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100000208

第208章 拨乱反正(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徐渭不由得感叹道。

自从老东家胡宗宪身败名裂之后,徐渭可谓是晚景凄凉,四年前,好不容易被晋王请为幕僚。为了满足自己建功立业的梦想,他就开始不停地游说晋王,造反!并且付诸了实施,勾结各地藩王,拉拢对朝廷不满的人,设计炸开黄河激起民变等等一系列举措,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四年的时间里,终于成功地造成了反。

“是啊,若个书生万户侯?我们读书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实在是可悲可叹。不过现在好了,徐先生筹划多年的复国计划,终于可以实现了。”另一位同僚说道。

“计划实现?还差得很远,就算是晋王殿下攻入了北京城靖难成功,也还要面对海贼的威胁,这可是大明朝最大的敌人,也是最难战胜的敌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当徐渭为如何对抗华夏帝国而束手无策之际,北京城内的保定帝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数十万叛军,北京南西北三面门户都被叛党所据,朝廷内人心惶惶,甚至有很多大臣建议南迁避祸。这真是风雨飘摇,一派亡国之象。

八月二十一,盘踞在太原和大同两外的叛军突然开拔出城,向北京的方向进发。保定急召各位大学士和兵部尚书聂豹入宫,商议拒敌之策。

“现在北京城内共有多少驻军?”保定向聂豹问道。

“臣近日统计,京城内有驻军二十四万,不过有三成是老弱残兵,不足一战,而军中粮饷军械严重不足,只怕难以拒敌。”

“对上叛军,有几成胜算。”保定更是心惊,诺大一个北京城,才二十四万守军,这实在是少得可怜。要知道,北京城可是帝都,北方最大的城市,有九座城门,二十四万人分到这九座城门,每座城门不足三万守军,而叛军不下五十万人,有十多万是身经百战的大同府边军。这么多叛军死攻一城门,不要说打,挤也能挤进来。

“三成,如果叛军只围不攻的话,我们必败无疑。”说到这,聂豹那张纵横交错的老脸又多了几道深痕。

“才三成?”保定彻底地慌了,这可不是他想听到的。

“圣上,下令迁都吧。”首辅陈谨劝道。

“迁都?迁到哪里?南京吗?难道众位忘了盘踞在大江上的是什么人。”史朝宾提醒道。

“迁都之举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别议为好。一旦朝廷迁都南京,江北半壁尽入敌手,国家再难一统了。”聂豹说道。

“那些就要兵临北京城下的叛军怎么办?他们一旦攻下北京城,圣驾难保。”陈谨反问道。

“朝廷也并不是没有胜算,如能请到外援,平定叛军那是易如反掌。”聂豹平静地说道。

“外援?聂大人说的是海上的那些?他们凭什么会帮咱们。再者说,只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对方来了就不走了,朝廷怎么办?”陈谨双目瞪得跟牛眼似的,死死地盯着聂豹看。

“人各有志,夜郎自大者安知鸿鹄之志?陈大人身为朝廷首辅,自然是把华夏中原看得比天还高,人家现在富有四海三洲,疆土是咱们的数十倍,他们能看得上咱们大明这一片叛乱不止,有如鸡肋一般的土地?”聂豹一副平静的样子,根本就不理会陈谨那一脸气急败坏的样子。

“聂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引贼入寇就有理?”陈谨指着对方,半天才说出这一句话来。

“引贼入寇?谁是贼?陈大人请想清楚了再说话,免得祸出口出。人家华夏帝国是宗主国,我们大明朝是藩邦,这一层关系早就定下来了。现在陈大人还骂人家是贼,那我们自己岂不是贼子?”聂豹反驳道。

“你,你...”陈谨气坏了,一口气提不上来,险些晕倒。

“都不要吵了。”保定又是好一阵头痛,按说现在明朝是华夏帝国的属国已经即成事实,不过,朝廷上绝大多数官员的观念还是转变不过来,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这些人以首辅陈谨等人为首。这要是放在平时,也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可以激发官员们锐意进取的精神,所以,保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内说一套,对华夏帝国的外交那又是另一套。可是,现在这种里一套外一套的作法,终于出问题了。

如果说明朝是人家华夏帝国的属国,现在有困难了,找对方帮忙也是理所应当。可是,当惯了主子的大明朝,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去求人家。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叛军深处西北内陆,定海军也是远水解不了进渴。如果肯求定海军上岸剿敌,那对方同不同意暂且两说。就算是定海军真的上岸,万一他们与地方政府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又或者是地方政府不小心打死打伤了人家,按照定海军主帅一惯护犊子的性格,他肯定会跟朝廷没完。真到了那个时候,朝廷非但没有平定叛军,还招来一个比叛军更可怕的敌人。

头痛,实在是头痛。保定揉了揉额头,向站在一旁始终不语的林润问道:“林爱卿,你可有退敌良策?”

