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9900000014

第14章 民食天地

舒婷

家吃国吃

南方风俗,新媳妇过门第三天,公婆要检验其烹调手段,并推及家教。某书香门第同时娶两房媳妇。大媳妇起早洗手下厨,果然整治一桌佳肴,公婆齐口夸奖。大媳妇谦虚道:“有油有葱,煮粪也香。”众人面面相觑。小媳妇接着也办一桌美食博览,啧啧声遍起,那媳妇福了一福,谦逊着道:“并非媳妇巧,乃是多佐料。”胜负不辩而明。

以上故事经我老外婆用漳州土音屡教不止后,我得以明白烹调精义中有一要素是佐料,它同时强调了中国饮食文化中那个“雅”字。我外公因此补充:少年时代他只身流浪来厦门,啃两个大光饼,叫一碗菜牌上最便宜的汤,美其名“青龙过江”,只花一个铜板,其实不过一碗清汤加两节葱段。

海边人吃鱼有个考究,一鲥二三马鲛,以鲥鱼品位最高。某大户考媳妇。那新娘子毫不示弱双手捧出一盖盘清蒸鲥鱼,果然浓香四溢。婆婆筷子一碰,看见鱼身刮得光溜溜,脸就沉下来。原来据说鲥鱼之名贵在于鳞,只有鱼鳞才能熬出特殊浓香的金黄色鱼油来。等鱼吃完了,才发觉鱼鳞一片片被丝线穿起来,团在盘底。这样吃起来既方便又保持了原味。所以那公公长叹一声:“到底是三代世家呀!”这户人家终于讨到了一个豌豆公主。

这故事却是我父亲最得意的家教之一。由此可见,我父亲不但重视饮食质量,还讲究形式。即使家常小饭桌,他也要求相应的套盘。几根青菜也要炒得有个名目出来。遇有家宴,更是萝卜染色,西红柿雕花。这种极端的形式主义使几个孩子一致断定,父亲对烹调的乐趣全在手做上,而非口尝。

在我父亲勺子里,除了人肉之外,大概没有什么动物是不能入口的。当他从银行经理的位置上一跤跌成“右派”,被发配到露天煤矿掘煤后,家里流水般寄去的都是他信中指定的食物。困难时期,他抓田鼠,剥皮后穿在树枝上烤;他拣毛栗,煨在灰里;摘地瓜叶、南瓜叶;甚至爆炒蝗虫。若不是臭虫有一股怪味,说不定也成了一道不愁来源的菜肴,一切牙齿能咬动的东西都被辘辘饥肠吸收成蛋白质,使父亲在严酷的劳动中得以生存下来。母亲早逝,父亲一直主宰厨房,兄妹三人乐得饭来张口。虽不灶边偷艺,但饭桌上耳濡目染兼口尝,已有自己的食谱。等各自成家,短期突击,无不烧炒自成体系。轮到老父挨家去验收,仍是摇头:青还不如蓝。

南北的饮食习惯相差甚远,其程度不啻于中餐和西餐,但并不是一处相同的地方都没有,毕竟是中华民族。水土之外,还有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比如汤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风行全国。

家吃如此,把舌头娇惯了,外出公差开会,回来一定瘦半圈。中国确实地大物博,小小福建,隔一个县就有不同花样的吃法。厦门的海蛎煎到了泉州已有不同,到了福州则是两码事。等到出国去,便同仇敌忾起来,一致怀念的是国吃。比起三明治来,甭说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春卷,就连南北通行的阳春面,也叫人痛苦思念得直磨牙。尽管尝过法国蜗牛,日本生鱼,荷兰烤肝,喉咙那儿总是窄的,肚子是虚的,成日不知饥饱。每逢有外国朋友请吃饭,问西餐还是中餐,立刻直指中餐馆。虽然知道到了西方不尝异国风味实在没出息。

推己及人,从伦敦回来,给一位工作极努力经常以三明治果腹的好朋友写信:“好好保重自己,每天至少吃一顿中国饭。”

南吃北吃

也许不是所有南方人,仅仅对我而言,南方与北方的饮食之大相径庭,不啻两个距离遥远的国度。

北京近年来挖掘出不少御膳曝光,包装日益精美,比当年进贡皇上还要宫廷几分,吃到口中,不过一大堆面粉加糖而已。我承认这是偏见,绝对。请北方同胞息怒。

曾经有一批部队作家来厦门开笔会,住最豪华的金宝大酒店,每日活虾醉蟹的供奉,却是愁眉苦脸,日见憔悴,诗文都呈营养不良状地难产。酒店老板获悉,请他们吃饺子,这帮汉子立刻鲜活起来,呼叫吆喝,方显英雄本色。我去看朋友,恰逢饺子会,大喊倒霉,平生不喜饺子。有时去北京开会,老朋友竭诚相待,召来五六个帮手,又揉又切又剁,虾仁、精肉、姜丝什么不惜血本,包上来不过是一道菜,以我哥哥的话来说:一双筷子无处走动,挟来挟去老在一个大盘子上。

