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8300000032

第32章 生活中的大智慧(4)

有一个落魄不得志的人碰见了一位智者,问其为何自己总是无所作为。智者沉思良久,蓦地舀起一瓢水,问该人:“这水是什么形状?”该人摇摇头说:“水能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将水倒进了杯子里,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又把杯子里的水倒进旁边的花瓶里,这人又说:“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无奈地摇摇头,端起花瓶里的水倒入了一个盛满沙土的盆里,水便一下子浸到沙土中,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之中,智者抓起一把沙土,说:“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啊!”该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之后,高兴地说:“我知道您的意思了,您是想说社会就像是一个个有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进到什么样的容器中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极有可能在一个有规则的容器中消逝,速度之快,并无法改变。”智者没有说话,只是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上摸了一会,然后顿住。这人将手伸向智者所摸之地,感到有一个凹陷。智者说:“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顺着屋檐落下,这个凹陷就是长期落于此的结果。”此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虽然人有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之中,但是也应该像这小水滴一样,改变青石板,直到把容器破坏。”智者说:“对,这个凹陷最终就会变成一个洞。”

人就像是水,面对不同的社会“容器”,要有不同的形状,但是无论外形怎样变换,只要保持内心的清静,便可有一番作为。唐代诗人刘禹锡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生如流水,遇到任何的艰难险阻都要如水一样静。保持心静,就要在这个世界中依靠自身的意志力遏制杂念,摒弃外界的诱惑而进行独立的思考。保持心静的人,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区分自我与欲望,如何不受欲望的支配,如何在诱惑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

10.坦率真诚是慧根

在这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于单独行动的社会,只有真诚地面对他人,才会换来他人的真诚;只有坦率地面对他人,才会换来对方的坦率。社会使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单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茧,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佛教讲究以诚待人,以真待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真诚相待。

对待他人要坦率真诚

一位年轻的居士去拜访一位得道高僧,两人从早上一直聊到中午,高僧觉得这位居士十分博学。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庙里的小和尚看两人谈得这样投机,便为他们准备了一大一小的两碗面。高僧看了一下摆在自己面前的面条,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你吃大碗的吧。”

一般来说,居士为了表示宾客的谦让,应该将大碗的面再次推到高僧的面前,以示自己对他的恭敬。谁知道,居士居然一点也没有推让,拿起筷子张口就吃。高僧见他这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心里想:本来以为他慧根不浅,谁知他却一点礼仪都不懂。居士吃完饭后,看见高僧依然没有动筷子,而且脸上带了一些愠色。于是他就笑着问高僧:“师父为何不吃呢?”

高僧仍是一语不发。居士笑着说:“我实在是饿了,只顾着狼吞虎咽,忘记师父了。如果我将您推给我的大碗再推到您的面前,那就不是我的本愿了。既然不是我的本愿,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那么我问师父,您将大碗推给我的目的是什么呢?”

高僧仍然带有一丝不悦,说:“吃饭。”

居士说:“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吃饭,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您推我让呢?难道您将大碗面推给我的时候不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高僧听完之后,气也消了,并且也有所顿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谦让、客套的,但是有时候这种关系如果做得过火的话,反而会给对方为人虚假、不真的感觉。还不如适当地谦让一下,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坦率与真诚即可。人们之间的交际实质上就是给予和索取的过程,并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在物质方面,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因为这是基本的礼仪,但是如果这份缺乏诚意,只能视作是恩赐,出于无奈不得不接受;在精神方面,同样缺乏真诚与坦率的话,别人就得不到自己的给予,自己自然也就索取不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坦率真诚地与人交往,才是人际关系管理的重点。