“臣现在不能说。”林润看了看四周的那些同僚,还有殿上那些官女太监,摇头道。

“你们都下去吧,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可靠近。”保定会意,下令道。

等人都走光了,林润才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条,呈了上去。保定打开一看,不禁面露喜色,问道:“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是何心隐亲自将此事告知属下的,说是让陛下放心,不日之内,叛乱立止。不过,他还严词告诫属下,要属下万万不可将此事泄露出去。万一此事外泄,属下的身家性命不保。”林润正色道。

“既然如此,朕就放心了。咱们君臣都必须三缄其口,不能让外人看出一丝端倪来。”保定脸色一转,随即又回复了那一副苦瓜脸,样子看起来像是死了亲爹一样,对着林润一通乱骂:“这事怎么到现在才说,你是不是不想要命了?”

林润会意,马上趴在地上一个劲地告饶,声闻大殿之外。殿外那些候旨的大臣们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林阁老又闯了什么大祸,惹得皇帝如此雷霆暴怒。

+++000+++

自从叛乱的消息一传出来,刘致远就从崇明岛上消失了踪迹,与他一同消失的,还有他的三个妻子和一支二十人组成的侍卫队。包括何心隐在内的许多重臣,都不知道这些人去了哪里,更加没人知道他们的具体行踪。何心隐给林润送信,也只是让对方宽心,他并没有说出这支队伍的行踪。

其实,刘致远一行人地确是去平叛了。当然,他们平叛的方略就是实施斩首行动。刘致远这一次之所以亲自出马,除了事出突然,他不得不亲自出马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用雷霆万钧的手段击杀叛乱者,用血的教训来告诫世人:不管是什么身份,或者是什么地方的人,定海军想杀谁就杀谁。别有非分之想,谁敢乱动就杀谁。

一行人乘坐着水艇沿着运河北上,进入黄泛区之后,一路昼伏夜行,人不知鬼不觉地向开封城而去。到了开封之后,刘致远发现晋王已经离开开封,带军前往太原,另外,他也派人打听到了叛军的具体情况。

现在叛军总兵力为五十七万余人,号称百万。叛军主力在太原,有三十九万,不过大多数是饥民临时组成的军队。这些人没组织没纪律,除了能四处攻打小村落捉壮丁之外,战斗力全无。另一部主力在大同,有十八万。大同的叛军主要是被裹挟的边军,他们并没有叛乱之意,只是迫于主将的淫威,不敢反抗而已。说到底,叛军只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把叛党首领杀掉,叛军就会作鸟兽散。

至于这些鸟兽散的叛军什么不会继续啸聚山林。落草为寇,那是明朝自己的事,刘致远只负责斩首,扫尾工作他是不干的。本着擒贼先擒王的精神,刘致远带着侍卫队化装成一支少林寺的僧兵队,离开水艇,一路向太远进发。张静妤等人也不甘落后,紧随其后秘密策应。

一路上,刘致远看到无数灾民背井离乡,更有老弱病残倒毙于路边无人掩埋。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中原这个如此多灾多难的地方,两千多年来兵荒马乱不止,为什么当地的百姓还是恋着故土,死都不愿意迁移到别处去?

按理说,华夏民族本身并不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一千多年前,民族的主体不是从黄河流域南移到了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江南了吗?现在,江南不是开发得很好了吗?

