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一片渺无人烟的森林、一片辽阔空旷的大草原或一片浩渺的太空!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的最大悲剧,不是他躺在床上等死时,才得知他的土地中剐发现油井或金矿,而是他永远无法发现潜藏在自己体内的那笔雄厚的财富。荷尔先生曾说:"人类最大的悲剧并不是天然资源的巨大浪费,虽然这也是悲剧。但最大的悲剧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荷尔先生指出,一般人在进入坟墓时,仍带着他尚未演奏的乐器。很不幸的是,所有的乐章都是尚未演奏的。
不要为了太多尘杂世事而庸庸碌碌地营生,我们每个人都该想法尽力去开发自己天赋的巨大的矿藏--这笔人人内在的金矿或油井。这笔矿藏资源跟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同,它永远不会在一个人临死之前就被挥霍精光,永远不会!所谓"用脑过度"只是身体的感觉只是不善于运用而已。相反,如果一直不用的话,就会荒废殆尽。
当学会运用自己内在无限的潜能时,一个人才变得真实而有价值。如果你任其荒废,只能是将自己沦于常人之列。如果沉在海底的话,一颗宝石或钻石与等量的一颗石头的价值就没什么两样!
当然,每个人大脑智慧潜能虽巨,但它所表露出来的能力却在不同方向上千差万别。也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所谓充分利用潜能,最好的莫过于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了。
天赋任何人都有(包括弱智者和残疾人),只不过它散布于不同的角落--几乎所有的领域或行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不同方向的先天优势。成功学告诉我们:后天优势可以学习和建立,但天生优势不可改变。天赋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在本来没有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获得,只能在有的前提下通过传授、培训来加强。只要你识别和接受自身的天赋和性格,配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寻找需要你所具备天赋和性格的事业,持续地使用它们,并坚持下去,就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完美幸福人生。
你特别的聪明才智就是你自己的天赋,而真正适合你的事业应当能够表现你的个性与天赋。如果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工作本身就会充分而全面地调动你的才能。
有这样一句话曾经广泛流传:没有哪一个认识到自己的天赋的人会成为一个无用之辈;也没有哪一个出色的人在错误地判断自己的天赋时能够逃脱平庸的命运。
只有极少数人在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的情况下,就表现出在任何工作或任何研究领域伟大的天赋与非凡的才能。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自己思维的人口处徘徊不已。马登在《伟大的励志书》一书中写道:如果你不能以最高水平来完成你的工作,那么请检查一下--你所努力从事的工作本身是否真的适合你的天性,或者看这一工作是否真的是获得成功的途径。英国的考柏作为一个律师失败了,他非常胆小,完全没有勇气为一个案件进行辩护。但是,他却给我们写下了一些很好的诗歌。莫里哀也发现自己不适合做一名律师,但是他在文学上却美名远扬。伏尔泰和彼特拉克都放弃了法律,前者选择了哲学,后者选择了诗歌。而克伦威尔直到40岁,还是一个普通的农场主。
有的人擅长与人打交道,与物打交道,不擅长与数据、信息打交道;有的人擅长与数据或信息打交道,不擅长与人或物打交道。这就是每个人的天赋所表现的不同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事,"阿特密斯·沃德说,"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还有一些人整天游来荡去,他们擅长的就是无所事事。"
爱默生曾说:一个人生命的最高价值和人生中最荣耀的财富,在于他天生就有某种执着的追求。这将使他能够顺利地从事这种执着追求所指引的工作,并进而获得幸福和荣耀。
说得这么好,但其实做起来却是曲曲折折,并不容易。想想人生下来的最初岁月,是那么的弱小,只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又懂得什么判断什么选择。何况几岁开始就被父母或老师规划诱导向自己也不知道的领域混沌前行,大脑的天赋资源有所发展有所抑制。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哈佛大学教育发展中心的何利思·曼恩有一次参观纽约市的一所公立高中时,走进一间高三的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实心的小圆。他问学生:"这是什么?"90%以上的学生都说那是一个点,其他的学生则说是一个句号。
他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教室里又重复一次这个实验。结果出现了27种不同的答案,从"我爸爸的秃头"到"上帝的眼睛"都有。
小学三年级和高三学生的答案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答案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大脑完美而平衡,但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培训之后,左脑充分发展,右脑却得不到多大的发展,相对来说便有所抑制。
我们的左脑负责逻辑、线性及分析性思考;而右脑则控制想像力、创造力及冲动性思考。左右两半球虽然各司其职,但运作却相辅相成。遗憾的是,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鼓励的是左脑的活动(例如记诵一些已发生的事实,然后来填写试卷),较少鼓励右脑的活动。结果是,我们的左脑过度发展。有创意的人都懂得让右脑脱离左脑的控制。
