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800000013

第13章 蔚山城死守记

庆长二年(1597年),上述的几位将领率七万余人再次开赴朝鲜。

出发之前,麻贵特地交代陈璘:大明的海军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只要率领舰队游荡在大洋之上,看到日本船只直接击沉就可以了。

于是,陈璘从海军指挥摇身一变成为了朝鲜海域的海贼王,但凡过往船只就没有他不抢的,有时候甚至连朝鲜的商船队伍也要上去揩一把油。

而此时的李舜臣,又开始奋斗了起来。他带着被元均基本败光了的朝鲜海军,在鸣梁大破藤堂高虎的舰队,并且和陈璘联手,共同打击日军的补给线,展开了海上的封锁。

与此同时,各地的朝鲜义军、正规军再度活跃起来,纷纷和明军联手,共同打击侵略者。在规模上,朝鲜义军有了相当的长进,比起之前文禄役几百数千的小打小闹来,在庆长役后期,义军基本动辄就能达到万把人,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

要说,仗打到这个份上,胜负其实已经分晓。

日本要输了。

这批五年前意气奋发渡海出国的二世祖军团,现在早已没了当年的豪气:继续进攻,那是没的可能;要想撤退,却又因没有命令而不敢擅专,更何况海上还有明朝联军的封锁。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固守,或者说死守现有的领地,拖上一天是一天,正所谓只要活着,总有希望。

于是,日本人开始在朝鲜大肆修山寨,造城池,加强防御以备不测,并且将自己的三路大军布成一个品字形阵线,以便互相呼应。

当然,麻贵并不打算坐视不管。

庆长二年(1597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修建中的蔚山城,突然迎来了以麻贵、权慄(朝鲜元帅)为首的将近六万明朝联军。

显然,他们不是来做客而是来攻城的。

蔚山城,因建于蔚山之上而得名。而蔚山,是釜山的最后屏障,交通便利且可直达大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被人攻下,则意味着日军的后勤保障乃至回国退路将被全部切断。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原本负责防守蔚山的两名主要日军将领加藤清正和毛利秀元却都不在现场:清正此时在离城不远的西生浦,秀元则去了釜山。

留在蔚山的,只有以浅野长政为首的一万人。

二十二日,明军先头一千余人发动了突袭。日军措手不及,慌乱之中,毛利家家臣冷泉元满、阿曾沼元秀等人先后战死。

闻讯赶来的浅野长政立刻发兵追击,但是却中了对方的埋伏。一阵乱斗之后,日军损失五百余人,浅野率部退入城内龟缩不出。

同时,明朝联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对蔚山城的三面包围。

好在这个时候,总指挥加藤清正迅速结束了在西生浦的工作,及时赶回城里,开始带领大家一起抵御来攻的两国联军。

二十四日,联军开始攻城,但是日军依托要塞和险要地形,利用铁炮将来攻之敌如数击退。

二十五日,明军休息。本来朝军也是要休息的,但是朝鲜大将扬元对着元帅权慄大声疾呼道:“明国人虽然休息,但是我们朝鲜人绝不休息!”

被感动了的权慄当即下令,由朝鲜人单独攻城。

于是,朝鲜人爬山,日本人打枪,明朝人围观。

结果是:一阵铁炮,朝鲜军争先恐后地逃下了山,开始和明军一起休息了起来。

二十六日,风雨大作,联军本着大无畏的精神出战,但依旧无果。

二十七日,这一天虽然战场上依旧没有结果,但是麻贵想出了一个绝好的主意,那就是火攻,并且当下就准备齐全了各种可燃物和火种之类,准备在第二天放火烧山。

二十八日,风雨交加,放火已经成了一个奢望。但是,麻贵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我打不死你也能困死你!

