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会掉馅饼
有些人为骗取钱财,故意设下某种情景,让你撞见,又被他当场发现,于是死皮赖脸,与你纠缠不清,从而行诈骗之实。此种手段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是“撂白”。“撂白”是旧社会常常发生的欺骗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撂白者,常在早晨或傍晚人烟稀少时出没在深街老巷,由其同伙帮助视察过路的行人,判断穷富,端详善恶,然后迅速告诉“撂白”者。他们事先把伪装好的“高级物品”打成卷或包装好,外表“逼真”、“考究”,看不出半点破绽,足以以假乱真。待行路人快要走过来时,他们便把物品撂在马路的中间,然后在附近躲藏起来。当行人经过此地正要拣起时,“撂白’者则说,是他先看见的,二人都说,物品应归自己,双方争执不下。恰好在这个时候,其同伙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为双方调解。“撂白”者往往先提出自己可以少分一点,给现金。然而,当行路人回到家里打开物品看时,里面全是些残纸破布和碎破瓦块,这时才如梦初醒。
二是“碰磁儿”。一天,一个南方模样的人正在挤乘公共汽车,突然一位汉子冲过来向车上挤。这时只听见“叭嗒”一声,一副眼镜落在地上,镜片被摔碎。这汉子硬拉住这位南方人,声称他的镜片是水晶石的,值200元钱,非要南方人赔。旁边有几个同伙“敲边鼓”,这位南方人一看寡不敌众,只好拿出了200元钱。
类似这样的“把戏”,近几年在一些城市大街小巷常有发生,这即是所谓的“碰磁儿”。这些人通常合伙作案,有的故意与行人相“碰”,有的在一旁帮腔,有的作伪证。他们所用的道具有打火机、酒瓶、眼镜、手表等,都是几角钱买来的处理品。
“碰磁儿”并不是新鲜玩意,早已为人们唾弃,有些人行骗往往当场被识破,于是,他们又想出了一些“新招”。据报道,某日在北京宣武门汽车站,一位农民老大爷正要下车,一位小伙子提了两瓶酒,“正巧”碰在老大爷身上,酒瓶随即落地。小伙子硬让老大爷赔,两人争执起来。这时来了个头戴大盖帽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就要罚款。老大爷正纳闷,却见小伙子痛痛快快地拿出20元钱交给了那人,于是他也拿出钱包,未等打开,戴大盖帽的人劈手夺钱包,并重重抽了老大爷一个嘴巴,骂道:“你还敢偷我的钱包户老大爷呆住了,戴大盖帽者大摇大摆地走了。事后,围观的人们听老大爷讲述经过,才知他中了圈套。
三是结伙“撞骗”。与“碰磁儿”相仿,行骗人先在马路上或其它公共场合物色对象,然后故意与被骗人相撞,行骗人故意装作受伤或谎称物品损坏,让被骗人赔款,随后又出来他们的一些同伙,每个人各表演不同的角色,向被骗人索要钱财,由此演出一场闹剧。
,佳木斯曾有一个三男一女的“撞骗”团伙,他们结伙诈骗,就是采用与人相撞的手段,骗人钱财的。
一日上午,一位打扮人时的残疾姑娘,与一位青年相撞,跌倒在地,青年上前搀扶。三位过路青年路见不平,齐声指责,要求送医院,姑娘要求回家,他们一同送姑娘。走到附近住宅楼梯上,三男一女撕掉伪装,拔了匕首,逼那青年就范,劫去人民币3000元。
同一天,闹市区一位俊秀文静的姑娘手里托着一枚铜戒指,正在专心致志地欣赏着,一外乡青年在另外3人驱动下,撞在姑娘身上,戒指落地,故意踢飞,然后逼那位青年包赔“金”戒指损失费1850元。
这是佳木斯市三男一女“撞骗”团伙在哈尔滨作案的情景。该团伙在短短几个月中,就在佳木斯、哈尔滨、济南、青岛、北京等地作案110多起。
拉大旗作虎皮
当今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多结识有社会地位、掌握实权和有名望的人士,依靠他们能办到常人难以办到的事情,这是众多普通人的心理。某些人往往抓住大众这种心理趋向,拉大旗作虎皮,贴上金字招牌肆意坑蒙拐骗,大行不义之道。
