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7400000024

第24章 选择妥协和迂回人生(4)

在人们社会活动中,由于都有坚持自己意见的顽固性,因此,不同意调和的结果,往往造成“取法其上,适得其中”。为了“适得其中”,就需要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后作出妥协。退让的姿态,在对方自尊得到满足的同时,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曾国藩迂回道德间

曾国藩的人生中,经常会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着《道德经》,觉字字在心,句句入理在他一生的各个环节,起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曾国藩早在雁门师手里就读过《道德经》。这部仅只五千言的道家经典,他从小便能够倒背如流。进翰林院后,在镜海师的指点下,他再次下功夫钻研过它。这是一部处处充满着哲理智慧的著作,它曾给予曾国藩以极大的教益。类似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他笃信之,谨奉之,而对于该书退让、柔弱、不敢为天下先的主旨,仕途顺遂的红翰林则不能接受。那时的曾国藩一心一意信仰孔孟学说,要以儒家思想来入世拯世。对自身的修养,他遵奉的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对社会,他遵奉的是“以天下为己任”。也正是靠的这种持身谨严,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意民情,使得他赢得了君王和同僚的信赖,在官场上春风得意,扶摇直上。咸丰二年间,正处于顺利向上攀援的礼部侍郎,坚决地相信“治乱世须用重典”的古训以及从严治军的必要性,遂由孔孟儒家弟子一变而转为申韩法家之徒。他认为自己奉皇上之命办团练,名正言顺,只要己身端正,就可以正压邪,什么事都能办得好。谁知大谬不然!这位金马门里的才子、六部堂官中的干吏,在严酷的现实中处处碰壁,事事不顺。

后来,他曾无数次痛苦地回想过出山五年间的往事。他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湘赣官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他心里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病。

这一年,他又从头至尾读了《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希望从这些史学名著中窥测前人处世行事的诀窍,从中获取借鉴。但这些前史并没有给予他解开郁结的钥匙,反而使他更痛苦不堪:前人循法度而动成就辉煌,偏偏我曾国藩就不能成功!

他也想到了老庄,甚至还想到了禅学空门。但是他,一个以捍卫孔孟名教为职志的朝廷重臣,一个以平叛中兴为目标的三军统帅,能从老庄消极遁世的学说中求得解脱吗?不,这对他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在实实在在的民事军旅中亲身体验了许多次成功与失败的帮办团练大臣,通过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终于探得了这部道家经典的奥秘。这部貌似出世的书,其实全是谈的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申韩崇尚以强制强,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把天下竞争之术揣摩得最为深透的大智者。

曾国藩想起在长沙与绿营的龃龉斗法,与湖南官场的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结果呢?表面上胜利了,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又如参清德、参陈启迈,越俎代庖、包揽干预种种情事,办理之时,固然痛快干脆,却没有想到锋芒毕露、刚烈太甚,伤害了清德、陈启迈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这些隐患与障碍,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在书斋里,在六部签押房里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地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少年时代记住的诸如“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话,过去一直似懂非懂,现在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些年来与官场内部以及与绿营的争斗,其实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它要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至刚。能克刚之柔,难道不是更刚吗?祖父“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的家训,自己竟片面理解了。曾国藩想到这里,兴奋地在《道德经》扉页上写下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觉得胸中的郁结解开了许多。

读罢《道德经》,他又拿起《庄子》来温习。这部又称为《南华经》的《庄子》,是他最爱读的书;从小到大,也不记得读过多少遍了。那汪洋恣肆的文笔,奇谲瑰丽的意境,曾无数次地令他折服,令他神往。过去,他是把它作为文章的范本来读,从中学习作文的技巧,思想上,他不赞同庄子出世的观点,一心一意地遵循孔孟之道,要入世拯世,建功立业,泽惠斯民,彪炳后昆。说也奇怪,经历过暴风骤雨冲刷的现在,曾国藩再来读《庄子》,对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著,有了很多共鸣之处。甚至,他还悟出了庄子和孔子并不是截然相对立的,入世出世,可以而且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此,才能既做出壮烈奋进的事业,又可保持宁静谦退的心境。曾国藩为自己的这个收获而高兴,并提起笔,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老庄深邃的哲理,如一道梯子,使曾国藩从百思不解的委屈苦恼深渊中,踏着它走了出来,身心日渐好转了。

之后,一个官场驰骋的曾国藩,终老立于不败之地。

六尺巷的来历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桐城的张廷玉在京城做官。家人在桐城建相府时与邻居发生争执,彼此为三尺宅基地互不相让,官司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连忙送信给张廷玉,盼望他给县令写信通融。张廷玉见家书后,复诗一首寄回:

千里求书为道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谁见当年秦始皇?

