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400000008

第8章 惊天龌龊 (1)

某天他们集体进宫,由韩琦大着胆子问,皇帝知道有这么件事吗?这和蔡襄有关吗?赵曙立即就精神了,说虽然没见过文字,但在庆宁宫,也就是他当皇太子时的寝宫时,就听说过了。是蔡襄写的。韩琦长出一口气,没亲眼见过……是蔡襄。好,非常好。第一没实据,第二不是自己。他小心翼翼地劝说,说事出暧昧,到底怎样,得查清楚才能确定,总不能这样仅凭谣言就定案吧?那样以后随时都会有小人造谣生事,正经人没法活了。这时候曾公亮加了一句,开封城是娱记最多的地方,狗仔队防不胜防,什么样的谣言都有市场,十有八九都不可信。可惜赵曙的样子是摆明了不信他们。蔡襄就是犯人,就是当初要害他当不了皇太子,现在当不上皇上的那个死对头!要说还是欧阳修最有学问,他换了个角度说事。他这样问,皇上您觉得这事到底有没有呢?赵曙更绝,把角度再颠倒了一次才回答。这时大家要注意,他的独特思维出现了。“虽不见文字,亦安能保其必无?”是没看见实物,但也不能保证一定没有吧。与其说韩琦挤走富弼用的是流氓政治,赵曙这就是流氓逻辑。

在证据不存在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证明证据不是绝对不存在的!欧阳修有点头晕,但古文运动的复兴者毕生的能耐就在以理著文,就是凡事先把道理想清楚了,才会动笔写字。这就要求他时刻处于辨析状态,任何疑难杂症在他这儿都有解。他平静地劝说,皇上,无迹可寻的事不可信,其实就算有真凭实据的也作不了准。比如仁宗时期夏竦让丫环模仿石介的笔迹写信给富弼,诬陷两人密谋造反;前几年还有人伪造了我本人的奏章,建议减少宫里的内侍,结果弄得太监们见了我就咬牙切齿,恨不得杀人。这都是例子,所以别说没文字,就算有,也可能别有内情。皇上您还是算了吧。这样的劝说入情于理,拿事实说话,可以说非常到位了吧。不,赵曙的潜能完全被激发,他的流氓逻辑上升到了一个空前无耻的地步。——肯定是蔡襄,不然,“为何造谤者不及他人?”按他这么说,世上所有受害受苦的人都是自作自受,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别人出事儿呢?为什么,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别说是一个皇帝,就算一个泼妇说出了这种话,都应该享受耳光级的待遇。完全就是欠抽型的。谈话到此结束,就算语言大师到了欧阳修的地步也没话可讲了。大家摇头苦笑出门去,今天实在长见识,蔡襄,算你命苦,到外地上班去吧。

蔡襄走了,换上来的人是吕公弼。吕公弼是吕夷简的二儿子,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比如他在之前就当过河北转运使,开封府尹,尤其是在至和年间就当过三司使。可是与赵曙的第一次谈话,聊到为什么这次还选他时,差点没把他气死。赵曙说,你还记得当年吗?我做王子时嫌马匹不好,派人到三司去换。你说身为宗室,应当避嫌,就是不答应。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你了。嗯,就是说选顶级大臣只看中浮光掠影的一些小事,不去评估整个官场生涯的贡献了?吕公弼越想越郁闷,这到底是夸奖还是否定,传出去别人会认为他当上计相,完全是好多年前的一个小机遇,是个投机取巧之徒!其实他没必要这样难受,相比之下,他还算是说得过去的。赵曙接下来提拔的人才叫好玩。比如三司度支判官皮公弼,这位老兄又贪又奸,是全开封著名的大贪官;再比如集贤院直学士王广渊,这是全体士大夫公认的钻营求职,不顾廉耻的人中第一名。至于为什么会提拔他,很简单,王广渊是赵曙没当皇太子时的幕僚。综上所述,乱七八糟,但也很容易就能挑出其中的主线,赵曙完全是以个人的一己好恶为标准,选国家的栋梁大臣。这是所有时代里做领导的人最要不得的一个恶习。

他自己是痛快了,可拿的是整个国家管理层的有效运行开玩笑!打住,这很可恶,可从全面分析英宗朝事务的角度上看,还是片面的。因为这只是从国家的管理层面来说事,还只是一个角度、一个层面而已,之所以会发生这些事,都要从赵曙的特殊心理变化来解释。我们只有回到这一原始点,才能承前启后,把他即位以来所有的事情都解释得一清二楚。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反常事?从他被选为皇太子时的玩命拒绝,到他即位当天的逃跑失神,再到仁宗葬礼上的不孝行为,直到现在大封亲信,还有即将到来的英宗朝第一大事。这一系列事情的幕后原因,就是一切事务的原发点。它马上就要揭晓了,从赵曙的终极心愿开始。大封亲信之后,赵曙想到了自己最亲最近的那个人——他的亲生父亲赵允让。现在他是皇帝了,天下万邦,名爵封号,都由他随心所欲。一个区区的王爵,濮安懿王,怎么能够表达他对生父的敬爱和留恋呢?他下旨命礼部,及待制以上所有官员集体讨论他的父亲、两位正夫人谯周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以及他的生母仙游县君任氏的名分。首先要肯定,这个命令本身是没错的,身份水涨船高,他成了皇帝,他的生父母们自然也都要有个说法。

