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7000000049

第49章 防人篇(1)

识破庐山真面目

自然界的昆虫有益虫害虫之分,人类同样也是良莠不齐,有君子小人之别。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你留心观察便不难发现,在你的周围就有不少阴险的小人。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正人君子唯恐避之不及。俗话说,宁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要得罪一个小人。可见“小人”为害之大。这些小人经常在背后给你使绊儿,在上司面前诽谤你,在同事中贬低你,甚至会在你的家人面前诬陷你!实在令人防不胜防。要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善良感动不了卑鄙,正直消融不了无耻。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你就必须认清小人的丑恶嘴脸,慧眼视破小人的招术,为自己构筑一道防火墙!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分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主要讲的是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但大多数小人隐藏较深,很难被人轻易识破,不象京剧中的脸谱,生旦净末丑,一目了然。所以,你要识别险恶的小人,以便做到防患于未然就必须有一定的眼力。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就是一位慧眼识奸佞的高手。管仲曾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当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前往探望,与管仲谈到万一有什么不幸,由谁来接相国之职。桓公问管仲:“易牙怎么样?”管仲乘机提醒桓公,千万不可任用易牙、竖刁和卫公子开方三人。这都是齐桓公身工的红人,深得桓公的信任和宠爱,在宫廷内外声名显赫,气时人称为“三贵”。他们分别通过不同的手段讨取了齐桓公的欢心,逢迎献媚,各显神通。

竖刁讨好桓公,是凭他聪明机灵的天资,利用侍候桓公之便,大献殷勤,投其所好,迎其欢心,时间一长,桓公的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这位亲信太监了。于是,竖刁便成了桓公身边最亲近的人。

易牙是齐国宫中的一位厨师。他精于烹调技术,善制各种美昧佳肴,由此逐渐获得了桓公的宠幸。易牙为了谋取高位。甚至不惜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供桓公作美餐。据说,有一天齐桓公召见易牙,问道:“听说你善调味?”易牙回答说是。于是,桓公随即开了个玩笑,说:“寡人对人间的鸟、兽、虫。鱼的味道都食过了,唯独没有食过人肉,不知人肉的滋味怎样?”此话本来是桓公随便说的一句笑话,但易牙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听后便暗们在心平一思索着如何做出一顿率味的人肉来献给桓公。经过几番思索,他把主意打在自己亲生儿子身上,认为用儿子的肉献给桓公,一定会博得桓公的欢心。

一天午膳,易牙亲手给桓公献上一盘蒸肉。桓公观其肉,嫩如乳羊,尝其肉,其肉嫩美则远胜于乳羊。不一会儿,桓公就把一盘肉吃了个净光。食罢赞不绝口,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味道这么甘美?”易牙立即跪而回答:“这是人肉。”桓公一听吃惊地问:“这是从哪里弄来的人肉?”易牙回答说:“这是微臣亲生儿子身上的肉。臣的长子,今年已三岁了,臣听说过,‘忠君的人,不顾其家’,主公没有尝过人肉的滋味,所以把儿子杀了,献给主公尝尝,以表忠心”。桓公听后,心里很不舒服,再没说什么,挥手示意易牙退下。易牙走后,桓公虽然感到恶心,但又暗自思忖:易牙这样做,非人情也,然而他能为寡人而忍心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足见其一片忠心!从此对易牙非常宠信。

卫公子开方获得桓公的宠爱,则是通过对桓公的极力吹捧奉承而博取的。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太子,齐桓公率兵讨伐卫国时,卫国军队猝挥应战,结果被齐军打得一败涂地。卫国国君只好派自己的长子开方前去求和。等到和议达成后,公子开方却不想回卫国了。他看到齐国强盛,即向齐桓公提出愿意留在齐国。桓公不解其意,问开方:“你是卫候的长子,将来要继承卫国的君位,为什么要舍弃千乘之尊而甘心屈仕于寡人呢?”开方乘机把桓公奉承了一番,说:“君候是天下贤侯,如果能持侯君候,我将感到荣幸之至,远远胜过自己做国君!”桓公一听这话,心里乐滋滋的,遂拜为大夫之职。

