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400000032

第32章 冏之王唐坰 (2)

”“能当谏官吗?”“那正是我的愿望!”史书记载的对话就是上面这些。大家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可笑?也许吧,邓绾此人也太简单粗暴了,身在宋朝,哪有这样明目张胆地要官当的?其实就算在现代,这都是官场大忌。但是,要看到这件事的结果和内幕,就会知道邓绾实在是太聪明,太胆大了,此人正中要害,逼着各方各面不得不答应他的要求。看内幕,王安石接见他之后,就去休假了,他的任免决定是由当时的宰相陈升之做出的,明摆着打击王安石,警告全国官员,不许向新法靠拢,不然就发回原籍,邓绾就是例子!邓绾如果忍了,就会被当成个皮球被踢回大西北。那样他就真成了个出头鸟,什么好处都没捞着,还成了个反面典型。以后的小鞋就等着成批定制吧。而他绝不认命,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我就是要把这件事挑大,到处宣扬,让王安石都没法躲起来不管。只要你不管,就会承认你没法庇护向往你的人,就没法建立起自己的团队!结果邓绾得逞了,不久后圣旨传出,他被任命为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公事。

这是怎么回事呢,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能驳回宰相的任命,让皇帝重新诏书的,只要王安石一个人能做到。从此之后,天下人都明白邓绾是谁的人了。邓绾是粗暴愚蠢,还是聪明得惊人呢?从这件事里,可以看出他对官位富贵的渴望程度,还有他做事时的突发性。这些让他极快地登上官场的顶峰,可也埋下了日后失败的种子。连王安石也身受其害。不过这要和唐坰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唐坰是个很奇妙的人,进入官场靠的不是文凭,而是接了父亲的班,但《宋史》他的列传里却没有点明该老爹名讳。升官不是靠政绩,而是两句话。他先对皇帝上书,说“秦二世胡亥被太监赵高控制,导致亡国,错误不在于强硬,而是他太软弱了。”这句话无论怎样看,都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读书心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就此得到了宋神宗的欢心。也许是当时朝臣一片声地要求神宗忍住脾气,变得温馨可人,使外邦,使国内都如沐春风吧,惹得神宗大怒,才觉得唐坰这句话特别的顺心。第二句,是针对怎样迅速推行新法的。唐坰说“事情很简单,只要杀了韩琦、司马光等反对派大臣,新法立即风行天下!”老天在上,他这句话半点错处都没有。

自古以来哪有不见血的改革?以宋朝恩养了一百多年的,优生优育的士大夫们,除了杀几个为首的,再把脑袋挂到城墙上去,恢复五代十一国时的风气之外,根本就没法控制。但正确的,不等同于合理的。法子虽好,可惜不能用。但并不妨碍让王安石非常的受用。真爽啊,终于有人说出了症结所在!唐坰平步青云,赐进士出身,到崇文馆校书,成了馆阁人员。只是再想更进一步时,却出事了。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本性就让王安石非常的不安。这个人太自私,做事目的性太强,而且毫不掩饰,比邓绾更加不顾一切。王安石只能轻轻地把他放下,不贬官,也不调走,让他慢慢冷却。这实在是当时最正确的选择了,试问一国首相,只是把提拔一个人的速度放缓下来,有什么错吗?要知道只是几个月的时间而已,之前是让这个人一步登天的!可事情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唐坰的本质就是个疯子。他就是那条著名的寓言《农夫与蛇》里的那条冻僵的蛇,一但它醒过来了,就要为所欲为,反戈一击。根本不去管后果怎样。

