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4300000035

第35章 变动中的世界 (2)

1986年3月,苏共二十七次代表大会确定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但这一战略到1987年底就遭受挫折。在此背景下,戈尔巴乔夫发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为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1988年6月,苏共制订政治体制改革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人民代表采取公开自由选举制度。在1989年3月进行的第一次人民代表竞选中,20%的苏共党员干部落选,三分之一小城市的市长落选。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提议修改宪法中关于共产党员是社会领导力量的规定,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1990年3月,戈尔巴乔夫就任苏联第一任总统。

1990年7月,苏共召开二十八大,会议期间,苏共形成三大派别:戈尔巴乔夫的中央纲领派、叶利钦的民主纲领派和利加乔夫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派。三派之间相互斗争,斗争的高峰是叶利钦宣布退出苏共。叶利钦的行为被很多人效仿,苏共二十八大后,很多党员退党。

实行多党制后,苏联境内各党派风起云涌,到1991年上半年,境内有500多个政党组织。苏共党内部分势力也和反对派相结合,逐步夺取地方和中央政权。

1989年3月,波罗的海沿岸三个加盟共和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要求独立。次年3月,三国议会先后通过脱离苏联的决议。6月,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后,通过“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宪法高于苏联宪法,其他共和国也纷纷仿效俄罗斯的做法。这样,苏维埃联盟中央形同虚设。

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偕家人来到克里米亚的黑海休养地度假。8月18日,一群对现状不满的人突然发动政变,将戈尔巴乔夫软禁,并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第二天,“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指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走进了死胡同,苏联人从受人尊敬的体面的公民,变成了被蔑视的二等公民。呼吁全体人民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以使国家摆脱危机。

正在莫斯科郊外休假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急忙赶回市中心。中午,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非法政变,号召俄罗斯公民进行回击,举行无限期罢工。

数千莫斯科市民会聚广场,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紧急状态委员会调集军队进驻莫斯科,包围俄罗斯议会大厦。示威者则设置路障,阻止军队的行动。

最终,叶利钦胜利了,政变在三天后被平息,但苏联的厄运却加速来临。叶利钦宣布暂停苏联共产党和俄罗斯共产党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苏共中央大楼被查封。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1991年12月25日,苏联红旗最后一次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苏联的历史宣告结束。

苏联解体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僵化的苏联模式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得到根本改革,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步步地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结果诱发了政治、经济、社会和联盟的全面危机,直接促成了苏共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苏联长期奉行军事优先原则,军费开支庞大,严重阻碍了本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正常提高;苏联民族政策失误,使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演变、解体起了催化、促进作用。

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使战后形成的两极对抗格局宣告终结,冷战时代结束了,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取代苏联地位的俄罗斯,只不过沦为二流的强国,世界也从此由两极世界进入多极世界,进入一个一超多强的时代。

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它的历史教训将成为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

俄联邦总统叶利钦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生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30岁的叶利钦加入苏联共产党,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共产党内渐露头角,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1985年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叶利钦在莫斯科主政期间,以灵活大胆的作风著称,挑战当时僵化的党政机构,但此举激怒保守派,亦受到戈尔巴乔夫本人的谴责。1987年11月他因批评戈尔巴乔夫的政策而被免除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职务。此后又被革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1989年3月,他以89.4%的得票率当选苏联国会议员,重返政坛,并成为“民主反对势力”实际领导人。1990年5月俄罗斯联邦举行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他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两个月后,在苏共二十八大上,叶利钦所代表的“民主纲领派”提出改造苏联社会的一系列措施,但未获大会接纳,会议结束后他随即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结束近30年的党员生涯。1991年6月12日,他以57.4%得票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

中东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和约旦取得了完全的独立,但是帝国主义残余仍妨碍着阿拉伯人获得主权。超级大国在石油利益的驱使下,对这个地区所进行的干预使这里的形势格外复杂。纵观整个中东,帝国主义的遗产——巴勒斯坦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取得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在取得委任统治权之前及之后,英国向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移居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作出了互相抵触的承诺,即一方面表示支持阿拉伯人建立大阿拉伯帝国,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建立使他们免受迫害的国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批欧洲犹太人迁徙巴勒斯坦,他们中的很多人是遭到纳粹迫害而逃亡的。二次大战结束时,这里已经生活着约40万犹太移民。他们被当地的阿拉伯人看作是一种威胁,双方不断发生械斗和恐怖事件。为了协调这两个相互冲突的集团,英国也做出了努力,但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

1947年,英国人屈服了,声称他们打算撤出,并在这里建立新的联合国家。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宣布把巴勒斯坦分为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把耶路撒冷变成一个国际城市。但阿拉伯人把整个巴勒斯坦看成是他们的国家,因而拒绝这个分割计划。犹太人接受联合国这个决定,但不愿等待预定时间的到来,而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以色列国成立。各个阿拉伯邻国随即向以色列宣战。但由于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战略,所以只能在战场上各自为政,尽管人数占优势,仍然屡遭失败。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把联合国计划中的以色列的国家版图扩大了三分之一。

这场持续了10个月的战争中最大的输家,就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即巴勒斯坦人。大约有75万人被赶出家园。随后不得不作为难民生活在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中,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消灭犹太国家,返回自己的家园。而以色列人则从一开始就把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看成是对他们生存的威胁。以色列所以能够坚持下去,是因为有美国对他们的支持。反过来,苏联却支持阿拉伯一方。尽管如此,以色列仍然在1956年、1967年和1973年的各次中东战争中保住了自己的临时边界,甚至还占领了额外的地区。

