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3400000051

第51章 “孙子兵法”精华解读(4)

战争事关人民生死、国家存亡,因此在决定要不要开战,如何开战这些生死攸关的问题时,一定要首先在代表“社稷”的宗庙内召开最高军事决策会议。成大事者必三思而后行,举大兵者当先计而后动。只有首先在庙堂上将要不要开战的利害权衡好,将如何开战的策略谋划好,才可增加行动的预见性,避免作战的盲目性。因此,《管子·七法》说:“凡攻伐之为道也,计密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计未定而出兵,是则战之自毁也。”《尉缭子·战威》也认为:“刑未加,兵未接,而所以夺敌者五:一曰庙胜之论。”孙子是兵家权谋派,以长计善谋为特色,自然更是强调“庙算”中先计而后行、先算胜后算的重要性。孙子这个重要思想的正确性,一再为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实践所证明。1941年12月17日,日军以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矶为指挥,以第3、40师团和独立第9旅团为基干,配以炮兵、工兵、战车和舰艇部队约七万余人,对长沙发动了第三次进攻。由于日军以全力倾注太平洋战争,不仅阿南所部已抽调出一部兵力,而且自第二次长沙会战后,武器弹药均未得到补充,在兵员减少、粮食短缺的情况下,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的阿南,指挥日军一味冒险深入,结果陷入国民党军第9战区反包围之中。第9战区指挥官经周密计议后,采用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将日军诱至长沙附近后四面包围,并切断其后路。日军依靠空军援助,经过十余天苦战,虽然最后突围,但损失惨重。

第二,多算胜少算。

孙子在如何“庙算”中,提出了“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的重要运筹思想。何谓多算?何谓少算?何谓无算?从孙子兵法《计篇》的内容看,“算”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计算,即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条件权衡,看谁的优势多。在这里,孙子提出了“经之以五事”,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全面比较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校之以七计”,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军事条件,具体权衡交战双方制胜优势。“经之以五事”与“校之以七计”,实际上是从宏观战略层面来进行多侧面的胜负决算。二是谋算,即根据双方的综合实力与具体条件来谋划制定作战方案。《计篇》后半部分讲的“因利而制权”、“诡道”十二术以及“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术总则,都是讲的具体作战方略、战术的谋算。在“庙算”中只有把战略上的计算与战术上的谋算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周全的“多算”。只考虑某一层面或某一侧面,则为“少算”。不加筹划,一意孤行,那就是“无算”了。多算胜少算,无算则一点取胜的希望都没有。孙子的这一重要“庙算”思想的正确性,也为以后的战争实践所一再证明。例如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命令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发兵25万,北伐中原。大军临发之前,他召集诸将从战略与战术两个方面商讨北伐之计。常遇春说:“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我们兵力有余,应该直捣元都,以我百战百胜之兵,对付其久逸之卒,可以很快取胜。元都已克,我们乘胜长驱,其余各地就会建瓴而下了。”朱元璋全面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后说:“元都建立百年之久,城守一定很坚固。如依你言,悬师深入,就会受阻于坚守之下,粮饷运输供应不上,敌援兵从四面集来,对我们不利。我们应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继攻河南,断其羽翼,再拔潼关而守之,据其门户。这样天下形势被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其势孤援绝,不战可以克服。元都既克,我们再挥兵向西,则山西、陕西、甘肃可席卷而下。”徐达等出兵后依计而行,步步深入,顺利地完成了北伐任务。

第三,得算多胜得算少。

对战争胜负的预测,从主要依赖庙堂占卜到依靠庙堂决算,这是古代军事观的一大进步。孙子认为开战之前,可以决胜于庙堂,而庙堂决胜又基于“五事”,“七计”等综合实力、军力的比较与切合实际、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谋划。在这诸多因素的比较中,考量得算的多少,“胜负见矣”。对此,孙武的后人孙膑发挥说:“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他也把“庙算”中得到计算筹码的多少作为能否开战、能否获胜的依据。当然得算的多少并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战争的发展,得算多可以转化为得算少,得算少也可以转化为得算多。毛泽东同志在其着名的《论持久战》中,全面分析了中国与日本在大国与小国、弱国与强国、战争的进步与退步、国际上多助与寡助等方面的各自优势与劣势,有力批判了亡国论与速胜论。据此,毛泽东认为,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毛泽东把事物辩证转化的思想带进了得算多少的动态比较,从而进一步深化与推进了孙子的庙算思想。

