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1500000008

第8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第斯多惠

【学海泛舟】

第斯多惠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813~1818年任模范学校教师,开始接触裴斯泰洛齐的思想。1820年出任德国著名的梅尔斯师范学校校长,成绩显赫。1832年任柏林师范学校校长。主要教育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他的教育思想中,极为看重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当时欧洲教育界一直在争论: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还是发展能力?第斯多惠则坚定地表明,仅仅传授知识的教学或只是发展能力的教学都是片面的,教学应当兼顾这两个目的,以发展能力的教学为重。在他的理念中,启发式的学习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并认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一直被他看作是“最高的教育原理”。他说:“教育不是要人消极接受,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最终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所谓“主动性”,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对现存世界的事物抱积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身的使命,即自发自动、自主自觉、自决自由。

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让他坚信: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因为每一个儿童身上都具备人类的普遍天资,但人的天资只能为一个人的发展与活动提供可能性,并不是发展本身,它必须要有外界因素的推动,才能发展成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激发,就没有发展。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可被激励性,激发适合每一个人的天资发展。所以说,教育就是激发,教育理论就是激发理论。

【智慧心语】

如果将全人类的智力水平汇总,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都是不分上下的,天资异常聪颖或异常迟钝的,只占小部分。那是什么决定着我们的表现或能力的高低呢?毋庸置疑,主动性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费希特曾表示:“人的教养不能靠别人传授,人必须进行自我修养。一切苦修也绝不是文化修养,教育是通过人的主动性来实现的,教育牢牢地钉在主动性上。”

学生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就表现在,他不仅懂得如何积累知识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此外还能够活用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实际需要联系起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最有用的和最成熟的知识,第斯多惠坚决反对教师迫使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些他们根本不理解的东西。他反复强调:“一切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形式而言,就是启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更高的能力,积极唤起他们的主动行为,以便使他们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为了激发学生的智力,第斯多惠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最正确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教学”,“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每一个具体的观点和意见”。“教师首先应当理解生活,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别要理解具有健康人的理解力和具有一般经验的成年人的实际观点,教育科学应当摆脱一般的经验”。

我们的家长则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主动利用自己的天资的能力,而不是将自己看作是救世主或保护神,误以为自己的力量可以帮助孩子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论外部的力量是强大还是渺小,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只能起到激发和鼓舞的作用,任何个体想要得到发展或从培养中获益,必须依靠自己内部的活动与努力。

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占有知识。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永恒的财富,而这种财富决不是可以外部转让的,因为它是精神的本质与行为。当孩子们意识到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并且有毅力有力量保持学习状态时,父母和老师所付出的努力才是值得的。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苏格拉底

【学海泛舟】

苏格拉底,一位把个人全部时间和精力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伟大教育家。他的教学没有特定的对象,也没有固定的学堂,而是一种随时随地、面向大众的教育。他的门生中,有贵族,也有平民;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有学者,也有将领。他的教育对象遍布了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人们。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意奉陪。”他的智慧、他的品行吸引着大家自觉自愿地聆听他的教诲。然而,最令人称赞的,恐怕要数他的教学方法,即著名的“苏格拉底法”,也称作“产婆术”,这主要源于他的母亲深谙产婆术,他受母亲帮人助产接生的启发,将他的教学方法定义为“产婆术”。

“产婆术”源于苏格拉底自身的一个矛盾,他本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也就是他常宣称的一句悖论:“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因此,他提出,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所以,他教授知识并不是灌输给别人知识,而是启发人们发现自身原本就拥有的知识。也就是说,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不能全凭个人之力生下“胎儿”,他作为教师的作用就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或学说中的矛盾,但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只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目的在于动摇对方的论证基础,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以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因此,他的教育基本上是在问答与谈话中进行,这种问答与谈话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第二,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问,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

【智慧心语】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启发式教育,后来的启发式教育都难以超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总是将自己类比为“智慧的产婆”,先是采用“讥讽”的办法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或无知,在启发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人们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即“帮助真理出世”。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有一段苏格拉底教育自负青年尤苏戴莫斯的对话,探讨“正义vs.非正义”。

尤苏戴莫斯想作一名政治家,苏格拉底便问:“什么是正义,可否举出什么是正义的作为,什么是非正义的作为?”

