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9600000047

第47章 语文部(243种)(4)

[清]冯承辉(1786-1840)摹。金石图录。见《日记·己未/6/28》。冯承辉,字少眉,又字少麋,号伯承,别号老麋、眉道人等。精于篆刻。另著有《古铁斋印谱》、《印学管见》、《历朝印识》、《国朝印识》、《题画小稿》、《石鼓文音训考证》、《古铁斋词钞》、《棕风草堂诗稿》、《两汉碑跋》、《琢玉小志》等。

■《金石萃编》

[清]王昶(1724-1806)编。160卷。鲁迅考辨金石,往往征引此书。

《朝花夕拾·后记》、《集外集拾遗补编·会稽禹庙窆石考》等文中提及。本书收周秦至宋、辽、金金石铭刻1052件,以石刻为主,铜器铜文仅10余则,又兼及少量瓦当、泉范。全书依时代排列。本书网罗宏富,且将金石目录、录文、题跋结为一编,体例精严,故被视为清代金石学集大成者,嘉惠后学甚深。

■《金石萃编补略》

[清]王言撰。金石文字。2卷。有光绪年间刻本。见《日记·1934/6/2》。

■《金石萃编校字记》

罗振玉撰。金石文字。1册。《日记·乙卯/9/12》提及此书。

■《金石存》

[清]吴玉撰。金石文字。15卷。有嘉庆年间刻本,见《日记·1923/2/12》。

■《金石分域编》

金石地理志。见《日记·丙辰/3/11》。

■《金石例》

[元]潘昂霄著。此类著作较多,为讲述墓志碑文的工具书。《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提及此类著作。

潘昂霄,字景梁,号苍崖。历官昆山县尹、翰林侍读学士、通奉大夫。雄文博学,为世所重。谥号“文僖”。著有《河源记》1卷,为第一部记录黄河源头的风土志。

■《金石录》

[宋]赵明诚(1081-1129)撰。金石目录。30卷。有《四部丛刊》本。见《日记·1934/12/8》。

赵明诚,字德甫(又作德父)。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的第三个儿子。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21岁在太学读书时,与李清照结婚。崇宁四年(1105年)十月,授鸿胪少卿。赵挺之去世后,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乡里13年。致力于金石之学。《金石录》是一部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更具规模和价值的金石专著。著录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2000种。

■《金石契》

[清]张燕昌撰。金石题跋。1部5册,附《石鼓文释存》。琉璃厂购得,同时购得《长安获古编》1部2册,共计7元。见《日记·乙卯/3/6》。

《金石契》后来寄周作人阅,见《日记·乙卯/4/8》。张燕昌,字苞堂,号文鱼,又号金粟山人。

■《金石书目》

缪荃孙辑。又作《金石目》,2卷,见《日记·丙辰/3/11》。

■《金石续编》

[清]陆耀(1771-1836)辑,陆增祥校订。金石文字。21卷12本。

2元5角购得,见《日记·乙卯/4/21》。

陆耀,字绍闻,号劭文。所著有《双白燕堂诗文集》,又尝补王昶《金石萃编》成《续编》4卷。

■《金石学录》

[清]李富孙(1764-1843)著。

《准风月谈·各种捐班》中说:“到得民国,官总算说是没有了捐班,然而捐班之途,实际上倒是开展了起来,连‘学士文人’也可以由此弄得到顶戴。开宗明义,自然是要有钱。只要有钱,就什么都容易办了。譬如,要捐学者罢,那就收买一批古董,结识几个清客,并且雇几个工人,拓出古董上面的花纹和文字,用玻璃板印成一部书,名之曰‘什么集古录’或‘什么考古录’。李富孙做过一部《金石学录》,是专载研究金石的人们的,然而这倒成了‘作俑’,使清客们可以一续再续,并且推而广之,连收藏古董,贩卖古董的少爷和商人,也都一榻括子的收进去了,这就叫作‘金石家’。”鲁迅文中并非抨击李富孙,而是抨击李富孙的三流末流的模仿者。

