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4900000039

第39章 乾嘉汉学综述

有清一代,经学研究的风气极盛。特别是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即乾隆、嘉庆两朝,达到了全盛阶段,产生了所谓“汉学”。这一时期,无论是经学、史学,还是金石考古、天文历算,乃至舆地诗文诸学,几乎整个知识界都为汉代经师所倡导的朴实考据之风所笼罩。高踞庙堂的程朱理学败象毕露;由空返实的乾嘉汉学蒸蒸日上。“家家许郑,人人贾马①”,拔宋旗,立汉帜,在中国学术史上形成了堪与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相媲美的清代汉学。“汉学”是相对于“宋学乙—宋明理学而言,指研究经学回溯和尊崇汉代的经说。作为一种思潮和学术派别,汉学不同于以往其他思潮和学派,就其学术宗旨而言,称为“汉学”;就其学术风格和研究方法而言,称为“朴学”或“考据学”;就其时代而言,又称为“乾嘉汉学”。

乾嘉汉学的形成。

乾嘉汉学的勃兴并最终取代程朱理学成为百年间学术的主流,并非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汉宋学术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更迭,既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体的学术思想,内在逻辑发展演变的结果。

乾嘉之际,清朝的统治逐步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满汉间的民族矛盾亦趋缓和,加之清王朝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安抚拉拢与压制扼杀,清初思想界生动活泼的气象被顺、康两朝迭兴的文字狱彻底摧毁。在尊崇孔子,提倡儒学,编纂古籍的政策引导下,士大夫逐渐转向对古代典籍的整理和诠释之上。

中国学术发展到清代,随着理学的衰微及动荡的社会更替所引起的巨大冲击波,学术思想界酝酿着新的思潮。这一思潮以考证经史为方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形成了具有鲜明批判理学色彩的实学思潮。一方面,这一思潮提倡经世济世之学,打破了宋明理学在几个世纪中对思想界的束缚;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局限,没有创立出反映新的经济因素的新的理论,用以批判理学的思想武器,只能是较之理学更为古老的汉代经学。这种浓厚的法古色彩,导致了清代知识界在方法论上逐渐抛弃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辨,走向了朴实考经证史的途径。

乾嘉汉学的初兴。

继明末清初经世之学大师黄宗羲、顾炎武之后,胡渭、阎若璩、毛奇龄、万斯阿、姚际恒、顾祖禹等人,作为清代汉学的先驱,开启了强调通经,重视实证,却拘守烦琐、法古色彩浓厚的乾嘉汉学的先河。

汉学发轫之初,继承了清初思想家强调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以“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②自励,“经史皆能背诵如流水”③,且淹贯群山,博学多能,长于考证。阎若璩、胡渭对《河图洛书》的辨伪,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毛奇龄的《四书改错》都反映出这一时期学者,开始由宋学向汉学转变的趋势。

乾嘉汉学兴起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胡渭和阎若璩。胡渭做《易图明辨》,消除了易经研究中的神秘色彩,证明了“组织宋学之主要根核,宋儒言理、言气、言数、言命、言心、言性”④皆由此出。《河图洛书》是道士的修炼术,对“占领思想界五六百年,其权威几与经典相埒”⑤的《河图洛书》给予无情的打击。“宋学已受致命之伤”⑥。阎若璩做《古文尚书疏证》,从《尚书》的篇数、篇名、字句、书法、文例中提出详实的证据,并引用《孟子》、《史记》、《说文》等书作为旁证,证明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和《孔安国传》都是伪书,从而“祛千古之大疑”,“古今之伪乃大明”⑦。胡、阎二人的著作,其价值不仅在考证方法和整理古文献方面为以后的汉学家提供了例证,更重要的是,他们这种敢于大胆怀疑权威的精神,打击了宋明理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胡、阎二人及其同时代的学者开启了一代汉学的风气,他们在治学上侧重于审音读字和具体的证据,既未打出“汉学”的旗罐,也没有完全摆脱宋明理学的影响,“虽皆为硕儒,然草创未精,时糅杂宋明之谰言”⑧。

乾嘉汉学的鼎盛。

乾嘉汉学“成学著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戴震,综其名,任裁断”⑨。“惠、戴两家,中分乾嘉学派”⑩的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乾嘉汉学作为一代学术思潮已臻于鼎盛。

