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2000000027

第27章 你的青春你做主,平衡度过躁动的青春期(4)

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同学不喜欢某个老师,是因为只看到了他的缺点,而没有看到他的优点。只要我们真心把老师当朋友,相信他,肯和他交心,他就会把你当朋友,好好引导你、帮助你。

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去主动适应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于重点处下功夫,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其实,喜欢学习和喜欢老师,就像一个铜板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喜欢学习,就能从老师那里学到许多知识,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老师。同样,喜欢老师的学生,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一定会努力学习。然而,老师的脾气秉性各有不同,要想喜欢上每个老师,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如果我们能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就会更多地关注和发现老师的优点,找到老师身上值得欣赏、值得尊敬的品质,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和老师相处,这对我们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会学习的学生除了懂得上课时如何听课外,也懂得如何和老师交朋友。平时和老师处理好关系,我们就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有益帮助,比如就各种问题向老师询问、请教、交流,这些问题包括学习中遇到的某个具体知识点、学习方法问题、困扰自己的情绪问题、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理想等各个方面。

某个高考状元在回顾自己整个高三学习历程时,特别提到了自己的老师。

他说:“我和高三的班主任关系很好,我就把他当成我的一个朋友。他工作一丝不苟,在对待我的学习上,他总是分析得头头是道,每次模拟考试后我都会非常自觉地去他的办公室和他研究考卷。这时候,他不是以教育或训导的口气,而是用商量的口吻,让人非常容易接受,让你心平气和地听他讲解,而且可以提出异议,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的办公室是我常去地方,有一段时间,我每天的课外时间都在那里度过,他的宝座被我占据,他的参考书被我占用,反正只要有利于我学习的,我都可以大胆地用。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无论什么样的话题我都可以和他谈,他能从我的立场去想、去感受,再用他的经验和智慧来引导和帮助我。

“其实,只要我们真心把老师当朋友,相信他,肯和他交心,他就会把你当朋友,好好地引导你、帮助你,因为他也曾经做过学生。或许你就是年轻时的他,有着他当年的影子。老师也乐意你把他当朋友,和他开玩笑,使他感觉到他也是我们学生中的一分子,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老师只要站在我们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能明白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想想自己在学生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就能理解学生心里在琢磨什么。那是沟通的桥梁,是拉近心灵距离的红线。”

其实,大部分老师也都很乐意跟同学交流,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表现出学生对他的尊重,本身也是他们的工作形式之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比起师生间的冷漠,孰好孰坏十分明显。毕竟老师都是过来人,见多识广,所以很多我们容易出的问题,他们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还要提醒你注意的是,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老师也是这样。我们应多多看重他的优点,忽视他的缺点。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老师当成真正的朋友,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学习的进步。

跟老师交朋友对我们的学习会很有帮助,从一些优秀的老师身上还可以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主动跟老师做朋友。

1.要克服怕老师的心理

想想你到底怕他们些什么,是批评还是发火呢?为什么会怕呢?如果想不到,便是没什么可怕的。如果有,例如怕老师批评,就去学习接受他的批评,慢慢也就不会怕了。

2.在课余时间,多与老师交谈这不仅能在交谈中使我们增长更多、更广泛的知识,而且能增进彼此的了解,找出彼此相同的兴趣爱好。如果老师成为了我们的益友,就能帮助我们上进,在失败时拉我们一把,在迷茫中为我们引路。

尝试接受与你不同的人

在一座庙里,胖和尚和瘦和尚一起修佛。因为胖和尚出家早,自认为比瘦和尚悟性高,所以总是瞧不起瘦和尚,明里暗里和别的和尚说瘦和尚是到庙里混饭吃的,根本不是为了修行成佛,因为瘦和尚经常在参禅打坐时睡觉,出去时眼睛还盯着妇女看……总之,在胖和尚的眼里,瘦和尚根本就不配做和尚,更不配和自己在一个庙里修行。

有一天晚上,胖瘦两个和尚被方丈派到庙门口值班,两人一左一右站在庙门口。半夜时分,瘦和尚突然感到脚面一阵剧痛,用手一摸,脚面上起了一个很大的包。他一瘸一拐地到门房里取来蜡烛一照,原来脚被蝎子蜇了。

盛怒之下,瘦和尚提着灯笼出来,在门口不远处找到那只蝎子,拣起一块石头就想砸。胖和尚一把夺过石头,大声训斥道:“先行者在求道之时,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以恭敬心广行布施、为善知识铺平道路;或者投崖饲虎、割肉喂鹰,以护持不退之菩提心。你不过是被蝎子蜇一下而已,就动杀生之念,和屠夫有什么区别?出家人应该以慈悲为怀,不能胡乱杀生,还是放它一条生路吧!”说着,胖和尚便向蝎子连念阿弥陀佛,护着它逃进草丛。