孙子关于庙算决胜的思想,不仅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推崇,而且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要制定正确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就不能不遵循先算胜后算、多算胜少算、得算多胜得算少的基本运算法则。以一个企业来说,只有算在敌先,才能比竞争对手有超前一着的市场开拓与产品开发战略;只有多谋多算,才能正确估量分析竞争各方的优势与劣势,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只有懂得事物转化的辩证法,促成竞争双方优势与劣势的转化,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得算更多,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竞争策略时,全面而正确地运用孙子的庙算法则,这是关系到企业竞争胜负、值得企业家花大力气去抓的一件头等大事。

作战第二

知兵之将

其用战也胜①,久则钝兵挫锐②,攻城则力屈③,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④,则诸侯乘其弊⑤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⑥,粮不三载⑦;取用于国,因⑤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⑨司命⑩,国家安危之主也。

(《作战篇》)

【注释】

①用战也胜:用兵作战宜速胜。②钝兵挫锐:军队疲惫,锐气挫伤。③力屈:力量耗尽。④殚(dān丹)货:经济枯竭。⑤弊:疲困、危机。⑥籍:征集兵员。⑦载:运载、运送。⑧因:依靠。⑨生命:民众。⑩司命:古星名,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主:主宰。

【译文】

用庞大的军队作战,要求速胜,久拖则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尽力量,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财政经济发生困难。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济枯竭,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而攻之,到那时即使有智者也不能挽回危局了。因此,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用兵久拖而有利于国家者,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不能完全懂得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懂得用兵的好处。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一再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秣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军队的食用就可以充足了。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不宜久拖。

所以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解读】

“庙算”既定,将帅将挥兵出征。因而《计篇》之后就是《作战篇》。领兵作战,关键在将帅。孙子将《作战篇》最后落脚处放在“知兵之将”上;并把“知兵之将”的责任,提高到“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的高度,确实很有见地。当然“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的提法,用现在的观点看,忽略了士卒与民众的决定性作用,带有英雄史观的色彩。

领兵作战,必须有知兵之将。那么,何谓“知兵之将”呢?毫无疑问,“知兵之将”从自身素质讲,应该具备良将五德,但这还不够。从指挥作战的角度看,“知兵之将”还应懂得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从而自觉地把握“四知”,按照冷兵器时代作战的客观规律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一,要知爱民为本。

赢得战争的根本在得道、得人心,但两军交战又必然会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生民之司命”的“知兵之将”,就必须懂得在战争中爱护民众,尽可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以赢得人心。秦末时,楚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就为关中王。诸将没有认为先入关是有利的。惟独项羽愿同刘邦西进入关。怀王的谋臣分析说:“项羽为人,性情急躁而凶悍,又好使狡诈害人,他先前攻打襄城,城破后没留一个活口;他所经过之处,没有不残杀毁灭的。前陈涉和项梁都遭失败,不如变更方法,派遣一位宽厚长者,持仁义而西进,告谕秦地父兄以宽容爱民之道。秦地父兄苦于秦政很久了,如今真能得到一位宽厚长者,爱抚民众而不施加暴虐,是可以攻下秦地的。项羽是一个暴躁凶悍的人,无法担当此任,不可派他去。只有沛公(刘邦),胸怀宽厚长者的气度,可以信赖。”以后西进作战的过程,果然如谋臣分析的那样。项羽暴虐,虽打了不少胜仗,但也失去许多人心。而刘邦宽厚德民,与秦人约法三章,奠定了以后一统天下的基础。

