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8900000019

第19章 21世纪初中日关系的起点(11)

其五,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日“政冷经热”转向“政冷经凉”的趋势尚不严重。2005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184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2.7%,这一增幅确实比2004年29.0%的增幅大为降低。2005年,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华投资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却比上一年增长19.8%,达到65.3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2.消极隐患依然存在

进入2006年以来,小泉首相继续为其参拜靖国神社进行狡辩。在4月21-23日起举行的靖国神社春季祭祀期间,包括小泉在内的现任阁僚都没有去参拜。据分析,其原因在于小泽一郎当选民主党党首造成的竞争压力以及打赢4月23日千叶县第七选区议员补选的需要。

2006年头几个月,日本传来了种种危害中日关系的消息:日本自卫队于年初派员赴美国参加以钓鱼岛冲突为假想背景的军事演习;日美军事一体化紧锣密鼓地得到推进;自民党加快修改“和平宪法”的进程;麻生外相声称“中国正在成为威胁”;日本领导层一再阻挠欧盟解禁对华军售;日本防卫厅炒作日本军机“紧急拦截”中国军机的消息;2006年5月1日,日美外长、防长“2+2”会谈再次鼓吹了“中国威胁论”。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既受到日本“历史翻案风”的干扰,也受到日本政府“经济政治化”方针的影响。日本政府公然号召本国企业慎重对待对华投资而向印度和越南等国“分散投资风险”。然而,日本外务省又于2006年4月1日成立了新的专门机构——“日中经济事务组”。可见,日本政府内显然存在着“重视中国市场”和“担心中国强大”两派意见的激烈交锋。

2006年8月15日,小泉首相撕破了一切面纱,孤注一掷,在这个敏感日子里对靖国神社进行了其任内第六次参拜,把中日政治关系推入最“寒冷”的低谷。

(二)9月:峰回路转迎来“暖春”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物极必反的道理,再次在中日关系中应验。小泉的最后一拜,是在国内挨批、国外遭谴的萧瑟中完成的。经过五年多的“剧场政治”,“改革疲劳”和“参拜疲劳”症状早已在日本社会显现。安倍晋三出任新首相时,面对的是对内人心思安,对外人心思变,让其察觉到坚持小泉外交只能是“此路不通”。

2006年9月20日,安倍晋三当选自民党第21任总裁,并于9月26日当选第90任日本首相。日本告别“小泉政治”时代而迎来“安倍新政”时期。当天,温家宝总理发去贺电指出“在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我愿与阁下一道,为此做出不懈努力。”

安倍出任首相前,其上台后将首先出访哪一国成为日本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东渡还是西行,美国还是中国?这一出访承载了日本外交的太多困惑。二战后,在“日美基轴”的外交框架下,日本首相通常都要尽早到美国“亮相”,以美国的赞许来巩固其国内地位。吉田茂以后的22名首相中,从池田勇人到大平正芳6名首相均把美国作为首访对象。后来,竹下登、海部俊树和桥本龙太郎3名首相也步其后尘。森喜朗和小泉纯一郎则选择了接连访问西方七国和美英法三国的“外交亮相”方式。安倍之前,选择亚洲国家作为首访对象的首相只有6名。

2005年5月以来,竞选“后小泉”首相地位的3名候选人麻生太郎、谷垣祯一和安倍晋三都已先后访问美国,完成了“外交探底”。随着选举日期临近,三人的表态都倾向于选择亚洲邻国为首访对象。究其原因,一是修补“跛脚外交”已成紧迫课题;二是三人碰巧都有前辈做榜样,即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谷垣的政治恩师宫泽喜一、麻生的岳父铃木善幸都是选择亚洲国家为首访对象。

2006年9月5日,东京大学教授田中明彦在《日本经济新闻》上提议“新首相最好是壮起胆来,先到中国去走一趟。”这一建议,可以说反映了日本稳健精英层中的代表性见解。无独有偶,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也指出“当(日本)新首相上台时,我认为他应当选择去一个亚洲国家,去传达一个友好讯息。”

