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7400000029

第29章 离间内地台湾,遏制中国发展(2)

历史有时候是偶然性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政府马上改变了对华政策。6月27日,杜鲁门断然下令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两天后美国政府宣布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从此美国改变了“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的途径”,公开以武力阻止内地与台湾统一的局势。

事实上,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台湾的战略地位变得极其重要,也坚定了美国封堵中国的决心,美国人也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判断,美国人神经质地想象了一个最可怕的前景(正式的政要演讲),那就是中国出人,苏联人出武器,中苏联军拿下韩国,然后就是日本,然后是夏威夷,最后攻击美国本土。所以美国人就要在前沿封堵中国和苏联的进攻,台湾也就成了封堵中国的最前线。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东亚政策的主旨就是“遏制”中国。在这一背景下,台湾的战略地位在美国的眼中极大地提高。保持台湾与祖国分离、支持和援助台湾当局等,至少可以达到如下几个目的:

第一,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继续在国际上孤立中国;第二,使台湾成为遏制中国的军事基地;第三,在未来中国的政府“垮台”时,台湾当局可以成为取而代之的力量。总之,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是当时美国台湾政策的基础,也是美国与台湾当局的战略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就像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签约前给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秘密文件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对中国和台湾采取的政策,应当同我们正在德国和朝鲜奉行的政策属于同一类型”,即使台湾和祖国之间分裂的状态长期维持下去。由此可见,朝鲜战争改变了美国政府对台湾的态度。美国和台湾签署的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的蓝本的核心思想就是保持台湾与祖国长期分离,而美台军事安全关系正是以此作为蓝本的,所以不论是“台湾地位未定论”,还是“两个中国”等等,在美台条约签订后立刻成为美国处理对台关系的主要指针,就是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1958年发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美国一面派遣大批海空军力量在台海地区集结,一面要求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并公开承诺不以武力改变台海两岸关系的“现状(即当时的分裂状态)”。只是由于台湾当局的坚决反对,以及中国政府及时调整有关政策,才使美国迫使台湾当局从金门、马祖撤军的计划破产。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国家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基辛格代表美国政府所表示的立场中包括: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将随着中美关系改善减少驻台军队,并最终解决“《共同防御条约》”的问题。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重申了基辛格在台湾问题上的承诺,同时表示美国还不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将中国保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作为美国从台湾撤军的先决条件。同年2月28日中美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表达:“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民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尼克松政府就是以这种迫不得已和模棱两可的方式,第一次公开表示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

其实,这不是美国要放弃台湾,而是当时中国和苏联已经完全交恶,中国和美国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矛盾,但是相比中国和苏联的关系,相比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中美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战略交集。

苏联给予中国的战略压力太大了,几次要对中国威慑使用核武进行“外科手术”。上百万军队虎视眈眈地守在中国整个北方的蒙古高原上。一个攻击波就直下北京。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消除北方威胁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台湾问题在这样一个时期实际上已经殿后了。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经过艰难的谈判,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承诺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几年供应的水平,并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销售,经过一段时间导致这一问题的最后解决。

1979年初,美国与台湾互设了处理双方非官方事务的机构。1980年10月美台签订了《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及美国在台协会特权及豁免权协定》。卡特政府在协定中对美台的非官方性质做了严格的规定,并且不允许美政府高层官员在办公室会见台湾驻美机构的代表。

中国和美国团结在一起对付苏联,中美之间还进行了一些军事交易,比如美国向中国提供的“黑鹰”直升机,直到现在还在空军服役。美国的一些盟国也向中国提供武器,但是因为中国当年的外汇太少,很多的东西也就作罢了。此时中美合作成了主旋律,中日关系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此时台湾就像一个委屈的小媳妇,成了角落里的一个角色。

中国和美国合作对付苏联的副产品是换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中国的战略家其实也思考着中国的出路问题,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其实是巨大的历史机遇,如果中国还僵守着闭关的政策,等到苏联倒台以后,中国就可能真的被美国人封锁住了。

