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7700000017

第17章 辉煌时期(3)

《茶经》早已流传到国外,尤其是日本,十分注意对陆羽《茶经》的研究。目前,《茶经》已被译成日、英、俄等国文字,传布于世界各地。

陆羽的《茶经》,是对整个中唐以前唐代茶文化发展的总结。陆羽之后,唐人又发展了《茶经》的思想,如苏虞曾著《十六汤品》,从煮茶的时间、器具、燃料等方面讲如何保持茶汤的品质,补充了唐代茶艺的内容。唐人张又新曾著《煎茶水记》,对天下适于煎茶的江、泉、潭、湖、井的水质加以评定,列出天下二十名水序列。张又新声称他所列名水为陆羽生前亲自鉴别口授。但实际上他的观点常与陆羽相悖,故后人认为是假托羽名讲他个人的主张。不过,张氏此作将茶与全国名水相联系,引起茶人对自然山水的更大兴趣,使山川、自然在更广阔的意义上与茶结合,进一步体现中国茶文化学中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有所贡献的。在茶道思想方面,唐人刘贞亮总结的茶之“十德”;卢仝通过诗歌总结茶的精神作用……等等,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此外,温庭筠曾作《采茶录》,虽仅四百字,但却以诗人、艺术家的特有气质,把煮茶时的火焰、声音、汤色皆以形象的笔法再现,也是很有特点的作品。至于唐人诗歌中有关茶的描写便更多了。

总之,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时期。

承上启下

从五代到宋辽金,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大转折时期。仅从中原王朝看,封建制度已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开始向下滑坡。但从全中国看却是北方民族崛起,南北民族大融合,北方社会向中原看齐和大发展的时期。辽与北宋对峙,金与南宋对抗,宋朝虽然军事上总是打败仗,但经济、文化仍相当繁荣。茶文化正是在这种民族交融、思想撞击的时代得到发展。尤其从茶文化的传播看,无论社会层面或地域都大大超过了唐代。唐代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集团领导茗茶运动,而宋代则进一步向上下两层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正式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从两头补充了唐代茶文化的狭小范围。从地域讲,唐代虽已开始向边疆甚至国外传播饮茶技术,但作为文化意义上的茗饮活动不过中原及产茶盛地而已。而到宋代,中原茶文化则通过宋辽、宋金的交往,正式作为一种文化内容传播到北方牧猎民族当中,奠定了此后上千年间北方民族饮茶的习俗和文化风尚,甚至使茶成为中原政权控制北方民族的一种“国策”,使茶成为连接南北的经济和文化纽带。

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一方面它继承了唐人开创的茶文化内容,并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加以发展,同时为元明茶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在茶道思想上,随着理学思想的出现,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到茗饮之中。从茶艺讲,首先将唐代的穿饼,发展为精制的团茶,使制茶本身工艺化,增加了茶艺的内容。同时,又出现大量散茶,为后代泡茶和饮茶简易化开辟了先河。民间的点茶和斗茶之风的兴起,把茶艺推展到广泛的社会层面。宫廷贡茶和茶仪、茶宴的大规模举行又使茶文化的地位抬升。宫廷的奢侈化与民间的质朴形成鲜明对比。从文化内容说,由于茶诗、茶画的大量出现,而且大多出自名人手笔,使茶文化与相关艺术正式结合起来。如果说唐代茶文化更重于精神实质,宋人则把这种精神进一步贯彻于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表面看是从深刻走向通俗、浮浅,而从社会效果看是向纵深发展了。因此,这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时期。

别出新格

后梁灭唐,开始了中国又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五代大都是短命王朝,武人得势,大多不讲文治。但因直接承盛唐风气,许多文化活动不可能因此终止。茶文化也如此。尤其在南方,吴蜀、江浙物产丰富,战事较北方也少得多,文人品茶论茗之事并未断绝。这一时期,许多文人组织饮茶团体、进行茶艺著述便是一个证明。

五代人和凝,就是一个大力推行茗饮的著名茶人。和凝为梁贞明二年(916年)进士,又于后唐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知贡举,后晋时为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后汉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终于后周。历梁、唐、晋、汉、周,是典型的五代人,也是典型的文士、文官。他在朝为官时,和其他朝官共同组织“汤社”,每日以茶相较量,味差者受罚。自唐以来,北方民间和文人中会社组织很多,佛教徒组织“千人邑”、“千人社”,会社是推行文化思想的一种得力手段。和凝正式组织“汤社”,这比唐代陆羽等人不加名目的饮茶集团更为社会所注目。自此,汤社成为文人聚会的一种正式形式,也开辟了宋人斗茶之风的先例。

