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1500000037

第37章 自律,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1)

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毛姆

【学海泛舟】

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成为作家之后的他,更是一个精神至上的理想主义者。于是有了他对于良知的界定:“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自律胜过他律的形象。《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高更为了追求理想,抛家弃子,放弃金钱地位跑到巴黎去画画,生活穷苦潦倒,最终客死他乡。他只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顾世俗的褒贬,尽管不被理解,他仍能找出自己的人生意义:“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这种追随自己内心需求而不逾矩的生活,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这种理想的状态并不一定就带来穷困,只是不巧高更的选择不能为他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按照哲学家柏格森的理解,这种生活就是服从良知的生活。因为“良知就像天才一样,具有超级的直觉”,从良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浓厚的道德气氛中的理智光辉,以正义感为范式的正确观念,以及赋有个性的精神”。它指引我们快速地决定生活的去向,让我们接近本能地真实存在着。它不仅监视着我们不要做出违法的事情来,更驱使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完美境地。

【智慧心语】

卢梭说:“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我把这个原则称之为良知。”所以,黑格尔认为良知是一种不用学习而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观念。孟子也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正是因为良知对于个体而言具有这种内隐的、与生俱来的性质,所以良知的作用方式就往往是潜在和内在、自然的,自律性较高。西塞罗在其《论辩集》中说道:“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知。”

良知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作为人心中的内在法则,它不仅给人以内在的权威和标准来裁决自身的对错,从而阻止人去有意为恶或劝人积极为善,而且促使人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深刻反省、从而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或悔过要求。世上之所以有道德生活,最终要归因于良知:做好事不求别人的赞赏而只求无愧于心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做错事能扪心自问并深感内疚则是塑造有德之人的第一步;做坏事竟心安理得而不觉得受良知的谴责,则属于只有靠严厉的惩处才能纠偏的行为。

只有良知,能最彻底地调节人们的日常举止和道德行为。《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但只有良知,最易使人慎独。古人常说,当你独处屋中时,即使房门紧闭,也要提防“屋漏”。也就是说,有“天眼”能够透过“屋漏”关注你的一举一动。而“天眼”,就是天地良心。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惟一的限制就是良知。

父母若要想培养一个令自己放心的孩子,就应该保护孩子的良知,教导孩子依良知行事,高度自律。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努力:一是优化亲子关系,让孩子体验积极的情感;二是奖励孩子良好的行为,强化他们的内在道德准则,同时,还要以身作则,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只有在孩子感到被爱和有安全感的前提下,隐藏在孩子内心的善的良知才有成长的土壤。在家庭活动中,父母应该保持积极的情绪,对孩子始终表现出温暖和关爱,尊重孩子,不过分强调一些消极的事件,就能培养孩子积极友善的个性,从而强化他们内心的良知意识。

儿童成长过程中既会表现出一些悦人心意的行为,也会有一些非常自私的举动。父母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些行为,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来强化或完善这些行为。父母要以身示范,来培养孩子与人分享、有礼貌、为他人着想、学习习惯等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安排特定的时间和孩子做正面的交流,通过交流探讨,让孩子明辨是非;也可以设置一些道德上的两难情境,比如,一个男人为了挽救自己将死的妻子,没有钱买药,所以到医院里偷药,让孩子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正确。大人在一旁教他们分析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害的。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期望孩子表现什么样的良好行为,父母就应是这方面的好榜样。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要是父母本身都不具备良好的自律,就难以培养出自律能力好的孩子。

慎独。——曾国藩

【学海泛舟】

曾国藩齐家、练军、治国,所在功绩赫然,天下瞩目。他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他刻刻慎独,心地干净,从而感动了他人。当他感动了一个家庭的时候,便全家大小都自觉地遵循他的教训;当他感动了整个军队的时候,便全军上下都自觉地服从他的约束;当他感动了一带地方的时候,则地方官民都自觉地谨守他的教化。他的后继者李鸿章,后来政治地位比他升得更高。李鸿章接待他人时,常带傲慢轻侮之色,俯视一切,揶揄播弄之,惟事曾国藩,有如严父,执礼之恭,有不知其然而然者。李鸿章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这种不怒而威的感化效果,充分证明了他慎独之功的深厚。

