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4300000020

第20章 大战:混乱中的世界 (1)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清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的狭窄街道上挤满了人。这是一个古朴、宁静的巴尔干小城,城内混居着穆斯林、东正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主要居民是塞尔维亚族。东正教堂和清真寺到处可见,大部分建筑物破旧、矮小,很少现代化的气息。这一天是星期天,天气晴朗、温暖,之前萨拉热窝市政府已通知居民,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将来这里访问,要求人们出来欢迎。人们怀着不同的心态,走出家门,来到大公预期行进路线的街道两侧。一些人纯属好奇;一些人则对大公心怀怨恨,认为他是奥地利压迫的象征;还有几个人则抱着必死的信念,执行刺杀大公的使命。只有他们知道,这一天将震撼世界。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自14世纪之后就一直处于土耳其人的统治之下。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波黑的塞尔维亚人举行起义,策应俄军对土耳其的进攻。奥匈帝国利用这个机会,出兵占领了这个地区。1878年,欧洲召开柏林会议,讨论对土耳其的处置。在德国首相俾斯麦的支持下,奥匈帝国获得波黑的委任统治权,引起俄罗斯人的强烈不满。同时,波黑的塞尔维亚人也感到愤怒:如果他们有权选择的话,他们宁愿让同为斯拉夫民族,同样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来统治;但是他们心中真正希望的是,与1878年获得独立地位的塞尔维亚王国共同组成一个新国家。由于这一原因,奥匈帝国统治者将塞尔维亚视为眼中钉,认为它是帝国南部地区一切不安定因素的根源。

1909年,在奥匈帝国压力下,土耳其被迫签订协议,正式放弃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名义上的主权,哈布斯堡家族将波黑纳入奥匈帝国的版图。俄罗斯获悉后,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它要求将波黑部分地区划给塞尔维亚以补偿,塞尔维亚政府也向维也纳提出强烈抗议。德国再次站出来为自己的盟友撑腰,对俄国发出威胁。此时,俄国刚刚在日俄战争中败北,又遭到1905年革命重创,无力与强大的德国抗衡,只得作罢。塞尔维亚也随后屈服。

奥匈帝国对波黑地区的强行吞并,在塞尔维亚和波黑已经播下仇恨的种子,一些塞尔维亚青年决心不惜一切手段对那个可憎的帝国进行报复。

1911年,这些青年在贝尔格莱德结成“黑手社”。它的社章上刻有一个骷髅、一把匕首、一颗炸弹和一瓶毒药,图上题有“不统一,毋宁死”的口号,其宗旨是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这是一个严格对外保密的恐怖组织,它的纲领明确宣布“宁愿采取恐怖行动也不愿进行理论宣传”。黑手社成立后,许多波黑塞尔维亚青年加入了这个组织。

为了打击波黑境内的反奥力量和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奥地利决定1914年6月28日在波黑与塞尔维亚接壤地带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斐迪南大公决定在这一天访问萨拉热窝。对于大公来说,6月28日这一天具有特殊意义,这是他与索菲结婚14周年纪念日;然而对塞尔维亚人,6月28日更是铭心,因为1389年的这一天,塞尔维亚王国在科索沃战役中失败,从此丧失了独立,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省。

斐迪南大公选择这一天访问萨拉热窝,在塞尔维亚人看来无疑是双重侮辱,这更加坚定了他们要进行报复的信念。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早晨,斐迪南大公兴致勃勃地偕夫人乘火车抵达萨拉热窝。大公将这次访问看作是一次惬意的郊游,丝毫没有觉察到危险。在萨拉热窝车站,奥匈帝国在当地的驻军司令和萨拉热窝市长已在站台上恭候。当大公夫妇走下车厢时,军乐队奏响了欢快的欢迎曲。宾主寒暄之后,他们分乘6辆敞篷汽车,前往市区。大公夫妇乘坐的是第二辆汽车,他们并不知道,行刺者们已在那里等候。