■《金石苑》

[清]刘喜海辑录。金石图录。6册。《日记·丙辰书帐》等提及此书。

■《金石志》

[清]阮元撰。又称《两浙金石志》。1部12册。鲁迅在琉璃厂直隶官书局购得,2元4角。见《日记·甲寅/4/4》。《集外集拾遗补编·会稽禹庙窆石考》等文提及此书。

■《金文编》

容庚(1894-1983)辑录。金石文字。14卷。该书是一部体例谨严内容丰富的金文字典。1925年初版时有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序言。此书收入金文正文1894字,重文13950字,附录2000余字。这是从3000多青铜器铭文拓本或影印本临摹而来。有释文,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方便。鲁迅购于直隶书局,1部5册,7元。见《日记·1925/11/21》。

■《金文丛考》

郭沫若著。该书是关于钟鼎文的研究著作。1932年东京文求堂出版。

《书信·320817致许寿裳》提及此书。

■《金文述》

[清]刘心源(1848-1917)著。又称《古金文述》。20卷。本书为解释古代祭祀用礼器铭文的著作。书又名《奇觚室吉金文述》。《书信·280802致章廷谦》等文提及此书,系从杭州抱经堂购得,见《日记·1928/8/19》。

刘心源,文字学家、书法家。名文申,字亚甫,号冰若,亦号幼舟。光绪进士。历任顺天府同考官、广西布政使等。1909年,当选湖北省商办铁路协会会长,力主铁路商办。中华民国成立,历任湖北临时议会议长、省民政长。精研文字,酷喜金石。与杨守敬、张裕钊被张之洞誉为湖北三大书法家。所任各地皆留有墨迹。刊行著作有《古文审》、《古石文述》、《古文审》曾在日本再版。

■《金文续编》

容庚辑。金石文字。《日记·1935/6/25》提及此书。参《黄山十九景册》条说。

■《金文馀释之馀》

郭沫若撰。金石考释。日本东京出版。1册,3元,鲁迅于内山书店购得。《日记·1932/12/3》提及此书。

■《京畿金石考》

[清]孙星衍撰。金石题跋。2卷。有光绪年间刻本。《日记·壬子/6/29》提及此书。

■《荆南萃古编》

[清]周懋琦等辑。金石图录。有光绪年间刻本,鲁迅于来青阁购得,见《日记·1935/11/21》。

周懋琦,字子玉,号韩侯,曾奉旨以台湾知府身份兼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

■《筠清馆金文》

[清]吴荣光辑。又作《筠清馆金石文字》。5卷5册,4元购得,见《日记·乙卯/6/20》。

■《斋集古录》

[清]吴大辑。金石文字。《日记·戊午/6/27》提及此书。

■《历代钞币图录》

未详何人著录。金石图录。1册。鲁迅托人带回绍兴,见《日记·乙卯/12/3》。

■《历代符牌后录》

罗振玉辑录。金石图象。《日记·丁巳/12/30》提及此书说:“午前同二弟至青云阁富晋书庄买《古明器图录》一册,《齐鲁封泥集存》一册,《历代符牌后录》一册,共券十九元。”参《古明器图录》条说。

符牌,原指朝廷发遣驿使时执勤官员佩带的信物,一般以金属制成。这里“符牌”为一种拓片,包括各式令牌、腰牌及虎符、鱼符、龟符。

■《历代符牌图录》

罗振玉辑录。金石图象。又称《符牌图录》。《日记·乙卯/9/21》等。

周作人寄阅,鲁迅后又寄回,见《日记·乙卯/9/21》、《日记·丙辰/8/8》。

■《隶释》

[宋]洪适辑。现存最早集录汉、魏及西晋石刻文字的专著。27卷。鲁迅考辨《吕超墓志铭》提及此书,见《集外集拾遗补编》。该书为鲁迅早年于琉璃厂购得,另有《隶续》、《隶释刊误》等共8册,12元。见《日记·丁巳/5/6》。