安倍探讨首访邻国,并非要“脱美入亚”,而是欲“亲美入亚”。这一政策微调是美国的赞许与日本自身利益考虑微妙结合的产物。就其本意而言,美国不愿看到任何日本首相显露“脱美入亚”倾向。然而,日本与邻国关系因小泉“参拜”而过于恶化,也有悖于美国的初衷。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于2006年9月13日通过决议,对小泉“参拜”进行严厉批评,提出日本应积极改善与邻国关系。

在上述背景下,安倍当选首相伊始,就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提出了访问要求。安倍急于访华,是出于内政、外交上的多种考虑:(1)小泉的“改革”口号已失去光环,改善对华关系成为其建树政绩之捷径;小泉的“从美轻亚”使日本周边环境恶化、“入常”计划受挫,安倍急欲扭转这种被动外交局面;(3)安倍为了率领自民党逐一打赢年内的两名众议员补选、两个县知事改选以及2007年4月的统一地方选举和7月的参议院选举,急欲以外交业绩来聚拢民心;(4)小泉“六拜”靖国神社恶化了日本在华经营环境,安倍欲通过访华来扭转这种局面。

为了实现访华,安倍做了一系列“示好”举动。在侵略历史问题上,安倍收敛了鹰派姿态。2006年10月3日,安倍在众议院答辩时表示,现任政府继承1993年8月4日河野洋平官房长官关于承认日军曾强制妇女充当“慰安妇”的谈话。10月4日,安倍对记者表示:1995年的“村山谈话”是内阁会议通过后发表的,本届内阁继承这一谈话。10月5日,安倍在回答有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责任的提问时说“开战的结果给亚洲人民留下了许多伤痕。包括我外祖父岸信介在内的(当时的)领导人对此负有重大责任。政治是以结果论责任的,因此当然可以说(当时领导人的)判断是错误的。”在“是否参拜”这一问题上,安倍放弃了以往的“首相一定要参拜”的强硬姿态而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模糊战术”。

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发生戏剧性变化,除了执政需要以外,执政风格也是一大原因。与小泉的独断专行、感情用事、固执己见相比,安倍似乎更是一个善于纳谏、理性处事、顺应大势的现实主义者。

在2006年9月23-26日举行的中日第六轮战略对话及其后续磋商中,双方就如何克服因小泉任首相时参拜靖国神社而造成的政治障碍、实现安倍新首相访华进行了磋商。中方要求日方消除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政治障碍”,日方就此向中方做出了相应的承诺,使安倍的访华得以成行。10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宣布“中日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鉴此,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将于10月8-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6年10月8日,安倍首相飞抵北京。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与安倍首相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安倍首相提出了日中共同建立“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以下简称“战略互惠关系”)的建议,中国领导人接受了这一建议。会谈后,中日两国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

通过安倍访华,中日关系在以下几方面出现了新的局面

第一,首脑互访和会谈得以恢复,打开了中日高层对话的大门。中日结束了因小泉“参拜”导致首脑互访中断五年、首脑会谈中断一年半的局面,并就今后两国首脑经常会面和会谈达成共识,从而打破了中日政治关系僵局。

第二,中日就克服“政治障碍”达成共识,使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有了保障。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都在会谈中明确指出:日本个别领导人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安倍先生就任首相后,中日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安倍首相在三次会谈中一再表示坚持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

第三,确认了中日关系的原则与内涵,为中日推进全面交流铺平了道路。通过三次首脑会谈和发表《联合新闻公报》,中日双方重申要恪守两国间三个政治文件,并就加强政治、经济、安全、民间、地区等领域全面合作达成了共识,使今后中日关系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国基层政权建设概论

    中国基层政权建设概论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已成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基层社会民主;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会稳定;切实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衙门逻辑

    衙门逻辑

    本书是历史作家张程评点中国古代政体得失的力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皇帝也疯狂”(古代帝王的奇闻轶事)、“古代的官不好当”(古代官员的生存之道)、“衙门里面怪事多”(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与显规则)、“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权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底蕴展览千年,将皇帝、官员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亦庄亦谐,将古代王侯布衣为得到权力、保有权力、攀附权力、避免权力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世间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欲知大道,必先治史。”闲时一读,可以怡情;静心思之,足以明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在本书里笑谈千年历史、淡看宦海浮沉。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决定成败和兴衰,制度决定高度和跨度。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一个昌明而伟大的国度必基于一种昌明而伟大的制度。一个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必基于一种和谐而文明的制度。
热门推荐
  • 90后我们的共同回忆

