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3000000015

第15章 高平之战(1)

高平之战是后周与北汉-契丹联军的一次决战,也是赵匡胤的福缘之战。它让周世宗柴荣重新认识了赵匡胤。高平之战后,基本奠定了中原王朝的稳定性。赖此一战,中原王朝成为当时亚洲地区的一大强国,也为后来大宋王朝的建构预先铺演了地缘环境。

平北汉柴荣亲征

后周大帝柴荣即位伊始,即准备在南唐用兵,目的为取江淮之地,免除后顾之忧,同时又借助江淮粮仓,为大兵提供粮秣,好用于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兵发江南时,却得到了北汉来袭的消息。仇国后周,太祖郭威病逝,让北汉主刘崇大喜过望!他当即谋划趁后周国丧期间大举入寇。于是派遣使者到契丹请兵。

公元954年农历二月,契丹派遣武定节度使(治所在陕西洋县)、政事令(国务大臣)杨衮率领万余骑到达晋阳(今太原)。另有一种说法是,契丹派遣的援兵除了杨衮万余骑之外,尚有其他部落步骑五六万人,号称十万,来助刘崇。

刘崇称帝之始就有了与契丹的勾结。当时的契丹主还是耶律兀欲。兀欲曾令部下给刘崇的儿子,时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刘承钧写信,表示通好的愿望。北汉本来承续后汉而来,刘崇又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兄弟,而刘知远一直抗击契丹,不与契丹通好。契丹不知道现在北汉的姿态,所以,首先派人与刘承钧联系,大有投石问路之意。

刘崇知道消息后,大喜,即令刘承钧回信,称:"本朝已经沦亡,我来绍继其位,很想遵循晋朝先例,向北朝(契丹)求援。"这话给契丹传递了三个信息:一、我刘崇想坐稳这个帝位。

二、我北汉与契丹"通好"的模式,不必效法刘知远的后汉,可以效法石敬瑭的后晋。石敬瑭那时怎样与契丹"通好",我就怎样与契丹"通好"。

三、期待契丹支持后汉。耶律兀欲得到消息后更加高兴。这是继石敬瑭、赵延寿、杨光远、杜重威、李守贞之后,契丹经略中原的又一颗棋子!而这时后周也派遣了使者来与契丹联系--当时的中原诸国还没有人有覆灭契丹的梦想,所有的中原帝国,最大志向就是守住燕云旧地,与契丹划定合理疆界,和平共处。后周也没有"扫灭契丹"的梦想,只是想最大程度地收复石敬瑭时期的失地。派遣使者出使契丹也是这个用意。

耶律兀欲等人研究中原形势后,给了刘崇一个答复,送来了三个信息:一、后周也在与我们契丹联络。二、但我们契丹愿意与北汉刘崇友好。三、每年,北汉要给契丹输钱十万缗。刘崇研究这些信息后,非常害怕。他担心后周与契丹"通好",于是很快答应契丹的条件。不但答应岁币十万,还上书自称"侄皇帝致书于叔天授皇帝",请契丹天授皇帝给北汉皇帝施"行册礼",也即由契丹册封,以此取得刘崇出任北汉皇帝的合法性。

不久,耶律兀欲在内斗中死亡,但继任者耶律璟却将这一份政治遗产继承过来,继续保持着与北汉的宗主国关系。所以,当北汉求援时,耶律璟保持了契丹对外政策的连续性,派出大将杨衮来为刘崇一壮声势。

北汉主刘崇则自率精兵三万,任命义成节度使白从晖为行军都部署,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与契丹军在团柏(今山西汾西县)会师,南下赴潞州(今山西长治)。义成军要塞,今属河南滑县,北汉在山西中部和北部,并不实际占有滑县,因此,白从晖的节度使,是"遥领"不是"实领",是一个虚衔。武宁军要塞,在今江苏徐州,张元徽的节度使,也是"遥领"。

北汉军屯驻梁侯驿(今山西沁县附近),后周的昭义(治所即潞州)节度使,大将李筠派遣将军穆令均率步骑兵二千人迎战,李筠自率领大军在太平驿(潞州附近)安营。北汉第一名将张元徽与穆令均交战后,佯败,穆令均得胜追击,张元徽伏兵起,穆令均阵亡,潞州兵被斩杀千余人。李筠初战不利,退归潞州,据城坚守待援。潞州在开封和太原之间,各距二百公里左右。