■《隶释刊误》

[清]黄丕烈撰。为《隶释》之校勘刊误表,附于《隶释》之后。参《隶释》条说。

■《隶续》

[宋]洪适辑。该书为《隶释》的续集。鲁迅考辨《郑季宣残碑》提及此书,见《集外集拾遗补编》。参《隶释》条说。

■《隶韵》

[宋]刘球著。汉隶字典。该书勾摹了宋代之前出土的汉碑隶字,包括两汉以来庙碑、墓碣、遗经残石、镫、钲、盆、镜等上的隶字,按韵分类。全书10卷,以楷体为字头,计3275字。字头下,辑录并分别注明隶字出处。有碑目1卷,所引诸碑凡261种,今已大多不存。书后附有翁方纲碑目考证及《隶韵》考证。该书是研究汉字历史和语言、金石谱录、书法篆刻的重要参考书。鲁迅考辨《吕超墓志铭》提及此书,见《集外集拾遗补编》。

■《两汉金石记》

[清]翁方纲(1733-1818)撰。金石文字。22卷,6册。西泠印社邮购,见《日记·乙卯/5/6》。

■《两浙金石志》

[清]阮元纂。金石地志。18卷。有光绪年间刻本。见《日记·甲寅/4/4》。

■《两周金文辞大系》

郭沫若著。金石文字。日本出版。1册,8元。见《日记·1932/1/22》。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郭沫若著。金石题跋。日本出版。“一帙三本,八元”,购于内山书店,见《日记·1935/8/28》。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郭沫若编。金石图录。日本出版。该书初版只有考释,没有图录。几次再版,作者都在增加内容。后成为荟集和研究青铜器铭文的重要著作。鲁迅从1932年购藏郭沫若初版著作,每次再版,都继续购藏,可见对郭沫若研究成果的重视。该书于内山书店购得,20元,见《日记·1935/3/23》。

■《吕超墓志拓片专集》

又作《吕超墓志铭》。金石题跋。该铭出土于1916年12月,鲁迅为之考辨,有《〈吕超墓志铭〉跋》,见《集外集拾遗补编》。又作《吕超墓志》,见《日记·己未/8/31》。

■《吕望表》

又称《齐太公吕望表》、《修太公吕望祠碑》。石刻碑文。[宋]赵明诚《金石录》载:“晋太康十年三月,汲县令卢无忌立。”后来碑石破损,清毕沅《中州金石记》记载,《吕望表》损裂后,于东魏武定时再立。表中有文王梦天帝事。《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提及此碑文。

■《明拓汉隶四种》

碑帖。民国初年上海有正书局影印。《日记·甲寅/12/27》提及此书,参《黄石斋夫人手书孝经》条说。

“四种”为《张迁碑》、《郑季宣碑》、《郑固碑》、《武荣碑》,有清书法家翁覃溪(即翁方纲)题志及桂末谷(1736-1805)跋文。

■《南阳汉画象仿拓记》

孙文青(1896-1986)撰。金石地志。1934年金陵大学出版。《书信·351115致台静农》提及此书。

■《南阳汉画象集》

关百益(1882-1956)辑。又作《汉南阳画象集》。金石图录。1册。周建人代买,2元4角。《日记·1930/11/15》提及此书。

■《攀古楼汉石记存》

[清]吴大撰。金石文字。1册。鲁迅于琉璃厂购得,见《日记·戊午/12/2》。

“攀古楼”为清大臣潘祖荫(1830-1890)的堂号,专藏青铜器。

■《齐鲁封泥集存》

罗振玉辑录。金石图录。《日记·丁巳/12/30》提及此书,参《古明器图录》条说。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千甓亭古砖图释》

[清]陆心源辑。金石图录。4册。周作人寄阅,后寄回,见《日记·乙卯/7/2》、《7/29》。

千甓亭坐落在湖州市东门月河街,是陆心源宅院中的一建筑,因曾藏有汉、晋古砖近千块而得名。陆心源藏书之富冠两浙,因有200部宋板书,故名其号为“宋楼”,与当时常熟铁琴铜剑楼瞿氏、杭州八千卷楼丁氏、山东聊城海源阁杨氏并称“海内四大藏书家”。