可以说,连续做了快一个星期的无用功,麻贵的脑子总算是开窍了。

之前我们就提过,蔚山城还处在修建中。换言之,这就是一座烂尾楼工程,防御效果已经打上了一个折扣。而且,此刻城内的物资也极其匮乏,粮食暂且不提,都十二月末的大冬天了,炭薪、棉衣却是异常缺乏,甚至连饮水都严重不足,所以城池被攻落,那本身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此,明军主将麻贵表现出了放人一条生路胜造七级浮屠的高尚境界,他主动派使者前去谈判,要求加藤清正主动投降,只要交出城池,可以既往不咎,并且让全城大小安全地回日本。

当两名使者来到城内见到清正后,清正对于投降一事表示要考虑考虑,接着他又提出,希望能够先进行交换俘虏。

对于清正的提议,麻贵明确回答不行,并且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你只要投降了,明朝的俘虏你自然要放,日本的俘虏留我这儿当然也没用啊。

但是加藤清正似乎特别执着于俘虏一事儿,他三番五次地要求先交换俘虏,然后再投降,还强调说这是原则问题,违反原则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

就这么来来回回地拉锯了几次,麻贵又明白过来了:他们是在拖时间。

反应是反应过来了,可惜慢了半拍。

庆长三年(1598年)一月三日,从西生浦来的日本援军终于出现了。,分别由锅岛直茂盛、黑田长政、加藤嘉明、毛利秀元、长宗我部元亲等共率一万三千人马分四路从水陆两道开来。

一月四日,联军开始撤退。

说心里话,在这时候撤退,是相当傻缺的。毕竟日本人里外加起来不过两万余,而明朝联军的人数至少在五万之上,这种情况下,你跑什么?

但还真就有人下命令说跑了,这个人叫做杨镐。

杨镐,河南商丘人,万历年进士。

他当时的职务,说得官方一点,叫做右佥都御史,说得白话一点,其实就是明朝援军的现场副指挥。名义上他是麻贵的下级,但实际上,因为杨镐是文职,依照明律文高武一等,所以,他这个副职倒成了传说中的名誉总指挥。

在不久之前,杨镐还在蒙古打了个打败仗,这次被派到朝鲜来是戴罪立功来了。

可惜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所以功还没立,新罪却又给戴上了。

杨镐撤退的原因很简单—他害怕了。

他怕日本的援军将自己的退路给截断,然后两面夹击把联军给做成肉加馍。

杨镐并不知道日军的援军到底有多少人,他只是看到了又是马又是船的,心理上先退缩了。

这一退缩,就把原本的胜仗变成了败仗。

本来麻贵心里也不踏实,一看杨镐下令撤退了,本着你提议你背黑锅的基本思想,他也就顺坡下驴地开始安排起了撤退计划。

计划比较简单:明军分四路先后撤退,动作越快越好。

但是刚刚起步没走了多少路,日军就追过来了。

这带头的,是毛利家的家臣吉川广家—吉川元春之子。

杨镐见状,立刻改变了行动计划,将原本的撤退模式自行转换为了逃跑模式。

这下算是坏事儿了。

领导一跑,属下自然责无旁贷,于是纷纷效仿,终于,将原本唾手可得的胜利转化为了集体逃亡。

而日军方面自然也毫不客气,从一开始的吉田广家,到之后的黑田长政、锅岛直茂,都纷纷加入到了追杀的行列。到了最后,连原本被打的缩在城里伸头喘气都不敢的加藤清正也雄起了一回,带兵出来过了一把乘胜追击的瘾。

最终,明军大败。幸亏游击将军茅国器等人拼死殿后,才不至于全军覆没,但仍造成了丧师万余的严重后果。根据日本方面首实检的报告来看,被割下头颅的联军共有一万零三百八十六人。

战后,杨镐被众言官结结实实地参上了一本,然后万历下令撤销其在朝职务,立刻回国。

接着,麻贵开始收拢残部,并且要求朝廷增援。

万历表示同意,于是,在朝明军很快便达到了十万余。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明军的人数。

关于这场援朝战争,明朝方面到底出动了多少人,历来众说纷纭。之前的文禄役倒还好,基本上意见比较统一—总人数为李如松为首的四五万人。但后来的庆长役就不同了,从五六万到七八万,一直到十五二十万的说法都有,极个别吃撑了的还表示明朝方面的援军超过了三十万。