如果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天赋有幸萌芽,只怕也多不如他人之意而横遭干涉。这时候,就要看天赋在个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了。惠普尔就曾指出:在人类智慧发展的历史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位诗人、艺术家、哲学家或科学家的天才没有被他们的父母或老师反对过。在这些例子中,天才都是靠着克服重重干扰才获得胜利的,它坚决地要求拥有这些权利,并以叛逆的姿态和勇敢的气概来抗争,甚至不惜以离家出走和过流浪生活为代价。
威灵顿曾经被他的母亲认为是一个劣等生。在伊顿公学时,他被称为笨蛋、白痴、弱智,他在那里被列入最差劲的学生行列,因为他什么都不懂,所以人们认为他什么都得从头学。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天赋,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意愿。在他的父母和老师的眼里,他那勤奋的坚毅的性格特征是对他缺陷的惟一补偿。但是,在46岁那年,他战胜了"战无不胜"的拿破仑。
诗人拜伦在学校时成绩也是十分不理想。当拜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获得班级第一的成绩时,他的班主任却轻蔑地对他说:"好的,拜伦,过不了多久,我又会看到你排名倒数第一了。"
这里我们要坚持的是,如果你认为感觉到了你的优势空间所在,如果你听到了内心的强烈召唤,那么就不要理会世俗的眼光,不要受他人所谓经验教训的干扰,坚持朝着你所认定的事业前进。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从事木工工作,那么你就做一个木匠;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从事医学工作,那么你就做一个医生。坚信自己的选择并进行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是,如果你没有任何内在的天赋,或者内在的呼声很微弱,那么,你就应该在你最具适应性的方面和最好的机会上慎重地做出选择。不必怀疑这个世界是任由你去创造的,真正的成功在于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股神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们和我有任何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机会做我最爱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学什么,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好忠告。"
人的自我实现首先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环境越是恶劣,就越是难以自我实现。但是,在恶劣环境下,由于有的人有罕见的人格力量,他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很多时候,巨大的意想不到的潜能就是在这种特别的困境中爆发出来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那些被关进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中,有的人表现出了人类人格力量的极限状态。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就是一例。1942年,在他37岁时,他被关进了威斯康辛集中营。这时候,他的妻子、父亲、母亲、兄弟,除了还有一位姐姐外,都被屠杀了。在被关进集中营的人中,每个人都要交出所有的财产和物品。维克多·弗兰克当时带着他准备出版的一部书稿,他渴望保留它,因为这是他精神的孩子。当然,这只是天真的梦想。在后来的三年中,他和其他俘虏一起挖地沟、隧道,铺铁轨,在寒冷的冬天,只穿着单薄的衣服。但是,就在这样严酷的生活中,他不停地进行思考,凭着记忆,他在可以寻找到的纸片上写下手稿上的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子。在二战结束后,他出版了脍炙人口的著作,包括《人对意义的追求》、《意义意志》、《无意识的上帝》等。即使是在那种不可思议的恶劣环境中,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自己的潜能。集中营的可怕经历成了维克多·弗兰克宝贵的精神财富。
做自己最爱做的事情,相信自己的天赋,听从自己潜意识的呼唤,向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执着追求,如此,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成为完善的自我,当然,这肯定是成功而幸福的一生,这才是一个人一生最好的安排。
创新让智慧的闪光
绝大多数成大事者的人生格言是:"创新是成功的捷径"。这句话是成功的精髓所在,换句话说就是标新立异才可以独领风骚,只有那些能不断创新的人才可以不断获得成功。
模仿与抄袭也许可以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但不能永久发达。当形势与环境发生变化时,惟有标新立异的人才可以从一个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日本著名的素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就是一个追求创新的人。
1946年,盛田昭夫的索尼公司成立时,公司的宗旨是:"绝对不搞抄袭伪造,而专选他人今天,甚至以后都不易搞成的商品。"
如果在创建事业的最初,这条宗旨表明了公司的原则和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之后实施和坚持这条宗旨则成了盛田昭夫接连成为市场竞争大赢家的秘诀之一。