改革开放加强了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关系,使得中国和美国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等到美国人想孤立中国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办不到了。冷战的结束,1991年海湾战争后乔治·布什政府开始调整对台湾政策、提升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但是在台湾,1987年蒋经国开放老兵返回内地探亲,两岸交往的大门打开了,就这样发展了好几年,大量的台资企业到内地投资,等到台湾李登辉当局想断绝与内地的交往时,也已经来不及了,在后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台湾实际上成了内地发展的助推火箭之一。到了今日,台湾和内地的经济实际上已经完全一体化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无论美国怎么样离间内地和台湾的关系,经济纽带已经无法切割,政治关系在长久的时间点上还得服从于经济利益。

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让美国人觉得一定要集中火力对付中国,而美国人找来找去,觉得最容易下手的地方还是台湾。延缓中国的战略崛起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任务之一。1991年6月和7月,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所谓“关于台湾前途的政策”的第二百八十五号修正案,使该案成为1992年度美国援外法案的一部分。这是1979年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后美国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台湾问题的正式文件。9月间,布什在给国会的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五年以来第一次专门谈到台湾。

1991年开始,美国政府开始公开将中国定义为“威胁”,如布什总统在当年11月12日在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发表演说时,将中国列为“亚洲不稳定根源”之一。国务卿贝克在当年底发表的文章中,表达了同样的认识。基于这种看法,美国开始加强对中国的防范,美国媒体也开始在国内和亚太地区散布“中国威胁论”,并很快达到甚嚣尘上的地步。

2002年2月28日,《纽约时报》在国际版载文披露,基辛格在其回忆录《白宫岁月》中关于1971年他与周恩来总理就台湾问题的会谈与实情不符,“误导读者”。文章说,根据最新出版的美国政府解密档案,当年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双方基本取得共识,这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三十年前首次访问中国以及美国与中国建交的必要条件。因此,基辛格当时便向中国领导人保证,美国不追求“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

由华盛顿民间研究机构“国家安全档案处”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出版的解密资料显示,基氏在1971年7月密访北京期间与周恩来总理会谈时,虽未同意中方关于要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要求,但他说,美国“不主张‘两个中国’解决方案或‘一个中国’、‘一个台湾’的解决方案”。

正是由于基辛格在7月9日的会谈中做了这番表态之后,周恩来才首次对两国建交表示乐观。他说:“(问题)获得解决和我们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有希望的”。至于尼克松本人的态度,解密档案显示,他似乎不愿在台湾问题上做太多让步,但他知道美国必须承认不追求“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他的中国之行才可能成功。

基辛格与周恩来的首次会谈于7月9日下午进行,时间长达七小时。会谈记录共四十六页,其中有九页讲到台湾问题,而且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获得的共识是后来尼克松得以在次年2月成行的关键。新解密的文件显示,会谈的前三分之一都是讨论台湾问题。周恩来坚持,中美要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回归祖国”。但基辛格在他1979年出版的回忆录《白宫岁月》中仅说“台湾问题在(与周恩来的)首次会谈中仅简略提及”。

事实上,基辛格与周恩来两人的讨论包括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承诺在越战结束后将撤离在台湾三分之二的美军。此外,基还向周表示,他预期北京和华盛顿将在尼克松第二个总统任期的初期完成建交。但尼克松在1974年因“水门事件”辞职,副总统福特继任总统后在政治上处于弱势,美国与中国才无法在基氏预期的时间内完成建交。

美国“国家安全档案处”新出版的四十一份文件原本收藏于官方“国家档案局尼克松总统资料计划”,它们记录了尼克松政府在1970年和1971年与北京接触的努力。出版的资料大多数已解密。该档案处还说,这是基辛格首次密访北京时与周恩来会谈的记录,首次公之于世。公布的是会谈近乎完整的记录,但有几页仍未解密。日前,正在伦敦旅行的基辛格就此问题接受电话采访时承认,他的回忆录可能“误导读者”。