如果要找出让华夏民族故土难离的原因,刘致远只能想到一个,那就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秩序,用律法和宗族制度把百姓牢牢地控制在本乡本土。久而久之,整个民族就如同温驯的羊群一样被圈养在中原大地上,过着世代被人奴役的生活。

同类推荐
  •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不仅在唐朝,甚至在古代中国都是公认的黄金鼎盛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君德消政易,宰相专权误国,边将包藏祸心;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境况因之而急转直下,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内庭宦官专权,朝中朋党相争,边将报警不已;在纷繁的矛盾中,藩镇连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权能够废立皇帝,强盛的唐朝帝国没有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 贼明

    贼明

    历史讲师朱子明练自由搏击拳时无奈穿越了,成了明代最后一个肥子皇帝朱由崧。更无奈的是竟然混进农民义军当中,成了一个小小的山寨头。此时,正是崇祯五年,也是农民义军烽火连绵之时,朱子明顺应朝流做个山寨大王农民头头,还是安心等崇祯灭亡。且看窃国者如何成侯!
热门推荐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总裁大人不要跑!

    总裁大人不要跑!

    魏铭翼,魏氏集团的总裁,身边有一个女秘书蒋欣,到公司第二天就受到了公司员工的关注,因为从未让女人靠近的魏氏总裁,竟然让蒋欣跟在身边,但蒋欣时刻对魏铭翼保持着警惕,因为她知道这个总裁不好惹,而魏铭翼不时的找蒋欣麻烦,这对欢喜冤家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针锋相对,蒋欣能否逃离魏铭翼这个恶魔的手心?
  • 强化修真

    强化修真

    强化之道,万物皆可强化,“师父,他装备比我好……”“法器强化一下就神器,”“师父,他修为比我高……”“丹药强化一下就是仙丹”“师父,他身体比我壮……”“肉体强化一下就是圣躯”云天字母珠强化加一失败,装备毁坏!混元升仙丹强化加一失败,丹药毁坏万虎肉身强化……师父,我还是不强化了吧,这样也挺好……
  • 渡情,何以忘?

    渡情,何以忘?

    这是一篇都市里多人之间恩怨的开端,是男女主人公之间情的抉择,是商场间的明争暗斗,是家族间的旧怨。这一系列的是是非非都来源于追求都市间的名、利、权势,在这场恩怨情仇中谁会是谁的牺牲品;在爱情情感中谁对谁是真心?是利用?是阴谋?是报复?还是...
  • 脆响

    脆响

    文学的持续生产,也要仰赖于文学最基本部分的建设。这个建设是帮助新人涌现,是期待新人带来的新作品,带来新的感受力,产生出新的思想方法与表达的艺术。
  • 老北京民间传说

    老北京民间传说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本书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 异界七神

    异界七神

    21世纪全球最大的组织里,最优秀的七人,在一次任务中神秘消失,这便成了一个未解之谜……但组织上层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他们这次神秘消失便等于——死亡。但他们却是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让七人到了另一个时空,另一个空间,七人就在那造就了一段传奇中的传奇。其实七人完全不一样,就像,这个人是炼斗气的,而那个又是修魔法的……但,也是因为这七人那天衣无缝的默契,一起创造出了一段神话!
  • 大明江山风雨情

    大明江山风雨情

    本书洞察大历史背景下的人性善恶。明君、暴君,再现明成祖朱棣饱受争议的一生。建文帝决定对各地藩王抢先下手。他先强行剥夺了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爵位,然后准备向实力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皇族内部矛盾迅速激化… …历史常常以宏大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决定历史走向的,却每每是那些不为后人所注意的微小细节。正在朱棣几乎要绝望放弃的时候,南京宫廷里发生了一些琐屑而致命的变故……而在燕王朱棣杀进南京城后,建文帝在皇宫突然烧起一场大火之后便下落不明。有人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也有人猜测建文帝从皇宫的秘密地道逃走……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大悬案……
  • 英雄联盟之超强复制

    英雄联盟之超强复制

    主角莫小志的一次意外,竟然穿越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里,开始了演绎了一段幽默而又曲折故事。莫小志说:“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创立一个联盟,就叫英雄联盟,而我是盟主,他们不服我不怕,我有金手指”嘉文说:“身为皇子,小志又是我朋友,他在创立什么英雄联盟,我是英雄当然要加入”德莱厄斯会说:“诺克萨斯万岁,我加入小志所创立的英雄联盟,只因为我是英雄,不会什么都听他的”...............《英雄联盟之超强复制》,敬请收藏,推荐票一个不能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地产的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