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就是这样各自获得了齐桓公的宠爱。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齐桓公被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的表面殷勤、人肉滋味、甜言蜜语迷住了心窍,昏昏然而毫无觉察。然而。齐相管仲则从这三人的言行举动中,洞察出这帮的小人面目和狼子野心并请桓公提高警惕。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颇不以为然,说:“易牙为了满足我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给我做肉羹,爱寡人胜于爱己的儿子,难道他对我还不够忠心吗?”管仲说:“不爱亲生肉是没有人性,没有人性的人,又怎么会真心对您哪?”齐公又问:“竖刁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身体,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的身体的,狠心毁坏自己身体的人,又怎么可能真心忠于您呢?”齐桓公说:“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而屈身做我的臣下15年,父亲去世也没回去奔丧,这的人我还不厦该信任吗?”管仲说:“人最亲的奠过于父母,父亲尚且如此无情,又何况对他人呢!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追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请您务必疏远这三个小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一代贤相管仲不愧有远见卓识,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并揭穿了齐桓公身边这三个奸佞小人的险恶用心,用人之常情”与易牙等三人的言行加以对比,反衬出了这三的小人伎俩,可谓有知人之明。

可惜在管仲去世后,齐桓公未能接受管仲生前的劝告,启用竖刁、易牙、开方等人。三年后,他们乘桓公病重之机,勾结起来公然作乱,他们把住宫门,不准任何人过去,最后把齐桓公活活饿死。齐恒公临终前叹息道:“悔不该不听管仲之言,才有今日之祸,管仲真不愧是圣人哪,圣人看问题都是有的。”

只有识别小人,方能做到有备无患。管仲的识之术的也许稍有处世经验者都知道,每个地方都有“小人”,和“小人”的关系若没有处理好,常常要吃亏。

“小人”没有特别的样子,脸上也没写上“小人”二字,有些“小人”甚至还长得又帅又漂亮,有口才也有内才,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不过,“小人”还是可以从行为分辨出来的。大体言之,“小人”就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他们的言行有以下特色:

——喜欢造谣生事;他们的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为乐。

——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同事间的感情,制造他们的不合,好从中取利。

——喜欢拍马奉承;这种人虽不一定都是小人,但这种人很容易因为受上司所宠,而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因此对你也可能表里不一,这也是小人行径的一种。

——喜欢“西瓜倚大边”;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

——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跤,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

——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背罪。

事实上,“小人”的特色并只这些,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隋、不讲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性格。

不打狐狸不惹臊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人在临终前交代他儿子务必替他报仇,儿子问是为了何事。这个人说:十年前在一个聚餐场合某人挟了我想吃的一块肉。儿子问他,当时为何不赶快扶起来吃?那人说,因为筷子上已有一块肉。儿子说,把那块肉赶紧吃掉呀!那人说,可惜我嘴里正吃着一块肉!

常言道:君子不念旧恶。这是对君子的要求,也是君子的标准。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不念旧恶”的能有几人?有的人宰相肚里可撑船,有的人则不然,芝麻大的小事也会记恨在心,难以释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得罪这类心胸狭窄的“小人”,而且有时得罪了,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人不但“不忘旧恶”,而且会耿耿于怀,一有机会就要加倍报复“消消心头之恨”。

有不少人嫉恶如仇,他们对小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在这里,我想敬告诸位,千万不要嫉恶如仇。因为这样做固然足以显示出你的正义,但在人性丛林里,这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显了你的正义非常不切实际。由于你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不义,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们会对你展开反击,这些反击往往令人防不胜防。也许你不怕他们伺机报复,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使用的始终是卑鄙下流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好臣的陷害?

