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500000040

第40章 东昌会师

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洪武二十四年的十月二十六,身处京师应天的朱元璋这才得到北方大乱的消息,此时距离蒙古入侵,数州郡叛乱已经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什么!残元竟敢进犯?好大的胆子!朱棣呢,他是干什么吃的?”朱元璋大怒。

“圣上息怒,据报燕王殿下,晋王殿下,宁王殿下皆称贼势甚大,为保北方不彻底落入敌手,故坚守不战,等待朝廷大军里应外合!”

“狗屁!”朱元璋爆了一句粗口,“三王手中二十万精锐,地方卫军也有十余万,区区残元和几个叛逆,居然还要等待朕的救援,养他们何用,全都是饭桶!”

朱元璋喘着粗气,忽的神色变得无比惊恐,大叫道:“允炆呢!允炆现在何处?”

禀告的官员顿时吓得手足无措,结结巴巴答道:“一个多月以前收到消息,长孙殿下在大名府附近,如今...如今却不...不清楚......”

朱元璋蓦地暴怒,“朕已经丢了最疼爱的儿子,要是最疼爱的孙子有个三长两短,哼!”

“陛下。”武将列中,一个留着部乱蓬蓬的胡子的的老将出班而拜,正是颖国公傅友德,但听他道:“长孙殿下聪明过人,且勇冠三军,被陛下封为冠军将军,如何那么容易出事,为今之计,且先讨论出兵之事方为上策,望陛下三思啊。”

朱元璋脸色稍霁,叫道:“派使者传朕旨意,通知三王,胆敢再逡巡不战,畏敌如虎,休怪朕无情。”转眼盯着傅友德道:“开国大将大多离朕而去,友德,这次你挂帅吧。”

傅友德点点头,跪地接旨道:“臣遵旨,但不知陛下给臣多少兵马?”

“朕给你马军三万,步军七万,火器营五千。望卿早日奏凯,不负朕之重托。”朱元璋两眼盯着傅友德,良久,悠悠的道:“务必把允炆给朕安全的带回来,朕拜托你。”

洪武二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朱允炆终于看到了高耸的东昌城墙,以及紧闭的城门。

铁豹已经在城外守候了半日,见朱允炆到了,牢骚道:“将军,末将在东昌城外吹了几个时辰的冷风了,但派过去的人嗓子都说冒了烟,城门就是不开,说什么我等身份可疑,不可轻信。他娘的,俺铁豹就这么像坏人吗?”

朱允炆微微一笑,“你没有报我的名号吗?”

铁豹一跺脚道:“怎么没报,俺说俺是冠军将军麾下前路先锋官,人家说,不管我是什么官,见了长孙殿下才会信,俺也没办法。真气煞人了,若不是记着将军的将令,俺早挥军攻城了!”

这时铁铉也到了,听了这番话忙叫道:“哥哥,不得胡说。”朱允炆一摆手,示意不妨事,派人再进城。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使者回来了,还带着东昌城中一个总旗。

总旗在见到朱允炆时,惊讶的在他脸上扫视着,似乎在对比盛庸口中说的相貌。良久,可能是他辨别力比较差的缘故,语气生硬的说道:“将军说了,不可轻信他言,你说你是皇长孙殿下,有何凭据?”

铁铉,朱大为等人勃然变色。朱大为怒叫道:“好个大胆的狂徒,敢这么跟长孙殿下说话,大不敬,该杀!”

总旗稍稍露出了惧意,但片刻,脖子一伸,两眼朝天道:“我不敢违了将军将令,若不能证明身份,就杀了我吧,反正你们也进不了城。”

朱大为和刘强对视一眼,心中都暗叹道:这小卒子好胆色。朱允炆显然没有生气的想法,脸上反而浮现出满意的神色,他怎么可能不高兴呢,从这名总旗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他们主帅治军极为森严,已经可以算得上令行禁止。传达的是什么命令,就要严格的按照这个命令来执行。

盛庸之名,果然不虚!

片刻,朱允炆已经拿定主意,笑着安抚了那总旗道:“你不必为难,也不用害怕。这样,我随你进城见盛庸将军如何?”

总旗先是点点头,豁的又摇头,问道:“你,你要带多少人进城?”

“就我一人一骑,随你进城。”朱允炆哈哈大笑。

进城虽然没什么危险,但几个营将还是觉得不妥,纷纷劝阻,说什么毕竟皇长孙地位尊贵,怎么能为验明身份而独自入城呢?

朱允炆沉着脸批评了他们,并再次重申道:“军中无皇长孙,只有将军!皇长孙不可以做的事情,将军却可以!”

朱允炆骑着自己的战马,随着总旗缓缓入城,穿过三条街道,在紧挨着城墙边的空地上,竟然发现了一座营寨。

“你们将军为何不住府邸,却住在这营帐之中呢?”朱允炆好奇的问那总旗。

总旗一路领着朱允炆过来,见他确实没耍什么花样,心情也变得轻松,答话时语气透着自豪:“我们家将军说了,他会和我们在一起,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同甘共苦!”

朱允炆点点头,正要骑马入寨,那总旗蓦地又变了脸,斥道:“营中不得骑马。”

朱允炆苦笑,只得下了马,随之步入了营寨之中,径直的来到了中军帐前。

总旗先一步进入中军帐禀报了一番,很快,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殿下,真的是您来了,可盼到了!”盛庸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旋即跪倒在地上道:“盛庸无礼了,请主公责罚。”这话一出口,总旗顿时魂不守舍,也跟着跪下道:“小,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请殿下责罚。”

哈哈哈,朱允炆仰天大笑,伸手将盛庸一扶,不忘将那总旗也扶起来,“盛庸,你很好,非常好。只有优秀的将军,才带的出优秀的兵士。”

盛庸感激的一笑,挥手示意那总旗下去。然后道:“主公,您带了这么多兵马来,所以恕臣不得不谨慎。”

朱允炆挥挥手,道:“还提这个做什么,你做得对,我不会怪你,对了,你招募了多少兵马?”