山西省河津县的一位普通农民裴文忠,就是打着市长“特邀的企业家”这块金字招牌,狐假虎威,四处行骗,使得许多地方的人们都上当受骗的。
1984年,裴文忠找关系、托人情、送材料、送礼品,终于打通重要关节,以企业家的身份,欺骗太原市政府一位主要领导接见他。《太原日报》则在其头版显著位置以“某某市长鼓励河津县农民企业家裴文忠来投资开发”为题作了报导。裴文忠花钱买了大量这一天的《太原日报》。
很快,裴文忠就扛起“市长特邀企业家一这块金字招牌,四处吹嘘,大肆渲梁说:“我是市长特邀来的企业家,是来太原为办厂筹集资金的……”利用“市长接见”这张王牌,他先后骗取一系列头衔:吕梁钢铁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长治铁厂董事长、山西省专业户协会常务理事、神州经济开发公司太原办事处经济联络处副处长等等。他不论与谁接洽,都首先拿出那张《太原日报》,请对方先看那则报道。这一招果然灵,许多人本来不着他,但一看报纸,认为他是市长专门请来的人,不会出差错,就痛快地签订合同,预付定金。
他还窜到汾阳县,一顿自我吹嘘,搞得县委县政府的几位主要领导也肃然起敬,觉得此人受过太原市长的接见,有那么显要的头衔,一定来头不小。于是,设宴认真款待这位贵宾。当裴文忠提出自己正在做一笔大生意,希望汾阳县委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时,县委书记当场拍板:“各方面要积极支持配合,把这件事办好!”裴文忠先后在太原市、汾阳县等地骗得2519万余元巨款,成了1949年到1989年间中国最大的诈骗案。
人们发现:裴文忠进行诈骗犯罪活动之所以连连得逞,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拉到了一块金字招牌——“市长特邀的企业家”。不仅裴文忠如此。其他进行诈骗活动的犯罪分子也是如此。他们或是自己以名人出现,或是自称是名人、要人的亲属、朋友,或是利用宣传媒介的吹嘘,等等,因为一旦有了块“金字招牌”,便可从中行事。当前,有些不法分子,为了便于招摇撞骗,盗用“金字招牌”的手法较为普遍。什么假记者。假军人、假公安、假警察、假干部、假党员、假高干子弟、假台属、假侨眷、假港商充斥社会,目的或者是为了骗取钱财,或者是为了骗取荣誉、地位,或者为了骗取爱情,或者是几种目的兼而有之。
一个叫崔志杰的河南流浪汉,做生意亏了本,看到警察在社会上吃香,有权威,于是自编自演了设立假公安机构的骗局。他花钱购得一身警服,四处招摇撞骗,说自己是陕西省公安厅西安市公安局企业治安处“处长”。而这个“机构”实际上是一个既无任何证明,也无任何牌子,更无办公地点的子虚乌有的招牌。他就凭着一身警服四处放风:“企业治安处负责西城区治安,独立承办案件;可以向企业提供有偿服务”;“治安处刚刚成立,缺资金,有了资金,就可以买装备、招人……。”谁捐款,谁就可以进入这个“公安机关”,捐款多者还可以在里面兼任一官半职。于是,有一商店经理捐款5000元,被任命为“行政科长”兼“预审科长”;某实业公司西安办事处经理和一法庭书记员各捐款5000元,分别被任命为“副处长”;某电缆厂副厂长捐款5000元,被任命为“副处长”,该副厂长并指示厂里包租院房,作为“企业治安处”的办公用房,同时又把罗马吉普和面包车捐给“治安处”。“假公安”招摇过市为何能得逞?他们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只不过穿了一套警服而已。
究竟是什么原因,一旦贴上这些“金字招牌”就容易诱人上当呢?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就是一种“晕轮效应”。通俗地讲:“晕轮效应”是指以点概面:某人做了件好事,那就一切都好;某人做了一件坏事,那就一切都不好。这就像一个人头上照了光,其他部分都照到一样。