上午10时,大公一行的车队来到市中心米利亚茨卡河上的楚穆尔亚桥,两名行刺者已在桥上等候。当大公的车队驶近他们身旁时,他们中间的一个人身旁正好站有警察,无法动手;另一人则看准了大公的车辆,将一颗炸弹猛掷过去。大公的司机见势不妙,立即加速,炸弹落在折叠的帆布车篷上,弹回地上,在第三辆车驶近时爆炸。

扔炸弹的青年行刺后立即从桥上跳入河中,很快被一伙警察抓住,拖上岸。他吞服了毒药,但药物失效没有死。这是一位出生在萨拉热窝的印刷工人。他在警察的殴打下紧闭双唇,拒绝吐露任何秘密。楚穆尔亚桥上的袭击仅仅使索菲的女侍和几名旁观者受了轻伤。在送走了受伤的女侍之后,车队继续前进,不一会儿,车队驶入市政厅。

按照事前计划,萨拉热窝市政当局在这里举行欢迎仪式,市里的权贵和显要人物都出席了欢迎会。市长刚要致欢迎词,就被大公粗暴地打断,他叫嚷道:“我到这里是来访问的,却被你们以炸弹相待,真是岂有此理!”索菲劝住了大公,欢迎仪式继续进行,但已无任何喜庆气氛。

欢迎会草草结束后,固执的大公拒绝改变计划,继续访问市区,首站是国家博物馆。当大公的车队来到弗朗西斯·约瑟夫大街时,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正站在那里,他掏出左轮手枪,对近在咫尺的斐迪南大公夫妇连发数枪,大公夫妇双双倒在血泊中,几分钟后死去。普林西波开枪后,立即被警察包围。他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头准备开枪,但被警察夺下手枪。他一面挣扎,一面吞下事先准备的氰化物,但他只是剧烈地痉挛、恶心和呕吐,显然,毒药并没有显效。

几天后,奥匈当局在萨拉热窝审讯普林西波,试图追查他的组织和幕后指使人。普林西波拒绝回答一切问题,他面无惧色,向法庭陈述了他的信念和动机:“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他是德意志人,是斯拉夫民族的敌人……他作为奥匈帝国的未来君主,将会阻止我们联合,实行某些显然违背我们利益的改革。”

萨拉热窝的枪声,成为一颗火星,点燃了巴尔干这个欧洲火药桶。自19世纪末以来两大军事集团积累的矛盾,终于在这个地方爆发了。几十年来,欧洲就笼罩着厚厚的阴云,一场大雷雨迟早要到来。

20世纪初,欧洲已形成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冲突一触即发。作为同盟国重要成员的奥匈帝国,塞尔维亚一直是它的眼中钉,同时也是哈布斯堡家族扩张帝国的首选目标。奥国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认为,萨拉热窝事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合适的借口。

大公遇刺次日,奥军总参谋长康拉德与外交大臣贝赫托尔德就帝国下一步对策进行讨论。康拉德建议,立即开始军队动员,因为解决塞尔维亚的时机已经成熟。贝赫托尔德虽同意对塞开战,但他提醒康拉德:“别忘了,在塞尔维亚身后有俄国人,我们必须考虑俄国人可能干涉。”之后,两人认定,只有取得盟友德国人坚定和明确的支持,才能考虑下一步行动。

对于德国人是否支持,奥匈帝国是多虑了。6月30日,德国驻奥大使在报告中分析奥国下一步的动向,称维也纳希望“与塞尔维亚人来一个一劳永逸的彻底清算”。德皇威廉二世读了这份电报,信手在这行字边写道:“要么现在就清算,要么永远不算。”