第二天,胖和尚见谁就跟谁说,瘦和尚昨天晚上想杀生。众和尚纷纷指责瘦和尚修俗念未了,六根未净,犯了杀戒,还联名上书方丈,要求剥夺瘦和尚的和尚资格,轰出山门。方丈听了他们所说的理由,低吟道:“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论人。”然后便不作声了。

七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又轮到胖瘦两个和尚一起到庙门口值更,胖和尚在门口还没站稳,便“哎哟”惨叫,一屁股坐在地上。瘦和尚赶紧端来蜡烛,胖和尚不顾疼痛,翻身站起,抢过蜡烛四处寻找,发现了那只蝎子,二话不说,一脚下去就把那只蝎子踩得稀巴烂。

同一只蝎子,蜇了瘦和尚的脚,胖和尚就对瘦和尚欲杀生的行为上纲上线,训斥指责,而蜇了自己的脚,却杀之而后快,根本不讲什么慈悲为怀。看来即使一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和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感受和行为也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

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在生活中,那个胖和尚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我们在闲暇之时,不也和别人谈论身边的某某无聊、乏味、小气、虚伪和自私吗?习惯利用任何机会取笑、挖苦、讽刺那些人吗?甚至对其进行打击、报复!

我们经常这样做,习惯于这样做,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着真知灼见。对于那些龌龊、卑鄙、心理阴暗的小人,就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能心慈手软。

我们真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在什么事情上都一贯正确吗?别人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糟糕吗?未必!社会上的人和事,本身都是一道多解的方程,每个人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都习惯于趋利避害,自身的情况不同,所处的立场不同,目的不一样,对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同一件事,作出的选择、给出的答案也就不同。

任何是非对错,都是人为地强加上去的。瘦和尚被蜇欲打死蝎子,胖和尚自然体会不到瘦和尚的痛苦和愤怒,可以肆意指责。等蝎子蜇了自己的脚,便暴跳如雷,也没那么多讲究了。看来事情不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就不能盲目、草率、轻易地对当事人的行为下结论。我们应该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在一个集体里,总会有性格、喜好、价值取向相同或相近的人,我们与这些人很容易成为朋友,建立起较为亲密的关系;也会有与我们各个方面截然相反的人,感觉和这样的人相处很乏味,很累,很不愉快,便习惯于把这样的人视为异己,讨厌并排斥,老死不相往来。最可笑的是,还把与这样的人交往当作是自己的耻辱,找机会与这样的人过不去。

我们这样做,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也没觉得有什么损失,实则不然。

我们刻意与人为敌,同样是迫使别人与我们为敌。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我们不能因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能,无故地给自己制造本不应该出现的麻烦。

就像故事中的方丈所说的那样: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论人。我们之所以对别人感到无聊和乏味,是因为“我”在我们的心目中被看得神圣不可侵犯,而我们的“目标”却被忽略。我们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存在、而努力的,也是通过目标的实现,来证明“我”的。过度地重视“我”而忽略“目标”,烦恼自然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我们总是习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为自己有怎样的需要与好恶,别人也应该如此。待人处事总是以“我”为出发点,一旦得不到好的回应,便武断地认为是对方不知好歹,宁可放弃自己的目标也不愿与其合作。

要知道,在我们不喜欢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同样在厌恶着我们。只有我们无条件地喜欢、接受别人,别人才能无条件地喜欢、接受我们。美国教育家布克?华盛顿说:“我不会让别人拖垮到让我憎恨他。”我们有什么理由因为别人而放弃自己的目标呢?

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总是要在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集体里存在的,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能不与别人发生联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素质高低不同,价值取向也不同。和有着这样或那样差异的人在一起学习或工作,就得相互理解、包容、接受和支持,绝对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强迫别人在任何问题上都要与自己保持一致。正如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所说的——要想被别人接受,就得先接受别人。

平稳度过新生失衡期

高中毕业后,我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和很多人的羡慕中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很多人开始苦恼。因为自己在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现在却发现自己是如此平庸,于是很多人开始为没有鲜花和掌声的大学生活而失落。从佼佼者到平凡者的适应,其实也是我们必经的一个成长历程。

刚入学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专家将这段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失衡期”。相关研究表明,导致失衡的因素,首先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有差距,从而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从而产生困惑并导致心理失调。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他们以前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冲突,从而导致问题的产生。

此时一定要注意自我调整,新生不适应新环境,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一般来说,这种因心理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存在时间会因新生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所不同。有些新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又得不到外部支持,很可能需要长期调试才能度过心理失衡期。有的还可能因长期不能适应,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甚至因此退学。所以,新生入学后应注重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

要想安全度过心理失衡期,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调节:1.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新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重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大多数新生在中学阶段都有心理优越感,而进入大学后,作为同学中的普通一员,许多人很难接受这一角色,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因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接纳自我。

