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际交往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几乎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接纳和喜欢另外一个人;被别人接纳和喜欢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承认和支持别人。一般地,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接近他们;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厌恶他们。
(2)功利原则
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除了交互原则,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此处的功利包括金钱、财物、服务,也包含着情感、尊重等。换句话说,人们都希望交往有所值,例如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关心、帮助、感情依托等等。那些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或是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我们就倾向于建立和维持:无所得的人际交往、不值得的人际关系,我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否则我们无法保持心理平衡。
(3)自我保护原则
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这种倾向反映在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正确理解他人。
(4)同步变化原则
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会越来越喜欢他们;越来越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会越来越讨厌他们。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这就是人际交往同步变化原则,也被称为人际吸引水平增减原则。
(5)平等原则
交往中,彼此在人格上平等,互惠互利,因此要平等相待,不可盛气凌人。
(6)诚信原则
“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自古以来一向受到人们的崇尚。以诚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真诚相待。世故圆滑、尔虞我诈,永远不会有真诚的朋友。
不要轻易做出许诺,一旦做出了,就应认真履行。倘若言而无信,不仅得不到真正的友谊,还可能众叛亲离。
(7)宽以待人原则
交往中,不可严以对人、宽以对己,否则有悖公平,只会导致对方反感。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方能赢得对方敬重。
(8)距离美原则
人际交往中,双方要保持适度距离,不要过于亲近。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际心理关系,而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自卫距离。过于亲近会引起对方的不安全感,影响双方关系。
(9)自尊自爱原则
人际交往中要自尊自爱,不要热衷于接受他人的馈赠。好朋友诚心诚意地相互赠送一些小礼物,利于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是很正常的。可对于交往不深的人的礼物,尤其是异性间的馈赠,最好谢绝,不可来者不拒,否则可能受制于人。
(10)虚心原则
要虚心听取真正朋友的忠告,不要讳疾忌医。你也可以在充分尊重对方人格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其参考,不要遇事好为人师。
(11)大度原则
再好的关系之间也难免会产生一些小误会,这种情况下要设身处地,多替对方考虑。即使错在对方,也不要不依不饶,而应该大度地谅解对方,这样才能有持久的关系。
(12)戒骄戒躁原则
人际交往要戒骄戒躁。即使你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高于对方,也不能摆出一副了不起的架势,对熟人尤其忌讳。
女人的朋友就像自己的一面镜子
一个人活在世上,可以没有金钱,没有事业,没有家庭,但是万万不可以没有朋友!朋友是巨大的财富,女人拥有的朋友更是她们的宝藏。许多时候,朋友之间的关心、帮助、体贴胜过兄妹,胜过夫妻。而且,深厚的友情往往比爱情更隽永,更真挚,更持久。但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一旦有了爱情,囿于爱情与家庭,并全心全意地投入,与过去的朋友就明显地疏远,对深深浅浅的友情也不那么爱惜了。她们借口是:“哎呀,太忙了。”忙确实是真忙。她们情不自禁地沉湎于小家庭的欢乐,她们津津乐地道忙着一份幸福的小日子。至于朋友,至于那些友情,有点顾不得了,似乎有无都无关紧要了。