总管接信后,深深领会张廷玉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立即让出三尺地。邻居看见张家退让三尺,也随即后退三尺,两家不仅化解了诤讼,还为过往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大大地方便了邻里乡亲。

在兄弟分家、同事朋友财务往来时,更要礼让,因为是以德礼让,可以消弭许多纷争。如能常常这样做,你就在社会上建立了公信力,人们乐于找你共事,也就是事业发展的机会就多;你需要别人帮助办事时,也会有很多人拥护协助。可见:

礼让是自利利他的相处之道,是真正的双赢啊!更何况谚语常说:“量大福大”,以宽大的胸怀、礼让于对方,往往是后福无穷。而这种例子,在周遭仔细观察有太多、太多了。朋友们,我们不妨从己身做起,来验证“量大福大”的道理。

能真正懂得礼让的人,人生道路越走越宽,越广……

老佛爷的福多一点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善于取悦于慈禧,这种机灵常常为慈禧和下属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的应变巧在借题发挥,将错就错。对于错误生硬地扳正或否认,都是不圆熟的做法,借力使力把错误说“圆”方见应变的急或智。

郭子仪的启示

在中国历史上,郭子仪对于心术不正的小人来见他,纵然他的地位很卑微(郭子仪那时已封王),他一定见,而且一定坐得很端庄,穿上礼服来接见。有很多人觉得奇怪,就问他:“许多达官贵人来见你,你都很随便,为什么这些小职员来见你,你这样严肃?”郭子仪回答道:“这些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还很会巴结,不能得罪,万一他将来做了大官,得了志,我们得罪他,他怀恨在心会报复。”

他的话后来果然应验,擅长于巴结的这些人,很容易讨得主子的欢心,凡是得罪他的人,在他得志的时候都不会有好结果,有仇必报。郭子仪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他有他的一套学问见识。

在中国古人身上,有许多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老和尚的退让智慧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叫《少林俗家弟子》,具体情节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有一个镜头却记得格外真切。一个仇视少林的狂妄之徒打上山门,住持老和尚出门劝阻,结果却遭到蔑视与谩骂,甚至那狂徒,还挥剑划伤了老和尚的脸。老和尚不但没有还手,甚至眼睛都没有眨上一眨,小和尚们看到祖师懦弱被辱,当然愤愤不平,几乎当时就要拔剑出手,却被老和尚拦下了。

小和尚们回来当然气愤,甚至有个小和尚,认为师祖太软弱了,气得就想下山,却被他的师傅阻止了。他师傅说了这样一句话:“师祖真的软弱,他能在剑划到脸上的时候,连眼睛也不眨上一下吗?”小和尚就此翻然醒悟,原来师祖的造诣,竟是如此高深!其实故事都是编造的,但这里却体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恶徒上山寻衅,当然是和老和尚有什么过节,具体交代的起因我忘记了,不过对于参禅悟道的高僧,怎么会招惹了恶徒,我并不感觉奇怪。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从自身的本能需要出发,把他人作为需要对象。作为他人需要对象的个体,即使超越了自身,也只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满足一部分人的欲望,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少林高僧也不例外,与世无争只是佛家的追求,不争的是自己,却无法约束别人,说不好他的什么善行,不经意间已经引起了恶徒的不满,于是便打上山门了,这自然不是老和尚的责任,但是他必须面对。

一般人没有高僧的道行,为了自身本能需要,既使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招致他人的敌对,也很可能仍然那样去做。

佛教有一个舍身救鸽的故事,说的是佛为了救鸽子,把自己喂了老鹰,可是他又能填饱几只老鹰的肚子呢?吃不到肉的老鹰,仍然不会满意,所以鹰到今天还饶不过鸽子,一直都没有被佛感化过来。不管一个人怎么做,他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因此有人对自己不满甚至敌对,对于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俗话说“一人难称百人意”,就是乐善好施的佛,其实也是一样。

佛是人格化的幻想神,但只要具有了人格化的行为,就无法逃避他人的不满,普通人不是佛,当然更是必须时时去面对他人的敌对了。世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互为需要对象,而个体却又相互独立,不愿意受约束,于是就只有通过能动性的比拼,才能相互达成一种妥协,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社会。

老和尚也许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那个恶徒,但是那个恶徒,肯定因为老和尚的行为,受到过什么伤害,起码在恶徒的感觉里,一定是这样的,要不然也就没有,他打上山门的举动了。他人敌对的态度甚至行为,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接下来就只有怎样去面对。

我们先来看看老和尚是如何面对的,面对恶徒的指责,老和尚采取了一种和为贵的处理方式,尽可能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解释。当解释不被听从的时候,老和尚只能采取一种沉默式的蔑视态度。恶徒却并没有因为老和尚的解释和沉默而悔悟,反而以为老和尚似乎软弱可欺,大肆谩骂的同时,甚至拔出剑来,在老和尚的脸上划了一道。面对恶徒的嚣张,老和尚似乎毫无反应,我想老和尚一定是做了准确判断,才以这样的方式,试图将恩怨化解于无形,假如那恶徒当时就起了杀心,老和尚还会泰然处之吗?我想不会。

