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3600000043

第43章 势在必争(9)

孙吴袭杀关羽取得荆州后,为了对付蜀汉可能进行的大举反攻,便卑词厚礼,向曹魏称臣,欲借魏国的力量牵制蜀汉。不料曹魏也不好利用,乘此机会向孙权提出种种要求。对于其他要求,孙权都能忍气吞声接受,唯独向曹魏朝廷送子为质一条,使孙权感到万万难以接受。他知道,一旦将儿子送进洛阳,就等于用一根绳子套住了自己,而将另一端交给曹丕,到那时候,只能由他任意摆布了。所以,孙权对于曹魏的这个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答应,而实际上想尽种种办法,找出种种理由将送儿子人质的事无限期地向后拖延。就在蜀汉大举东征的时刻,孙权为了专力对付蜀国,求得外援,终于答应在这年十二月把太子送到曹魏。但当夷陵之战孙吴取得大胜后,孙权的态度立刻起了变化。

曹丕得知孙权的态度变化后,勃然大怒,他感到自己受了孙权的愚弄,决心给他点颜色看看。黄初三年(222)九月,曹魏发三路大军伐吴。一路由曹休、张辽、臧霸率领,出洞口(今安徽和县南);一路由曹仁率领,出濡须(今安徽无为东南);一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邰、徐晃率领,围南郡。孙权则针锋相对,派吕范等督五军,以水军抵御曹休一路;命濡须督朱桓整军抵御曹仁;派诸葛瑾、潘璋、杨粲率军救援南郡。曹丕见孙权态度如此强硬,也不愿轻启衅端,便写信向孙权表示,要下诏“敕诸军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如果孙权真的效忠朝廷,早晨送太子入朝,曹魏晚上便撤兵回去。不料孙权不但不应,反而派兵临江拒守。这年冬天十一月,江风大作,孙吴军队船翻,吕范兵士溺水而死者数千。曹休乘机派臧霸出动轻舟五百只,敢死队万人袭攻徐陵(今安徽当涂西南),烧攻城车,杀略吴军数千人。吴将全琮、徐盛反击,追斩魏尹卢,杀获曹兵数百人。

曹、吴战端又起,对蜀汉与孙吴缓和关系是一个机会。刘备在苦思征吴失败原因时,似乎对征吴之失有所反省,他主动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以示和好之意。

同年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到白帝城见刘备,正式表示向蜀国请和。刘备问郑泉:“吴王为什么不给我回信?难道他认为我称帝不合适吗?”郑泉说:“曹操父子凌驾于汉室之上,最终取代了它。您既为汉室后裔,就应担负起藩卫汉室的责任。而您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却先自称帝,这不合天下人之议,所以我们君主没回信。”

其实,郑泉这番话是出于外交需要而寻找的理由。孙权不回信,决非不满刘备称帝,因为此时他也已经建年立号。孙权在与刘备通使后,仍与曹魏往来不绝,可见他不给刘备回信的真正原因,是对孙、刘联盟的前景仍有疑虑。尽管如此,孙权派人出使蜀汉,毕竟使蜀、吴重归旧好伸出了一只脚,只要这步迈出去,蜀、吴联盟就有可能重新恢复。刘备也遣太中大夫使吴,表示赞同蜀吴两国和好。

吴、蜀关系刚有缓和,诸葛亮刚刚舒了一口气,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又使他的心变得忐忑不安起来:刘备在永安得了病,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

夷陵败后,刘备退入永安,不久便感到身体不适,腹内疼痛,泻肚不止。御医诊脉后,说是下痢(即痢疾),要他安心调治。此时,刘备已是六十二岁的人了,抵抗力渐弱,再加上夷陵新败,心情一直郁闷,时间一久,又转成别的病。到了十二月,竟病得在床上起不来了。

刘备躺在病榻上,尽管有下人来来往往,问寒问暖,送汤送药,但他还是觉得这永安宫太大了,太空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时时袭上心头。六十多年来,他也不知得过多少次病,有时也病得卧床不起,但他从未有过这种感觉。他有一种预感:这次重病,自己恐怕是熬不过去了。

他不怕死。自从立志兴复汉室以来,他经历过许多出生入死的战斗,亲如手足的结盟兄弟,至死不渝的忠臣义士,不是都已一个个死了么?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他在生死线上赴锋蹈刃,对于死,他看惯了。

他不怕死。人活五十岁,不为夭折,而自己已经六十二岁。不但如此,这六十多年,他感到没有虚度,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拉起了自己的武装,结识了张飞、关羽;在诸侯纷争中,他脱颖而出,成为天下闻名的英雄;他树起兴复汉室的大旗,获得了天下第一流人才诸葛亮的拥戴;在曹、孙两强的夹缝中,他得荆州、占益州、取汉中,虽然又失荆州,但也在益州立稳脚跟,成为与孙、曹鼎足而立的三国之一,终算是霸业有成。