在不同的场所吃饭所享受的是截然不同的滋味。宾馆酒楼尽管整洁干净,但必须举止文雅,未免束缚了食欲的手脚。而像这种街边馄饨摊档则自由多了,站着吃,坐着吃,蹲着吃,甚至边走边吃都无人多说一句。食,本性也。怎么体现食之本性?恐怕这种街边食档最能体现。

去年,天琳、杨牧、陈所巨等老诗友到厦门来,请他们尝广东味的“早茶”。送上来的早点是一个个巴掌大的小蒸笼,里头搁着三个指肚大小的虾饺或一对凤爪。客人没敢吭声,账单开来令人咋舌,杨牧忍不住摸摸还是瘪着的将军肚说:“舒婷,你到新疆来吧。我请你吃西瓜,半个瓜你双手都捧不动,有一二十斤哩。”陈所巨小声嘟囔:“至少茶也能大杯喝个痛快。”大家相视,不禁捧腹。

因此想起多年以前艾末末等几个北京孩子来厦门过暑假,回去就来信劝我:“我发现你那么瘦,全是喝粥来着。”敢情他们在我家天天喝粥喝出恐粥症来了。我父亲最是喜欢这一拨拨小客人,喝粥能喝三五碗,吃菜顺带把盘子刮得干干净净。若是开罐头,我们全家人向来盯着那层浮油发愁,末末拿起来能喝个精光。这几个北方青年已快被南方清淡的口味逼疯了,我父亲还一直以为是他的烹调手段高超。

家可以说是吃饭的最佳场所,无拘无束,饭量之丰富,可随心所欲。只是在人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吃家常便饭渐渐地成为一种奢求。

新疆至今未去,倒是去了一趟内蒙。诗友千里相会,说不定平生也只有一次,大家格外热情。清晨起床,便见饭桌上戳两瓶白酒侍候。猪肉、羊肉、牛肉、狗肉,什么肉都有,高高叠成罗汉盘。口中便实实在在地说:“太铺张了,还是简单一盘青菜好。”殊不知这个节令里,连黄瓜也老远运来,切成细丝,数出几根摆在盘边当观赏植物。到了齐齐哈尔,又是请吃饭,这次已有极稀罕的鱼。壮胆开口求一碗汤,朋友急急如令,片刻将一大钢精锅拎到我身边。虽然只是清水加一条黄瓜打一个蛋,也觉无限美味。一喝再喝,肚子如鼓,再也喝不完,便推销给主人。主人豪气十足地回答:“我们北方人喝酒不喝汤。”

即使到了国外,南籍侨民和北籍侨民也决不混淆。记得有人请张洁回家吃饺子,旁闻者属北方人立刻离座紧追不舍。只有我依然拨弄着炸鸡腿无动于衷。只是在陈若曦家,连续几天吃着她专为我熬的稀粥,就以台湾小酱瓜,我方觉得我还有一个胃,它失落在牛排和薯条中已久。

台湾饮食和厦门饮食之区别,不过是一条街的街头到街尾而已。要不,一曲烧肉粽怎唱遍海峡两岸。也只有台湾人和闽南人的鼻子才能隔三条街就闻到烧肉粽的香味。南方名牌风味这么多,常常打击北方朋友,说他们只有饺子这一门功课。去年在英国北岛家里做客,早餐为了省事,也吃三明治。北岛递给我一支牙膏型的鱼籽酱,连欧洲人也觉得稀罕的美味,不料北岛夫妇还怅然不已:“真想再吃一顿北京的炸酱面呀。”天啊,什么不好怀念,居然怀念炸酱面!

大吃小吃

到了今天,我们已经不必依靠凭票供应的两斤猪肉,切丝剁片炒块烧,只差没有把自己的手指头连带割下来,变尽花样做一顿年夜饭。即使平常周末,兄弟们回老屋聚会。七十老爹学而不倦,手中菜谱时时赶潮流,茴香鸡、铁板尤鱼串地做出来,总是满满来满满撤回去。只有青菜,永远供不应求。现时南方人的口味刁到什么程度连南方人自己都心中有愧。不用说甲鱼、龙虾、海参、鲜贝,连猪的腭膜和鸡脚也起了个冠冕堂皇的艳名登大雅之堂。直至有一天,七岁的儿子挟起一块猪肉,感慨说:“妈妈,我们已经穷了吗?”举座皆惊。儿子补充说,上学路上听邻家奶奶说:“现时是富人吃泡菜,穷人吃肉了。”