尤苏戴莫斯回答说:“可以。”

苏格拉底便建议他把正义的作为放在一列,非正义的作为放在另一列。

接下去苏格拉底问道:“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

尤苏戴莫斯回答:“当然是。”

“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偷盗、奴役,是不是?”

“肯定有。”尤苏戴莫斯回答。

“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

“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

“当然不是。不过,我起初以为你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

“那么,所有我们放在非正义一边的事,也都可以放在正义的一边了?”苏格拉底问。

“好像是这样。”

“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的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格拉底问。

“完全同意。”尤苏戴莫斯回答。

苏格拉底接下去又问道:“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因此,就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两边哪一边呢?”

“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尤苏戴莫斯回答。“

“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意志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剑或其它这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种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当然也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尤苏戴莫斯回答。

苏格拉底又问道:“你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坦率行事的?”

“的确不是。”尤苏戴莫斯回答,“如果你准许的话,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话。”

……

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和人们讨论各种人生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给予苏格拉底以及高的评价,他认为:“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都是科学的出发点。”

苏格拉底的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其显著的特点是引导人们去思索,学会有逻辑地思考问题。他不是将系统的具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受教育者,也不是将现成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问答、交流和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种方法含有归纳的因素,但又不是单纯的归纳。它有助于人的积极思维,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不过,这种问答法需要建立在受教育者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并不完全适合幼年儿童,对大多数少年儿童,还是应该讲授系统的文化知识,但可以将问答法配合使用,以帮助少年儿童的思维成长。在信息轰炸的年代,我们愈需要“反诘”的方式来启发孩子们思考,以帮助他们明辨事理,获得智慧。孔子有言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用意也是在告知我们,受到启发而获得的知识,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雅斯贝尔斯

【学海泛舟】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是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学的观念》和《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雅斯贝尔斯反对采用强迫的方法使学生学习。他强调说,“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所以,应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他又指出:“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他批评当时一些学校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认为那样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复思考的习惯”。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雅斯贝尔斯分别分析了两位教育家,苏格拉底和孔子。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其实这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是有很多的共同点的。他们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都使用“善意的争辩”,一步一步,循循善诱,使学生获得“道”,也就是真理。

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使“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论辩中,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是对真理不懈探求的动力。《论语》中孔子和学生们的对话,充满了智者的善良与幽默,他给学生探索的自由,而不是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他常常在问:“尔何如?”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为一个老师,他真挚,谦虚,讲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注重启发学生自己的思维。

雅斯贝尔斯所提倡的正是苏格拉底和孔子式的启发教育,他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他也不否认,教育需要权威,“权威就像人们所呼吸的空气,不可缺少”,但教育的权威不应该是强权,而应当建立在对真理的自由追求之上,因为人的求知欲只有在自由中才体验到。

【智慧心语】

早在孔子、苏格拉底就已提倡的自主自觉式教育,雅斯贝尔斯更以《什么是教育》来寻找一种最完美的教育模式,可时至今日,我们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都还在以一种“非教育”的方式进行着,始终不改其浓厚的师徒式教育或经院式教育的味道,浇灭了许多学生的求知热诚。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就业,一切从实用出发,等等,成了当前教育的主流。日复一日,教育已难以培养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丰富的精神世界、灵动的想象空间的现代人。学生逐渐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独特的个性,也失去了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自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你忘记了你在学校所学到的一切知识之后,留下的便是教育。”俄罗斯白银时代思想家洛扎诺夫曾说:教育应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是其中最美好的东西,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完全不能实施”,他设身处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说:“只有作为个人,作为这一个人,而‘不是一般的人’,我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与雅斯贝尔斯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重温他们的思想,能够让我们再次审视现行的“素质教育”。在应试强权的压制下,很多课程都背离了它应尽的职责。选修课没能给予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心灵的可能,而仅仅是空有其表的摆设;研究性课堂最后也只是学生自习,提前做好家庭作业的一段“自由时间”;社会实践和动手技能的培养就更提不上教学日程。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略,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教育,而是混杂的知识。

学习行为的目的不但要把我们带到某处,而且还应当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更为容易。——布鲁纳