■《秦汉金文录》

容庚辑。金石文字。见《日记·1932/10/19》。

■《秦汉瓦当文字》

罗振玉辑。金石文字。1卷2册。鲁迅从钱稻孙处借得,鲁迅曾“景写”其文字;后又专门购得此书。见《日记·乙卯/3/19》、《3/29》、《4/10》、《9/19》。

■《秦金石刻辞》

罗振玉辑。金石文字。1册,周作人寄阅,见《日记·乙卯/9/12》。

■《秦泰山刻石》

[秦]李斯书。金石文字。上海艺苑真赏社影印北宋拓本。见《日记·1933/1/15》。

■《清仪阁古器物文》

[清]张廷济(1768-1848)辑。金石文字。鲁迅于商务印书馆预定书,见《日记·1925/3/1》。

张廷济,嘉庆三年(1798年)中解元,以后多次会试未中,遂家居从事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张廷济精金石考据之学,尤擅长文物鉴赏,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伪,别其源流。著名学者阮元督学浙江时,对张廷济极为推重,来往密切,订为金石交。张廷济所居有清仪阁,毁于清咸丰年间。

■《求古精舍金石图》

[清]陈经(1792-?)辑。金石图录。有嘉庆年间刻本,4册,西泠印社邮购,见《日记·乙卯/6/7》。此书后来寄周作人阅,见《日记·乙卯/6/28》。

陈经,字抱之,号辛彝,以“求古精舍”为斋名。阮元弟子。

曾任嘉定主簿。

■《曲阜碑碣考》

孔祥霖(1852-1917)编。金石题跋。1册,鲁迅说:“排印本也,不善。”见《日记·乙卯/8/23》。

孔祥霖,字少,曲阜人。光绪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河南提学使,兼署布政使。有《强自宽斋遗稿》。

■《权衡度量实验考》

[清]吴大撰。金石题跋。1册,《日记·乙卯/9/12》提及此书。

■《山樵书外记》

[清]张开福撰。金石文字。《日记·1935/3/21》提及。张开福,字质民,号石匏,晚号太华归云叟。

■《山右金石记》

[清]张煦(1822-1895)撰。本书为《山西通志》的单行本。有光绪年间刻本。《日记·丙辰/8/27》提及。

■《山右金石录》

[清]夏宝晋编。金石地志。有光绪年间刻本。《日记·1923/8/24》提及。

■《山右石刻丛编》

[清]胡骋之(1840-1912)编撰。40卷。内收《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文。有光绪年间刻本。1部24册。6元购得,见《日记·乙卯/11/6》。鲁迅曾见有精拓本,并以之校订该文。《集外集拾遗补编·〈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说:“胡氏言,今拓本多磨泐,故所录全文颇有阙误,首一行书撰人尤甚。余于乙卯春从长安买得新拓本,殊不然,以校《丛编》,为补正二十余所,疑碑本未泐,胡氏所得拓本恶耳。”

胡骋之,曾任山西巡抚。

■《陕西碑林目录》

即《陕西图书馆所管碑林碑目表》。1卷。友杨莘士赠,1册,见《日记·乙卯/2/5》。

■《石鼓文释存》

参《金石契》条说。见《日记·乙卯/3/6》。

■《矢彝考释质疑》

鲍鼎(1898-1973)撰。金石题跋。鲁迅于上海中国书店购得,《日记·1932/3/4》提及此书。吴其昌作《矢彝考释》,罗振玉有《矢彝释》,鲍氏乃作《质疑》。

鲍鼎,字祝遐,又名宏爽,著名建筑学家。

■《四朝宝钞图录》

罗振玉辑录。金石图象。即《四朝钞币图录》。2卷1册。《日记·乙卯/9/12》提及此书。“四朝”谓金、元、明、清。

■《嵩阳石刻集记》

[清]叶封(1623-1687)撰。金石地志。1923年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湖北先正遗书》之一。《日记·1925书帐》提及此书。