其实,交友不仅是一种感情的交往、交流,还是生活的重要扩充。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活的环境、生活的内容、生活的经历都被内外的因素规划了,圈定了。由此,自己的视野、见地、经验、心胸,便容易为这种“规划”与“圈地”所限制,只能狭小,只能浅薄,只能片面。比较而言,男人比女人博大些,他们有更广泛的兴趣,更注重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更多一点探索与冒险精神。而女性朋友如果有了爱情与家庭之后,连朋友的交往热情都减退得一乾二净,那么,她们的生活圈子、胸怀只能一天天的更窄更小,而许多悲剧的产生就是因为源于“更窄、更小”的缘故。但是,在悲剧未发生之前,她们不以为然;悲剧发生时,她们也认识不到,这正是“更窄、更小”的潜移默化的意识在作怪。当然,交友也不排斥要对爱情专注,对家庭负责。可是,专注不等于放弃其他的一切感情,负责不意味着要疏忽其他的一切关系。她们自以为一味地专注了、负责了,就能看牢幸福、维护家庭、守住生活,生活却偏偏不是看得牢、守得住的。生活需要变化,需要丰富,需要更新。一成不变的“守”,固步自封的“看”,只能使生活一天天地平淡、贫乏、平庸。结果,虽然存在着家庭的形式,而家庭的内容与生命必将趋于萎缩。
所以,女人的真心朋友,其实就像是自己面前的一面镜子。
纯真的友谊是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它摒弃了人世间的卑鄙与狡诈等丑恶的现象,而代之于思想情感的默契和支持,形成了为共同事业奋斗的力量。所以,女人在一生中必须交到属于自己的真心朋友。
厚实的大城门上挂着一把沉重的巨锁,铁棒、钢锯都想打开这把锁,一显自己的神通。
“我这么粗大,坚强有力,纵使这把锁再坚固,我相信凭借我的力量我也能把它打开!”铁棒自以为很有办法,相信一定可以打开这把锁。可是它在那里努力了大半天,一会儿撬,一会儿捶,一会儿砸,费了很大的劲,最后还是无法打开门锁。
钢锯嘲笑它说:“你这样是不行的,要懂得巧干,看我的!”只见它拉开架势,一会儿左锯锯,一会儿右拉拉,可是那把大锁丝毫不为所动。
就在它们两个垂头丧气的时候,一把毫不起眼的钥匙不声不响地出现了。
“要不我来试试吧?”小小的钥匙对两位气喘吁吁的败将说。
“你?”铁棒和钢锯都不屑一顾地看了看这个扁平弯曲着的小东西,然后异口同声地说,“看你这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我们都不行你还能行吗?”
“我试试吧!”钥匙一边说一边钻进锁孔,只见门锁腾地松动了一下,接着那把坚固的门锁就开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铁棒和钢锯不解地问道。
“因为我最懂它的心。”钥匙轻柔地回答。
深入别人的心灵才能轻松打开封闭的大门。真正了解别人内心的需求和想法,给予贴心适度的关怀,才能轻松获得别人积极的响应。
无论是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还是在说服他人的时候,能够深入他人内心,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多是冷漠?因为大多数时候,别人说的话和做的事不能触及对方的内心,就像抓痒总是找不准地方一样,不但不能让对方产生舒服的感觉,反而还会惹人急躁和心烦。
为什么“交人要交心”?只有找到打开对方心门的钥匙,开启他的心扉,才能进人他的世界,把他引到你的天地。人最重要的不是行走在俗世中的躯壳,而是他们心灵的感受和思想,即使是一个大俗人也会看重他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努力按照心灵和心情的意志去说话行事。
“交心”意味着尊重和理解对方最重要、最真实的感受。那些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窝里的人,永远只能游离在别人的心门之外。很多人只会谈论自己,把别人“逼迫”成为自己的听众,他们自己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同时也忽视了别人的个性和感受。没有什么事比自己的内心得不到认知更令人恼怒的,那会让人觉得自己无关紧要而失去价值,甚至产生敌意。
必要时轻轻地拨动他内心深处的一根弦,让他和你产生共鸣。一旦你探测到对方的独特之处,在他的情感上下工夫,触摸到对方最脆弱敏感的一环,观察到他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你就能轻松地软化他。你的言语就会像暖和的春风一样化解他冰冷的淡漠,他的一切防御都将被彻底地轻轻柔柔地瓦解。一旦你挠到了对方心灵中的痒处,就削弱了他的控制力,进而增加了他对你的感激和信任。
如果他害怕孤独,你就给他慰藉;如果他有所畏惧,你就给他安全感;如果他希望安静一会,你就让他一个人待着……强迫别人的意愿或者漠视对方的情绪都对你不利。你必须把触角伸到他的心灵中,牵引着他自愿朝你的方向动。
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所谓“知己”者必“知心”,所谓“投机”者必“投缘”,和“心机”相吻合。你对他从内到外随时随地的贴心关照会让对方觉得离不开你,他会更热衷于和你交往,会更感激你。一旦你争取到了他们的心,你就会拥有终生的朋友和忠诚不贰的盟友。
朋友之间就像一条河,此岸是你,彼岸是我,真诚是连接两岸的桥,真诚是维持朋友之间纯洁深厚友谊的桥梁。但现实中,女人们的内心对人性其实是有着很深的怀疑的,这使得很多人无法始终如一地信任他人。但是,当女人在信任他人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是快乐的;产生怀疑时,本身也就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相信他人其实是很快乐的事,女人都需要被完全地接受。在一个自己所信任的朋友那里,一定会得到安全感,觉得可以靠着他温暖地睡去,而不必担心任何危险;觉得自己心里的事都可以说出来,不会有任何负担。可见,信任是如此的重要,它决定着女人对一个人的态度,所以,人和人之间要有信任感,彼此吸引,以建立长久真挚的感情。
多疑是一种神经过敏的缺陷
两个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饥渴的人对同伴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5颗子弹,记住,3小时后,每小时对天空鸣枪一次,枪声会告诉我你所在的位置,我就能顺利找到你。”