有人否定基辛格和中国建交的价值,其实,基辛格当然会很生气美国有些人对他的评价,如果和中国建交没有价值的话,那就相当于否定了基辛格这个人,这个他当然不干了。他也认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后退实际上是很合算的交易,因为战略结果是美国赢得了对苏联的不战而胜,同时也将中国成功地纳入了世界市场体系中来了。

台湾问题已经发展到今天,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日本学者大前研一说,其实在2005年中国就已经实现了经济统一。至于政治上的纷争不是什么问题,那些只是给政客们耍嘴皮子留空间了。按照大前研一的观点,美国人在台湾问题上其实也只能在边上耍耍嘴皮子了,打打政治牌可以,要是真的断了台湾人的财路,台湾人也不会干。

大前研一非常佩服邓小平的战略决断能力,他认为如果邓当年不进行改革开放,中国就不能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将自己变成国际经济的一部分,在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也正好赶上了互联网时代,只要中国不断地而且真诚地吸纳全球的智力成果,东亚将会回到千年前的模式,中国将重新回到自己的历史位置。有时候和对手博弈的过程中,在正确的时间点做正确的战略决断真的是非常重要。

美国西太平洋上的瓶塞

台湾在美国人的战略棋盘中,实际上是一个活子。在东亚的棋盘上,这是一个随时能够动的棋子,美国在太平洋上已经没有了战略对手,以往的战略对手日本已经被美国收服,宿敌苏联也已经支离破碎。美国的目标就是在世界的海洋上不能再出现海洋霸权国家。了解了美国的意图,也就理解了美国总是捏着台湾不放手的缘由。

大战略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和普通的百姓思考的方式不太一样。当年苏联在外蒙古的问题上对中国发难,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根本就不可能对苏联形成威胁,蒋经国质问苏联人,为何有如此强的欲望分裂中国国土?斯大林认为,现在你们不行,不代表你们将来不行,苏联和中国之间需要一个战略缓冲区。即使是友好国家,在战略问题上也是冷冰冰的,因为不变的永远是利益,不是哥们儿义气。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如果能够直接掌控台湾的话,当然,台湾的中国人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不会任由美国人来摆布。美国人掌控台湾的目标,就是将中国的海上战略能力捂住,让整个太平洋都成为中国和美国的战略缓冲区,美国人以前说“台湾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而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则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战略瓶塞”,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围堵住中国进入大洋。现在,台湾则是美国人制造的“自由基地”,综合利用台湾,上玩意识形态,中玩政治阴谋,下玩经济围堵,同时收割台湾财富,两边通吃。

棋子的命运大多悲催,但是台湾的发展还是可以的,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美国人支持台湾,对台湾开放市场,在局部制造一些经济优势,以保持自己的“优越性”,当然这主要跟台湾人自己爱拼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年确实有一批国际性的经济人才跟着蒋介石跑到了台湾,台湾经济建设的人才基础比较好。

改革开放以后,祖国又给了台湾很大的经济利好政策。这对于台湾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两个领导一个兵,幸福的却是小兵。祖国对台湾疼惜有加,美国人也是“关怀备至”。美国人的意图就是死死地抓住台湾不放,过几年就出个幺蛾子,让中国纠结于此,不能分心在国际上有更多的作为。这是美国对台的实质立场和用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台湾充当着美国“航空母舰”的功能,中国的东南沿海就在台湾和美国空军的打击范围之下,其实,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难得的具有海洋意识的地区,这里的人群被压制住不能经略海洋的话,实际上整个民族的命运都受到巨大的影响。

台湾当局也曾想“反攻内地”,但是美国人只是把台湾当成一个棋子,并没有支持台湾国军打回来。两者的战略分歧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台湾依赖美国海空军的“保护”,这种分歧虽然比较厉害,但是也没有破局。

同类推荐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

    作者以犀利的文笔、理性的语言,通过深度调查报道的方式,为中国权力场作了全身的X光扫瞄,关注领域从驻京办到培训中心,从公车改革到公务接待,从官员出书到官员出国,从干部挂职到干部年轻化,从秘书升迁到秘书腐败,从公务员收入到公务员工资……本书视线扫描之处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其报道将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深入解开涉及事件的内幕,并借用专家学者的分析和解读,启发读者有深度的思考。
  •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本书从网络时代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权力进行考量,以领导行为的六要素为主线,探索在这个以服务与引导为特征的新时代,领导者如何系统整合浩如烟海的领导理念和领导智慧,才能启发思路、创造价值,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热门推荐
  • 战道之守护