对于行将走完生命历程,他并不感到忧伤,然而,却感到遗憾。他虽然成就了霸业,但兴复汉室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而他与诸葛亮苦心经营所建立的霸业,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实现最后目的所打下的基础。这最终目的就是兴复汉室,统一天下。任重道远,寿数有限,看来,这个最终目的要靠后人实现了。

一想到后继之人,刘备更感到有些黯然。

刘备的后继之人名叫刘禅,字公嗣。刘禅最初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刘斗,字升之,所以,亲近他的人多叫他阿斗。阿斗运气不佳,在建安十二年荆州战云密布之时降生下来,第二年就赶上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在长坂被曹操打败,丢妻弃子,逃出重围,多亏赵云相救,刘禅才未在乱军中丧生。刘禅虽不像《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所形容的像个白痴,但他在智力上确实较为平庸。

刘禅的平庸,蜀汉政权内许多人心中都很明白。最敏感的人要数刘备的养子刘封。刘封是荆州人,是长沙刘氏的外甥,原本姓寇。刘备到荆州时,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了,然而却膝下无子,便收了刘封为自己的养子。但不久,刘备就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刘封虽是刘备的养子,但才干要比刘禅强得多。他当时二十多岁,“有武艺,气力过人”。在随诸葛亮援军入蜀中,刘封“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刘备定益州后,被任为副军中郎将,这是个掌握兵权的重要职位,可见刘备对他的重视。当关羽征襄樊被吕蒙袭夺荆州后,曾招刘封、孟达共同派兵相救。当时任副军将军的刘封及孟达拒不发兵相救。关羽兵败身亡,孟达害怕刘备怪罪,又与刘封不和,便投降了曹魏。而刘封不但没有降魏,还为蜀汉据城抵御曹兵。刘封之所以这样做,一来他与刘备有父子之情,二来也可能对将来取代刘禅抱有一线希望。对于刘封的心思,曾与他共事的孟达再清楚不过了,所以他给刘封写了一封信,这样劝他:

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自立阿斗为太子以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如使申生从子舆之言,必为太伯;卫仅听其弟之谋,无彰父之讥也。且小白出奔,入而为霸;重耳逾垣,卒以克复。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孟达告诉刘封:你与刘备非骨肉之亲,不要对取代刘禅存有幻想,并举了春秋时的四个例子:晋国申生不听子舆逃亡避祸的劝告,终于被害;卫国太子仅不听弟弟躲避灾祸的劝告,也被卫君杀害。而齐桓公因出国避难,终于做了齐国君主;晋文公出国流亡,终于取得君位。但刘封并没有接受。

对于刘封其人,诸葛亮也是非常了解的。他认为刘封确有将领才干,但人品不好。诸葛亮爱才,但爱有德之才。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品德不好,他的才干只会给蜀国带来灾难。刘封具有才干,但性情刚猛,好侵凌他人。万一刘备去世,刘封和刘禅争起权来,是很难将他制服的。如果是那样,蜀国将陷入内乱内耗之中,兴复汉室便不会有任何希望。所以,当刘封失掉汉中东面三郡逃回成都后,诸葛亮便力劝刘备除掉刘封。刘备便指责刘封侵凌孟达,逼其降魏;不救关羽,使其丧败,将其赐死。

本来刘封罪不致死,但刘备深深理解诸葛亮主张的意图,他是为了蜀国将来政治的稳定,为了使将来王位的易世能平稳进行。如今,重病中的刘备并不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儿子刘禅能否顺利继位,而是担心这位顺利继位的太子能否担当得起兴复汉室的重任。就在不久前,军议中郎将射援奉诸葛亮之命从成都来,转达诸葛亮对刘备的问候,并对刘备说:“太子的智量受到丞相的夸赞,丞相说太子近来的进步比他预期的还要大。”刘备只是笑了一笑,什么也没说。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诸葛亮这样夸赞太子,其实是在宽慰自己。在刘备看来,刘禅的两个对手孙权和曹丕,才智比他不知要高出多少。孙权已是四十二岁的人,他在建安五年就已经做了吴主,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治国、征战的生涯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的经验。曹丕也三十七岁了,他虽统治魏国时间短,但他长期在其父曹操身边,受其父影响教育较深。且他个人资质聪明,“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可算文武双全。不说别的,单说他即其父王位不久就取代了汉家皇位,就足以说明他政治上很成熟。而刘禅刚十七岁,比起孙权、曹丕年幼稚嫩不说,才智平凡,又缺乏政治军事斗争经验,怎么是他们的对手呢?