问题的矛盾点集中在到底要怎样拔高,拔高到什么地步。简短节说,群臣们的讨论结果,第一次是为赵允让追封高官,三位夫人并封为太夫人。持这个观点的是翰林学士王珪。他被驳回了,宰相们挑出了毛病,官职只是官职,真正要议论的是赵允让与皇帝的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直指要害,的确这才最关键。从血缘关系上说,赵曙是赵允让的儿子这一点问题都没有,可如果在官方文件上承认了这一点,就会造成赵允让是赵曙的“皇考”,即现任皇帝己经死了的皇帝老爹。赵允让和仁宗赵祯并列了,宋朝平空多出来了一个皇帝!这事儿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太明显了,没有什么能隐藏的机密和必要,可每一个人又都遮遮掩掩,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口是心非。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就有天大的后果。王珪选择简单性接招,要名份,那么只给出名份。他根据血缘关系,赵允让是仁宗的哥哥,那么于赵曙而言,就叫他为“皇伯”。这样准确又贴切,咬定了两点,第一,赵曙是仁宗之子,赵允让只能是“伯父”;第二,皇伯不是皇考,宋朝算赵曙在内,仍然只有五位皇帝。

韩琦一见就怒了,耍小聪明,想蒙混过关?他指示欧阳修出面,把内定的最高指示露一点口风,好让下边做事的人有个方向。欧阳修根据《礼记》说了一段话——出继之子,对所继所生都称父母。以前汉朝的皇帝就有过例子,比如汉宣帝刘病己。现在王珪提出的“皇伯”说根本毫无根据,依“礼”驳回,重新讨论。中书省第一次露出了真实意图,这不许那不许,明摆着只有皇考、皇帝才是唯一的目标。这激怒了当时绝大多数大臣的愤怒。因为仁宗尸骨未寒,刚刚入土,就有人跳出来篡夺他的名份,是可忍孰不可忍,无君无父,乱臣贼子!这时要说明一点,身为千年之后的现代人,我们对“名份”、“名节”这种词汇己经相当地不感冒了,只有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类实际问题才能让我们敏感。对此我们要辩证地来审视,因为什么都是相对的。对我们来说,宋朝的名节等事很幼稚,对100年后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现在的观点也肯定不合时宜。所以我们不能嘲笑宋朝人当时的激动,而应该承认他们对是非对错的认知、坚持,这是一个长久存在力图振作的民族所必不可少的素质,是应该赞扬的。更何况公道自在人心,赵曙、韩琦等一伙儿人做得实在过分。

当时的台谏官们基本上还都是仁宗朝所遗留下来的,比如知谏院司马光,还有御史中丞贾黯。贾黯是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人。他在宋史中默默无闻,可他在当时的影响却不在司马光之下。他是一位状元。宋史里状元多如牛毛,贾黯有他特立独行的地方。贾黯是司马光和范镇的结合体。司马光为了刺勇的事进中书省和韩琦当面辩论,贾黯为了更加敏感,谁都知道是事关现任皇帝的老爸的皇帝名位的事进中书省和全体宰执辩论。和韩琦争吵,和欧阳修辩论,和曾公亮、赵概这样不作为玩沉默的大臣较劲。这样的事他三番五次不停地做,摆明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其结果从长远里看,是给他自己挖坑,更给子孙后代招祸。从近处看,就是他把自己气病了。那是真的、很大很重的病,远比范镇当年为了立太子的事百日愁白头严重。这时是五六月时,到了九月份,贾黯就病死了……回到当时,欧阳修的“皇考”暗示出炉之后,大臣们的反对声此起彼伏大有争先恐后的架式。大事不妙,韩琦们想出现新的一招。你们不是能吵吗,那就都别吵了。由赵曙下令,前一个指令作废,也就是要待制以上所有官员集体讨论的命令作废,命令由专门机构,负责朝廷礼仪的太常寺出面决定赵允让的名份。

这个命令实在是英明,当时反对派的大臣们都面露悲愤——真是太卑鄙了,一来太常寺只是个小部门,中书省的话不敢不听;二来看一看其部门领导,大家就会知道其中的玄妙。是给赵曙争来太子位的范镇,铁打的保皇党!不过事后证明,严重失望的恰恰是赵曙等人。范镇接到命令之后非常认真,他先是给出了答案,既尊仁宗为皇考,那么对濮王而言,不论是称帝、称皇、称考,立寝庙、论昭穆等等所有的皇帝规格都是错的。而且还找出《仪礼》中的有关章节来反驳欧阳修的《礼记》,把“皇考”说彻底否决。最要命的一点,是他还把事情爆光了。范镇根本没给韩琦等人任何斡旋的机会,把上面的结论直接写成公文,上报给赵曙。你要太常寺的讨论是吗?这个就是!韩琦气得目瞪口呆,这群该死的书呆子……真是又臭又硬,不识抬举。他把范镇叫进中书省,满腔怒火化作大批口水,要喷得范镇满头满脸。不过真见了面,他张了几次嘴,只骂出了一句话:“范镇你搞什么,诏书是要你们资材料找根据,谁让你们这么快就递交公文的?”天公地道,他只能挑出这个错。范镇不阴不阳地回答,做臣子接到诏书,只能尽力去办。难道做得快了还是罪吗?韩琦哑口无言。