和小人保持距离就行了,不必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毕竟他们也是需要面子的!唐朝名将郭子仪和宰相杨炎对小人的不同态度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郭子仪身为国家老臣,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卓越将帅。有一次,郭子仪正在生病,当朝权臣卢杞前来拜访。此人乃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丑陋,生就一张铁青脸,脸型宽短,鼻子扁平,两个鼻子朝天,眼睛小得出奇,时人甚至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的妇女看到他这副尊客都不免要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的后堂去,他独自凭几等待。卢杞走后,姬妾女侍们又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情,您从来不让我们躲避。卢中丞来为什么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位卢中丞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一定会忍不住发笑的。那么他一定会忌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

郭子仪不愧有识人之明,他看清了卢杞的阴险面目,虽然位极将相,也不敢得罪他。

卢杞的爷爷是唐玄宗时的丞相卢怀慎,以忠正节俭著称,从不以权谋私,清廉方正,是位颇受时人尊重的贤相。他父亲卢奕也是一位忠烈之士。卢杞在乎日里不注意衣着吃用,穿的很朴素,吃的也不讲究,人们都以为他有祖风。卢杞本人也善于揣摩人意,很有心计,貌似恭谨,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俗话说,大好似忠。卢杞靠一套左右逢源的本领很快就由一名普通的官员爬上了丞相的宝座。卢杞当上丞相之后,与其他奸臣一样,最先要办的就是巩固已得的地位,树立威权,打击异己。

当时,杨炎与卢杞同是宰相,但杨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能手,他提出的“两税法”对缓解当时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立下了汁马功劳。后来的史学家评论他说:“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可见此人确实是个干练之才。受时人的器重和推崇。此外,杨炎一表人才,而且博学多闻,文词雄丽,精通时政,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然而,杨炎有宰相之才,而无宰相之度。尤其是在处理与同僚关系问题上,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嫉恶如仇。对卢杞这样的奸诈小人,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缺乏政治家应具有的圆通处世韬略。

由于卢杞不仅貌丑,而且也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杨炎当然瞧不起他。唐代有个制度,就是几位丞相每天要在政事堂一起用一次餐,称为会食。杨炎看不上卢杞,多次借故推辞。每次上朝都托说身体不好,独自到别处休息,不齿与卢杞共商国事。卢杞也明知道他不愿与自己同桌进食,对杨炎切齿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从此二人结下仇怨。可见在这一点上,杨炎与郭子仪相比确实要略逊一筹。

卢杞与杨炎结怨后,千方百计谋图报复。他深知自己不是进士科出身,又面丑如鬼,教极尽阿议奉承媚主之能事,并逐渐取得了唐德宗的信任。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节度使梁崇义背叛朝廷、拒不受命。德宗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带兵讨伐。杨炎不同意重用李希烈,认为此人反复无常,极力谏阻德宗,德宗很不高兴。李希烈受命掌握兵权后,正碰上连日阴雨,进军迟缓。德宗是个急性子,就去找卢杞商量。卢杞见机会已到,就趁势说:“李希烈之所以迁延徘徊,只是因为杨炎还被重用。陛下何必爱惜一个杨炎而耽误了大功呢?不如暂时免了杨。炎的相位,使李希烈心情舒畅就会竭心尽力于朝廷了。事后再起用他,也没有什么关系”。德宗认为有理,就听信了卢杞的话,免去了杨炎的丞相职务。就这样,杨炎因为不愿与小人同桌就餐而莫名其妙地丢掉了相位。

不久,卢杞又进谗言害死了被贬的杨炎。他向德宗上奏,诡称杨炎建家庙的地点正是开元年间宰相萧嵩准备立庙之地,因为玄宗曾到此地巡游,看到此处王气很盛,就让萧嵩把家庙改建在别处了。如今杨炎又在此处建家庙,必有谋反之心。近日长安城内到处传言:“因为此处有帝王之气,所以杨炎要据为已有,这必定是有当帝王的野心”。德宗听后勃然大怒,下令溢杀杨炎。卢杞借助德宗之手,干掉了自己的一个政敌。