    战道之守护

    一生为复仇而活赢得天下。为爱人而战。赢得一生陪伴
  • 与太子厮混的日子

    与太子厮混的日子

    简介:十二岁入皇宫,错位成太监,巧遇小太子,三年同相伴。发育在即,跑路要紧!快撤!小太子后玄无知的问“小青子为啥你会腰疼”小青子无奈的答“那是因为我哈腰哈久了呗!”小太子后玄认真的说“那我来给你捶捶背吧!”小青子无比嗨皮的答“真的吗?可是我怕掉脑袋!”终有一日展翅高飞,仗剑走天涯,夜宿孤山危险时,巧遇帅气美男子。一路相伴妙事多,此人身份太子也!轩少严肃的说道“交你一个办法,嫁给我,然后修理我!”某女“….”轩少脸上挂上了无赖的笑“没想到耍你会那么的有趣..”某女怒了“xxxxx”轩少郑重的说道“我命令你,不准忘记我。”跑路不成功,反被到吃?吃的骨头都不剩,无语…算了就当我上了太子,我也没有亏吃!负责还是算了吧!我不要做三千佳丽中的一个,不要.不要!----------推荐好友沐依晨文文:青春校园搞笑暖文学长,等等我:http://novel.hongxiu.com/a/330216/推荐泉水完结文我的冷酷王子上:http://novel.hongxiu.com/a/293110/我的冷酷王子下:http://novel.hongxiu.com/a/321422/泉水连载文雪影★无痕:http://novel.hongxiu.com/a/330197/泉水微博:http://weibo.com/s357s--------------
  •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网购浪潮的兴起,使得很多人认为终端销售已进入低谷。事实上,舒适的购物环境、真实的产品触感以及现场的导购解说,都是门店销售的绝对优势,而店员是使这一切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关键。《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从店员岗位角色入手,分别从职业素养、销售技巧等诸多方面为新入职的店员展示相关工作的情形和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门店店员。
  • 我意登天

    我意登天

    登天路,登天路,一步登天路,一生登天路!一步登天路,永无回头路!一步登天路,何处是尽头?这是少年许愿的故事,这更是一段传奇!
  • 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管理员工,从“心”开始。本书从人才选拔、员工成长、企业用人、员工行为塑造、员工考核管理、点燃员工激情、员工赏罚管理、提升员工归属感等8个方面入手,采用“问题/现象 心理效应分析 解决措施”的结构模式,解析了员工行为背后的根源,并从管理学与心理学角度提供了解决之道,以供企业管理人员更完美地完成工作!
  • 业成就论

    业成就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灭天之路

    灭天之路

    意外穿越成为一个乞丐,原本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却因为一天机缘巧合的夺舍而有了新的转机……
  • 忧恋倾绯

    忧恋倾绯

    她,家世贫穷,有朝一日,终于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著名的绯樱学院。他,富家子弟,玩世不恭,花钱如流水。只因她穷,他对她百般刁难。而她却不看在眼里。绯樱倾恋,看他们,如何能塑造青春传奇,演绎不一样的人生。
  • 光澈之榭

    光澈之榭

    以光澈帝国最优秀的法师,战士,暗杀者,神唤者在执行公主接送的任务中.涉及军部的阴谋为序章开始.序章过后一个接一个不知缘由死去的人.各种云谲波诡的阴谋一重接一重浮出水面,每一章每一个故事,一些微小的细节如一根针一只蜜蜂立刻将所有情节反转过来.(玄幻加悬疑加文采的好书千万不要错过)
  • 兽血沸腾

    兽血沸腾

    我的“女朋友”撞见了我当时尴尬的一幕,不一样的玩点,恶俗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