《四库全书提要》说此书为:“国朝叶封撰。封字井叔,黄州人。顺治己亥进士,官至工部虞衡司主事。是编乃康熙癸丑封官登封知县时作也。登封地在嵩山南,故其所录碑刻,以嵩阳为名。”

■《宋拓魏黄初修孔子庙碑》

又称《孔羡碑》、《鲁孔子庙碑》、《修孔子庙碑》、《封孔羡碑》。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立,曹植撰文、梁鹄书写。碑在山东曲阜孔子庙。有宋人张稚圭题记拓本。上海有正书局影印。《日记·甲寅/12/27》作《黄初修孔子庙碑》。公元220年曹丕代汉为黄初元年。

■《苏斋题跋》

[清]翁方纲撰。金石题跋。1921年西泠印社木活字排印。见《日记·1932/12/30》。

■《隋唐以来官印集存》

罗振玉撰。金石图录。《日记·戊午/3/17》提及此书。隋官印遗存甚少,今见仅“广纳府印”、“观阳县印”、“桑乾镇印”3种。

唐印遗存较多,罗振玉《隋唐以来官印集存》著录近20种。

■《隋轩金石文字》

[清]徐渭仁(?-1853)辑。金石文字。有同治年间刻本。1部4册,2元4角购得,《日记·乙卯/1/30》,“隋轩”作“随轩”,误;《鲁迅全集》第15册第730页注,也误。徐渭仁晚号“隋轩”,是因为购得隋代开皇年间《董美人志》,遂自号“隋轩”。徐渭仁,清道光、咸丰时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家、鉴赏家。与陈鸿寿、张廷济、王学浩结为书画、金石之友。精于鉴赏。另有《春晖堂丛书》等。由于收藏品多,室名分别有“春晖堂”、“千声室”、“宝晋砚斋”、“实事求是斋”、“寒木春华馆”等。另辑有《春晖堂丛书》、《法帖》等。

■《泰山秦篆二十九字》

金石文字。附《鲁孝王石刻》,共1册,民国初年上海有正书局影印南宋精拓本。《日记·甲寅书帐》提及此书。

■《唐风楼金石文字跋尾》

罗振玉撰。金石题跋。1册。见《日记·乙卯/7/27》。

同类推荐
  •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这是一本纯粹的知青文集,她最宝贵的是蕴涵其中的知青精神;这是一本有文学含量的书,她最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汩汩真情。文学融入了万千知青四十年绵延不断的梦里,知青和文学若即若离却始终对它有一种热爱与畏。我们在被为知识青年的年代里,拥有的知识实在太少;我们在不再年轻的时候,却珍藏起了一个名字:知识青年!于是我们提笔抒怀,回首百感交集的往事;我们敲击键盘,记录那一段磕磕碰碰走过来的日子。
  • 最经典的寓言故事

    最经典的寓言故事

    本书包括《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妙趣横生,蕴涵着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恶丑的鞭笞,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故事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这些口头创作的故事,经过几百年的修改、补充,到16世纪才最后编定。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艺术魅力历久不衰,对世界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落花镇

    落花镇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作品包括:“到阳村去看油菜花”、“三嫂的手镯”、“天堂里的红嫁衣”、“干了这杯酒”、“来年的来年”等。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语言流畅。
  • 全本绘图山海经·海内外九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海内外九经

    《海内经》是《山悔经》十八篇文字的最后一篇,它描述有39处人文与自然场景,既包括撰写者所处时代的内容,也涉及撰写者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从中不难发现,《海内经》的撰写者,对古代氏族、部落、民族的血缘传承关系,以及先人的科学技术发明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突出的记述。
热门推荐
  • 狂武破苍穹

    狂武破苍穹

    热血少年,独闯四大圣地,横渡无尽汪洋,苦寻武道极限!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路成长,破除宇内魔障!狂霸少年,执刀纵横天下,匹马快意恩仇,笑尽天下英雄,狂霸八荒六合!九州动荡,我主沉浮!天既不存,怒破苍穹!
  • 逍遥崛起