这个官场白丁,一个靠父亲当官的废物衙内,觉察出王安石的冷淡之后,第一时间反目成仇,写了20多道弹劾奏章,一定要把王安石告倒搞臭。可是都被宋神宗给扣下了,留中不发。一般来说,换成另外的任何一个人,事情到此就算结束了。第一,再有怨气,官场的规矩之一就是不许欺师灭祖,王安石是他的直系靠山,如果这都要造反的话,小心成为官场公敌。这倒不是说官场里有多道德,而是面对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大家都会心冷,都会躲得远远的。第二,发火有时像自杀。别管气多大,跳过一次楼不死的,基本不会再跳第二次。动力不足了。可这些都不适用于唐坰。他是个疯子。第三,20多道弹劾奏章,都被皇帝压下来了,再明显不过这是皇帝不想事情闹大。就算不把王安石放在眼里,皇帝的面子总得给几分吧?不,在唐坰的心里,根本就没有第二种利害观念。只有他个人的心情、前程才最重要。话说宋朝承袭了晚唐时期的制度,开封城里每隔5天,官员们会在宰相的率领下进宫面见皇帝请安。这叫“起居日”。事情就在熙宁五年八月的某个起居日时发生。

那一天正常的程序在进行,突然间唐坰站了出来,他跪在大殿中心,要求皇帝正式升座,他要奏事。神宗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要做什么,20多道弹劾,这不是一般的力度。神宗摇头,说换个日子,他仍然想大事化小。可是唐坰跪着不起来,一定要今天立即处理。没办法,神宗只好升座,再纠缠下去,别的大臣们会往别处想的。比如误会唐坰是要像从前的谏官那样,经常性对皇帝的私生活之类的事进行批判。神宗升座,唐坰的机会来了。他开篇第一句话就暴露了他的疯子本性:“臣要说的,都是大臣们不法的事,请让臣在陛下面前一一陈述。”好,所有的大臣,包括王安石、文彦博,谁也别想走。接下来他把笏板插好,展开了奏章,却没读,突然间转脸瞪向了王安石,说了句北宋百余年间最牛的话——“王安石到御座前听取札子!”王安石愣了,他搞不懂的不是唐坰怎么会突然间翻脸,而是宋朝从来没这个规矩,你要念什么就念好了,哪有让当朝首相出列恭听的?你当你读的是罢相制啊!可沉默是不管用的,在一个彻底翻脸,成心找茬的人面前,只会让耳光来得更猛烈些。就在王安石稍微迟疑中,唐坰己经变命令为呵斥,吼出了这样一句话。

——“在陛下面前尚且这样,到外边可想而知!”这句话的威力无比巨大,天不怕地不怕祖宗也不怕的王安石立即听话,乖乖站了出来,到御座前躬身听命。唐坰说得很明白,他再犯倔就是蔑视皇帝了。唐坰展开奏章开始读,大家的耐心要好一些,回忆下前面吕诲的弹劾很著名吧,一共才10条,而唐坰先生居然总结出了……60条。我们挑其中的重点介绍。第一点,直指中心,王安石专作威福,和曾布、吕惠卿等人表里为奸,窃国大权,天下人只知道有王安石,而不知道有皇帝;第二点,王安石烦人,传统士大夫阶层也很讨厌。文彦博、冯京等两府高官什么都清楚,可胆小怕事,别说对抗,连说句话都不敢(知而不敢言)。尤其是王珪,他对王安石恭敬得就像家里养的奴仆一样!说着无敌的目光瞪向了王珪,王珪当即承认真的没有唐兄你的魄力,俺认输,他低下了羞愧的头颅;唐坰的重磅打击留在最后的第三点——元绛、薛向、陈绎,这三个人是王安石的家奴,根本不是朝廷命官,由着他颐指气使;张琥、李定是王安石的爪牙,四处无事生非,陷害忠良;台谏官张商英是王安石的鹰犬,随时咬人,入骨三分。