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便对自己的人格有极高的期望。这种期望,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他在咸丰6年9月给儿子纪鸿的信中说:“吾有志学为圣贤。”圣贤是什么?自古至今,许多人都过不了金钱关、名誉关、权势关……过得了的,即入圣贤之域。曾国藩以他们为榜样,可见其志趣的超凡脱俗。圣贤们征服的虽只是自己,却能感动天下人。所以,豪杰们的事业如花炮,虽然显赫一时,转眼烟飞灰灭;圣贤们的事业则如长江大河,源远流长,万古常新。今天,曾国藩去世已有一百多年,已无法用权势逼迫我们,也无法拿金钱诱惑我们,但他所写的书,仍然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可见其人格的力量。

曾国藩终生在“慎独”上用功夫,自我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后人也将其作为读书人的典范,认为其颇有“内圣外王”之气象。

一般人都只是在外观上艳羡他的功成名遂,假如我们站在他本人的立场上,长期累月过这么一种纯洁内心的慎独生活,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他有几句自我总结,说得很精彩:“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原来,他一辈子都心无挂碍、自在快乐!这正是颜回的“不改其乐”的境界,也正是孔子的“乐以忘忧”的境界!

【智慧心语】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为规则去做,言行相符,表里如一,那他就是真正优秀的人。

一般而言,当我们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例如:在同学、朋友、老师、家人或其他亲戚在场或监督下,我们往往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慎重。但是,当没有人在场或监督的时候,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干出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做到慎独是很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可贵的。

慎独的关键在于要有很高的自觉性,人们常常把慎独作为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能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值得我们敬佩,它表明你们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只有当你有意识地明白,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不论你做什么,都有“天知、地知、我知”,因此应该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日做到“三省吾身”,养成自律的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父母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养方式,把原本属于孩子的责任和权利还给孩子。只有当孩子能够自己做主,有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时,才有可能真正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行事,在人前和独处时言行一致。否则,“好孩子”行为只可能是父母强制的结果,一旦远离了父母,他就可能做出一些更坏的事来。为此,父母有两种方法可以参考:

第一,给予孩子选择权。

自我选择意味着有充分的自主权,它能培养孩子负责任的行为。要知道,权力造就腐败,绝对的权力造就绝对的腐败。如果父母事事为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就没有任何自主性,在这样充满权力的环境下,他会放弃自我的约束和自我的完善。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对他们而言,是最轻松的腐败方式,他们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地生活。这恰好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而实际上,孩子可以像成人那样,通过自我选择,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鼓励孩子们做自我反思。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内在动机。能够慎独的人,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在动机生活着的人。父母要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孩子发自内心地期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内在动机),那他就会有持之以恒地决心来实现目标;但是,如果孩子只是因为父母会奖励他学习进步的行为,比如,给他100元零花钱(外部动机),那么,一旦得到了这100元零花钱,他的学习动力就消失了。不过,所有的父母最想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自觉地学习,那么,最有效和最有权威的方法是让他们反思。

奖励、批评、抱怨和唠叨都是强迫性的、外部施加的方法,这些方法往往导致抵抗情绪,孩子只会在当时有压力的情境下服从,一旦脱离了这个情境,他就会回到自己原始的表现。只有动用了他们我们的自觉性时,父母的要求才具有持续有效性,孩子在父母眼前和独自一人时的行为才能一致。因此,父母要改变平常命令的口吻,而采用灵活的提问方式。有效的问题能够引导孩子自我思考,一旦他们顺着父母的引导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就能最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学海泛舟】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

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同类推荐
  • 历史智慧教给年轻人的99条生存法则

    历史智慧教给年轻人的99条生存法则

    说话怎样才能滴水不漏?如何办事才能顺风顺水?在何时应该激流勇退?在凶险的局势面前,如何才能趋利避害?……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人物的兴衰成败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历史智慧教给年轻人的99条生存法则》以历史人物为核心,翔实地讲解了中国历史中的99则生存智慧,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和工作而言,这些生存智慧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女人的智慧与魅力(全集)

    女人的智慧与魅力(全集)

    “本书以很多成功女性的成功特质为主线,为新时代女性树立一个幸福典型的标杆。通过对新时代女性的分析,来阐释出新时代背景下,女性想要追寻幸福人生应该必备的品质。本书收纳了很多国内外成功女性的典型范例。”
  • 精明生意人是这样造就的