    逍遥崛起

    他打过杂、吃过亏、受过苦、吹过牛、装过逼、扯过淡、流过泪、撕过心、裂过肺、伤过背、断过手、残过腿、;他进过军队、做过杀手、混过黑道、干过保镖、打过黑拳、玩过赛车、讨过生活、去过国外、干过特工;他上过学、逃过课、扛过枪、打过仗、杀过人、放过火、扮过猪、吃过虎;他也困过、累过、委屈过、感叹过、茫然过、失败过、无奈过、伤心过、遗憾过、后悔过;但他没有屈服过、害怕过,也不曾求过情、拉过脸;他坚信,风雨之后终会有彩虹、作为男人就要敢与命运做斗争、做,才能成功!他叫逍遥游,他有着所有男人不曾经历过的人生!!!请记得我的名字,香蕉卟呐呐i!
  • 洪荒寻芳录

    洪荒寻芳录

    遥遥殷商,玛雅天祭,仙道茫茫,鬼道苍苍。一把黑剪,划破洪荒神秘面纱;碧落九霄,搅乱万古惊天棋局;现代男子穿越上古碧霄仙子,看他如何回转本性!继往开来,展狗血无限三界画卷;破碎虚空,拂动太古星空之秘。本书属于慢热型,历史人物将会一一出现,剧情一步一步展开,敬请期待……
  •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共收集了300首生动形象的小童谣。为了使小朋友能够更形象地了解童谣的意义,所以每首童谣都配有和主题相关的彩色图片,而且每首童谣后面都有“悄悄话”版块,这样可以让家长读给孩子听,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和了解生活,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为了更好地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知识,我们在每页的页脚还附加了“小谜语”。总之这本书可以送给孩子读,也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可以使孩子的内心充满智慧,也可以使孩子的生活充满关爱。
  • 星空主宰

    星空主宰

    浩瀚宇宙,百族并存。一个变异血灵,让穆青从地球崛起,抗衡虫族。紫色竹林引下千万道雷劫,黑色鲲鹏振翅碾碎无数个强者。在这星空中,只有一个主宰!
  • 连接阴间的热线

    连接阴间的热线

    阿峰是一名电台主持人,也是一名专讲鬼故事的主持人。本是无神论者,但接听了一次热线,就使他改变了,对鬼魂的认知。鬼魂无处不在,只是你看不见而已。如果哪天你见到的话,嘿嘿······恭喜你、中大奖了。阿峰也就是这样一位中奖之人,他不但能与冤魂通话,甚至黑白无常、钟馗都能联系他。更牛的是被阎王封为‘阴阳巡吏’。
  • 完美戏局之画妖

    完美戏局之画妖

    大二生尹凉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家叫〔三生〕的画馆,在里面做兼职,却与那只画妖投入了太多的爱情点滴。当真相露出,原来这只是一场游戏,玩心的游戏。当命画的融入,尹凉再次睁开眼睛,所有人都忘了她要去兼职的事情,时光好像回到了她应聘成功的前一天早上,笙潇的经纪人换了,是一个陌生人,学校附近没有了叫〔三生〕的画馆,难道…一切都是梦吗?真的是一场梦吗?〔简介废…〕
  • 前汉通俗演义(二)

    前汉通俗演义(二)

    本书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一部流传广泛、影响颇著的简明通俗的西汉史读本。
  • 夏天不化的雪

    夏天不化的雪

    爱情,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则是青春。青春,不管爱得有多深,终究逃不过分离吗?苏子宸,我不想你离开我。
  • 通古鉴术

    通古鉴术

    鉴术在我国历史上来源已久,与瞳术,相术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奇术,瞳术讲究以眼为媒,观其之微,更多的却需要气运加持,如阴阳眼、三生瞳,多是天生所有,异别之处,远超常人。至于相术,离不开阴阳八卦,以人之穷力,衍化天机,因而相术精能者多半不得善终。而鉴术就要普通上许多,东西的好坏需要鉴术,古董的真假更需要鉴术,不过世间却流传着这样一种鉴术:术能通古,鉴物、鉴人,鉴山河,此为《通古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