由于这种“晕轮效应”,一旦骗子打出金字招牌,受骗人就看到骗子头上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觉得那骗子是“带有光环”的了不起的人。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只会看到骗子头上的“晕轮”,想到骗子的金字招牌,却看不到骗子的种种漏洞。“晕轮效应”会使人放弃理智的思考,只见利而不见害。
听其言也要观其行
中国有个叫“口蜜腹剑”的成语,比喻口头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藏着阴谋,完全是一种狡诈之术。在现实生活中,以甜言蜜语包藏蛇蝎之心者大有人在;而只听甜言蜜语不辨真假大受其害者也比比皆是。据《国际刑警组织破案事》中记载:在美国,有一个年龄已到65岁的矮老头,他看来为人温和又怯懦,可谁知他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罪犯。受骗者就是轻信了他的甜言蜜语,而未能识破其口蜜腹剑的伎俩。
纽约的布德家,家境贫寒,布德在一家商号当看门人,其妻是家庭妇女,在家操待家务。家中三个孩子,大儿子爱德华,15岁;二女儿比阿屈丝,最小的女儿格蕾丝12岁,美的像个天使。大儿子爱德华在报上登了一则求职启事,想在纽乡附近哪个农场当个雇工。
某个星期天,那个矮老头访问了布德家。他自我介绍“我叫弗兰克.霍华德。”他说明来意:“我在报上看到你们的启事后,想招爱德华做工。”他窥探了布德家的境况,询问爱德华的情况后接着说:“我有很多产业,我要雇一个办事能干而又机灵的年轻人。我没有孩子,会像父亲那样对待他……或许我死了以后,他可以接我的班。”
一席话说得布德夫妇心花怒放,以为遇到大救星。这时,小女儿格蕾丝刚从外面回来,立刻介绍给老头,老头大加夸奖。为报相遇之恩,夫妇俩邀请他用午餐。饭后,老头提出一个要求:他的姐妹住在纽约最豪华的住宅区,今天下午为孙儿孙女的小朋友组织一个联欢会,可不可让他带格蕾丝去参加?布德夫妇满怀感激之情,欣然让老头把格蕾丝带走了。小格蕾丝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得知,她被老头残害了。
布德夫妇的孩子为什么竟然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带走呢?主要是听了老头的甜言蜜语。老头为获得全家人的好感,又是表示“会像父亲那样对待爱德华”,又是表示“我死了以后他可以接我的班”。见到格蕾丝极尽夸奖之能事,又以姐妹“喜欢孩子”的面貌提出带走格蕾丝的请求。似乎一切那么自然,一切都那么真诚。布德夫妇只听见他口头的甜言,不考察他背后可能窝藏的险恶用心,因而不仅不怀疑,反而对老头满怀感激之情。在这种心情下,哪能不让把孩子带走呢?英国谚语云:信任是欺骗之母。如果一个人对他过于信任,则往往容易受骗。
拐卖妇女儿童一时间曾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不仅心里嘀咕,如果说儿童年幼无知,容易被骗子示以小利而上当还情有可原,为什么一些十八九岁二十几岁的活脱脱的大姑娘,甚至人称时代“幸运儿”的大学生,竟也会惨遭如此祸殃呢?殊不知在众多受骗的妇女中,有不少正被骗子的“善心”、“好意”。“热情”、“笑脸”、“帮助”所蒙蔽,一句话,也是中了骗子“口蜜腹剑”的诡计。
1989年5月3日,河北邢台师专女生A从学校来到汽车站,想到邯郸去看一位老同学,后又犹豫不决。因为明天就要开学了,便蹲在书摊前翻书。这时来了一位操外地口音的老大姐也来翻书,一搭上话,她马上被老大姐的热情包围了。
“小妹,你来车站准备出门吗?”
“我原想去邯郸看老同学。”
“太巧了,我就是邯郸人,我们一同走吧!”