【学海泛舟】

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等。

他在《教育过程》中提到: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乐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

同类推荐
  • 为人处事的超级技巧

    为人处事的超级技巧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 赢在变通

    赢在变通

    学会变通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让变通成为习惯。本书引用大量的企业案例,加上精彩、深刻的哲理评析,为中国企业培养具有变通思维品质的人,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和培训方案。
  • 行动的实战

    行动的实战

    本书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你的心灵是一座花园1

    你的心灵是一座花园1

    一朵花避不开世间的风雨,但历经风雨之后,花朵才能更加鲜丽而芬芳。一个人不能阻挡尘世的苦难,而历劫苦难之后,心灵的花园才能万紫千红,馨香远扬。
  • 勤学求索

    勤学求索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重文化讲道德、重家庭倡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多少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传颂,《勤学求索》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再一次得道洗礼,每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打开窗户,让心灵去感受生活。
热门推荐
  • 六月骄阳

    六月骄阳

    人们总说苦尽甘就会随之而来。为什么这句话偏偏在我身上失灵?生父没了,母亲再嫁,而我就是多余的。从小就知道自己与别人有所不同,大家总笑话我是“拖油瓶”,我从不理会。当我受他人欺负时,他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因他父母工作原因,还没来得及告别,就这样离开了。从没想过以后还会再相遇,缘份就是如此神秘,即使相隔千里,有缘总会有相逢,我们即是如此。
  • 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小草和风儿(第3部)

    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小草和风儿(第3部)

    退役士兵小草遇见了一首歌中一语成谶的、他命中注定的情人风儿。时值人体王国非典肆虐,人体王国命悬一线——小李一刀要求小草尽快找到“四个苹果酒的配方”,人体王国才能有救。而风儿的意图却似乎相反……人体王国的命运就握在宅心纯厚、只会一路崩拳的小草手里……
  •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解读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解读

    包头市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一方面是为了谋生存,另一方面是为了求发展。包头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素质,才能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虽然中小银行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与发展国际化经验的不足,国际化发展步伐较慢,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的发展同样可以发展壮大以至完善。只要包头市商业银行人积极适应金融业国际化大环境,按照国际化战略步骤去发展,那么,包头市商业银行全面实现国际化的未来将让人乐观。
  • 绝世武极

    绝世武极

    一名穿越者,偶然来到异界,意外的成为青叶镇叶家的子弟,他是如何凭借着自己的天赋与勤奋从青叶镇崛起,让叶家和他的敌人一次次的震惊!这是一个弱智成为强者的故事!(敬请观看。)风嫩新人,新书上传,求各种支持!求推荐票、求点击、求收藏、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夜落风云起

    夜落风云起

    向上,向着阳光。朝着天空的方向,就算生长在最卑微的土地。也要勇于保持最昂然的姿态
  • 贞观公子哥

    贞观公子哥

    现代完美名门公子宁煜痕意外穿越回到贞观年间,一不小心成为了未来的唐高宗的老大,不小心统领了长安整个公子哥的圈子、不小心让各家的千金倾心但是宁煜痕就是喜欢吊着管你什么身份,一不小心成为大唐的首富了。宁煜痕说道“怪我吗?都是不小心。”
  • 大荒神尊

    大荒神尊

    天才少年周阳,刚成年就被妖姬迷惑,盗走元阳,修为不增反跌,沦为武修界的笑柄。但是,一遇风云便化龙,自获得古剑止戈后,他踏乱世,斩邪祟,除妖魔,一步一步杀出一条血路,为人族担起守护之责,重现武道至尊!
  • 我的青春兵荒马乱

    我的青春兵荒马乱

    我是一个农村娃,第一次来大城市上学。我竟然分到了美女最多的班级,而班主任竟然是有暴力倾向的美女,一天我抓住了她的把柄,她只能乖乖地听我的话。美女班主任把门反锁上:“来吧,现在没人会来。”
  • 都市超级画师

    都市超级画师

    一场意外使他与游戏角色融合,从而使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你说你是世界最知名的画家,来来来,让我教你什么叫画,看见了吗,你的画最多能吸引来几只蝴蝶,而我的画却是真正的蝴蝶。画天画地,无物不画,这才是画师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