两人分手后,一个人充满信心地去找水了,另一个满腹狐疑地躺在那里等候,他看着手表,按时鸣枪,但他一直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听到枪声,他的恐惧加深,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不久又想一定是同伴找到了水,却弃自己而去。看来,他还是靠不住啊,我平时也没得罪他呀。到应该开第五枪的时候,他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到我的枪声了,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临死前,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时该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不久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寻声而至,但是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由于自己的想当然导致命丧沙漠,强烈的恐惧与猜疑终究没有战胜信任。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在想,今天是否又有人说我的坏话了,谁侵害了我的利益……久而久之,他没有了朋友,甚至连家人与他也有了距离。
多疑的人心胸狭窄,固执己见,动不动就捕风捉影地胡乱猜疑别人,怀疑了许多本不该怀疑的人和事,也相信了许多本不该相信的人和事,把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都绝对化,从此为自己绑上沉重的负担。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猜疑心过重,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比较狭隘,因而不能更好地与同学朋友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这对身心健康是很有危害的。当我们开始猜疑某个人时,最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产生了猜疑心,你可以有所警惕,但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猜疑有道理时,你因为做好了准备而免受其害;而当这种猜疑毫无道理时,就可以避免误会好人。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一件事是不能理解的,你如果怀疑某个人、某一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交谈,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也不会再挂在心中,不再记恨那一切了,消除误会的办法就是面对面的沟通,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
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判断错误、发生误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克服多疑,克服神经过敏的缺陷,就得从走出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把自己从内向的趋势拉转到外向的趋势,面向外部世界,面向他人,多交往,多了解,以获得对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
朋友也是需要感激的
生活中,有人认为,既然是朋友,就应该为朋友两肋插刀,对于朋友的帮助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朋友没有帮你的义务,帮你是你运气好,不帮你也是天经地义的。因此,朋友的帮助,点点滴滴都是人情,不但要心存感激,还应该表达出来,让他(她)知道。
有一位美国朋友曾说,他很喜欢中国的女孩子。他表示,西方女性把男士们的“绅士行为”视为理所当然;男士们帮女士提重物、搬东西,“理所当然”;男士帮女士开门、拉椅子,“理所当然”;同时在西方的教育下,他们男士也视这些绅士作为“理所当然”。
但有一件事让他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有一次他们公司扩大营运,他们部门从十楼搬到八楼,每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东西和一桌一椅搬下去,当那位美国朋友搬了那张椅子,发现真的挺重的,他担心一个女孩子如何搬得动,于是他告诉女同事。椅子交给他们有力气的男同事搬就好。结果一路上,女同事陪他们聊天,搬好了,还忙着倒开水、泡咖啡给他们喝。
“如果在我们国家,重物‘理所当然’是男孩子的工作,没有人会陪你聊天,没有人会感激地倒开水、泡咖啡,也许是中国人没这个观念,但是中国女孩体恤别人的作风,可爱得多,我们帮她们,不但乐意,而且开心,这种受人尊重的感觉真好。”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好视为理所当然。朋友喜欢我们,当然不介意被我们“麻烦”,一些小事情,也“帮”得十分乐意。
可是俗话说:“受人点滴,涌泉以报。”即是要我们常怀感谢的心,来看待朋友的好心。谁都不喜欢自己的好心被人当做驴肝肺。一次两次也许还可以忍受,十次、二十次就会渐渐用光朋友的交情,届时我们会发现,朋友似乎不再那么“乐意”助人。
也许有人会说,找朋友帮忙,给几个钱或是请他吃顿饭、送个东西,好像把友谊贱卖了,把朋友的交情看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