吴派代表惠栋(康熙三十六年——乾隆二十三年;1697—1758年),字定宇,江苏吴县人。惠氏世代传经,在家庭浓厚的学术风气的影响下,惠栋“自幼笃志向学,家有藏书,日夜讲诵。自经史诸子百家杂说及释道二藏,靡不穿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风。惠栋的学术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主张治经从研究古文字人手。他提倡由古书的文字音训以求义理,这一点成为以后汉学家共同信奉的原蒯。惠栋针对魏晋以来对经书牵强附会,随意曲解,甚至篡改经籍,使经书的意义晦而不彰的浮夸玄虚的学风,强调治经、学经必须从声音训诂、校勘考证的基本功夫入手,以消除长期以来随意主观附加在古书中的误解和歪曲。在惠栋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影响下,清代汉学家对古籍进行了广泛、深入地重新注释校订,更正了大量错误,使原来附属于经学研究的“小学”在清代得到极大的发展。二是尊信和固守汉儒的说经。惠栋高举“汉学”的旗帜,“凡古必真,凡汉皆好”,完全抛弃了魏晋以后的经说,回复到汉代经学中去。从反宋走向复汉,成为这一时期学术界的主流。惠栋一生专精《周易》,著有《周易述》、《易汉学》、《易例》、《九经古义》、《古文尚书考》等书,使绝者“千有五百余年”的汉学“至是而粲然复章矣”。惠栋在对汉学搜辑钩稽中,不免受汉代糟粕思想的影响,正如《四库提要》中对惠栋的评价,“其长在博,其短亦在于嗜博;其长在古,其短亦在于泥古”。在惠栋的影响下,他的朋友、学生沈彤、余肖客、江声以及王鸣盛、钱大昕及大所的弟侄钱大昭、钱塘、钱坫等都恪守其尊汉的学术路径,成为汉学中吴派的中坚力量。

皖派的代表戴震(雍正元年——乾隆四十二年,1724—1777年),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戴震学问渊博,识断精审,集清代考据学之大成,不仅是清中叶乾嘉学派中最突出的学者,而且多次著文,抨击程朱理学,阐发唯物主义思想,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戴震的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一,重视小学和考据,在音韵、训诂、名物制度、古文献的校勘、考证上做了突出的研究。由于戴震精通小学,从音韵、训诂的基本功夫入手,在治经上取得了很大成绩。用他自己的话说,“仆之学,不外以字考经,以经考字”。“一字之义,当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二,戴震作学问,强调“志存闻道”。不只是停留在对古籍字句的校勘证订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君子务在闻道”。对大多数汉学家墨守古经传注,绝口不谈义理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不仅是一部对《孟子》进行考证注疏的著作,更是一部“正人心”的哲学著作。戴震在“志存闻道”思想的影响下,继承了清初思想家的唯物主义传统,对唯心主义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通过理、气这一世界本原之辨,批判宋儒“理先气后”之说,阐发“理在事中”的唯物观,并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人性论和理欲说。

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多治《周易》、《尚书》;以戴震为首的皖派擅长三礼,尤精小学、天算。吴派完全遵循汉代经师所倡导的朴实考据学风,提倡“古训不可改,经师不可废”,主张复古,“治经求其古”,唯汉是好,唯古是信;皖派吸取了吴派的长处,融惠学为己有,将惠学与典章制度的考究与义理之学的讲求相结合,主张“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导义理”,强调求实,“治经求其是”,识断精审。两派以训诂入手治经,在学术渊源上,一脉相承,但在治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当然,吴、皖两派并不能概括整个乾嘉学派。同样治经学,顾栋高、秦蕙田各以《春秋》、《周礼》名家,非惠、戴所能比拟;同样治史学,全祖望、那晋涵、章学诚、钱大昕皆独辟蹊径,非惠、戴所能拘囿;此外,乾嘉儒臣,朱筠、周永年、纪昀、陆锡熊,阮元等博学多识,其学亦不在惠、戴范围之中。当然,“各派共同之点甚多”,这一根本点,是乾嘉汉学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学派的重要原因。

乾嘉汉学的余脉及成就。

乾嘉汉学在戴震时达到顶峰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戴震的后继者分成两派:一派以段玉裁、二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为代表,继承了音训考据之学,方法更加严密,成绩更加突出,但对戴震所注重的“义理”避而不谈;另一派以汪中、凌廷堪、焦循、阮元为代表,兼治音训考据及义理之学,在发挥戴震的哲学思想中,议论渐渐平和,走上汉宋合流的道路。