周世宗柴荣得到了北汉南侵的消息,准备御驾亲征。但群臣并不信柴荣有战场经验。这个新任的后周皇帝,此前几乎没有战功可言,万一带兵败衄,对立国不久的后周来说,不是耍的。

老臣冯道说:"刘崇自逃归晋阳后,国势蹙,士气丧,必不敢自来。先主晏驾不久,陛下新近即位,人心易动,故陛下不可轻易北征。应遣一员上将去抵御。"柴荣道:"刘崇庆幸朕有国丧,又看我年轻新立,很有吞并大周、席卷天下之心。朕不可不往。"冯道坚持争辩。柴荣道:"过去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去亲征,朕何敢偷安!"冯道说:"不知道陛下能做唐太宗否?"柴荣说:"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冯道说:"不知道陛下能为"山"否?"周世宗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估计没有人听了这话会高兴。冯道自以为是四朝元老(加上契丹,是五朝元老),此番话说出,大有倚老卖老的意思。但大臣王溥极力鼓励柴荣亲征。柴荣不听诸位意见,独纳王溥之说,亲征。

两军遭遇对峙巴公原

北汉张元徽前锋正在乘胜扫荡晋中南,进逼潞州。柴荣下诏,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引兵自磁州固镇出北汉军后,镇宁节度使郭崇威副之;又诏河中节度使王彦超引兵自晋州东北邀击北汉,以保义节度使韩通副之;又命马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清淮节度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将兵先趋泽州(在山西东南部),宣徽使向训监军。

显德元年(954)三月十一日,柴荣从大梁出发。随柴荣亲征的有大将张永德、李重进、樊爱能、何徽等人--还有赵匡胤。另遣慕容延钊出军北汉身后,刘词调遣兵员随后跟进。

柴荣志在必得,这阵营,几乎是倾全国之精兵而动。但柴荣等于自己做了先锋官,真正的大兵还在后面,他不管更多,带着不足一万人的先锋部队,只管前进!

五天后,柴荣到达怀州(今河南沁阳)。控鹤都指挥使(皇家卫队指挥官)赵晁私下对通事舍人(传令官)郑好谦说:"贼势方盛,我军应该持重缓进,挫其锐气。"郑好谦将这番话的意思告诉柴荣。

柴荣正要疾进以占其先机,听到此言,大怒道:"你哪能说出这等话来,一定是有人指使你这样说。说出这个人,就让你活,说不出,就让你死!"郑好谦只好实话实说。柴荣将这俩人都上了枷锁关在怀州的监里。

然后继续前进,当晚,过了泽州,在城东北野营。北汉主刘崇以为年纪轻轻的柴荣必不敢亲征,他见潞州城坚固,难以攻取,决计越过潞州不动,直取大梁。不久,北汉兵前锋与后周军前锋在高平以南相遇,一战而退。柴荣担心北汉兵全部撤回晋阳,那样就要攻城,而攻城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平原野战。于是加紧前进。刘崇接到退回的前锋兵将后,在巴公原布阵准备决战。史上著名的高平之战开始了。由于战场在高平巴公原,所以高平之战又称巴公原之战。高平之战是后周与北汉-契丹联军的一次决战,也是赵匡胤的福缘之战。它让周世宗柴荣重新认识了赵匡胤。高平之战后,基本奠定了中原王朝的稳定性。赖此一战,中原王朝成为当时亚洲地区的一大强国,也为后来大宋王朝的建构预先铺演了地缘环境。

北汉处于山西这个狭窄的地方,地缘上属于河东(大河之东)。五代期间连年征战,国力至刘崇时,已经很微弱。北汉,盛唐时有户二十七万九千一百多家。到北汉末年户口仅余三万五千二百余,约当盛唐时的八分之一不足。刘崇强征十七岁以上男子当兵,总兵力三万多,几乎动员了全国五分之一人口参战。于此可以概见刘崇押注之大。

后周大军日夜兼程,直抵高平南郊。军队在晋城境内安排了供给府库即后勤管理机构,当时叫管理院,前后迤逦有几个村子。周世宗进入晋城地界,受到将士们欢迎,他乘坐的车辇被围住,士兵要一睹皇帝风采,柴荣从车辇走下,与士兵见面步行一段路,然后上车,至今晋城还有下辇村、上辇村。柴荣还做了充分的战前动员。他知道此战意义重大。

