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被形容为“金融风暴”、“金融海啸”,反映了人类心灵上的震撼。它比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所笼罩的地域要广大得多,危及了全球经济链环中的枢纽:货币流通,它制约着生产、交换、消费及几乎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关系,流通阻滞,人类物质文明危在旦夕。现代全球资源开发的规模比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得不可比拟,七千亿美元救市只是杯水车薪,犹如一片木屑投入滚滚钢水,即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极谐调地通力合作,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在这次的金融危机里,有人说是源于美国政府的放纵,或者华尔街的贪婪。美国财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又放出新卫星,一个说中国高储蓄造成美国的金融危机,一个声称是因为中国卖给美国物美价廉的东西,而且还借钱给美国。总而言之,他们的意思就是这次危机是中国造成的。事实上,华尔街金融寡头已经绑架了美国政府,他们打算让全世界来支付赎金。这就是现状。
美国政府紧急动用国库支付赎金,鉴于多年来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成果,强迫各国政府不得不出钱加捧,日本情愿出小钱,中国无奈翻家底,欧盟凑个热闹就是不出血。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曾经说过:由于无法制止通胀,加上政治意志力薄弱,民主最后还是会沦丧。这句话用在眼下的美国似乎不大合适,但其结果却是一样的。当一部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所冒的风险,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最终需要整个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包括那些无辜的安分守己的成员,一起来承担责任时,无辜的人们会感到懊悔:为何当初我是那么的安分守己,为何我没有一起去冒更大的风险?你犯的错误,大到整个社会都不得不来救你,你就是个英雄。雷曼应该觉得悲哀,他得不到救助,是因为他影响力还不够强大。那么,美国政府是如何被华尔街操纵的呢?在这场金融海啸中,最大的特点是利用金融危机,冲击各国的实体经济,留下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给各国政府,倒霉的不光是冰岛、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连美国政府也逃不掉。
有人说,美国政府多牛啊,他不是全球霸主,世界老大吗,怎么会让一群做金融的给涮了呢?大家要注意,事实上,美国政府的影响力并不大。这一方面,是由美国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另一方面,经过三十多年的民权运动以及越战期间的反战运动,还有最近的伊拉克战争,甚至恐怖分子袭击事件都对政府的影响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战争让政府公信度下降,特别是失败的、死亡人数多的战争,而战争更是耗费钱财的,钱财哪里来?当然是和银行借,地球上影响力最大的银行在哪?华尔街。美国政府早就成为了一个势单力薄的小政府。美国政府事实上的影响力非常小,他根本干预不了华尔街这些金融炒家。花旗乱成一团时,美国政府注资,花旗老总们居然打算拿出五千万美元给自己配备私人飞机。奥巴马一上台就骂华尔街是无耻之徒,但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愣没拿华尔街开刀,只是骂骂,发发牢骚而已。即便是美国最大保险公司AIG接受了政府注资,这些高管们还是敢烧掉五百万美元去顶级海滩会所度假,气得美国参议院干翻白眼,老百姓怨声载道。没用!人家华尔街就是牛,他们才不会因为你们的水深火热影响自己的天价享受呢。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白宫和华尔街的关系。商而优则仕,大概是最形象的说法。在这里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高盛。且不说现在一直在“挽救”金融危机的美国财长保尔森,是原来华尔街老大、高盛前任CEO,还有前任副国务卿佐利克,前任财长鲁宾等等。前首席运营官约翰·塞恩在格拉索薪酬丑闻后临危受命,担任纽约证交所主席。前运营副总裁罗伯特·杰弗里离开高盛后担任了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前投资银行部副总裁菲利普·墨菲现在刚就任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主席。前高级副总裁安德鲁·安帕现任纽约市经济发展局局长。一些高盛的高管卸任后还到欧洲当官,如欧盟3位反托拉斯专员马里奥·蒙提、彼得·萨瑟兰和卡雷尔·梵·米埃特。现任意大利中央银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基原来是高盛副总裁。一大串名单都够让人眼花缭乱了。华尔街这棵大树,已经在美国根深叶茂,而且盘根错节,要想触动谈何容易。
有人说,美国监管部门和美国决策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向上的政绩,或满足于标准化的监管模式(譬如,资本监管和风险监管),而默认或忽视华尔街的创新业务,不惜代价地透支美国经济基本面所能支撑的市场规模等这一不负责任的行为,才造成了华尔街创新业务“道德风险”的毒瘤。的确,美国政府是疏于监管,但这是美国政府心甘情愿地把权力送到华尔街的吗?完全不可能。事实上,上到总统竞选,下到决策制定,无一不和华尔街大财团的倾向有关。美国总统竞选,首先要受到大财团的财力上的支持,因为首先你这州那州的跑着去演讲,没钱成吗?不在媒体上塑造形象,不拉选票喊口号,能当选总统吗?这些没钱不可能办到。有人说,美国总统选举实际上就是在拼谁钱多,谁更受到大财团的支持。大财团为什么要支持你?这些都是经过精明的大脑做周密的利益计算的——你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利益最大化才是永恒的目标。久而久之,就不怕你的权力到不了华尔街手里。再说各种决策,被华尔街托上来的总统当然不能一手遮天,没事,咱还有大大小小来自华尔街的官员呢,大家心照不宣地为华尔街谋利。