7月5日,奥国使节在柏林觐见威廉二世,转交约瑟夫皇帝的信。奥皇在信中表示,奥匈帝国决心惩罚塞尔维亚,俄国很可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威廉二世明确地告诉奥国使节:“即使与俄国人开战,我们也坚决支持奥地利。”随后,德皇召集首相、外交大臣、陆海军首脑参与的御前会议。威廉二世告诉他的大臣,俄国和法国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它们可能不会介入战争,只要德国采取坚定立场,即使俄法参战,德国也有力量对付。对于英国,德皇认为一贯对大陆冲突持隔岸观火政策的英国人,不会使自己从一开始就卷入冲突的旋涡。

德国的无条件支持,鼓舞了奥国人。7月19日,奥匈帝国政府经过反复斟酌,并征求了德国人的意见之后,起草了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7月23日下午6时,奥国大使向塞尔维亚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其内容有:取缔塞尔维亚境内一切反奥组织,严惩各种反奥宣传;根据奥地利提供的名单开除塞军中反奥军官;惩办边防军中与刺杀大公有关的人员;由奥地利派代表赴塞,直接参与对大公遇刺事件的调查。通牒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答复,如在此期限奥地利未接到令人满意的答复,将断绝与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

塞尔维亚政府收到最后通牒后,立即与彼得堡协商。俄国外交大臣萨宗诺夫看了奥地利的最后通牒文本,惊愕地大叫:“这就是大战了!”7月24日,他召见奥国大使,怒气冲冲地指责奥国试图对塞尔维亚开战,要把欧洲推入战火。萨宗诺夫扬言,俄国绝不会对塞尔维亚撒手不管。当天,俄军发布秘密命令,开始局部动员,并规定如果德国站在奥匈帝国一边,就实行总动员。

就在奥国递交最后通牒之时,法国总统彭加勒正乘着专列行驶在从彼得堡到巴黎的漫长铁路线上。7月19日至23日,彭加勒率法国代表团对俄国进行访问,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了多轮会谈。法国总统在欧洲局势如此敏感的时刻访俄,引起人们众多猜测。毫无疑问,这次访问协调了俄法两国在欧洲危机面前的立场。

俄国外交大臣萨宗诺夫约见奥国大使之后不久,又会见了法国大使,询问法国对危机的看法。法国大使明确表示:“法国不仅在外交上坚定地支持俄国,而且在必要时将履行自己的盟国义务。”

虽然获得俄法的支持,塞尔维亚仍小心从事。它一面疏散居民,开始军事准备,25日下午宣布总动员;一面试图妥协,以让步化解危机。25日下午5时50分,在离最后通牒限期只有10分钟之际,塞尔维亚首相帕希奇召见奥国公使,将对最后通牒的复文交给公使。在复文中塞尔维亚除少数条款外,几乎完全接受最后通牒,并表示,如果奥国不满意,它同意由海牙国际法庭或大国进行仲裁。奥国公使傲慢地拒绝了塞尔维亚政府的复文,他声称:“由于在最后通牒规定的限期内没有接到塞尔维亚令奥国满意的答复,从现在起,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断交。”随后,奥国外交人员从贝尔格莱德撤回。当天晚上,奥军开始动员。德国一面赞赏奥国人的行动,一面又对他们迟迟不采取军事行动感到恼火。它警告俄国:“如果俄军在俄德边界动员,德国将被迫进行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不顾德国警告,宣布实行总动员。翌日,奥匈帝国开始总动员。31日,德国政府分别向俄法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取消总动员,并在12小时内对此作出答复;要求法国保证保持中立,在18小时内作出答复。俄国没有答复,法国则表示它将保持行动自由。8月1日,法德分别宣布总动员。当天晚上,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

在战争危险发展的过程中,英国狡猾地采取模棱两可的模糊政策。7月23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接见德国大使时仍称,“这是你们四大国的战争”,显然将自己置身局外。这给了德国人一个错觉,认为英国人在战争中将持中立立场。然而,当7月28日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时,格雷再次接见德国大使,声称如果冲突仅限于俄奥之间,英国将不予干预;但是如果法德都参与战争,英国将重新予以考虑。德国大使试探地问:“如果德国保证战后不再割占法国领土,英国是否可以保持中立?”英国否定了这种可能。英国立场的变化使柏林感到困惑和措手不及。奇怪的是英国又于8月1日向法国人建议,德国如不首先进攻法国,法国应保持中立。法国人予以断然拒绝。