人不在具体的特定环境中,不会有那种具体的深切的感受。想当初,刘备在立太子刘禅时,总觉得把基业交给他的日子为期尚远,并未深切感受到儿子的平庸。如今,躺在病榻上的刘备已经感到死亡之神正一步步向他走来,逼着他把基业交给刘禅,他才深切地感到,刘禅不是那种堪承霸业实现复兴汉室的人。

把基业交给谁呢?刘禅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刘永,一个叫刘理。他们的年龄都很小,更不堪大业。刘备反复思索,既然儿子们都不行,只有烦劳诸葛亮了。

一想到烦劳诸葛亮,刘备又不免感到有些为难。

同类推荐
  •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她是芳菲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从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她是孤独一生、为爱出走的娜拉……林徽因、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庐隐、凌叔华,六位万人瞩目的民国女子,六段精致曲折的动人故事。她们打破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们才情万千,留下永恒的光辉;她们亦敢爱敢恨,追寻自己的心灵归宿。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传奇,亦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爱情的悲与喜。她们是民国最美丽的风景,亦是世间最特别的存在!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五十年前的春天,林为干先生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来到成都,筹建成电,并在这里教书育人、潜心研究、著书立说,为新中国的微波事业与人才培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鲐背之年的林先生,以开创者的身份参与和见证了成电的沧桑巨变,为成电的改革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热门推荐
  • 前妻带球跑

    前妻带球跑

    看着他们十指紧扣的手,看着他温柔的眼神,她的心仿佛就这么被血淋淋的破开,再被人活生生的取出来了一般,呵呵终于她还是麻木了,麻木的看着他们,麻木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麻木的走出了才住了年的新婚之家那个她原本以为是她幸福的归属的家,谁知道它最终竟然成了她幸福破灭的地方!
  • 焦虑的中产

    焦虑的中产

    首部关注中国中产阶层群体生存现状的社会问题小说。讲述北京两个普通中产家庭命运变迁的故事,一个是公司高管,一个是创业者;一个从中产变成穷人,一个从中产变成富人;一个逃离北京,一个提前退休,其中的酸甜苦辣令人唏嘘不已,精彩故事不容错过……读者交流群:100171721
  • 星罗至尊

    星罗至尊

    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武者的极致拥有的力量可以通神!人要灭我,我杀人;天要灭我,我逆天!天地之大以我为域,我便是神!楚凤歌言:这个世界除了我,你们心中不可再有别的神!
  • 重生未来:全能废柴

    重生未来:全能废柴

    她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父亲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废物!母亲厌恶的望着自己生下的孩子,恶狠狠的对身边人吼道:抱着她滚,别再让我看见她!她被取名为佘惑,惑同祸,因她是祸害,便取名为佘惑。她一出生便被诊断为哑巴,母亲的厌恶和父亲的轻视,让身为堂堂佘家大小姐的她,只能挤在别墅最偏僻最旮旯的角落里,和家族里的老佣人相依为命。人人都说佘家的大小姐是个没有晶核属性的废物,是豪门世家的笑话。她每次外出总一身黑衣,将自己的身形容貌遮的一丝不露,人们说她是因为长的太丑,没脸见人。可是,事实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她叫云水瑶。三岁的时候父母车祸死亡,被叔叔关在实验室里做了七年的实验,然后被警察局的副局长收养了三年。养父死后,她被判定为杀人凶手,没进牢房却进了精神病院。最终,她死在精神病院里那些高智商变态们的手术刀下。重活一世,她已拥有绝世的容貌,却不敢示人,因她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怪物,害怕那些如同前世一般嫌恶嘲讽的目光。重活一世,她拥有惑人心魄的嗓音,却不喜多言,因她已经习惯了安静的做一个‘哑巴’,不被世人所容纳。重活一世,她依旧拥有无双的清眸,却遮于长发之下。因她没有足够的能力自保,害怕那些觊觎她清瞳的变态们,会如同前世一般,将她的眼睛挖出来永存在福尔马林里。重活一世,她漠然的接受着世人的嘲讽批判,以冷眼旁观的态度来面对世人的指责。她不在乎那些嘲笑讥讽,也无所谓父母的冷漠厌恶,这一世,她只渴望变强,变成一个别人再也无法轻易掌控拿捏的强者!
  • 葬弥

    葬弥

    你以为获得永生就是幸福的吗?葬弥,雪之荒原。苍茫的一片,远处的天与地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有鶄人世世代代守护着这里。他们在平民眼中是堪比神一般的存在:千年寿命、肌肤如冰、发丝若雪、瞳孔绚烂、羽翼洁白,在这片寒冷至极的土地上,他们的衣物仅仅是遮羞之用,女人纱裙飘扬,男人银甲加身。
  • 腹黑帝王强宠妃

    腹黑帝王强宠妃

    莫问歌死了,可她的灵魂还活着。她的眼睛里闪着无数亮光,跟着牛头马面往前走,这是一场黄泉之路,这更是一场重生之路。那些闪着光亮的星点,是她重生的希望,更是她无力的悲怆。与此同时,天垠朝皇家陵墓,皇后玉绾猝死又活,被当朝龙帝生生活埋。莫问歌的灵魂,便重生到了这样一个朝代。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引尘珠》

    《引尘珠》

    寂然天下,血溅江山,已经选择了这条孤独的路。难回首,渺渺之中,彼岸几何?
  • 徽殇

    徽殇

    一个普通的人,一次普通的旅行,一个普通的梦,让我走进了一个不普通的世界。
  • Majorie Daw

    Majorie Da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