第二,要知用兵之害。

将帅指挥庞大的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如果久拖不胜,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国家财力枯竭,诸侯也会乘机而攻之,造成外困内患的危急形势。因此,作为“国家安危之主”的“知兵之将”,如果“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兵为双刃凶器,可伤敌也可伤己,只有懂得在一定条件下利害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才能防患于未然,确定正确的作战方略。公元1643年4月,满清多罗豫郡王多铎见清兵连年征战,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认为应该暂停战争,让人民休养生息,为清统一中国奠定雄厚物质基础。于是他向清太宗皇太极建议说:“自古以来,凡是用兵打仗,都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自恃自己力量强大,违背正义原则四处征伐,上天也不会保佑他。我分析观察天下形势,似乎应该暂停用兵为好。我们把主要精力用到解决国内问题上,特别是要把发展农业作为当务之急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这样老百姓才能丰衣足食,国家也才能有支持长期战争之需的雄厚物质基础。”多铎这一富有战略远见的建议实施后,很快收到了显着成效。

第三,要知取敌之利。

如何妥善解决战争消耗与后方补给困难的矛盾,孙子完整地提出了“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的后勤保障方略。其基本思想是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国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供给,另一方面尽可能在敌国就地解决粮秣、兵器,善待和使用俘虏,以“取敌之利”。这样,就能借助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使自己强大起来。皇太极统一中国之前就曾在休养生息、壮大自己的同时,巧妙地“因粮于敌”,“取敌之利”。公元1633年6月,皇太极询问诸王大臣,攻伐明军、察哈尔、朝鲜三者,以谁为先?礼部尚书萨哈璘说:“应该以宽仁对待朝鲜,防守对待察哈尔,专门征伐明军。因为缓攻明军,它就会日益巩固而不可战胜。应该在今年秋天庄稼刚熟而进兵,借敌之粮资助我军,下步进兵更有基础。到时我留少量兵力,防守察哈尔,先派骑兵往来袭扰明军,再选精兵自一片石入山海关,切断北京四路,根据地形,占据粮足之地,乘机出击,二三年内,大功就可告成。”皇太极依计而行,很快使自己“胜而益强”。

第四,要知“兵贵胜,不贵久”。

用兵越久,消耗越多;取胜越速,消耗越少。因此减少战争消耗的理想办法,自然是速战速决。为了取得速胜,“宁速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李贽:《孙子参同卷二》)例如,两汉之际,更始将领朱鲔据守洛阳,趁刘秀大军北征而河内空虚的机会,派部将苏茂、贾强领兵进攻温县。檄文传到河内,寇恂马上集结部众,急驱迎战,并传令下属各县火速发兵,到温县城下会师。军吏们全都劝阻说:“眼下洛阳大军渡过巩河,前后不绝,我们应该等到各县军队到齐,并做好充分准备后,才能够出战。”寇恂说:“温县是本郡的屏障,如果温县陷落,那郡城就守不住了。”于是率部和敌军交战,恰好冯异派兵赶来救援,各县的军队也及时赶到。寇恂命部众在城上呐喊,大呼“刘秀大军来了”。苏茂的部众听到后,阵列躁动。寇恂乘势进去,大破敌军。

孙子关于“知兵之将”应该在作战中把握“四知”的论述,对今天从事商战的企业家同样有启示作用。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搏杀中,同样要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企业家不知以爱民为本,不知用兵之害,不知取敌之利,不知“兵贵胜,不贵久”,而一味横冲直撞,一意盲目扩张,最后也会因“钝兵挫锐,屈力殚货”,而陷入一蹶不振的困境。一度财大气粗的中国某集团公司,曾以其先进的电脑产品获得声誉。后来公司决策者头脑发热,搞了某种药物新产品,又不顾财力制约把巨额资金投入房地产。结果资金搁死在房地产上,新产品的市场又打不开,原来兴旺的企业一下子跌入了面临破产危机的低谷。从这个集团决策者的失败教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商战中的企业家能否成为“知兵之将”,确实是维系着企业安危的关键所在。

谋攻第三

不战而屈人之兵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①,破国次之②;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③。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④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谋攻篇》)

【注释】

①全:保全、全胜。上:上策。②破:击破、打垮。③军、旅、卒、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旧说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人为伍。春秋以后,各诸侯国军队编制不完全一样。④善之善者:高明中最高明的,好中最好的。