乾嘉汉学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学。乾嘉汉学之于经学,潜心整理,尤称专精。无论是本经的疏解,还是群经的通释,都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二、文字、音韵学。由于汉学家治经、说经必由文字的音韵训诂入手,奉“读书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字始”为圭臬,音韵文字之学因之而昌盛。三、校勘辑佚。乾嘉学者视校勘辑佚为专门学问,竭毕生心力于其中,在古籍整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学方面对两汉经师、经说的表彰;史学方面对两晋六朝及宋元散佚著作的辑录;文学方面对先秦诸子特别是《苟子》、《墨子》、《管子》三书及有关古籍所取得的成就为历代学者所不及。四、史学。乾嘉学派治史犹如治经,注重总结整理。特别专注于古代史籍的整理。或校勘其讹误,或订正其史实,或补辑其遗阙,或整理其故事。在整理古籍中,崇尚求实考核而不主张议论、褒贬。

清代的汉学家们以极深厚的功力和极扎实的态度,对古代文献进行了细致的荜路蓝缕的工作,剔除了两千年来对古籍的歪曲和误解,但是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复古主义和烦琐主义,成为一个狭隘、偏枯的学派。十九世纪上半叶,在历史转折再次到来之际,乾嘉汉学走过了它的全盛时期,趋于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面向现实、提倡经世的今文经学的兴起。道光以后,汉学的末流已失去了早期汉学博大精深、方法严密的优点,只有少数学者,如俞樾、孙诏让继承了乾嘉大师的遗续,保持朴实的学风,在专业领域中作出了贡献。俞樾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今疑义举例》;孙诏让的《周礼正义》、《墨子闲诂》等等,作为乾嘉汉学的余脉,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究无法与已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今文学派相抗衡,汉学已走完了全部的历史路程,走向了终点。

注释

①见梁启起《清代学术概论》。许即许慎,郑即郑玄,贾即贾逵,马即马融。他们都是东汉的著名经师。

②③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

④⑤⑥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⑦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二,经部、书类。

⑧⑦见章太炎清儒第十二。

⑩见粱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

同类推荐
  • 局内局外:中国历史中的游戏规则

    局内局外:中国历史中的游戏规则

    本书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围绕“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及“权威至上”两条核心线索展开论述,试图理清这“局内局外”的人际游戏规则。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新秦纪元

    新秦纪元

    一个意外让他成为了扶苏,这个意外也让他成就了无敌的秦国。各位书友且主角收项羽,降刘邦,干匈奴,殖民世界...............真是够了,还是那句话请大家支持,有什么好的人物或者想法,都可以赐教!
  • 英雄归

    英雄归

    无忧无虑的山村小孩,因为战乱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却一路奇遇,相识当朝皇子,一起征战天下。然而儿女情长,钩心斗角之后,英雄所归何处!
  • 汉末莽军师

    汉末莽军师

    三国知识问答,请填空。1.水淹七军?——(本军师做的。)2.白衣渡江?——(本军师做的。)3.草船借箭?——(本军师干的。)4.连环计?——(本军师干的。)5.空城计?——(本军师干的。)6.苦肉计?——(本军师干的。)………………98.美人计?……(老混蛋王允干的!本军师是受害者!)99.东吴美人计?……(小白脸周瑜干的!俺儿子是受害者!)******建了个群52378564,请诸位大能进来聊天打屁,谈论三国~
热门推荐
  • 有狐绥绥

    有狐绥绥

    世人都说人妖殊途,但不知还有一词——殊途同归。
  • 重生之弃妃涅槃

    重生之弃妃涅槃

    她出身将门,从小被众人捧在手心。她要嫁她爱的人,好,嫁。她要助心爱之人夺帝,好,夺。她要的她家人全部如数奉上。终于她助她心爱之人登上帝位,哪知灾难开始。内定皇后被换成贵妃,家族通敌叛国惨死,旁系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好,你狠,你够狠。重获新生,她带着满腔恨意回来。一个是她的青梅竹马,却在背后默默爱着她,只为她平安;一个是她出手相救之人,却为她愿意以江山相送;一个是对她抱有愧疚,她喂他毒药,他甘之如饮;一个是爱她宠她,用生命来爱她之人;她以为她早已没有爱,却还是不受控制的沦陷四国相争、乱世佳人,到底谁能抱得美人归。
  • 地上最强吸血鬼