柴荣在追击北汉前锋部队时,刘词后续大军还没有跟上,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北汉赢得了先期优势。

巴公原决战就要开始了。后周左翼为李重进、白重赞;右翼为樊爱能、何徽;张永德领御林军跟随柴荣,居于中军,算是中军之内的总指挥部。左、右、中军,加指挥部,四个方阵,总兵力不到一万人。赵匡胤在张永德麾下。

北汉-契丹联军布局是:刘崇居中军,张元徽领左军,契丹杨衮领右军。总兵力四万余人。

北汉兵在北。后周兵在南。

这时候在刮东北风。东北风从正面、侧面扫掠着后周兵。

除了风声和偶尔的马嘶声,两军应该在方圆几十里的紧张对峙中有了大战前的寂静。

一战告捷大败北汉兵

北汉主刘崇遥见周兵不多,有点后悔向契丹借兵。他认为不用契丹兵也可击败后周军队。刘崇对诸将说:"我自用汉军就可破周军,何必一定要用契丹!今日不只要克周军,也要使契丹对我心服。"轻敌情绪溢于言表。

杨衮策马前来觇望周军,多年的征战经验告诉他:这是一支经由郭威训练出来的大军,不可小觑。他退回去对北汉主说":这是劲敌啊!未可轻进!"北汉主有一种临战前的兴奋,他激动地说:"时不可失,请公勿言,试观我战!"杨衮听后默然不悦。忽然,东北风开始转向,居然变成了南风!每一个北汉兵都感到了迎面来风的冲击。

契丹大将杨衮预感到不祥,他所在的位置让他看到了周兵的左翼和中军。风向的转变,让北汉一位文官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看出了危险。他劝刘崇,风向突变,吉凶未卜,或有不利,不宜出击。刘崇此时已经听不进劝告。杨衮再次向刘崇进言,劝他小心为上。刘崇骑在马上,细细的胡须迎风飘动,有了舍我其谁的慷慨。他很不礼貌地向杨衮挥挥手,说:"时不可失,请公勿言!"杨衮闻言愤愤然而去。待双方布阵完毕,刘崇觉得主动出击的时机到了,于是命正当后周右军的张元徽率左军首先进攻。张元徽催动万余人马向后周右军杀去。

后周右翼不足三千人,指挥樊爱能、何徽应该听说不久前张元徽伏杀李筠部将穆令均的战事,两军刚刚遇合,还没有交手呢,已经没有了勇气,居然不战而逃,三千人的队伍一时溃散,没有跟随樊爱能的,约近千人脱下盔甲放下武器跪倒双膝,投降北汉。

后周右翼阵脚大乱--很快,右翼已经不复存在。这样,后周的中军和御林军拱卫的指挥部右侧已经完全暴露。

周世宗柴荣观察战场形势后,深知局势瞬息万变,有此一败,后周士气正在丢失,也许只需要一个呼哨,就有可能全军溃逃。但就是这样的时刻,柴荣显示了一个统帅的天才。他看到左翼李重进那里碑碣一般镇静,李重进与白重赞似乎正在等待战机。于是,大帝柴荣不但毫无惧色,反而更加冷静。冒着北汉射来的箭簇,他调动起亲兵来--督战。

内殿直马仁瑀对众将士说:"让陛下的乘舆受敌,还用我辈干什么!"跃马引弓大呼,连续射杀数十人,后周士气益振。

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对大帝柴荣说:"贼势到头了,也就这样了,不会有大的动作了,很快就会被我所擒了。愿陛下按辔勿动,慢慢看诸将破敌就是。"说罢,也带领数百骑兵冲入敌阵。

当后周兵万分危急之际,赵匡胤的天才也同时显现出来。他对身边将士说:"主上如此危险,我等怎能不拼性命!"张永德没有得到命令,在他的职业习惯中,此时只应护卫皇帝柴荣,其他,不遑多想。老赵看到傻乎乎镇定着的上级张永德,忽然建议道:"太尉,贼寇表面气焰嚣张,但我等力战决计可以打败他!您手下有众多能左手射箭的士兵,请领兵登高,射箭出击为左翼,我领兵为右翼攻击。国家安危存亡,在此一举!"张永德一怔,但多年征战的经验让他立即就明白了,老赵的建议在此时乃是一个胜负手,存在着转败为胜的战机。于是并不计较上下级的格局,就按照下级老赵的临时动议行动起来。他与老赵各率二千人开始了布阵与冲锋。