毛文锡为唐末进士,五代十国时人后蜀任翰林学士,后历迁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并拜司徒。生活在四川这个茶的故乡,因而通晓茶的知识。后受谮贬荆州司马,又临近茶圣陆羽的故乡。然后降后唐,得悉江浙饮茶妙趣,复又人蜀。此人一生在江南茶乡东西盘环,深敬陆羽。遂仿陆氏《茶经》七之事、八之出,撰《茶谱》。可惜原文已佚,其遗文见《太平寰宇记》与《事类赋》。

还有苏廙的《仙茶传》,原书亦佚,现存第九卷《作汤十六法》,又称《十六汤品》,收录于《清异录》。有人认为苏虞为唐代人。但苏氏生平无考,《清异录·茗藓门》所收各条均不早于五代,故苏广仍以断为五代较宜。苏广所叙制茶汤方法为“点茶法”,明显区别于唐代的直接煎煮。这更证明苏氏非唐人。同时,也说明,宋人之点茶是早在五代便开始了。

另有陶毂,晋时在朝为官与和凝相善,得其赏识迁著作郎、监察御史、仓部郎中等,后归汉、待周,一直到宋初方卒。陶榖一生好茶,据说他曾买了太尉党进一个家妓,过定陶时天正下大雪。陶毂雅兴大发,取雪水烹茶,并对党家妓说:“党太尉该不懂这种风雅之事吧?”家妓看不起陶氏的穷酸,乃讽刺说:“党太尉是个粗人,只会吃羊羔美酒,那懂的这个!”陶学士虽然惭愧,但仍不忘茶,遂撰《茗藓录》,为宋代第一部茶书,对研究由五代至宋茶的演变、渊源有重要意义。陶舜于宋初历任礼部、刑部、户部等三部尚书,其饮茶爱好及所撰茶书对宋代必有很大影响。

后人提起宋代茶艺,必从贡茶说起,而讲贡茶又离不开建茶。然而,建茶之始并不在宋,而始于南唐。陆羽著《茶经》时,尚不知建茶情形,但明确注明:福建十二州产茶情形未详,偶尔得之,其味甚佳。可能在唐代,建茶便已有相当的发展。到南唐时,福建、浙江一带已成为茶叶的重要产地。五代时的幽州军阀和辽初的契丹人千方百计与南唐联系。南唐使者常从海陆犯险北使,都是为换取南唐的茶、锦之利。五代初幽州军阀刘仁恭残暴而好财,据说曾令军人到西北采树叶充茶出卖而禁止南方茶入境,以换取厚利。辽史专家陈述先生认为,刘仁恭让军士采的并不是树叶,而是一种确实可以饮用并治病的中药,《五代史》作者为说明刘仁恭的贪婪,故意贬抑。不论是树叶还是中药,但刘仁恭排斥南茶入境之事想是有的。这也反证了南方茶当时已大量向北方边塞出口。其中,南唐占很大比例。

南唐之茶,又以建州最为著名。这与南唐佛教发展又发生了关系。宋人沙少虞所著《宋朝事实类苑》说,建州山水奇秀,士人多创佛刹,落落相望。南唐时,日州所领十一县到处是佛寺。建安有佛寺三百五十一,建阳二百五十七,浦城一百七十八,崇安八十五,松溪四十一,关隶五十二,总共可以千数。沙氏所说寺数可能是宋代统计,但南唐寺院确实多,而且是我国佛教禅宗派最发达的地方。这便又应了“名山、名刹出好茶”和“茶禅一体”的典故。五代十国时,南唐最为富庶,宋太祖下南唐,得到南唐大片土地财富,自然也包括茶之利,从此建茶大受重视。特别是自建茶作为皇室专贡之后,其地位更高不可攀,其他地区望尘莫及。可见,宋朝茶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奠定的。

综上所述,五代时期并未因盛唐的灭亡与战争的频仍而使唐代茶文化中断。相反,正因局势动荡,文人生活迁徙多变,使中原及长江流域发源的茶艺得以向南北扩展。五代十国时期对茶文化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辟“汤社”,使饮茶活动更有组织的进行。

(2)文人“汤社”开始对茶的品质竞赛评比,这不仅开宋代“斗茶”的先河,一直影响到现代茶行业专家们的品评会。我国物产丰富,各地物产各有千秋优长,本不好统一评价,唯茶、酒二项向来有精深的品评理论,这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