他们紧紧地团结在王安石的周围,己经是朝中之朝,一个分工明确的犯罪集团了,宋朝就要坏在他们的手里!一封奏章,60个要点,到此终于结束。唐坰先生旁若无人地读完,之后谁也没理,潇洒异常地下殿走人。他走后,史书记载满殿的侍卫们相顾失色,目瞪口呆。值班这么多年,头一次见过这样的猛人!其实不止是侍卫,当天大殿上所有人都非常郁闷。王安石就不说了,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突然间破了100多年的官场纪录,在皇帝面前被人呼来喝去,骂了个狗血淋头。首相哎,真丢人!反对派也不好过,按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唐坰这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骂王安石连带着文彦博,谁的面子也不给,哪边的队伍也不站。最愤怒的还是皇帝。神宗真是搞不懂了,他和唐坰到底谁是皇帝。理论上应该是他,可是被人强迫升座,又被人借用头衔去砸王安石。“在陛下面前尚且这样,到外边可想而知!”这句话听着好像是维护皇权,可就这样就把首相喊立正了?我是皇帝也从来没这么牛过!之后的事情更衰,唐坰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期间神宗好多次喝停,可人家理都没理,直到读完,终于理了。唐坰指着御座说了一句。

——“陛下不听臣言,不得久居此座!”宋神宗的脑子嗡嗡做响,当皇帝也有几年了,还从没被人当面这样诅咒过。不听他的,连皇帝都当不成?!正在迷糊中,唐坰己经走出大殿,当下班了!以上三方的怒火,决定了唐坰这个人的政治生命。他先被贬到潮州当别驾,罪名是渎乱朝仪。接着一贬再贬,到广州军资库去看仓库,到吉州酒税去当科员,最后彻底贬成平民,返朴归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是个疯子的原因,为了不该发火的事,向所有大佬开火,一点退路都不留。这样的事做出来,除了精神病之外,好像没有第二个名词可以解释。这些事都发生在熙河开边,以及荆湖平蛮期间。王安石的新政集团既要在七八十年间一直萎靡不振的外战纪录里打出一片新天地,更要在内部顶住各方各面的反对压力。

包括像唐坰这样独特的、不常见的非典型疯子的突袭。可以把他当做个案,可职场里不认偶然事件,只看结果。经过此事,王安石的形象再一次被弱化,尤其是他在神宗心里的高大感也开始悄悄地松动,在荆湖方面,就一再坚持己见,不用王安石的嫡系章惇,而去选择对立面的蔡烨。好在朝廷里在争论,章惇己经在不断地进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就敢在有限的时间里打出漂亮的成绩,让上面不得不按着他打出来的节奏走。章惇这样,王韶也一样。他们都清醒,公元1072年是改革派气运的分水岭,如果他们打不出好成绩,之前各种新法就真正了100%的横征暴敛,短期见效,长期有害的本质都会暴露。如果打出来了,一切都好办。就好比先秦时商鞅得到了河西之地,近代满清时雍正初期年羹尧扫平青海。

仗打赢了,什么都好说!可谈何容易呢?不说河湟地区汉人己失去了200余年,早成了塞外异域,也暂时忽略掉荆湖南蛮的崇山峻岭,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当时宋朝真正的危险其实不在西北与西南,甚至也不是西夏。而在东北。按照王安石们的灭敌步骤,是河湟——西夏——辽国。从简单容易的下手,直到最后收复燕云降服契丹。计划蛮好,可也要看辽国人愿不愿意。就在这段时间,辽国人在边境蠢蠢欲动,巡境兵都过了拒马河!这是宋、辽的传统边界,那么看一下宋朝的准备如何。哪有什么准备,河北方面的宋朝百年无战事,早就都退化了。宋朝要在河湟开打,同时牵制西夏,没有半点余力去支援北方。好有一比,北方疆界,就像一只庞大的虎皮蝴蝶。它张着翅膀,露出可怕的花纹,以这种姿态暴露在足以致命的敌人面前,那是种怎样胆战心惊,又无可奈何的心态!只要辽军敢于强攻,宋朝四面受敌转眼就会崩溃。

同类推荐
  • 血染之夏

    血染之夏

    鲜血绽放的时代里,没有爱情生存的空间,两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在这个连信任都是奢望的世界中谱写下了一曲令人悲叹的华丽挽歌……你永远都无法得到你的爱,因为你是杀手,所以你没有爱……三界架空历史第三部开启。
  • 大明帝国梦