他俩等于机动替补了樊爱能右军的全部空当,从后周禁军中调出四千人扑向了张元徽。

我猜想张永德的二千箭手应该分成几个横列,譬如四个横列,每个横列五百人,展开,应有几华里的锋面。他们顺风放箭。他们次第搭弦、射出、后退;后一列队伍向前,继续搭箭、射出、后退;第三列队伍再向前,搭箭、射出、后退……如此循环不断,每一次都有五百枚钢铁箭簇射入北汉军中,连绵不绝,在顺风躺倒的北汉兵尸体横阻中,张元徽感到战场已经不那么流畅了。

如此,虽然后周没有了右翼,但总算稳住了中军和御林军的阵脚。老赵这边则身先士卒,率军从右翼远远地包抄过来。老赵快马首先冲向北汉前锋,麾下士兵平时受老赵训导,此际拼死,无不以一当百。当我展开想象试图复原这一场战役时,最初想到的是楚霸王的巨鹿之战。二者规模或不相当,但老赵麾下的士气能在大军溃倒之际不但不丧失战斗力,而且越发激起拼死一决的勇气,恐怕是楚霸王也难于达到的军神气场。很快,形势渐渐发生逆转,北汉军队开始心生怯意,向北退却。南风扫掠中,木叶齐飞、血雨迸溅。后周兵的呼喊声追着张元徽的左军,一直透入到北汉的中军、右军。

而李重进和白重赞的左翼,也忽然如山崩一般发出呼啸,向北汉右翼杀去。那一种气势同样不可阻挡。

柴荣站到高地,亲眼看到了老赵的不凡。老赵调遣同列驰马冲锋,汉兵大溃。老赵甚至已经杀到河东城下,组织起兵勇来,抱了柴薪堆到城门下,燃起大火。这时,一支流矢过来,射中老赵左臂。但老赵带伤决战,血染征袍。柴荣看到后,担心老赵流血过多,令传令兵追到老赵,要他退出战场。

随后,柴荣领兵亲自冲击北汉,刘崇远远看到,急调心爱战将张元徽御战。这样,刘崇就犯了两个错误:左翼在胶着中失去主将,而张元徽也将因为战场换位心绪不宁。果然,正在督战的张元徽听令后,无暇顾及已经转强为弱的左翼,匆匆向中军跑去护驾。也许正是因为临时换位的慌张,张元徽在操控战马时有了失误,导致马失前蹄。后周兵不容分说,一涌而上,刀戈并舂,像捣石臼一样,舂死了张元徽。一代名将就此凋零。

北汉大将阵亡,士气瞬间垮塌,数万北汉兵被南风吹散,平野、沟壑、丘陵、树林、水畔,到处留下尸体。

樊爱能、何徽带着几千逃兵南奔,一路上张弓搭箭,刀剑出鞘,干吗呢?剽掠辎重。让运送军用物资的役夫惊慌奔逃,丧亡很多。柴荣派遣近臣及亲军去追樊爱能等人制止他们,但没有人愿意奉诏。有些派出的近臣甚至被逃兵所杀。逃兵们还一路狂呼:"契丹大至,官军败绩,其他的将士都已经投降啦!"逃跑途中,路遇后续部队刘词,樊爱能等阻止刘词不要再去送死,刘词不听,更加着急地引兵北上。在黄昏时,追上了后周大军。

当时北汉主尚有余众万余人,与后周隔着山涧仓皇列阵。但刘词到了以后,事情就简单了。刘词指挥起生力军来,与诸军兵合,跨涧与北汉兵再斗。北汉兵大败,尸体满山谷,丢弃御用物资和辎重、器械、杂畜不可胜计。

同类推荐
  • 玩唐

    玩唐

    莫问青云寻何处,云逸青山碧波外。闲来独自钓垂柳,坐看卷舒云自在。玩诗、玩文、玩字、玩画、玩瓷、玩漆、玩玉、玩铜器。才子一号群:87768456(满)才子二号群:32748800(少量车位)才妹一号群:87280020(只准妹妹加入。如男同志进入,发现一律踢出)(满)才妹二号群:108471690(同才妹一号群)玩唐书友群:119230533(起点用户专群)青山沟村民群:37713135(起点用户专群)(本书中有许多专业知识,如果疏漏之处,敬请专业人士原谅,也请各位朋友勿当作资料参考)
  • 极品农场