    精明生意人是这样造就的

    本套丛书为综合性励志丛书,共35册。所收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处事、礼仪、管理、商务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塑造完美人格以及提高用人、识人、管人技巧、商业管理、谈判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 谈判高手36计:高效经理人谈判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谈判高手36计:高效经理人谈判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丛书的前瞻性:目前国内的管理教育,基本上以MBA为主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即使采用案例教学,也是以概念理解和原理分析为主,本身并没有解决管理的基本技能问题。而本套高级经理人技能训练与自修教程弥补了这一空白。丛书的权威性:本书主编孙健敏博士留学海外多年,又长时间为中国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他和他的团队从1994年开始进行管理技能的开发和评价工作,先后为国内外100余家企业提供管理技能的开发与测评诊断工作,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学术研究,他们编写了这套丛书。基本涵盖了管理者自我提升所需要研习的各个方面,其权威性、实用性、针对性,已经在多家企业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热门推荐
  • 天价娇宠:霸道总裁,别闹

    天价娇宠:霸道总裁,别闹

    【此文是坑,误入,入了再不要骂我了,我提醒n遍了】她深陷拍卖场,被后母出卖,被妹妹横刀夺爱,原本以为人生无望,却没想到他如天神般降临。“抱歉,我来晚了。”一亿天价,囚身抛心。她双手抵在男人的胸膛上,惊慌失措:你,你敢乱来,我……我不会放过你!他温柔无比,却又猖狂霸道:臣服!你唯一的选择!日夜调教,她以为自己失去了自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女人。却没有意识到,那个男人早就已经将她宠到了心尖尖……男人的低喃耳语:笨丫头,你是我的!
  • 路遇

    路遇

    作者力争全景式呈现90年代初大学生的爱情、亲情、友情。从路遇起,夏天对芳芳展开追求,约会中有过急行为将芳芳挤落小河,经历波折和好,一连串突发事件和误会导致互相猜忌,甚至反目......全书融入十余篇作者曾发表于《蚌埠日报》、《镇江日报》、《大学生经济探索》、《镇江台梦溪文友部落》等报刊电台的文章。如:《路遇》、《同桌》、《给老农塑像》、《阿屯的老爸》、《梦想在远方》、《邮家信》、《别》等。
  • 韩愈文集1

    韩愈文集1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荒界之主

    荒界之主

    一个神秘组织的弃子,被一座宝塔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大陆之上,在这里他想要追求真正的自由,不再成为别人的棋子。一步一步的努力着变得更加强大,直到有一天站在了九天之上,炼化了世界的本源,成为了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他的命运也不再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而是完全的由他自己做主
  • 离天魔神

    离天魔神

    吾欲顺天而行,奈何苍天负我,今日化身为魔独斗苍天!
  • 三生三世梅花殇

    三生三世梅花殇

    白芷曾经说过,无论经历多少次生老病死。她都会找到云墨。红梅树下她曾说,君若陪我到天荒,我愿伴君到地老。再次遇到他,他再不是原来的那个他。她一步一步走进他给她设置的温柔陷阱。人之将死,幡然悔悟。为什么人要过奈何桥喝孟婆汤。不外乎为了让人忘记前尘往事,不管好与坏。不执念上一世的往事。开始另一段生活。
  • 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88个人生哲理

    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88个人生哲理

    本书通过一些浅显的文字和通俗的小故事来讲述百年北大教导学子掌握本领、开拓人生、提升境界所必须的人生哲理,给大家带来感悟和启发,让曾经灰暗抑郁的心灵得到阳光的照耀,从中找到一份平和与踏实,在绚丽多彩的人生中搭起一座直通成功的云梯。就算我们没有考入北大的天赋,也将从本书丰富的人生哲理中获益非浅。
  • 丫环升职记

    丫环升职记

    五代清贵,一朝覆灭,沈秀从千金小姐变成官奴婢。随嫁进入王府,得宠于王爷韩骁,步步高升之余,后宅风云不断。韩骁的爱护,让沈秀终得一生圆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是情深处

    最是情深处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陆子琛信,从第一次见到简思维开始,他就认定了她是他的终生相守。你相信日久生情吗?简思维信,细水长流的相处中,她就知道这辈子除了他不会再有别人。只不过,人这一辈子那么长,并不是一开始你就会遇见命定的那个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甜蜜相守。漫长的兜兜转转,他强势霸道,无孔不入,她抗拒逃避,不愿面对。他说,婚姻若是能禁锢你一生一世,就算是牢笼我也甘愿陪你一起进去。她说,我是那个点,而你是那个圆,无论直径多长,终究逃不出你的圈!
  • 完宰世界

    完宰世界

    千千世界,唯一主宰..........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