【译文】

指导战争的原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为上策,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百战百胜,还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解读】

两军交战,进攻是主要手段,因此孙子在《作战篇》后研究《谋攻篇》。

同类推荐
  • 世界为率真者让路

    世界为率真者让路

    当当网自己做家电可能不敌京东商城或者苏宁易购,但它可以和国美合作,将国美商城直接拉到当当网的主页上来,冰箱、彩电任您挑选;当当网的鞋子、衣服、日用品可能没有淘宝品类繁多,没有凡客诚品专于一品,可它能找到实力雄厚的盟友,与淘宝网比质量、与凡客诚品比种类……这些做法让同行看得目瞪口呆,做网站还能这么搞?没错!李国庆不但这么“搞”了,还“搞”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龙应台、董桥等服膺的文学大家余光中亲自审定的自述文集,全面解读余光中的人生历史和心灵史,展现余光中对故土、对亲人、对诗文、对文化的赤子丹心。这是右手写诗、左手为文的文学多面手用散文写就的一阕“乡愁”。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对了解余光中先生的生平、文学创作有重要价值。
  •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本书选定的名人,每一个人物,均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具体说有五条标准:其一,贡献大小;其二,口碑影响;其三,浩然正气;其四,创始影响;其五,警世取喻。在入选的这些名人中,严格按前述五条标准,再加一个分类遴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分为若干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用以勾勒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轨迹,比单纯的排序具有历史内涵与启发意义。他们或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或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或是评点世间万象的文坛泰斗,或是影响后世的科学巨人,或是撩亮人心的艺术巨匠,或是富甲天下的工商巨头,或是影响世人的传奇英雄,林林总总,横贯全世界、全人类。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热门推荐
  • 孤胆特警

    孤胆特警

    埋名特种兵再走江湖,生命的重生难得?又可会败义而求生?
  • 麟石

    麟石

    何明身带麟石玉坠。在一次奇幻旅程中,带回了五只变异豚鼠。上大学、名列黑榜。携带五只变异豚鼠,完成一次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平凡到天才的进阶……天才到妖孽的蜕变……
  • 唐享太庙乐章·凯安

    唐享太庙乐章·凯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仙

    传仙

    疯谣破天来神卷降世开榜绣周天色现满浮沙盖因海落白河果镜起象歪此文乃虚构切勿着了迷由于很搞笑吃东西不要看
  • 乾坤至尊仙

    乾坤至尊仙

    平凡的学生一天得到混元珠,从此穿越到修真界。一步步登临九天,天下风云随我动。斗世家,踩天骄,美女在怀,天下我有。飞凌九天观天下,脚踩乾坤揽日月。身拥美女至尊情,步步惊心枭雄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分为理解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理解父母的无私与付出、理解父母的苦心与艰辛、理解父母的平凡与伟大、理解父母的唠叨与批评、理解父母的错误与弱点、从父母身上理解爱的真谛。
  • 再见已是黄昏

    再见已是黄昏

    “青春的乡愁多半来自对遥远的事物,对一朵云,一颗星星的追索,因为永远无法触及,也是永远惆怅和浪漫的。”这是乐韵对黎族说过的。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无论如何,也会说:“对不起,我不能祝福你,因为你是我最重要的那个人。”就比如终有一场离别,只是淡淡的等着,然后离别就来了。
  •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戴望舒作品集(4)》本书分为小小的死亡之歌、呜咽、关于迦尔西亚·洛尔迦等部分。
  • 完美胎教智商高

    完美胎教智商高

    科学已经证明,胎儿的大脑会因适当的营养和刺激而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胎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如果你想让未来的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最好从怀孕那一刻起,就积极地投入到胎教的行动中来。本书按孕周编排,将怀胎十月细分成四十周,每一周都精心安排了适合宝宝胎龄的胎教方法,从而使准父母们每一天都知道该为胎儿做些什么。希望本书能够伴随你度过一生中最难忘的四十周,并且预祝你顺利生出一个健康聪明、活泼可爱的小宝宝。
  • 动物之最

    动物之最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陆生动物之最、鸟类之最、两栖爬行动物之最、水生动物之最、昆虫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