一般日本企业经营的基本方法是大量生产、大批销售,但盛田昭夫走的并不是这条路。他的方式正如上述那一条宗旨所要求的,首先投资开发研究,创造出其他公司难以模仿的产品,即便是这种商品被其他竞争者赶上了,还有新的产品出现。盛田昭夫的方法在于标新立异,重在以新取胜,依靠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20世纪50年代初,收音机在日本还不是十分普及,但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收音机的好处。收音机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很多制造商都看准了收音机市场必将火爆的那一天,因而纷纷大批量生产。
当时流行的收音机并非很完美,而是存在很大的缺点。其内部几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热的真空管,体积大的不得了。耗电量又高,并且不能随身携带。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当时也被收音机市场的潜力引诱着,但又生怕背负未来市场过剩的竞争压力。这时井深大总经理抓住了流行收音机的缺点,设想如果索尼(当时名叫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生产的收音机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必然会大受消费者的青睐,独占收音机市场的鳌头,成为技术革新的领导者。
盛田昭夫想要研制一种能携带甚至可以放在衬衣口袋里的小型收音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以半导体取代真空管。而半导体的专利权,当时只在美国有,发明它的是休克利博士。
1952年,他们专门为半导体的事去了一趟美国,想要引进休克利博士发明的半导体专利。1953年,盛田昭夫与拥有半导体专利权的西方电气公司签订了专利合约。最终在1955年,盛田昭夫推出日本第一批小巧玲珑的半导体收音机。这批第一次标有"SONY"字样的产品一出世便令同行和消费者惊诧,"SONY"牌收音机一下子风靡日本,原来的真空管收音机顷刻之间成为陈旧的过时货。
时隔不久,盛田昭夫生产出更小的口袋型半导体收音机大批上市。这种收音机可随身携带,就像手表一般便捷,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新时尚,标新立异的索尼公司顿时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SONY"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牌。
标新立异使盛田昭夫赢得了消费者的心,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同行企业在对盛田昭夫既嫉妒又羡慕的时候,他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盛田昭夫在和同行的竞争中总能以新取胜。他写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的计划是用新产品来带领大众,而不是被动地去问他们要什么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但是我们知道。因此我们要去下一番功夫做市场调查,并且有不断修正每一种产品及其性能、用途的想法,设法依靠引导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来创造市场。"这段话加强了对索尼公司标新立异的理解,体现了索尼公司的一个基本精神,风靡全球的"Walkman(随身听)"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
一天,总经理井深大提着手提式录音机和一副耳机,来到盛田昭夫的办公室,一脸无奈地说:"我喜欢听音乐,可又不希望影响别人,又不能整天坐着不动,只好提着录音机走,可这实在是太沉重了,这份疲累哪是我这老头子能吃得消的?"
井深大这番抱怨的话一下子激发了盛田昭夫的思维与想象。他想,能否研制一种小型随身携带的录音机呢?如果研制成功的话,井深大总裁不就再也不会抱怨手提式录音机的沉重了吗?当然,它会更好地满足那些须臾也离不开音乐的年轻人。
经过不断的创新,一台"随身听"的样品造出来了,精致而小巧,音效也非常的好。以盛田昭夫为首的技术骨干认定"随身听"一定会风靡起来,但销售人员则认为这种产品连一点销路都没有。于是,在公司内对"随身听"形成了反对派和支持派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面对反对声,盛田昭夫坚持己见,并说明自己负全部责任。由于"随身听"适合消费者的需要,价钱(3万日元)也适合年轻人的"腰包",结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面对雪花般飞来的订单,索尼公司必须以自动化生产来应付。与此同时,"随身听"也大大刺激了索尼公司的耳机研制,使它跻身于全世界最大耳机制造商之林,在电子产品大国日本也占据了50%的市场。由于美名远扬,连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等音乐大师也来索尼公司订购"随身听"。
几十年来,索尼公司在盛田昭夫的标新立异思想指导下,发明创新,用创新赚得了丰厚的利润。
通过索尼的不断创新,我们知道了标新立异对一个人成功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换位思考的结果
成大事者在遇到难题时善于换位思考,即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和环境,以便找到新的人生机遇和突破点。这就是说,换位思考是成大事的手段之一。
很多人不敢创新,或者说不愿意创新,是因为他们头脑中关于得失、是非、安全、冒险等价值判断的标准已经固定,这使他们常常不能换一个角度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