    极品农场

    穿越了,却带了一个农场。带就带吧,还弄了一个死亡限制——不完成任务,直接毁灭。于是,王皓既痛苦又高兴的开始了生活!
  •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狂拽酷炫叼!老子是马超,兄弟多、人缘好,东汉末年任逍遥!刮掉董卓肉千坨,追得吕布到处跑!三国乱,太平遥,且看马超手西凉刀,换你个起身拍案叫声好!
  • 兰州历史文化(八):士子名流

    兰州历史文化(八):士子名流

    本书收入了一是在兰州土生土长的名人、二是虽出生不在兰州但他们的丰功伟绩却是成就在兰州,三是远离故土外出仕宦者,在兰州历史上40多位名人。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经济革命卷(1953-1960)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经济革命卷(1953-1960)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经济革命卷(1953-1960)》本书分为“高、饶事件”、五四立宪、建立国际新秩序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小人物狂谈

    小人物狂谈

    只是借一个平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欢迎讨论,请勿骂人……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 命力

    命力

    彼时唐朝,命力之分,人各有系。没有天赋、没有家世的平凡少年,却以堪称残酷的帝国选拔考试、作为奋斗目标。努力求存,要好向上,不负家人——哪怕有志无成!
  • 一代天娇之妇好传奇

    一代天娇之妇好传奇

    她本逍遥轻狂,却注定为他的宏图奔赴杀场;他本痴情善良,却为天下和平辗转成一代帝王。她爱他至深可以命相救;他宠她至极可心相赠。然,深宫诡异,权利倾轧,当无心伤害成殇,谁又能为这份爱做个了结!
  • 大修仙系统

    大修仙系统

    林维,一个普通的名牌大学学生。却因为一次意外落水获得了来自外星科技的产物,从此平凡的生活就此结束!他纵横于不同的世界,和乔峰段誉称兄道弟,教过张无忌九阳神功。“什么?阿朱被乔峰一掌拍的快死了?喏,回命散,一分钟就好!”“你这头蠢妖修行千年还没飞升?喏,飞升丹拿去,以后给我当护院就好了。。。”“悟空,快来给师叔揉揉肩膀,我教你72变。。。”
  • 火爆鬼夫:猎爱小逃妻

    火爆鬼夫:猎爱小逃妻

    生于七月十五,算命的说我克亲克己,是个短命货。时来运转,一跃成为富家千金,好日子没过上却招来了惹不起的麻烦。什么鬼王的新娘!都是被强迫的,姑奶奶才不稀罕当!“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帅到掉渣子的千年男鬼纠缠不清,还说是我上辈子未洞过房的夫君,每逢深夜,就会一遍一遍的加倍补偿。坟蛋,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美少女,但是却把下半生的幸福都搭给了这只鬼!“娘子,你是不满意为夫身上哪一点么?”我娇羞状:“没有没有,哪哪都好,就是体力太旺盛~嘿嘿嘿嘿嘿~”大写的污,给个眼神你们自己体会!死鬼,不就是生猴子么?我给你生一打!
  • 传奇之孤心传

    传奇之孤心传

    (这是一本关于热血传奇的书,有着传奇回忆的朋友请进来一观。)重生了,还重生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主角没有任何生存的技能,他该如何是好?什么,这个世界居然有传奇,而且现在还是刚刚公测,那么还等什么啊,玩起。有着别人没有的知识,凭借着自己对传奇的了解,主角有混的不好的理由吗?最为令人兴奋的是,这个世界的传奇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种种的诡异事情表明,这个世界的传奇就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书友群:12659635,欢迎加入。
  • 借梯登天:通向成功巅峰的唯一捷径

    借梯登天:通向成功巅峰的唯一捷径

    本书阐述了“借梯”(包括借钱、借人、借名、借机、借势等)的各种方法,同时结合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士的“巧借”案例,为那些正在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人们指明了一条捷径。
  • 叶勐短小说九篇

    叶勐短小说九篇

    这是一个微型小说集子。本集收入了新锐作家叶勐的九篇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