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4900000044

第44章 闭关锁国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英、法、美等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专政的建立以及产业革命的发生,既使得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也使得处于封建末世的清政府感受到殖民主义扩张的威胁。闭关锁国就成为清朝统治者对付外来挑战的一种本能性的对策。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则是实行闭关锁国的经济基础,用清朝统治者的话说就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①,“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②。

宁波慈城太平天国公馆从四口通商到一口通商。

清初,为了对在海上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实行经济封锁,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并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首次颁布海禁令。严禁渔船出海作业,“各该督抚镇俱严饬防守各官,相度形势,设法拦阻,或筑土坝,或树木栅,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口,一贼登岸”③。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即清朝廷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宣布取消海禁,允许商民出海贸易,制定税收则例,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通商口岸,设置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

乾隆即位以后,虑及“洋商错处,必致滋事”④,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谕令外国商船只能到广州通商。一口通商的做法引起中外商人的不满,外商所需要的生丝、茶叶主要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全部运往广州,使运输费用剧增,长途运输又使得不耐贮存的茶叶易于变质。为此,英商洪任辉由海道去天津,请求清朝廷开放宁波等口岸,并控告粤海关敲诈勒索。粤海关监督李永标虽因此被革职;一口通商仍未改变,洪任辉本人还因“勾串内地奸民,代为列款,希冀违例别通口岸”⑤的指控,而被清朝廷在澳门监禁三年。嘉庆年间,中国商人也屡屡要求在厦门就近出口茶叶,清政府“传旨申饬”,要求商民“虔受约束”,“必应永远遵行”⑥一口通商的规定。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先后派遣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两个外交使团到北京,要求改变一口通商的现状,均遭清政府拒绝。

视通商为进贡。

清朝统治者视通商为进贡,把通商作为施恩外夷、羁縻外夷的手段,关税定得很低。清代关税的正额是固定的,每年征银四万三千两。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关锐的实际征收量超过正额,多余的部分称为“盈余”,乾隆末年“盈余”为八十五万五千两。到鸦片战争前夕,每年关税(正额加盈余)达一百五十万两,占进口货物的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一位外国人曾把中国与英国的关税作过比较,清政府规定茶的关税“是每担l,279两银子,而实际征收是六两银子”,相当于广州茶价格的20%~25%,“而在联合王国中,政府对茶征收一笔售价96%的进口税,约为广州发票价格的200%”。

清朝统治者在实行低关税的同时,顽固要求外国使团在拜见清帝时“遵天朝法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就谕令接待官员,劝说使团在朝见皇帝时行叩拜礼,“向闻西洋人用布扎腿,跪拜不便”,“但叩见时何妨暂时松解,俟行礼后再行扎缚”⑦。当使团拒绝行叩拜礼后,乾隆即令接待官员“全减其供给,所有格外赏赐,此间不复颁给”,一再强调“外夷人觐,如果诚心恭顺,必加以恩待,以示怀柔;若稍示骄矜,则是伊无福承受恩典,亦即减其接待之礼,以示体制,此驾驭外藩之道”。因而在鸦片战争之前,觐见皇帝的礼节成为中外交往中争执的焦点。

限制出海贸易。

康熙年间开放海禁之初,火药、硝磺、枪、炮均属禁止出口的物品;迨至乾隆年间,大豆、米、麦、铁器(包括废铁)、马匹、绸缎等都被列入禁止出口之列。由于禁止粮食及铁器出口,对出海船只均规定往返时间。船上的人根据出海时间携带粮食(每人每日一升),如果遇上风暴不能按时返回,就会断粮,又由于规定每条船只能带一口锅、一把铁斧,使用不便,而一旦遇上海盗则毫无防御能力。

对于积极发展造船事业的商人,清政府不仅不支持,反而进行压制乃至陷害。康熙时期,上海商人张元隆“广置洋船”,“声名显著”,拟制造一百艘远洋帆船,发展海上贸易。张元隆竟因此而被江苏巡抚张伯行以交结海盗的罪名逮捕入狱,严刑逼供,夹毙船户十二人。案子一拖就是五年,张家资产几乎被耗尽,造船一事终成泡影。