大书法家颜真卿是三朝老臣,在安史之乱中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官至太子太师,在社会上名声很大。颜真卿为人忠贞,正直敢言,但不知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卢杞,总想把他排挤到外地去。若论书法和气节,颜真卿堪称为当世一流,但要对付卢粑这样的奸诈小人也是苦无良策。本来颜卢两家曾是世交,父辈曾携手并肩浴血沙场,为刎顿之交,但即便如此,卢杞也不放过。颜真卿是个直性子,也知道卢龙要整治自己,一天他特意赶到中书省对卢龙说:“我过去因遭小人憎恨,曾长期被排斥在外地。想当年安史之乱时,我与你父亲血战平原,当你父亲的首级被叛军传到平原时,我用舌头舔干净他脸上的血污,思深情笃,今天你就那么忍心不念旧谊,真的不能容我吗?”几句话说得卢杞脸色排红,然而更痛恨他了。不久,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叛军攻陷了汝州,卢杨见机会难得,就向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前去劝降。他说:“如果陛下派一位德高望众的老臣去劝说李希烈,他一定会改过自新,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平息、叛乱。颜真卿是三朝老臣,名闻海人,如果派他前去,李希烈不久就会归顺朝廷。”这显然是蓄意陷害,但唐德宗对卢杞言听计从,竞信以为真,命令颜真卿去湾州宣抚李希烈。诏书下发之日,举朝震惊。结果颜真卿被叛军扣留。终于为其所害。卢花借刀杀人又除掉了一个眼中钉。

同类推荐
  • 这样说话最有效

    这样说话最有效

    本书为你提供了大量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精彩案例,可以提高你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 禅宗

    禅宗

    要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最佳的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人生。只要你拼命以赴,就不再有心思去讨论生生死死。俗话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只要你能看透这些都是极其当然的事,你也就是人间佛了。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
  • 干得好,还要“混”得好

    干得好,还要“混”得好

    本书总结了苦干型员工与同事、老板、客户交往最常见的关系处理方法,同时,也总结了苦干型员工需要引起重视和转变观念的职场处世哲学。
  • 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为什么有的人空有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看似资质平庸,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说话办事的本领有多高。如何把话说好,如何把事办好,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你一生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世界之巅(兽王系列)

    世界之巅(兽王系列)

    兰虎带着小铁回到地球,却发现风柔被抓走,根据蛛丝马迹,兰虎来到了浮龙岛。戒备森严、人工养育了大量毒物的浮龙岛上,兰虎见到了曾经的熟人杜木干。现在他已经是浮龙岛的主人,并且与新联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杜木干用毒物来修炼毒功,兰虎若想救出风柔,与杜木干之间必有一场恶战……独孤奇不加遏制地吸取力量。使得火鸦获得了机会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独孤奇的身体。火鸦的力量日渐强大,为了再次封印它,获得贪狼神兽指点的兰虎等人开始齐聚风、霜、水、火、土五大神剑来克制火鸦,一场关系地球安危的大战即将在世界之巅拉开序幕……
  • 茉莉花开于盛夏

    茉莉花开于盛夏

    这是一个萌系小姑娘关于追求快乐大生活的故事。爱情并不是唯一的快乐来源。莫莉(女主)享受着每一滴水,每一束阳光,飞扬着每一个灿烂的笑。夏魏(男主)见证了家中SD娃娃的一步步成长,也不知从何时起化身大灰狼,早早的就将这只小白兔栓在了手上。文中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生活琐事,感人感性之事。
  • 和谐社会视阈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

    和谐社会视阈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元,社区的主体是居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社区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居民和大学生社区意识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障,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视域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研究等问题。
  • 明天再见:你可还在