8月2日,德国照会中立小国比利时,要求准许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3日,比利时拒绝德国要求,并向英国求援。4日凌晨,德军入侵比利时,英国随即向德国宣战。

意大利一向反复无常,早在1882年,它就正式加了同盟国,但战火燃起后的1914年8月,意大利却宣布中立。协约国积极拉拢意大利,并开出优惠条件,除了许诺将意大利所觊觎的奥地利统治下的达尔马提亚、的里雅斯特等地区交给它,意大利还将获得土耳其的一些省份及北非一些地区,英国并同意给意大利5000万英镑贷款,作为它的参战费用,以及加入协约国的“见面礼”。

意大利看到自己的要求全部得到满足,便于1915年4月26日与英法俄签订《伦敦秘密条约》,正式脱离同盟国,加入协约国。5月23日,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一年之后,对德国宣战。

一场囊括38个国家、牵连人口达15亿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各打各的算盘

两大军事集团的动机是这样的:

在同盟国方面,德国的目的是企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这个大帝国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中欧帝国,即把德国的国土在西部扩展到比利时和法国的部分领土,在东部扩展到波兰全境。不仅如此,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吞并塞尔维亚,夺取萨罗尼加,走出爱琴海,占领属于意大利、俄国和罗马尼亚的若干土地。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的突尼斯、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占领的里雅斯特和阿尔巴尼亚等地区,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在协约国方面,英国力图通过战争击败竞争者德国,粉碎德国建立海上霸权的企图,夺取其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割土耳其,铲除德国在中近东的影响,从而巩固英国在埃及的地位;在战争中削弱俄国和法国。法国的计划是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占领德国的萨尔区和莱茵区,尽可能肢解德国。俄国希望通过战争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建立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大斯拉夫帝国。

总之,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

全球性的战争

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战争准备已久,战争一爆发,双方都集中了巨大的军事力量。协约国方面动员了610多万人的军队,同盟国动员了350多万人的军队,双方拥有的大炮均在1.3万门以上。

欧洲大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那里有四条战线:西线,英、法、比军与德军对抗;东线,俄国军队与奥匈、德国军队作战;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以及罗马尼亚、希腊等国军队与奥匈、保加利亚的军队作战;意大利战线,意大利军队对抗奥匈军队。其中西线和东线起决定性作用。

一战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欧洲阶段。

同类推荐
  • 冠唐

    冠唐

    他本是来自现代的一个孤儿,高智商的博士后考古学专家。却意外穿越重生在了自己的前世:章怀太子李贤的幼子、六岁的大唐郡王李守义身上。——祖母登基为帝,杀戮李唐宗亲!四方蛮夷骚动,天下狼烟纷飞!这样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却蓦然出现在唐周交替时期,就如一滴清水坠入油瓮!他究竟会先后在武周、李唐的江山掀起怎样的风云?他是郡王,也是游侠!他在边陲,又在朝堂!他是扇动历史变化的那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他逃出生天、更名换姓,势必终有一天重回权力巅峰,跻身东西二都谋一席之地!因为这个世上有一种人——贵气天成,生而为王!(求收藏、求推荐)
  • 残明小千户

    残明小千户

    来自21世纪的郑珏,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近四百年前的明末清初只有一座坚城,看郑珏如何玩转明末,匡扶大明鞑清虽大,而我大明亦不小也
  • 战元记

    战元记

    宝佑三年,蒙古灭大理,征高丽,陈兵辽东,预伐日本,幽云十六州,白骨露於野。中文系宅男齐孟穿越千年,崛起白山黑水间,誓凭胸中血,战大元,定乾坤!
  • 东周的东周