同类推荐
  • 南梁之光

    南梁之光

    本书内容包括“苦难深重的南梁”、“创建西北第一支革命武装”、“艰难的游击征程”、“开创陕甘边地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等,帮助读者了解老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
  • 月下白衣

    月下白衣

    满月下,他是令世界警察头疼的国际大盗——怪盗基德。白日里,他是阳光下耀眼的高中生少年魔术师——黑羽快斗。他的倔强让人心疼,他的笑容令人心安。他一步步接近真相,付出的是他的真心。时隔八年,再次相逢,有的只是苦涩。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他选择的是不归之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出于满月,逝于满月……
  • 重掌大隋

    重掌大隋

    是逆流而上,还是随波逐流?是顺天应命,还是奋起反抗?是等待被毒杀,还是提起双拳打出一片天地?重建大隋江山!重掌大隋皇权。力挽倾覆之大厦,斗王世充,战瓦岗,敌李唐,打出一片天下,重掌大隋,建我大隋江山。
  •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发生在秦朝末年,为推翻暴秦统治,各路英豪揭竿起义,项羽和刘邦就是其中的两股主要力量。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大势力集团,为了争夺政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 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

    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

    一位龙族的九星级烈焰金龙由于战斗死亡穿越到东汉末年,什么龙族技能都无法使用并降为五星级武将,只有最重要的洞察技能能够使用。找个根据地开招贤馆,就这样在这乱世中招揽在野名将,俘虏名将开创自己的霸业天下!本小说将把几个最没有名气的黄巾将领送上名将的的舞台,小说类似于网游有武将属性值!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初次写书如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都提出来我将尽力修改,给读者献上一本较满意的书,谢谢!收藏支持!!
热门推荐
  • 最终邪恶

    最终邪恶

    当最终的邪恶降临,你的正义,你的善良,你的真诚是否还能继续坚守于内心?是否你也将变成邪恶的存在?************************************我希望,无论读者大大是从什么途径看到我的这本小说,如果写的还算是符合您的心意,如果您还认为这本书还值得您一看,哪怕等到后面您去看盗版,请不要轻易放弃它,我们这些底层的写手真的不需要很多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收藏,一个评论,都会让我们开心很长时间。——我相信,这是我们大部分底层写手的心情。
  • 宋景文公笔记

    宋景文公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的青春伤了谁

    你的青春伤了谁

    那花一般时光里,因为一次意外的邂逅、一次不经意的一瞥或者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在心里留下了对方的气息。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次的偶遇或者彼此的形影不离,感情越加深厚。多希望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然而,那柔弱的爱恋之藤经不起那来自外界的一丝半点考验,暴风雨过后,花瓣落了一地,两人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谁也不再回头。
  • 风中凌乱

    风中凌乱

    醉卧流云:“MM,上次跑的好快~”风凌乱:“—0—?”醉卧流云:“呵呵~老虎肉~”风凌乱:“厄……那个……”醉卧流云:“本来还想帮你刷……可是你跑的太快了……”
  • 魔剑封神传

    魔剑封神传

    神界腐败,道家造孽,魔剑反其道而行之,少年剑灭沧桑
  • 魔武乾坤

    魔武乾坤

    “屠戮亿万苍生,血染一方天地,这就是魔吗?不!远远不够,我刘寻既然为魔,屠戮的就要是那些凌驾于众生之上的诸天仙神。”刘寻站立在一片尸山血海之中,目光凝望向苍穹,冰冷而无情。
  • 太古神武

    太古神武

    一种微妙的关系,一种神武般的传奇。忽然,天地间许多察觉不到的故事,前方,到底有什么?
  • 末世之行尸天下

    末世之行尸天下

    末世来临,黑暗大地上,一具特殊的行尸从尸群中走出,带着未知的使命,行尸天下。看将臣之后,新一代尸神崛起末世。
  • 重生之农村媳妇不好惹

    重生之农村媳妇不好惹

    被车撞晕,再醒来洛云心换了身皮囊,没想到自己是重生在80年代的一个农村丑媳妇身上,而且还是军嫂,上天还给了聚宝盆似得随身空间。婆家不喜,娘家宠溺,好吧,她努力改变现状,利用空间和知识,大财小财滚滚来,办作坊、开店铺……带领婆家娘家发家致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随心所想

    网游之随心所想

    游戏,就是用来玩的,菜鸟,当然是虐的,但是在这个游戏里,主角他肩负着使命,保护祖国的虚拟市场不受破坏,他不辞的奋斗着,,可是在亲情面前,他能逃避这份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