阿拉伯国家无法战胜以色列,巴勒斯坦更没有这个可能。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继续同以色列国进行斗争,特别是进行恐怖爆炸行动。1959年,亚希尔·阿拉法特试图把很多巴勒斯坦地下战士收集到“法塔赫”中来,于1964年建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PLO,即巴解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当选为这个组织的主席。巴解组织想通过暗杀、爆炸和劫持飞机等方法引起世界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并强迫西方按照他们的意志解决巴以冲突问题。

到了20世纪70年代,缓和政策阶段取代了冷战以后,两个超级大国都敦促他们在中东各自的盟友走向谈判桌。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进行谈判,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当时达成了一项和平协议,以色列许诺,把1967年占领的西奈半岛归还埃及。但这个协议没有给巴勒斯坦带来任何好处,战斗仍在继续。

犹太复国主义

19世纪末期,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足两万人。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为数众多,但受到歧视和迫害。1896年,居住在维也纳的犹太剧作家兼记者西奥多·赫茨尔提出了成立犹太人自治国家的主张。1897年,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其纲领称,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计划派兵巴勒斯坦,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接管了耶路撒冷。英国人认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主张符合自己的利益,便表示支持这一主张。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信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里柴尔德,信中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封信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同类推荐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此套丛书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本书内容包括:孝庄、选储风波、皇帝和权臣、科场黑幕、民族怀柔之策、满族的婚姻习俗、郑成功、“康乾盛世”、两种文明的碰撞、洋务运动、袁世凯等。
  • 汉匪

    汉匪

    贪官富商大山寨,比我有钱我就眼红,不抢你,哥整晚都要挠墙根!公主郡主大小姐,长得漂亮我就眼热,不抢你,咱山寨就少了压寨夫人!我为匪,必为汉匪!我是大当家我是小老板我是奸诈百出的师爷我是见到美女就灿烂的光芒!横扫天下如卷席,醉舞江山拥娇妻!
  • 誓不为臣

    誓不为臣

    这是主角的奋斗史,看看一个亡国皇子如何靠阴谋手段和军事手段来复国。PS;本文不是虐主文。
  • 三国典

    三国典

    本文还原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崩溃,英雄备出的烽火战国时代;以历史记载为原本,后加入合情虚拟情节,环环相扣。
热门推荐
  •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本手册分两篇。“学习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归纳、提练、概括,使学习内容变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便学者在复习时能准确把握主要知识点。在表述形式上主要采用图表形式,将内容相关、格式类似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概括,以化繁杂为简明,变零散为系统,帮助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与比较,便于掌握和记忆,并在脑中构建起《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网络。“释难篇”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或易混淆的内容,加以解释和剖析。附录中有2套模拟试卷,以帮助学习课后复习之用。
  •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可以说是一本家长教子的速成手册,其中包含的教育专家多年总结出来的教育结晶,能够使家长在阅读后茅塞顿开,深入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邪王的妖孽小娇妻

    邪王的妖孽小娇妻

    前世她是叱诧风云的黑龙帮老大,穿越后竟成了长公主府的废物大小姐,任人欺任人辱,要想在异世站稳脚跟就必须站在世界顶端,成为一代强者;他是一代王者,却为她失了心,且看邪王如何追妻,一起携手看天下!
  • 龟巢稿

    龟巢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苍牛

    苍牛

    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一开始为了自己的父母,他毅然走出了那个偏僻的山村,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一个时代的爆发,蓦然回首,他的身后已经是白骨累累了
  • 血逆诸天

    血逆诸天

    青春与热血,梦想与少年。小镇少年一怒,屠戮诸天!
  • 寂颜

    寂颜

    她,本是天庭上仙,因间接杀死上仙江素素,被贬凡间,独自承受天煞孤星的命格。他,是天界战神,素素因他而死,所以被幽禁在蓬莱仙岛百年……本是一对有情人,可叹世事如此弄人。百年后,两人相遇,她却早已忘却前尘事,执意爱上别的男人……身世之谜,痴怨恨离,最终,皆化为窗外一轮弦月,该放下的,得放下……
  • 妖孽王爷:皇叔滚下榻

    妖孽王爷:皇叔滚下榻

    纨绔小王爷样样不通,样样不好,京城五美尽被调戏,偷鸡摸狗上房揭瓦,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违规惹祸无人管辖。“王爷,小王爷她又出去风流了。”某皇叔一使劲,掰断了手中的笔。“无碍,把女人送去她家里。”“王爷,小王爷她一把火烧了宋大人的宅子。”某男勾唇一笑,“无碍,去给她添柴加火。”“王爷,小王爷她...”某男终于不耐起身,“闭嘴,收拾东西,本王自己来。”
  • 情壑,我的私人总裁

    情壑,我的私人总裁

    “陈小舟,你只能是我庄子衍的女人。”他禁锢着她,疯狂的嘶磨,直至唇瓣渗血。她冷眼相对,说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你知道吗?当年我逃出来的时候,怀着两个月的身孕,孩子被我跑掉了。”她残忍的笑,是捅在他心口的刀子。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宁死也要离开?如今,一句道歉,还能抚平她重创的内心吗?她嫣然的笑,“能啊,只要你离开庄家,从此只属于我一个人。”
  • 你其实不懂法律纠纷课

    你其实不懂法律纠纷课

    本书是一本帮助普通老百姓正确收集证据并打赢官司的法律普及书。本书脉络清楚、语言平实,就日常生活中的婚姻、家庭纠纷,消费维权纠纷,劳动、房产合同纠纷,交通、医疗事故纠纷,常见民事纠纷,行政纠纷等法律纠纷案件,做出了详细解读,既能让读者从个案中了解生硬的法律条文,也能指导读者在真正打官司时避免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