    明天再见:你可还在

    “告诉我,盲了之后,你看到了什么”“除了外表,剩下的一切”“这是什么”“琉璃苣”“什么意思”“知道它的花语吗——勇气,正是你所需要的”“呵呵,是么”“我是个废人,无法陪伴你一生,找个人嫁了吧”“如果我说不呢”“随你”“我没有看到过你,就这样匆匆的娶了你,你不怕我眼睛好了之后和你离婚吗,毕竟,我是个视觉动物”“不怕”“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你,你就离开了,不是说会永远陪着我么?果然,你就是个骗子”“是么?我怎么觉得是你骗了我整个青春?”
  • 十诫社社长

    十诫社社长

    80年代和90年代在农村里出生的人就是一个贱德性。蔺十诫就是出生在农村的一条土狗儿,父母在外地打工,留下自己和妹妹留守家中照顾痴呆的爷爷和羸弱的奶奶,13岁的兄妹只见过父母三次面。1998年的大洪水覆灭了他的村庄、他的家院、他的亲人和他的意志,他从来没想到贼老天这么绝情——让我死吧!我什么都没了......唯一支撑让他活下去的就只有在市里读书的妹妹蔺夏珏,他的未来就从他踏在水泥路上的那瞬间开启,似乎一切都可以继续下去,即使自己粉身碎骨。进入私立的文曲中学只是为了要和妹妹一起考上大学,可是这个社会到底有多少的黑暗烟霾笼罩着!一个农村出来的土狗,你想要吃饭就必须变成爪牙锋利的獒犬!
  • 你必须知道的理钱经

    你必须知道的理钱经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说:“如果亿万富豪不做投资,30年后可能要吃救济。如果你把这1000万存银行里,10年后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200万。再过10年,可能只值40万。再过10年,可能只有几万了,可见纸币贬值的速度有多快。”亿万富豪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老百姓呢?这本书分为3个部分,第1个部分是确立理财的观念,并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第2个部分讲述在有一些钱的前提下目前市场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法;第3个部分讲述人的一生当中不同阶段应该怎样理财,让财富伴随一生到老。
  • 仙界淘宝店

    仙界淘宝店

    秦天无意中得到了仙界淘宝店的app,太上老君的丹药,王母娘娘的蟠桃,仙界的物品秦天买买……更让秦天欢喜的是神仙们竟然都喜欢地球的物品。猪八戒:秦兄弟那个西装怎么卖!玉皇大帝:秦爱卿兰博基尼怎么卖!从此之后秦天成为了一个仙凡…
  • 医妃成宠:夫君难自控

    医妃成宠:夫君难自控

    凤妃妩,镇国公千金,恣意放纵、狠辣决绝,善权谋医术,文韬武略;轩辕亓陌,雍安王世子,名满天下的闲人,有决胜千里,战无不胜之能,却不愿为名号所累,只愿赋闲家中,四处晃荡,玩世不恭,恣意人间。**凤妃妩:我爷爷是镇国公!轩辕亓陌:皇帝是我叔。凤妃妩:我哥哥是天下第一大宗师!轩辕亓陌:皇帝是我叔。凤妃妩:我师兄是西陵九皇子!轩辕亓陌:皇帝是我叔。凤妃妩:我前任是太子!轩辕亓陌:皇帝是我叔。凤妃妩:你能不能换一句?轩辕亓陌:凤妃妩是我老婆。凤妃妩:……
  • 重生之再问仙途

    重生之再问仙途

    “爹娘我终于为你们报仇了,你们可曾恨女儿害了你们?若有来世,你们还愿意接受我这个女儿吗?”一身黑色纱裙的女子从空中坠落,身下是无尽的大海,掉入海中的那一刹那喃喃自语道。嘴角勾起的淡淡笑容,给她那比较冷酷的面容平添了一份柔色,意识消散前的那一刹那,她没注意到脚裸上那模糊的蝴蝶印记瞬间清晰,蝶翼闪着七彩的光芒。
  • 那年夏天的知了

    那年夏天的知了

    本书收录了作者历年创作发表的微型小说67篇,包括《启蒙教育》、《小河流啊流》、《满地钱包》、《天上下起钞票雨》、《父亲与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