其实这就是一个如何面对敌对的具体情形,只要结果是自身感觉可以接受的,过程只是如何去把握。老和尚在解释不被听从的情况下,只有保持沉默,在准确判断的前提下,又不予还手,可以说忍耐达到了极限,已经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处理他人敌对,无外乎针锋相对和避让,或者在之中的各种方式,显然两种极端的应对都不可取。然而老和尚的对策,也是看到了结果的可以接受,并希望借此来点化恶徒。如果恶徒当时就起了杀心呢?老和尚可能怎样应对?我猜想那个恶徒,也许当时就会受到严惩!哪怕得道的高僧,也不可能纵容邪恶,这种愚善的结果,只能使更多的良善被欺凌,那不是佛家的期望。佛教倡导牺牲本能需要,是为了通过这种行为,达成一种普遍的善,但是纵容邪恶的结果,却无疑会使这种普遍的善的愿望受到威胁,那样去做的结果,在根本上就违反了佛教的教义。

那个老和尚既然已经得道了,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面对邪恶,他仍然一味的退让,那样也就不是什么佛家的禅悟,而是东郭先生式的愚腐了。老和尚劝导恶徒,当然也是为了他好,如果恶徒接受点化而悔悟,影片也就可以结束了。然而饶是得道的高僧,能够做到的也只能是劝导,尽管用心良苦,却仍然没有点醒恶徒。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过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恶徒继续嚣张的结果,最终没有逃脱被惩处的下场,那就是他咎由自取了。

同类推荐
  • 财富稳私·中国篇:财富神话的背后

    财富稳私·中国篇:财富神话的背后

    智者,胜者,强者也。有智,人皆有希望。财富总是和智慧连在一起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是,此道非歪道也。机遇最爱光顾独具慧眼的人。坐享其成又不肯动智用脑的人要想发财不啻是痴人说梦。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旺夫运”这个话题女人讨论的很多,但相关书籍极少。只要是结了婚的女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打工白领,都希望有“旺夫运”,能够帮老公兴旺发达,但是把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来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样,才能婚姻更牢固,更长久,经济更长达,感情更深厚。女人,就是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本,潜移默化地“旺夫”、“旺家”、“旺自己”!
  • 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让每个员工都发挥主动性的实用指南,全球政治圈,财经圈金字塔顶尖人士最重要的成功素质。“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成功注定属于那些不找借口的人!本书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借口文化”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多角度分析,案例新颖幽默,方案切实可行。
  • 成功做大的十个秘诀

    成功做大的十个秘诀

    管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误区,只要心明眼亮,突破了就会成功。对私营公司老板而言,管理是头等大事。或者说把管理如何做得条理清楚,程序明确,上下一致,是他的管理重点。但是一名优秀的私营公司老板应该懂得怎样在实际工作之外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怎样才能把平时的积累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这就是所谓“超越管理误区”。
热门推荐
  • 无幻禅师语录

    无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尖

    美人尖

    曾以为,今生不再去追寻梦想。谁知,一朝穿越,变身为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女儿,为了养家糊口,只有女人当自强,努力创造财富。给女儿撑起一方天空的同时,在穿越前无法实现的梦想,竟然一一实现。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人,也收获了不一样的亲情与爱情。有所失落,有所收获!
  • 血染大明

    血染大明

    他曾经是大明边将,与努尔哈赤力战辽东,他就是哈大全!然而,朝政的腐败,皇帝的无能,都让他备感失望,于是他背叛大明王朝,成为大明最可怕的敌人。
  • 仙穹
  • 相思未央

    相思未央

    她,钟离清,京城第一才女,因为一把古琴,邂逅了一位翩翩公子,却也引发了一段爱恨情仇…他,司徒曜,国度的帝王,他知道爱情对于帝王是奢侈品,他,百里惜墨,前朝的皇子,成长的过程中内心充斥着国恨家仇,面对她,他彷徨无措,不知是否应放下仇恨,与她携手天涯…
  • 世界通史(第一卷)

    世界通史(第一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马鸣菩萨传

    马鸣菩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美女的兵王保镖

    美女的兵王保镖

    江寒,一个看似平凡的打工仔,却精通格斗枪械;月薪不过四千块,瑞士银行里却有数百万的美金存款;他无心追花,却先后得到了总裁、明星与女记者等美女们的青睐,成为她们不离不弃的贴身保镖与终极暖男,上演了一段隐逸强者在都市中叱咤风云的精彩故事。
  • 帕奈学院

    帕奈学院

    艾尔大陆百年来遭受魔物侵袭,迫使天界干涉,天界与艾尔大陆的权力者创办帕奈学院,让普通人学习魔法抵抗魔界。通过七年的学习安如愿加入白龙联盟,成为公会的一份子。因克莱的死自责不已,遭受打击性格大变,并誓死杀灭一切魔物。在这时候,消失了三年的伙伴杰拉德作为敌人的身份,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安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