根据最为正统的《明史》记载,明军在庆长役中所派遣的人数基本上为八万。

但是,最正统的不见得就是最精确的。

《明史》这部史书,相对来说确实是比较严谨的,当然,仅仅是相对而言。实际上,这部书的客观公正性很值得怀疑。由于清朝在修编此书之前,恰逢爆发了一系列的文字狱事件,使得大量的关于明朝的文献记录资料被销毁,所以在一些数字细节上,往往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误差。此外,清朝的史学界虽然习惯通过抬敌人来达到抬自己人的目的,但更多的则是充斥着对前朝的人为贬低。整部《明史》中,贬低明朝国力的文字比比皆是,有意压低明朝军力、财力的痕迹也不少见。所以,对于这八万人的数字,多半是被人给缩水过了的。

实际上,关于赴朝的人数,在当时的朝鲜以及明朝都有记录,比如朝鲜的《宣祖实录》《神宗实录》《肃宗实录》《光海君日记》等书以及明朝的《皇明经世文编》等。根据这些史料,我们得知,明朝先后两次出兵朝鲜的总人数为十六万五千人左右,去除文禄役的那四五万人,剩下的就是庆长役的参战人数,基本在十二三万上下。

援军到手之后,麻贵再次做出了部署。

东路军:明军两万四千,将领麻贵;朝鲜军五千五百,将领金应瑞。目标仍旧是蔚山。

西路军:明军两万一千九百人,将领刘綎;朝鲜军五千九百二十八人,将领权慄。目标顺天。

此外,为了配合陆军顺利拿下要塞顺天,麻贵还安排了联军水师协同作战:由陈璘带一万九千四百人,和李舜臣的七千三百二十八人一起,水陆两道一起夹击顺天。

最后是中路军:由董一元率领的四万五千人,外带朝鲜军队四千两百六十人,目标是泗川。

单从陆地上来看,泗川的战略位置最重要,一旦被攻下,那么蔚山和顺天两处的日军将被隔开,彼此不能呼应,联军也能顺顺当当地将其各个击破。缘此故,明军的中路军不但人数最多,指挥官也是最强的。

同类推荐
  • 工业强军

    工业强军

    云随风,现代军工一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开着卡车回到了明朝末年,看这位现代军工如何带着他的所知所学,在明末这个乱世一展他的宏图,将一切阻碍踩于脚下。
  • 将源兵魂

    将源兵魂

    看无名小子洛川如何混迹官场、战场以及情场,又是如何在异世打下一片天的!借我三千虎狼贲、复我浩荡中华,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张弓、库页岛上赏雪;饮马恒河畔、碎叶城揽月;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汉旗指处、望尘逃遁,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流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流趣话

    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大多是由名流的事迹形成的,因为史学家们所记载和人们流传下来的也多是名流的事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中名流辈出,群星璀璨,他们影响了各自的时代,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的生平事迹或传说被人们品评或学习,并流传至后世,他们所做的事迹及展现出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敬仰和怀念。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能汲取到做人处世、做事用人、社会交往、创业经营等各方面的营养。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
  • 重新发现宋朝

    重新发现宋朝

    有史学家称宋朝为“黄金时代”,有史学家则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太窝囊”。对于这个备受争议的朝代,作者独辟蹊径,抛开主流史观与文学形象,投身到宋朝的“现代化”细节中,像一个宋朝人一样去观察他们身处的世界:合作、互信的秩序,言论自由的氛围,“公天下”的“产权”观念,事无巨细的福利体系,严密的司法程序,相对健康的政治生态,“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时尚”的经营手段,丰富多姿的业余生活……将所有这些侧面组合起来,我们便会发现一个与我们以往认知完全不一样的宋朝。
热门推荐
  • 神欲天天

    神欲天天

    一个普通人,因为一场奇遇,被带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后,金钱,美女纷纷而来。
  • 木辛