    东周的东周

    我们中国历史最丰富的是哪一段?不管大家怎么回答,我依旧坚持:春秋和战国。这个时候,人性绽放。绽放的一定都是鲜花,但不一定都结出善果,比如罂粟。罂粟也有好处,可以止疼。这是个让人爱让人恨有利有弊有好有坏是魔鬼是菩萨的东西。
  • 鬼子进村

    鬼子进村

    作者三赴石门,四下冀中,查阅了敌我双方大量文献,走方了吕正操等60多位幸存者,以史学的严谨,同纪实的笔法,将1942年“五一”大“扫荡”那段惨痛的历史首次提示出来。
热门推荐
  • 地下城外传

    地下城外传

    一个《地下城与勇士》的角色突然有了自我意识,为了反抗命运的操控和TP的压制独自走上一条无法想象的历练之路。
  • 半夏之恋:小子,赖上你

    半夏之恋:小子,赖上你

    半夏在反应到自己的钱包被偷的下一秒,便发现身后有人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从自己身旁追了上去。钱包递到了自己眼前时,视线之内,是张早已被多数女生在心中反复描摹千百万遍的脸,穿着蓝白相间运动服的纪渊言,苍白的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好像是被匆匆经过的冬日阳光冻结了一样。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 梅香笺

    梅香笺

    一纸信笺,诉不尽的离殇,道不尽的衷肠!一段梅香,淡不去的过往,忘不掉的心伤!待年华老去,笔墨褪尽,剩下的,便只有萦绕在鼻间的梅香……墨染梅香淡,墨褪香不散!这,便是梅香笺……本文是一个大坑,无良的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要填多久才能填满,文章是慢热型,慎入……
  • 梦入江南

    梦入江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他和她相遇了,她却阴错阳差成了他的嫂子。繁华流转,经年逝去,他和她注定要分离。到最后,最深刻的人不一定在一起,他终于在江南纷纷的烟雨中丢失了她。一辈子很长,穷其一生只为一人;一辈子很短,短得来不及履行诺言。她浅浅地笑,她轻轻地叹,终究只是在梦里。
  • 随身带着英雄联盟

    随身带着英雄联盟

    游戏发烧友叶轩,在淘宝买了一个两百多年前流行的游戏《英雄联盟》。插入光驱后,一个自称为多兰的嘲讽脸老头,出现在他眼前,指引着他走向成为英雄的道路。“给你一身神力干不干?”“不干。”“被妹子万人追捧呢?”“干了!”就这样,拥有远(hun)大(chi)抱(deng)负(si)的叶轩,踏上了成为英雄道路。
  • 博济方

    博济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支海民文集

    支海民文集

    这是一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集。主要收集了作者四十年来所创作的几十篇文章。
  • 文理争锋

    文理争锋

    《文理争锋》序章哲学启迪自身智慧,数学认识自然规律,有二者生发,世间大道由此延伸,其间奥妙,何其多也?世间大能者燧古以传道,亦难以表其万一,及至近代,有西方众大能者强分之以二,其一者强名之曰文,一者强号之以理夫文科者明自身而通天地,捉星拿月,抬手可撼昆仑彼理科者观天地而全自身,技近乎道,弹指可借天威其间又有重于势者也,顺大势而行,以民心而逆天命,华夏太祖曰之以‘能’世界或许还是那个世界,但是当文科的婉约与雄浑不再是书本上单调的文字,当理科的奥妙与博大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这个世界,又会让我们感到怎样的浩大!
  • 重生咱还是农民

    重生咱还是农民

    带着21世纪的记忆,茫然穿梭回80年代,看着依旧熟悉的农民夫妇,是喜?是悲?既然重活一次就应活出自我,控制各种经济命脉,垄断行业收购外国知名公司,让他改姓中华看怎么让一个家族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看咱农民怎样叱咤风云...```````以签约放心收藏,推荐一下就是对我最好的帮助,也是对新书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