    地上最强吸血鬼

    我是世界上最后的吸血鬼元老,我亦是人类唯一的至敌,我即是地上最强吸血鬼!“夏维,快点去给老娘把家务做了,顺带去买袋奶粉。”吸血鬼少女艾瑟尔抱着怀里的闺女吩咐着某人。好吧,我还是地上家务最强吸血鬼。“夏维,吾甩锅来找你了,快点过来包养吾。”不列颠女王提着行李箱对着某人说道。额,我同样也是地上霸道总裁家务最强吸血鬼。“那个……夏维我的车坏了,能载我回家吗?”青梅竹马许可可娇羞的扯着某人的衣角。让我想想,地上霸道总裁老司机家务最强吸血鬼?我凑啊,这到底是什么跟什么啊!(╯‵□′)╯︵┻━┻☆这其实就是一个宅男变成半吸血鬼的故事。本文慢热,各种黑化便当一条龙服务,作者的节操已经狗带。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书群:2-3-3-8-0-1-4-6-8
  • 绝色毒妃

    绝色毒妃

    九,乃天命吉祥之数。她身为九公主,本能享尽荣宠,她从未想过,洛阳有一天竟会有敌兵来犯,十门齐破,血染宫城,猝不及防!那曾经一脸亲善的皇叔,竟杀她父母,剿她姐妹,剐她兄弟!惊世艳才令她逃脱天罗地网,抛下幼弟逃离魔掌。十年来,家仇国恨日夜翻滚。她苟且偷生,最终磨光痕迹,暗黑归来!一无所有又如何,只要有美人在手,便足以让乱族和盟、叛帝疯魔、逆臣横尸、奸妃癫狂!然而,她十年的呕心沥血竟败在亲弟身上!既然江山要不回来,那就让倾世美男成为她杀人不见血的毒刃!绝世棋艺,是她激荡河山的利器!仅剩的温柔,是浸染在毒辣中的勾人诱惑,诱得美男为她颠覆江山,诱得日月最终易主!
  • 王妃跟我回家

    王妃跟我回家

    那天,他牵着她的手,走过一道又一道的门槛,那一刻,她有些期待天荒地老的传说。她以为自己是幸运的,只是洞房花烛夜,她的失贞却让他怒火丛生,险些失控杀了她!再到后来,她怀了孕,孩子却不是他的!她让他情何以堪?屡屡想杀了他,到最后却总下不了手,她也不过一枚棋子!终于狠了心,害了那个孽种,但是,她却再也回不去了!“我不是她,你信吗?”呵,为什么,这句话要等到彻底的失去后,他才明白?
  • 斗魄苍穹

    斗魄苍穹

    世人眼中的沈立是废物,灵池让他成为五魄同修的天才,隐忍三年,因弟受辱,一朝爆发,与天地人斗的热血之旅。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需要无尽魄力,才能斗魄苍穹。
  • 大周皇子

    大周皇子

    来自异世的灵魂,来到宋朝初年.江南小镇上,神秘的身世,让他站在时代浪潮的顶端,乘风破浪,叱咤风云,建立起一桩桩英雄伟业,名垂青史。我既来此,就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一个厚黑者不断的撬着赵家的墙角。事实证明,赵氏兄弟也只能欺负一下孤儿寡母而已。本书墨武大神来过,明日大神来过,老虎大神来过,黄金大神来过。
  • 英雄联盟之独一无二

    英雄联盟之独一无二

    时空交错,另外一个世界的英雄联盟至强者毕生的经验、技巧融合到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游戏的人身上。从此,这个世界的英雄联盟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统治者。
  • 随身空间:重返知青点

    随身空间:重返知青点

    前世她自视过高,无情无义,抛夫弃子,离开农村返回城市,迎接她的并不是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在丈夫的铁拳下她一命呜呼,临终前悔意涌上心头。重新来过,因祸得福她得到一个随身空间,她决定好好跟那个爱她宠她的男人过一生,带着全家走上致富路。
  • 为妻不贤

    为妻不贤

    不变成极品,就得被极品消灭。在与各路亲戚们的长期战斗中,颜采筝的性子逐渐离贤良淑德,有了一定的距离。三从是没有的,四德是的马马虎虎的。出嫁一年,七出就犯了一大半。颜采筝笑眯眯的问丈夫:“别人都说为妻不贤,你自己怎么想?”她的丈夫憨憨的笑道:“还能怎么想?认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