北宋大词人晏殊14岁的时候参加殿试,宋真宗便出了一道题让他做。晏殊看过试题后说:“我十天以前就已经做过这个试题了,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外出个题目吧。”宋真宗见他这样坦率真诚,并没有因他冒犯自己而定罪,反而还觉得这是一个可信之人,便赐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在史馆任职期间,每逢节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员都会到外面吃喝玩乐。晏殊因为家贫,没有钱出去,只好和自家的兄弟们在家里读书写字。一天,宋真宗点名要晏殊担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许多大臣不解,宫中有才华者不在少数,为何会点名晏殊。宋真宗解释道:“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和他的兄弟们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听了,谢恩之后便说:“我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里穷而已,如果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如此这般坦率与真诚,宋真宗对他更加信任了。

俗语说得好:“真诚贵于珠宝,信实乃人民之珍。”只有自己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坦率真诚,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社会上虚假之人众多,而且各种繁文缛节也使得人们喜欢戴着面具做人,殊不知这样只会让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困难。过分的客套与谦让,只会让对方觉得自己虚伪,不真诚,而且有些东西明明是自己想要的,却推脱给别人,不够坦率,这样的人是人人敬而远之的。

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与真诚,首先自己要学会坦率,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诚,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会变得简单而实在,自己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1.心无杂念,才能拥有一颗平常心

人之所以会活得痛苦,就是因为有太多在意的东西和事情,容易被自己心中的杂念所牵扰,进而内心不能保持清净,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也就融入了太多了个人情绪。佛家讲究无欲无求,心无杂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看淡人生。

难得平常心

有一个婆罗门住在罗阅祗城,他常常听周围的人说舍卫国人民不但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供养佛、法、僧三宝。为此他十分向往,于是他便想去舍卫国学修佛法。到了舍卫国以后,他看到田地里有父子两人正在耕地、播种。这时,有一条毒蛇突然出现在儿子面前,将他咬死了。再看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还继续手中的农活,甚至连头也不抬。婆罗门甚感疑惑,便上前来问其原因。没想到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有何目的?”

婆罗门回答:“我从罗阅祗城来,听说你们国家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我打算来此求学修佛。”然后他又问,“你的儿子已经被毒蛇咬死了,你为什么不难过,反而还接着耕地播种呢?”

耕种者说:“人的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成佳坏天,皆为自然规律,忧愁啼哭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伤心得连饭都不吃,觉都不睡,什么都不干,那不就跟死人一样了,活着的意义就不大了!你要是进城,路过我家的时候,请你替我转告我的家人,说儿子已死,不用准备两人的饭菜了。”

婆罗门边走边想:“这个人真是不像话,儿子都被毒蛇咬死了,竟然也不悲哀,还想着吃饭,真是连一点人情味都没有。”进入舍卫国以后,他来到耕种者的家中,见到了他的妻子,便说:“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只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妇人听了婆罗门的话之后说:“人生即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的儿子也是一样啊!生是赤条条地来,死亦赤条条地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婆罗门听到这位妇人的回答后,没想到竟然也是如此。于是他就很生气,便对那个妇人说:“你的儿子死了,你难道一点都不觉得心痛吗?”

妇人沉默不答。

婆罗门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国家,因为之前他听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如何慈爱、孝顺,如何供奉三宝,所以才决定不远千里来修行的,没想到竟然会碰上这么没有人情味的人,这种人怎么配信佛修道呢?百思不得其解的他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见到佛之后,他向佛行礼,然后退坐一边,满脸愁云。佛已经明白了他的来意,但还是故意问他为何忧愁。

他说:“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忧愁。”

佛又问:“遇上何事不合你所想呢?”

他便把自己去舍卫国的所见所闻如实地告诉了佛。佛听完后,说道:“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人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正视世间及人生的自然规律,所以也就无忧愁了。尘世之人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互相贪着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即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以自制。正如人得了热病一样,高热谵语,恍恍惚惚胡说八道,只有经过良医诊治下药,热退病愈,才不会再说胡话了。世间俗人长时间被贪、嗔、痴三种烦恼袭扰,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无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灭、道之道理,那么自然烦恼尽除。这些人皆可以正道啊!