各种政策的制定,对华尔街“暴利”的监管,都在慢慢地一步步让华尔街处于权力的顶峰。当然,华尔街的监管问题上也有很大的漏洞。漏洞最严重的时期是格林斯潘时期,格林斯潘在美国金融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被人们称为“金融沙皇”、“金融教父”、“美元总统”。在华尔街报纸上甚至在美国总统大选如火如荼的时候,放出这么一炮——“管他谁当总统呢,只要格林斯潘是主席就成了!”当时大家把这种话当成对这位金融神坛上的美联储主席的一种赞美,事实上,他说的应该是实话。正如世界金融航母世家——梅耶·罗斯切尔德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格林斯潘的影响力日益如日中天,美国总统换了几茬了,他却多次得以连任美联储主席,这“沙皇”一当就是19年,他确实应该对长期货币政策的失当之处负责。而且说他监管不力,工作失察,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华尔街这些年确实成了没爹管的“坏孩子”,而格林斯潘完全可以管一管,但他却选择了放任自流,始终没有出手,为什么呢?这就是华尔街所要的,格林斯潘只是华尔街的马前卒而已,他所负责的只是要把华尔街这头猛兽脖子上的锁链取下来,至于别的,华尔街才是老板。在格林斯潘统治时期,不断在呼吁“自由化,自由化”,华尔街也很配合,这些国际金融炒家炒出乱子来,格林斯潘也能顺利地平定,这些都让格林斯潘顺利地走上神坛,他的话语权也越来越有分量。美联储在调节利率水平的时候,本来只看通货膨胀率有没有抬头就可以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曾经是美国通胀的主要源头,但是格林斯潘还是只盯紧通货膨胀率本身以及劳动力价格指数。这样他坚信当时的利息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也不会带来太大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根本不需要调高。就这样,美联储被套进去了,开始采用低利率政策了。
如果说金融领域是一块大蛋糕,由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共同监管,那么,美国政府分得的正在越来越少,到最后,已经近乎没有。华尔街终于自由了。这种自由在一开始还是比较规范的,如一辆在车轨上行驶的火车。但最后,火车的速度变成飞机的速度了,车轨根本容不下它了,于是火车开始肆无忌惮地乱窜,国际金融炒家就是这辆火车。当然,这场金融海啸使很多金融巨鳄倒闭、重组和收窄曾经辉煌一时的核心业务,也让大批华尔街的精英暂时无家可归,可是,全球金融市场的财富管理机会随时都在等待这批精英继续施展难以被他人替代的才能!目前,新加坡政府就在以高薪大批引进华尔街的金融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并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国富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大英帝国的统治者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让他的子民愉快地幻想他们在大西洋的西端,拥有一个伟大的帝国。
但是,这个帝国到现在为止只是一个幻影而已;它不是一个帝国,而只是一个项目,一个计划;它不是一座金矿,而只是一座金矿的计划,一项需要持续、永久地支付费用的计划。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计划,如果情况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的话,为了维持殖民地的费用将难以估量。亚当·斯密认为正是那些大资本家绑架了大英帝国,广阔的殖民地才不会给英国人民带来任何的实惠跟利益。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大英帝国的人民而言,他们只有损失而没有利润。而这些,正如华尔街给美国塑造的泡沫假象一样,华尔街不仅操纵政府,而且还操纵媒体,可以这么说,华尔街就是在忽悠美国所有的老百姓。举个例子来说,美国老百姓住着小房子本身也没什么感觉,他们非要蹦出来——“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兄弟,生命这么短,不住大房子不是亏了吗?”是人都有享受欲,都想享受更舒服的生活,本身住小房子没什么感觉,经他们这么一蛊惑,顿时感觉小房子太破太烂了,还是买新房子吧。
可是,这些美国小老百姓又犯难了:“我们信用不够啊!”华尔街的精英们胸脯拍得梆梆响:“我给你们个新身份,次级信贷者。我借你们钱,就怕你们不敢!”乐观的美国人民一听开心了:“你敢给我们还不敢借吗?”华尔街给人们一个假象就是,让人们相信,自己买的房子在将来一定会升值,自己一定会在里面大赚一笔,他送给了人们一座华丽的大房子,不过这些只是海市蜃楼。当然,他们也在鼓励美国人消费,美国人本来已经有了一个彩电,他们非要说:“中国的彩电质优价廉!快去买吧,我借钱给你!”美国老百姓又相信了,继续买,继续超前消费,制造经济泡沫。现在,美国许多投资者的债券都打了水漂。美国人非常擅长透支,毫无理性地花钱买房子或者是过度消费。最怕的就是大家都这样,撇都不撇风险一眼,反正现在大家都在这样子做,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顶着呢。在华尔街的“引导”下,大众资金参与规模和群体范围变得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事实上,华尔街“绑架”了监管部门,在金融全球化环境下,华尔街也“绑架”了各国央行!全球救市,就是这一“道德风险”行为的最好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