一个红包是因为,他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看到过舞武龙的了,原本以为舞武龙的技法在民间已经失传,在他有生之年能够再次看一遍精彩的舞武龙表演,八千块钱是值得的。
后来村里又舞过几届的武龙,可是现在的人的心态变了,由其是年轻人,把舞龙完全当成了赚钱的工具,而舞武龙要比舞文龙要辛苦的多,所以到最后都改成了舞文龙了,比如说今年村里的舞龙队舞的就是文龙。
舞武龙的那些技法,应该算得上珍贵的民间文化遣产了,也不知道多少年后,这些技法会一点点的被人们所遣忘,到最终的消失,精彩的舞武龙表演再也不会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样的话将会是一个大大的遗憾。当然我也希望这一遣产能够得到有些人或者是政府的重视,把这一民间的文化遣产给好好的传承下来。
呵呵,说多了,回到正题。
正月初二,刘程一家到外婆、以及一众舅舅家拜年。一家人租了个出租车,装着一后备箱的瓜果,饮料,酒等礼物。外婆在山里头,从刘程家到外婆家有四十几里跟,让得十几年前,去外婆家都是走路或者是骑自行车,现在好一些了,之前的小泥路改修成了可以通双车的柏油路,也通起了小中巴车。
刘程的外公很早就过逝了,外婆生了很多的小孩,现在有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在这中间还有夭折的。刘母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姐姐和哥哥。由于外公去得早,家里孩子又多,早年的日子过得非常的艰辛,也正因为如此,大舅、大姑(在刘程的家乡,妈妈的姐妹也跟爸爸的姐妹一样叫姑姑的)以及刘母三个人很小就承担起了家中的重担,连学校的大门都没有跨进过。也正由于家里困难,大舅一直都没有找到老婆,单身一个,现在与外婆住在一块。
刘程一家人的到来,受到了外婆、舅舅家最热情的招待。刘程去外婆家一是拜年,二是为了舅舅外果园里的果苗去了。现在路通了,山里面产的东西运出来卖也就方便了,所以几个舅舅家都开种了一片果园。
都掉出首页了,各位大大们把你拉的推荐票票投上来吧,没有票的大大记得收藏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