于是,被“笑脸”拉上长途汽车,接着,就是一路红火投机的谈话。
“这老大姐真好。”A女心想。
车到邯郸,老大姐又邀A一同吃饭。饭后不久,A便有了困意。老大姐再次邀她到自己的“厂子”里去玩。A拒绝不过,就被老大姐拉到一辆红星牌中型轿车上。
醒来已到山东一家人家里,并被说成受一桩“黄金案”的牵连不能放她走。两天以后,她被以价码3800元转卖到杨家,成了欲死不能,欲走不放、并时时受到恫吓的在囚“媳妇”。
可以说,一些青年妇女被人骗走,大多数情况下,是与她们的受骗心理密切相关的。其所以受骗,有的是与其贪图小便宜、求财、求职。求乐心密切有关;也有不少人是由于听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从这位女师专学生受骗来看,她并没有想到要得到什么便宜,她只是看到这位老大姐对她热情相待,说话投机,招架不住骗子“见面熟”、“套近乎”的进攻,甚至说心里根本没有设防,想不到笑后的藏刀,反而以热对“热”,以诚换“诚”,当邀她去玩时,因而才上了当。
凡是人大多喜欢看到笑脸,愿意听到甜言蜜语,却不知有多少人在笑脸下,在甜言中受骗!
声势也要虚张
“打肿脸充胖子”是一种打气袋方式,和俗话说的“装腔作势逞英雄”的意思一样。它的功用可认为是为支撑面子,满足虚荣这样简单的目的,例如交际场中,往往在朋友面前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是“学历增加,年龄减少”,差不多已成为一个固定公式。男人进舞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是说自己已死了老婆,就是“小生尚未娶妻”,手法不同,目的可想而知。也可以是在军事政治中,用来迷惑对方,松懈其斗志,削弱其战斗准备,以渗透或压倒形势,以实际行动,求达掠夺目的。
使用“打肿脸充胖子”之术,要看目的价值如何,然后再定大用小用;而最没出息的,莫如孟子所说的那位“齐人”。
据说齐人有一妻一妾,生活很不好过,但他根本没有负过家庭责任,每晚总是饮醉食饱,脸红红地回到家里来,还摆起一副臭架子,向妻妾吹嘘,不是说去和某大亨饮茶,就是赴某名流之宴。两个女人当面骂他,只贪图自己的享受,全不顾家人生死,同时亦生疑窦,既然丈夫是“城中相识尽豪华,日夜经过谢李家”,为什么却从没有一个名流来拜访过他呢?所以二人商量,来个暗中追踪,看看他的社交是怎样的活动。
次日一早,暗地跟着盯梢走遍全城,却没见有谁跟他打招呼,看他大摇大摆走出郊外去。哦!秘密被发现了,他根本不是和什么大亨名流同游,原来是个十足的坟场老鼠,专门向那班上坟的孝子贤孙伸手,乞求把拜完吃剩的残肉剩酒,不管清汤香臭,大口大口地嚼下去,这边乞到那边,被人斥责还要陪笑脸。
此故事用以讽刺那种“捧住阔佬屁股当自己脸皮”。而充阔摆臭架子的人,倒是活灵活现,但毕竟是逞智于庸妇痴之前的无赖行为,不足挂齿。
将此种计谋用在政治军事上,取得成功者,大不乏人。如苏秦以三寸不烂之舌骗得六国相印,刘邦利用神话来聚众起义,等等。而用在军事上且干得十分出色的可能要算唐太宗李世民疑兵救驾一事了。
隋炀帝杨广夺位不久,就出巡塞北,企图向北方的邻国炫耀武力。突厥国王得知隋炀帝此行护驾的兵力不多,认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秘密调动几十万大军,亲自统帅,把隋场帝杨广及御林军团团围住,困在雁门关,想把杨广及其随从活活饿死。杨广见此情况,十分慌张,想下诏给附近各郡县起兵前来勤王救驾,可是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没有办法,只好把写好的一张求救诏书,刻在一块木板上,投入汾河,让它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