(3)五代时已开始出现“点茶法”,这便打破了一般人“点茶始于宋”的成见。

(4)五代人继唐人之风,多著茶书,补充了唐代的茶艺和茶学理论。

(5)宋代以皇室为首饮茶走向奢侈,有失唐人朴拙之风。而五代好茶者多“穷酸”文士,虽动荡漂泊,纵然当了朝廷大官也不及武人的权势。所以,还保持了唐人茶文化的朴实。宋代由中间向两端发展,皇室尚奢侈,文人尚风雅,民间尚质朴。这质朴的一面,是由五代茶人继承下来的。陶榖以雪水煮茶,进一步加强茶艺是向自然靠近的势态。自此临泉傍溪饮茶成为宋人最雅爱的风尚。

同类推荐
  •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本书介绍了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宁夏话剧团从上世纪60年代的鼎盛时期,到80年代的落寞,在90年代通过锐意改革走出困境的经历。
  •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为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惊奇的文化内涵,有刺激的时空之旅。
  •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纵观盂县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型:一是庙宇建筑,二是民居建筑,三是陵墓建筑,四是古城遗址,五是桥梁及水利建筑……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本书通过各个城市的历史概况、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描述了42座最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并品读这些城市人的性格。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热门推荐
  • 将门贵秀

    将门贵秀

    隔壁穿越女悠闲发家,是京城贵女圈一朵花。而重生后的她,睁开眼就开始救娘,保妹妹,寻兄长,誓要为自个儿颠倒的人生奋斗到底。让他们也莫小看了咱将门出来的闺秀!且看我一代将门虎女如何巾帼不让须眉,洒脱活于这人世间!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太清道德显化仪

    太清道德显化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比尔·盖茨的10大工作法则

    比尔·盖茨的10大工作法则

    本书系统地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深人剖析了比尔·盖茨从创业之初到功成名就的种种工作实践,为读者总结出了10大工作法则:1.独立法则:独立自信地开展工作;2.时间法则:惜时如金地有效工作;3.心态法则:积极地投入工作;4.珍惜法则:抓住机遇成就工作;5.行动法则:激情满怀享受工作;6.决策法则:准确果断地决策工作;7.情报法则:海量信息充实工作;8.协作法则:高效团队提升工作;9.律己法则:严于律己完善工作;10.处事法则:和谐人际润滑工作。
  • 香旅香寻

    香旅香寻

    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带着现代的物品穿越;这是一次肩负的旅行:带着家族未完成的责任;这是一次艰难的旅行:寻找并收集物品进行封印;这是一次冒险的旅行:必须面对追杀抢夺;这是一次快乐的旅行:感动于友情,收获了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情真爱

    假情真爱

    谁说只有重生后才能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以现实版职业真人秀演员的身份一样可以游戏人间,如鱼得水,为了找出父亲死亡的真相,卧底仇人家宅,斗亲戚?没问题,绝对不NG,斗夫家?小意思,保证入最佳,这明明是她一个人的戏台,那谁谁谁,跑上来想演男一号?亲爱的,你有演员资格证咩?
  • 闺蜜情

    闺蜜情

    小学,我认识了她们,渐渐地朋友多了起来;初中,我和她们还是一样铁,打打闹闹。在初中,人生的转折点,我还认识了她和他。开始的不熟变得慢慢熟悉…我们约定了,一起去一个地方。我们约定了,即使不在同一个地方也不要分开。我们约定了,彼此要在一起。我们约定了,我们要做我们的新娘…[回忆录,请不要喷~]
  • 大清一品

    大清一品

    窦光鼐在清朝的政坛沉浮,让您从一个高官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了解政坛,读懂政坛;让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两百年前清朝社会的波云诡谲,带您走人一个更真实更透彻的清朝官场世界。
  • 穿越之皇妃霸气

    穿越之皇妃霸气

    ‘鬼枫,如果再来一次,我宁愿去死,也不要你救我。’一个空灵的声音自峡谷中飘出。梓空大陆,一个不存在于地球的大陆,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若朕娶你,你会答应吗?----不会------为何?-----你比我厉害,所以不行朕娶你可好?----不好----为何?------因为你不爱我,所以不行我嫁你可好?----不好----为何?------因为......‘不是上天没给我心,是因为我从未发现,心早在,只是从未痛’心痛的感觉,其时你早就知道,只是从未承认自欺欺人的感觉.....
  • 战帝系列(六)

    战帝系列(六)

    三夫人见东门怒神情凝重,忙起身下榻,依偎过来,挽着东门怒的右臂,媚声道:“庄主是有福之人,就算有什么事,也不会牵连稷下山庄的。庄主,你已有好几天没有理会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