清朝统治者亦极力限制闽广一带的人出海贸易,指责出海的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不能“听其去来任意”,“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正如一位有识之士所言:“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沿海居民,萧索岑寂,穷困不聊之状,皆因洋禁”。

限制生丝出口。

清王朝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乾隆年间由于生丝出口日增,丝价上涨,清朝廷下令禁止生丝出口,致使“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生丝,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有鉴于此,清朝廷放宽禁令,但仍对生丝出口量进行限制,规定外国船只不得超过一万斤,中国船只不得超过两千斤。

限制外商。

为了防止洪任辉北上投诉一类事件的发生,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得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清朝廷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受雇于外商;商、民不得为外商探听行情;外国商船停泊处,派清兵“弹压稽察”。嘉庆十四年(1809年)两广总督百龄制定《交易章程》六条,道光十一年(1831年)两广总督李鸿宾制定章程八条,四年后继任两广总督的卢坤又增定八条,归纳起来有如下限制:外商不得长期居住澳门;不得乘轿;每月只有逢八(初八、十八、二十八)可出商馆、每次不得超过十人;外国妇女不得到广州;外商不得直接向清官府投递文书等等。

行商垄断对外贸易。

办理对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洋商,其组织称为洋行,俗称十三行。凡充任洋商,均需由洋行商人保举,清朝廷批准,行商如要退出亦须经官府批准。

青花缠枝莲纹盘口尊清朝廷官员不同外商交往,外商来华贸易所纳关税不是直接向粤海关交纳,而是经由行商代纳,外商如果需向清朝廷交涉事务、递交呈文,均由行商代为转达。此外,凡进口货物的定价、承销及出口货物的代购、定价均由行商包办。“行商对户部(实为奥海关)负责出入口关锐,只有他们能与海关官员办事”。“行商是中国政府承认的惟一机构,从中国散商贩买的货物,只有经过行商才能运出中国,由行商抽一笔手续费,并以行商名义报关”。

行商垄断着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贸易。凡行商均父子相承,攫取巨额财富,并把其中的一部分用以行贿各级官员。

清朝统治者把对外贸易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严禁中外商民接触和交往,以“与外界完全隔绝”作为巩固统治、抵御外来威胁的“首要条件”。但在实际上,清王朝的统治能否巩固?古老的封建帝国能否抵御资本主义国家咄咄逼人的攻势?并不取决于天朝大门的开与关,而是取决其自身的实力。闭关锁国所造成的闭塞和停滞,恰恰使得中国失去一次迎头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遇。

注释

①梁廷楠:《粤海关志》卷二三,第8页,乾隆敕谕。

②《清代外交史料》嘉庆朝四,第29页,嘉庆上谕。

③《明清史料》丁编,第二本,第155页。

④《清高宗实录》卷二八一。

⑤《清高宗圣训》卷一九九。

⑥《清仁宗实录》卷三六五。

⑦《掌故丛编》第五期,乾隆五十八年七月初八上谕。

同类推荐
  • 乱世谋臣

    乱世谋臣

    影帝级巨星因意外穿越至东汉末年,化身三国第一勇士—吕布白门楼苟且活命,残存于乱世。本已划定的诗篇却因他的到来本末倒置。孔明功盖八阵图,何以智取?公瑾杯酒谢良朋,何以收服?大耳皇叔惟贤惟德,曹贼阿瞒英姿雄发,江东仲谋何惧于天下?生于当世,降与乱世,邀得良士,共谋汉室。苍天已死,谁人当立?☆☆☆☆☆☆☆☆☆☆☆☆☆☆☆☆☆☆☆☆☆☆☆☆☆☆☆☆☆☆☆☆☆☆☆☆☆☆☆☆☆喜欢此书的朋友请点击收藏,要是能投票推荐,憨丁感激涕零。********特别强调:本书篡改历史,扭曲事实。********
  •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是否有历史的观念也许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最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才有历史,因为他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过去,历史正是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呈现和确立起来的一种对于过去的特定观念。这种习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总是会有许多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先民一方面是恐惧。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积极地努力解决问题的尝试,人类正是在这种对于困惑的不断努力和尝试着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和成长起来。
  • 铁骑三国