    90后我们的共同回忆

    90后我们的共同回忆以角之名话笔之意你改变了你创造的东西,你创造的东西也在改变你!90后,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写了几年的小说,本来想早早写好的,不过可能是因为懒,又有可能在等待什么,写到现在都没有写完。希望再次发出来(在起点的那本都消失了,打不开了~),我还是想把这个写完,做事有始有终~
  •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本书讲述了想找工作的人如何找到工作,不找工作的人如何为自己工作,如何面对失业的危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等内容。
  • 20几岁要懂点职场策略(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职场策略(MBook随身读)

    本书从二十几岁年轻人在职场遭遇到的各个问题入手,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职场人在求职面试、职场晋升、跳槽以及人际交往等环节中所需要掌握的策略,给年轻人提供最实用、最具体的指导,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能够充分把握住机遇,懂得如何抉择、进退,进而迈向成功。
  • 你是我的宝

    你是我的宝

    这是一个傻缺怎么地扑腾也逃不出大尾巴狼手掌的故事。她胆小怕事,只希望此生平稳安乐。偏偏撞上他,人生变得复杂又诡异。一个拼命地逃,一个悠闲地追,终究抵不过一句。我爱你,并且必须占有你。=========================⊙▽⊙=============求求求收藏和推荐各种求么么哒~\(≧▽≦)/~
  • 蝶惑

    蝶惑

    她,意外穿越,却被逼嫁入皇家!眼前的相公,当朝天子,对她亦是厌恶至极!哼,她又不是软柿子,别人想捏就捏!看她如何丑女大翻身,打倒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上?迟早你会爱上我!
  • 倾世谋:妃本蛇蝎

    倾世谋:妃本蛇蝎

    深宫弱水三千,谁是最后赢家?帝王无情,宫妃蛇蝎,一个个美艳皮囊下,终究是怎么样的心肠?本文为烧脑宫斗,无傻白甜玛丽苏女主,无纯情爱恋。宫中看似平静,暗处到底有多少心机与哀怨?
  • 王者:王俊凯

    王者:王俊凯

    郑重声明:本文纯属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中所出现的地点人名,请读者不要自动补脑。他,是一个孩子,以后会是一个少年,一个真正的男人。他,会很努力他会很坚强。他,会用很好的运气,机遇。但,他有自己的底线。他的能力,他的魅力。他,无论怎样,都是最耀眼的存在。他,终将是这个世界上的传奇。再次声明:本文纯属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中所出现的地点人名,请读者不要自动补脑。
  • 指碎山河

    指碎山河

    柳莺是我表姐,若不打破血脉如何让她相伴左右?…………花童是我妹纸,我要带她躲开无数的追杀苦难。…………冰杏娘那个天生尤物,难道注定便是孤独到老?…………我面前只有一条路,那便是踏上这修炼的最巅峰!…………(ps﹕简介随便,内容慢热,点击阅读,必有惊喜,签约作品,好小伙儿们放心收藏!)
  • 一世妖姬

    一世妖姬

    明姬,她是暗夜的女王,代号“妖精”的冷酷杀手,被自己最信任的姐妹毒害,穿越重生,看她如何笑傲红尘
  • 甩你没商量:豪门总裁欠修理

    甩你没商量:豪门总裁欠修理

    【正文已完结】“女人,你站住。”楚煜祁对着前面的某人暴吼了一句,五年前,敢一声不吭的甩了他,如今又想离开,心里爆发了!“凭什么?你又是谁?”池一看着眼前的人,手渐渐的握紧,又慢慢松开,脸上浮现一丝嘲讽,时至今日,他又有什么资格对她大呼小叫?一场被谋划的局,到底是谁骗了谁?又是谁伤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