    大明帝国梦

    游牧民族的铁蹄,一点点踏碎了一个文明的希望,一个无比优秀的民族在铁蹄下下受尽屈辱,渐渐失去了笼罩在他头上的光环任人奴役。他不能忍受这一切,他说:“为了我的民族,我愿意献出我唯一的生命。”他呼喊:“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洗雪头上的耻辱,战吧。”人们心如烈焰同呼:“为了民族,为了头上的耻辱,战吧。”他没有选择,只有选择战争。用那千万勇士之血,洗涤那不尽的耻辱。
  • 魏晋名士人格演变史

    魏晋名士人格演变史

    本书按照时代先后,把魏晋名士从汉末到东晋末年分为建安名士、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和江左名士共五类,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思想意识、生活风貌、非凡才情等等以人格为核心作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描述和分析。
  • 猥琐君子

    猥琐君子

    无耻、无敌、无脸皮!斗智、斗勇、斗奸诈!没有权势,却能摘花数朵;胸无大志,偏要统帅三军!杨远宁说:“其实,我真的不是一个猥琐的人!
热门推荐
  • 北小莫的生活

    北小莫的生活

    12岁平平凡凡的北小莫,与懒懒散散、吊儿郎当、沉迷游戏动漫、长相帅气、满嘴胡言乱语、励志做好父亲却什么都不管、仅比自己大14岁的父亲一起过二人生活,北爸爸身边奇奇怪怪的店员和各行各业的女友,让北小莫过上了不同一般人的生活_ゝ小漠第一次写文,请大家多多支持!_ゝ此文献给我最爱的笨笨和阿木
  • TFBOYS的心情少女

    TFBOYS的心情少女

    一个女孩晕倒在路边,小凯看见她就把她带回家;第二位少女是寻在同伴而迷路被源源“打劫”;千千呢,因为女孩打错人,而与第三位女孩纠缠在了一起
  • 探索走下去

    探索走下去

    一个普通的梦,一个普通的人。但愿我能走下去
  • 至神大道

    至神大道

    凝神印,升神位。叶晨机缘之下,得到了一枚土地神印,身死魂穿,降临到了异大陆。成了一个小村上的土地神。叶晨从一个土地神,慢慢的成为了至高无上的至高神。敬请关注本书,非常感谢。
  • 七十二症辨治方法

    七十二症辨治方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的恋歌

    我们的恋歌

    你像一首词,风度翩翩像我袭来,伴随着点点心动,我想我已经坠入爱河。我并没有掌握游泳的方法,你只投给了我一个破旧的救生圈,我渴望被救助……
  • 绝世夜凰

    绝世夜凰

    这世她是基地的王者,黑暗的王者,重生的她是夜城人人知晓的废物野种三小姐,她要抛掉三小姐的头衔,女扮男装行走天下修炼灵力走上强者之路,从此大陆无数男女为她疯狂,且看她在异世契神兽如何解开身世之谜,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顶端。
  • 心开路就开

    心开路就开

    本书分为:活得开心比活得富贵重要、每天都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改变心态就能改变人生、肯定自己才能升华自己、行善种下福田等八辑。
  • 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曹长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特邀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世界社会党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共运教研室主任、科社与国际共运专业主任、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
  • 同居后又住进来一个美女

    同居后又住进来一个美女

    在北京这个大大的城市里,每天都有NB的故事发生。一个叫香皂的放荡家伙,刚和女友同居,正欣喜若狂,岂料家里竟然又住进来一个美女,让他口水涟涟、大呼过瘾!新住进来的美女性感活泼,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她对香皂渐生情愫,秋波流转。同住在一间房内,这到底是幸福的来临,还是性福的考验?多情花心的香皂该和她巫山云雨放纵一番,还是坐怀不乱坚持收敛呢?他善良的女友遭人骚扰,令他头痛不已;工作又频起波折,让他措手不及。他无意中结识的那些BT朋友们,每天都发生着让人爆笑的故事。感情和性欲孰轻孰重?勤奋和沉沦哪个更为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