即使如此,有位大学教授留饭,桌上四菜一汤。菜是一色的蔬菜:白菜、菜瓜、扁豆、豆牙菜,汤是豆腐汤。这位教授并非供职于佛学院,而是闻名全国的中文系。他被迫吃素的原因简明易懂,因为他的月薪只能买十公斤猪肉。

厦门作为特区开放之后,餐馆业如此发达,完全控制了市场行情。今年七八月旅游业受挫,不少餐馆纷纷歇业,市民们大为开心地吃上了活虾。从前这些生猛海鲜都集中在餐馆临街的水箱里耀武扬威呢。我因为沾了点虚名,被请去大吃的机会总是有的。只要可能,一概拒绝。据那位吃素的教授朋友说,当前社会应当是吃而优则仕。在饭桌上升迁、发财者比比皆是,还听说令餐馆业萧条的原因之一,是报纸一再呼吁的禁止公款暴吃暴喝的新规定。因此,定有许多人的口中要谈出鸟来的。

不得已赴宴归来,累得两个嘴角挂在耳边不能恢复原状。最惨的是边上还坐个半生不熟的吃客,既无旧可叙,也不好低头闷吃,寻找话题之艰难逼我诡称头疼,或佯装醉酒。这时候最渴望溜到街头去,找家小吃店,热气腾腾挤在人群中,也敢大声吸溜也能敲盘击筷。有次在广州一家豪华酒店吃饭,上一道菜是穿山甲,知道是保护动物,拒绝动筷;再一道是海狗,还是保护动物,心中已胀满,于是悻悻离席。有位青年朋友带我到大排档,倚墙端一盘五毛钱的炒田螺,唧唧啧啧接吻般响声四起地理直气壮,且放肆,且快乐。一路上还买些竹片穿着牛杂串,汤水淋漓地好不雅观。大街上人来人往,谁也不在乎谁,总比坐在花园酒店用蓝花细瓷小匙舀芝麻糊津津有味,反正也没有红楼梦里那一副兰花指。

热爱小吃不知是否与喜欢民俗有关。厦门小吃品种极丰富,最平民化的莫过于拿双竹筷自己在平底锅翻煎豆腐块。文艺界有些男士常常蹲在小吃街的马路灯下如此这般地满头油汗,伸长脖子呷口高粱酒,两眼放出光来。偶尔路过,就有人举杯相邀。终因脸皮太薄,远远望去馋虫乱爬而已。小吃摊上的文友还要以此为风雅,考证出当年鲁迅也是此途之老马,所以前面衣襟总是油渍一大斑,盖煎豆腐块者一大标志也。

我常外出,每到一地,有饭局常拒绝,私自穿街走巷打野食,屡受骗屡不改,偶尔也发掘真迹来讲给朋友听,朋友嗤之以鼻。

四川星星诗歌节,朋友请吃重庆火锅,被迫害得舌头肿胀,双唇黑紫,因此不要命地吃豌豆尖,然后不要命地闹肚子。以至被人搀扶着瞻仰乐山大佛。那大佛一看就知有个好胃口,正一脸钟情地望着对岸,对岸灯火阑珊处,正有一堆人围着麻辣豆腐出汗呢。

从此对重庆火锅绝念。但由于拉肚子,终于没能尝遍四川风味。所住旅馆对面有一家餐馆就叫“美美夫妻肺片店”。天天看见,从此刻骨铭心。若有人问我,世上最美味的小吃是什么,回答:夫妻肺片。

因为至今我尚未尝过。

同类推荐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美文雅句染年华:那些美得令人心醉的哲理句集

    美文雅句染年华:那些美得令人心醉的哲理句集

    人有时候就像藤萝,要生存就得靠别的东西支持,在拥抱别人中获得向上的力量。《美文雅句染年华》犹如一个关于人生和世界的展厅,让你与世界上最睿智的洞见零距离接触,让你醍醐灌顶,让你感悟年华。
  •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作者是伟人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一位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他的散文气势雄奇,语言精炼,笔力遒劲,条理明畅,颇具特色。收入这部《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的55篇散文,总计近14万字,反映了作家厚积薄发的创作状态。这是他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 用破一生心

    用破一生心

    一提起智慧,一谈到哲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柏拉图与弟子们散步其中的古希腊阳光下的花园。可是,洛阳宫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似乎却被很多人漠视。
  • 四川曲艺史话