    铁骑三国

    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通的人,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在打开游戏的那一霎那,他来到了三国上庸。这个时候,刚刚结束了讨伐董卓,董卓火烧洛阳,跑到了长安。他一步步慢慢的发展,等待着董卓死后也来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董卓没死,而且董卓竟然懂得了发展内政!三国再一次变得风云莫测。他没有绝世的武艺,没有超级的头脑,只是知道一些三国的历史却变得没有了作用。他将怎样玩转三国呢?
  • 东周烩(下):战国篇

    东周烩(下):战国篇

    以轻松、诙谐的笔法,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盛宴。书中囊括了从周王室东迁洛邑,到秦始皇赵政灭掉六国,一共515年的历史;描写了包括周幽王、郑庄公、管仲、楚武王、宋襄公、先轸、楚庄王、晏子、老子、孔子、吴起、墨子、孟子、庄子、赵政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记载了包括“烽火戏诸侯”“颖考叔劝孝”“齐桓公称霸”“泓水之战”“晋国雄起”“阖闾战楚”“勾践兵败”“三家分晋”“窃符救赵”“王翦灭赵”“中原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笔触简约、细腻传神,让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浮现眼前,可读性甚高,值得有兴趣的人一同品读。
热门推荐
  • 萌徒来袭:高冷师傅哪里逃

    萌徒来袭:高冷师傅哪里逃

    睡梦中穿越!立下豪情壮志!奈何遇到无良师父,一切皆为扯淡!她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将他压在身下!哼哼,她要反攻!她将他压在身下,挑起他的下巴,“哟,小美人,给小爷笑一个,让爷高兴了今晚让你乐呵!”他故作娇羞:“爷,您弄疼我了,不如……”一个翻身,她被压在身下,“不如换个姿势,如何?”他勾唇邪笑。
  • 甜蜜二嫁:杠上亿万首席

    甜蜜二嫁:杠上亿万首席

    王玉泉轻飘飘扬起手中的纸,“签字吧,顾小曼,你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徐志强有些无奈的站在对面,“对不起,小曼,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等我好不好?”朱丽叶得意的笑,“顾小曼,工作没了,家没了,你去死吧,让你抢我的男人。”韩冬冷冷的教训,“有本事,让那个人回来求你,不要哭哭啼啼的讨人嫌。”顾小曼瞪起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姐烦着呢,你算哪根葱?多管闲事,好吧,你管就要管到底。
  • 最强商人

    最强商人

    商人嘛,是一个以社会之间营生关系为基本的一个人人可以触摸的职业。这个职业是我的作为一个人的吃饭的本钱,可是我也有我的梦想就是超越我的师傅,我叫罗宽,至于我的师傅嘛。他的名字叫罗贯中他是一个为了宇宙与宇宙之间每一个有着商人存在的地方来保护的人,他就像周星驰《功夫》电影里那个以宇宙为和平的人我的第一站就是从那滴水开始,故事的源头就是从那里开始从生命的源头开始,那个宇宙中合成第一滴水的开始第一滴纯净的水开始,那个梦的开始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开始那个让我从梦里醒来的开始~~……。罗宽是最强大的呵呵呵,哈哈哈。!!!
  • 乐府指迷

    乐府指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我的十二奇葩骑士

    EXO之我的十二奇葩骑士

    清晨,湖中突然从天而降十二位俊美少年,不小心掉人湖中,然而又瞬间到陌小曦的面前,自称魔法界的魔法骑士。登堂入室守护在陌小曦的身边,又不知不觉的转入她的学校,引起了全校的轰动。十二位少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女生的爱慕,可他们却偏偏只围绕陌小曦一人。从此,陌小曦就身陷‘美男花丛’中,烦恼和快乐无穷无尽……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 千金魔女腹黑少

    千金魔女腹黑少

    为了保护家人,她偷偷的去学习散打。为了给她解围,被杀死并且焚尸。为了她……而后她为了他等了八年,如今他在哪里呢?
  • 启蒙年代的秋千

    启蒙年代的秋千

    《启蒙年代的秋千》描述的是1980-1990年之间的中国内地文化。对1980年代文化时段里那些有代表性的切片,或善或恶,或喜或悲,都在“当代文化的演进”这一大前提下,给出的个人评价。人们习惯上,把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整个1980年代,称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启蒙年代’”。本书所记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