    木辛

    她是倾国小郡主,美人天下,艳冠后宫!狼烟起,四国分,天下豪杰争相娶。但她可不想做个男人争抢的货物!立鞍马,披戎装,谁说女儿不能战?覆上鬼面,她便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 霸道王子很有爱

    霸道王子很有爱

    慕晨枫:“你敢骂我?”“我真不想骂你,甚至连跟你说话都让我觉得恶心,像你这种只会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就到处横向霸道欺负人的富二代,只会先让人瞧不起,不要以为自己在所有人心中都是天,你在我眼里充其量只不过就是个路人甲,跟你这种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上同一所学校;坐在同一个教室对我来说都是人生的悲哀,每次只要想起跟你仰望着同一片天空,我就瞬间感觉连空气都变得污浊,还有...”“你说够了没有?”幕晨枫突然愤怒的打断我的话......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被我骂的一无是处的男生,会是我今生最爱的男人......
  • 变身之两世轮回

    变身之两世轮回

    一夜突然变身,未来又该何去何从。亲情、友情、还有那让人憧憬的爱情还会拥有吗?日常生活又会出现什么变化。神秘的女生,突然出现在梦境中,究竟是为了什么?世界循环,两世轮回。
  • 重生嫡女难为

    重生嫡女难为

    盼了多年,等了多年,终于迎来新婚花轿,熟料未婚夫君早有负她之心!逃出魔窟,惊闻父亲猝死,幼弟身亡。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姨娘和长姐所为,在负心郎和长姐的新婚之夜,她被残虐致死,含恨九泉!若有来生!她一定会叫那些人,血债血偿!重生到五年前,她不再是单纯的嫡女,步步惊心,处处谋划,只为父亲,幼弟,自己一生平安,害她,伤她之人,得到报应!八王爷的款款深情,叫她再次打开心扉。姨娘的阴谋诡计,被她见招拆招。长姐的心狠手辣,她笑里藏刀。负心人的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这一世,她活的潇洒自在,携手心爱之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 混在韩国的日子

    混在韩国的日子

    在韩国,活着,顺便泡妞。恩,还有结婚生孩子。overPS.简介神马都是浮云,就赤果果的无视掉吧(Q.Q群号48232295)
  • 独宠妖孽徒儿

    独宠妖孽徒儿

    艾浅,人如其名,嗜钱如命。不,该说嗜钱胜命!为了一张面值一百元的钞票送掉了自己的花季生命!然后……穿越到了一个仙侠世界。重生后的艾浅会改掉自己爱钱的性子吗?答案是NO!穿越过来就莫名其妙的被一群乞丐打,想她艾大小姐何曾受过这种苦,不过幸好因此得了个便宜师父。被称为魔星又怎么样?有师父大人无条件的宠着,管你什么牛鬼蛇神都爬远点。她艾浅呢,就继续她的敛财生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幸福旅馆(修订版)

    幸福旅馆(修订版)

    在著名画家韩东方早年落魄时,女友沈欢曾出卖过自己的一颗卵子,7年过去了,韩东方定居海外,成著名画家,女友留在北京经营着韩东方留下的房产,并开设了一家幸福旅馆。年轻的日本女孩山下真树子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来到北京寻找当年被掠往日本的中国劳工幸存者,居住在幸福旅馆的日子里,得到了包括沈欢、谷小亮等人的许多帮助,一群年轻人带着帮助别人的信念生活的平静而快乐。然而,当真树子一群人费尽周折终于完成爷爷心愿的时刻到来,众人一起享受到巨大欢乐的同时,沈欢确突然冒出了寻找当年那颗卵子的想法……
  •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行一,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约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是清代著名的文献学家、金石学家、诗人、藏书家、书画家,他在当时的文化圣地江南二十余年的学术仕宦生涯,打开了陇右通往关外的文化交流的大门。归里后,沉静寡营,著书自娱,以致卒年也无从确切考知。
  • 医学发明

    医学发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