“一万八千人,其中骑兵六千,步兵一万两千。”

朱允炆显得很满意,倏的又叹了口气道:“有兵无将也不行啊,你看你这中军大帐,空荡荡的。”

盛庸苦笑道:“您这也太难为盛庸了吧,区区二十日,实在发掘不出什么将才,宁缺毋滥,我也只好多操劳一番了。”

“人才是个大问题啊,只好从实战中寻找了。”朱允炆目光变得深沉,“三王按兵不动,北方的危局就只有靠你我去支撑了,走,看看你的练的兵马去。”

同类推荐
  • 古遗址里的文明

    古遗址里的文明

    本书稿是“华夏文明之源·甘肃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本书通过对河西走廊一带遗址、故城的分布以及历史变迁过程中细节的具体描写,让记忆恒久的故事焕发出新的内容,展示了遗址、故城的年代、价值和意义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 混在三国当军师

    混在三国当军师

    赵二一睁眼发现自己到了张飞家的桃园里,刘关张正在他面前结拜。穿越了?怎么办?我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很模糊啊……摸摸怀里,还好有本兵书可用。
  • 盛装下的苍凉:宋帝国

    盛装下的苍凉:宋帝国

    本书包括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的宦海沉浮、君臣雪夜谋天下——先南后北战略的形成与实施、良驹亦有失蹄时——名相寇准的败笔等内容。
  • 逆天改明

    逆天改明

    现代特种兵刘威(后改名刘仁玉),因缘际会之下回到明末。皇帝叫他活曹操,宗室叫他活王莽,百姓叫他一代贤相,大明还是那个大明,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大明。
  • 明末之誓死不降

    明末之誓死不降

    一次酒后仇天行穿越到明末,面对犹如乌云压顶般滚滚而来的天下大势,他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唯有誓死不降!PS:不开金手指,打仗靠命填,全无王八气,奉行体制流;书渣,不喜勿骂。
热门推荐
  • 三生镜谜之废逆重缘

    三生镜谜之废逆重缘

    22世纪噬魂宫,宫主因一枚戒指穿到了,紫宸大陆的废材四小姐身上。原以为这一世可以安稳度过,却不想这身子的身份不简单。他,魔界的魔王大人,冷魅高傲,风华绝代,当他遇见了她,是一世情深,还是辗转千回.欢迎加入群---551312844。
  • 王妃带球萌萌哒

    王妃带球萌萌哒

    一朝穿越,再度醒来,她已是怀有身孕被赶出府的相府小姐。世人辱骂,被人欺负,没关系,这些她统统都会毫不留情的还回来。六年后,她强势回归,此时的她,早已不是那个可以认人拿捏的软柿子。身边不仅多了一位腹黑呆萌的小萌娃,更是多了一位如冷面修罗却万般宠她护她的男子。黑心继母来讨好?请问你哪位。莲花妹妹来道歉?我们认识么。更有帅哥美男来求婚,沐璃落挑眉,你们一起上,打得过我家这位么?萌娃小宝跳过来,“你们敢和爹爹抢娘亲,大白,咬他!"(大白是小宝养的一条兽犬。。)且看傲娇王爷如何拿下腹黑女主,从此创造出一片属于他们的辉煌!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万古主宰

    万古主宰

    一代剑神萧锋头顶造化玉碟,脚踏混沌青莲,携开天神剑临异界,从此一人一剑纵横九州无敌手。一剑西来神鬼惊,一剑寒锋万古寒。吾之道,主宰大道。吾之剑,万剑至尊,吾乃万古主宰!
  • 追爱三世:高冷首席独宠妻

    追爱三世:高冷首席独宠妻

    夏雪,只是当今社会的一枚大龄剩女,却意外的来到了2007年的A市,遇到了年仅18岁的巨星顾昊宇!“你认识我?”“当然,虽然年仅18岁,却已经是第一财团顾氏集团的正式接班人,还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才华,一举成为影视界最璀璨的巨星,被誉为影视界小天王的顾昊宇,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看来,你还是把我忘了!不过没关系,我会让你重新记住我的!”且看,集总裁与巨星于一身的人物如何追爱!
  • 仙君囚爱:一只萌后出墙来

    仙君囚爱:一只萌后出墙来

    他是四海八荒人神敬仰的主君,无情无爱;她是沧澜一族最小的公主对他执念千年。可终就不过一场梦她说一生爱已错付,她说不要过奈何桥不要喝孟婆汤不要忘记我,他说无论轮回几世你爱的还是我我都是你的夫君……他娶了,她嫁了,她毁了真身,他不识她……注定无缘的局她不再爱他,他说有缘无缘本君说来才算,天命所归姻缘他来定!
  • 高家园

    高家园

    高家园是门头沟区门城地区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她背靠山-果园包围-与繁华相接,这就是我直接生活了16年-有直接联系20年的地方。高家园已经不在了,不久后一小部分变成了拆迁房,最好的那块地方成了别墅区和我们没了直接联系。我写的《高家园》就是与之的所思所想,也是我的成长史。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带着部队到宋朝

    带着部队到宋朝

    现代中国军人,出现在宋朝,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中国军魂。
  • 平陈记

    平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