新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也应该对心目中的大学形象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现实中,以减少因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感。同时,新的角色定位也只有建立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才会更准确。

2.入学后要有目标

要经常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今后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进行角色定位,并适应新环境。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作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弱点,这样会获得自信,减轻心理压力。

3.要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新生入学后,常常会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和交往困难而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大学生行为目标多元化,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的一个原因。为了与同学和睦相处,要了解自己及同学的优缺点和性格特性,找到相同点,这样交往起来就较容易。与同学交往时,既要自尊,不要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时也要尊重同学。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应换位思考,冷静处理。

4.培养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大学新生多为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又远离家庭,一般会不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入校后,新生在生活上要逐步学会独立、自理,如在生活、学习、作息上合理安排,学会自主理财。在学习上,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面对学习上、生活上的不适应,除自我调节外,新生还可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新生如果对老师讲课的方法不能适应,应积极向老生请教;还可向老师反映,取得老师的理解与帮助。同时可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认同新集体。还可以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在组织中展现自己的长处,获得自信。

同类推荐
  • 熟男向左 熟女向右

    熟男向左 熟女向右

    熟,代表这饱满和成长的完成。以熟男形容男女,则有着不同的意味,它代表的是成功,也是转型的转折点。在达到社会认可的地位之后,熟男该如何应对在金钱和地位都充足后带来的情色、权柄、贪欲的诱惑?熟女又该如何在以色示人时期结束后展现自己别样的魅力?
  • 闻香识女人:女人全书

    闻香识女人:女人全书

    魏凤莲、沈建菲编著的这本《闻香识女人(女人全书超值金版)》共分十一章,第一章讲述透过女人的眼神、微笑、外形、装扮、语言、举止等细节,能够看穿女人的心理。当您捧起这本《闻香识女人(女人全书超值金版)》,读罢书中不同女人的故事,您会发现:原来每一种途径都能获得幸福。
  • 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

    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

    只有在心静的时候,我们内在的灵魂世界才能气清日朗,一草一木才能看得分明;而一颗充满浮燥的心,犹如使我们置身于迷雾之中,我们既不能真实地认识自己,也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更不能看清我们所处的世界。除了那颗平静的“朝圣者的心”,我们手中紧握的财富、肩上背负的盛名、心头记挂的情仇都是浮云,不如放了自己,还心灵自由,用一颗初心去细细感知“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
  • 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本书站在现实的角度,从多个方面讲述“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的观念,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展开。
  •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同样的忙碌,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依然为生计挣扎,是上帝不公平吗?当然不是。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不知道自己箭靶的位置,你就永远无法射中它!没有目标,你再忙碌也是白搭。当你醒悟时,自然会明白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真正含义!
热门推荐
  • 我与天齐

    我与天齐

    百年前,天失一角,天之残片散落人间。为夺此异宝,大陆之上杀伐不断、兵戈四起!一个普通少年,偶得一天之残片。咦?这残片里是什么?少年一步步解开此间秘密,也一步步踏上败尽各路天才、掀灭各大门派、婉拒无数美女的齐天之路!
  • 千年的守望

    千年的守望

    是谁在岁月时光的墓前,葬下了一生守护的诺言?祭奠岁月,红尘为笼作画卷,画的谁得生死相恋?明晃晃的向日葵写意流年,最后只能守着那不变的容颜,为爱作枯禅,一守就是一千年。看蒲公英漫天,悲伤流转却掩不住斑驳的残年,燃尽的芳华,为谁化作了永恒刹那
  • 冰火战尊

    冰火战尊

    少年江浩天,受尽耻辱,被打下万寒冰洞。一朝融合天火地心,得奇功,走上逆天的武道之路。
  • 超级农民混都市

    超级农民混都市

    走在回家路上的失意青年,竟被神秘靓丽的女子强上,醒来后发现世界变得不同了......
  • 纪元传奇

    纪元传奇

    面对着妖族的疯狂复仇,人类如何自处当大战一触即发,谁来创造大陆的新秩序又是谁在千万年来默默的注视着一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将书写当世传奇
  • 过鲍溶宅有感

    过鲍溶宅有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跟姐穿回古代

    跟姐穿回古代

    玖月,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杀手,就因为训练他的老大看上了她的异能杀了他全家独留其弟威胁她办事,因为她有异心被老大发现派人杀她与她的弟弟,因其弟死,无生的念头被打成刺猬,本以为死定时又无顾穿越到了一个玄幻的古代,穿越也就得了,还穿成了一只婴儿小猫,这让她情何以堪啊。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金字塔里面神奇的灵异事件,麦田怪圈预示什么,地下长廊真的存在吗……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缜密的思维,向读者讲述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带领的微软公司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在飞速地发展,微软公司的软件大军像当年的蒙古军队一样横扫世界。那么比尔·盖茨是如何领导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勇往直前的呢?这大概是最值得管理学家们反思的地方。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