    四川曲艺史话

    本书给了四川曲艺一个简洁、明快的艺术定义,对众多曲种进行了三级分类法,介绍了从汉代到近代四川曲艺的发展情况等。
热门推荐
  • 三国之我是刘璋

    三国之我是刘璋

    李文穿越了,无奈的成为了少年时代的刘璋,他能在刘备的手里守住基业么?能在战火连天的三国时代闯出一番名望么?一切的一切还不可知······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刘璋称霸巴蜀,精兵良将不可胜数,世家诚心归附,蛮王俯首,兼有陇右,此亦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为今之计,当连横孙刘,共抗曹操,伺机夺取天下以全将军之志。————诸葛亮《隆中对》
  • 花叶死亡之日

    花叶死亡之日

    南洋富商席有仁远赴日本与恩人会面,却不料刚到日本,身边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命案——先是独居老人被绞杀,后是地方政客的侄子中毒身亡,紧接着他的恩人竟然也因煤气中毒而死!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件,凶手却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揭开真相的关键到底在哪里?但是真相总会大白。只是当拨开重重疑云之际,那份历经岁月蹉跎的情感,不知是否依然和从前一样隽永甘醇……
  • 那些年,我们的爱情

    那些年,我们的爱情

    剧情介绍:唐啸天:孤儿长大,并由飞鹰帮老大亲手带大。一手创立叱煞风云唐氏集团。他是唐氏集团的一切,也是风雨一霎的飞鹰帮老大,更是红极一时的实力派歌手。当霸道正气的他遇上了风华正茂,貌美如花的她。即便她心有所属,仍不顾一切地抢夺,掠爱,把她囚禁在自已的身边。面对她的指责,她的怨恨,她的不甘,她的逃离,她的反抗,她的哭诉,他都心甘情愿地承受,只因一颗心早已沦落。她的一切,他都想拥有。任青青: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却遇上了不平凡的人生。有一个温馨的家,有疼爱她的父母,在他们备受呵护下长大。当意气风发的他,遇上她,当冷漠如霜的他,遇上她,三人纠葛,如火如天,是怨非怨,谁是谁非。伟铭:冷式集团的少主。从小备受冷落,不得宠,在极度缺乏亲情的温暖中成长。继母对他虎视眈眈,想除之后患。在一次暗杀中,流落街头。所幸被冷帮帮主收留,后为帮主效命,立下汗马功劳,接下帮主之位。青青是冷帮帮主的侄女,当天真浪漫的她遇上了脑控千疮的他是怎么样的一段宿命情缘。家族的冷漠,继母的追杀,使出他不再相信任何人一颗心逐渐冰冷起来。直到光芒四射的她走入了他的生活一点一滴地融化了他滋养着他那颗早已垂死的心。在她的照耀下,逐渐打开心房,不再冷漠。朝夕相处下,如胶似膝的他们相爱了。对于他们的交往,青青的父母始终不赞成。父母的阻扰,迫使他们更坚决的要再一起。为了对抗父母,青青更是搬出家,与伟铭同居。
  • 身骑白马

    身骑白马

    等待与背叛。男欢并女爱。复仇后复虐。换下青葱,着上华服。她毅然抛弃寒窑。千年后的薛平贵与王宝钏。在荒诞的年代上演一出荒诞的戏,呈现出一个欲望的青春年华。最后都微笑地归于小团圆。
  • 月尽天明

    月尽天明

    命运轮回转生,横亘天地棋局!绝世荣光到来之前,月光已经在世间祭奠了千年!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流淌在这漫漫星河!
  • 陈年魅影

    陈年魅影

    2011年,我遇到了我难以忘记的一个人。然后这个人现在又不知所踪了,为了寻找她。我把我和她的故事写成了这篇。(奉魅之命,完结。)
  • 熏锦

    熏锦

    她是相府嫡出小姐,亦是惊才艳艳的一阁之主。上一世,她为了他,可以放弃自己在暗中筹谋的一切,可却换来一个怎样的下场?一朝重生,她步步为营,定要那些利用她的人加倍奉还,血债血偿。可她却遇见了他。原本只是逢场作戏,可戏完之后他却紧抓不放。且看一代惊世太子妃如何睥睨天下!
  •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本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视野,在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北开发的具体实践,就“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战略意义、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农村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 神魔之战纪

    神魔之战纪

    上古世纪,一本遗留下来的魔典,一把被岁月摧残的魔剑,铸造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岁月星辰刻画沧桑年轮,只为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天地之局,谁为主宰?
  • 心有灵犀:百变娇妻往哪跑

    心有灵犀:百变娇妻往哪跑

    他爱她入骨。她念他铭心。她贪恋他的温柔,留恋他的温度,却还是选择了离开。再相见时,青梅是否竹马,竹马又是否青梅?一场戏剧性的相遇,一场悲剧性的爱情,一场伤感的分别,豪门的恩怨里,谁的真情,谁的假意,该如何分辨?所谓的真爱,所谓的誓言,所谓的背叛,所谓的不离不弃,所谓的不辞而别,将在这一个故事里,上演所谓完美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