婆罗门听到佛所说,即自责道:“我真愚痴,不明佛法大义,现在一经佛说,如黑暗中见到光明,恍然大悟。”于是他皈依佛门,并受持五戒,精进而修持出世之法。

虽说这个故事有些夸张,因为没有哪个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死的时候还能无动于衷,但这也是在告诉世人世间的一切都有其规律,面对大喜大悲、生死、苦难等,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处世态度,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实在是难得。面对这个世界的种种诱惑,有几人能够不为所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世间能引起自己情绪波动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有人甚至看到一朵花谢了都会泪流不止,忧愁伤心。与其这样,不如以平常心来看待,顺其自然。

马祖道一大师在《景德传灯录》中向世人开示了“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之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这便是“平常心是道”的来历。人生多磨难,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是顺顺利利的,不如用平常心处之,任花开花落,潮去潮来。平常心,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常,它是人生的一剂良药,让世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宠辱不惊,闲庭看花。

同类推荐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全能宅男

    重生之全能宅男

    修真派太乙真人第三大天才子弟修炼失败,被自己的师兄暗算。意外重生到都市,而且意外获得全能戒指。清纯的校花,美丽的老师,熟妇,以及天真的丫头,本书是后宫文,也是一本YY小说。在都市《重生之全能宅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全能宅男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言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都市艳遇全文阅读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本人新手,刚刚开始写。O(∩_∩)O谢谢评论手下留情
  • 花木鸟兽集类

    花木鸟兽集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立足本职

    立足本职

    本书阐述了“善于规划职业路径的人将走向成功”这样一个主旨。就像去一个地方需要事先画好地图一样,职业生涯规划勾勒的是职业发展的路径,出色的职业规划将带领我们走上成功之路。
  • 饕餮传

    饕餮传

    物则天竞,适者生存。既然万物都有定论,且看我吞天噬地剥夺世上不平,从此我让天明,它不敢黯。
  • 绝品小神医

    绝品小神医

    校花又痛经?我来按摩!御姐乳脉癌?闪开,让我来!小萝莉病了?让叔叔瞧瞧!王老板癌症晚期?对不起,挂号排队去吧,今晚没空,嫦娥姐姐约了!
  • 木宅灵异录

    木宅灵异录

    在木家村里有一座古宅,相传民国时,村中木宅大老爷发了一笔不义之财建盖了这木古宅。可惜好景不长,民国六年初,一次莫名的大火烧毁了这里的一切。唯有刚刚海归的大少爷逃过次难逃离木家村,去了别处。直到他的后代,意外见到那位苍老又有故事的人。【本小说纯属虚构】
  • 绝色特工之我只想要平静的生活

    绝色特工之我只想要平静的生活

    “扣扣”声响起,梦涵低头看着手机提示,系统提示有人加好友,梦涵不耐的关掉消息,她不喜欢加陌生人,可是没一会,提示音又响起,梦涵再次拿起手机,这次,附加消息里只有五个字:是我,萧漫东。
  •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敢下“狠”手才能成功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没背景、没关系、没资历、没学历,都不是足以致命的缺陷,只要我们对自己敢下“狠”手,就能改变命运,从低谷走向人生高潮。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强者以弱者为食,激烈的竞争容不得弱者偏居一隅,要想不被“吃掉”,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逼迫自己变狠。
  • 秘术之天下无双

    秘术之天下无双

    我出身风水世家,可爷爷和爸爸却不让我学术数。高一那年,爷爷将那本霸道的奇书《无双谱》传给了我,并给我留下了一个神秘的预言,接着他就暴毙而亡。十年之间,我工作不顺,运气不佳,没有爱情,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尝尽孤独,历尽坎坷。直到那一天,我在酒吧认识了一个茅山术师,她告诉我,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合作的话,两人都可以得个高寿,不然的话,就各自回家准备后事吧……
  • 明伦汇编人事典八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八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