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3000000023

第23章 征淮南(1)

南唐与契丹勾结时,当时的中原也都清楚个中底细,但朝代更替间,军政事务太繁太乱,中原诸朝没有时间来经营江淮之事,这样就让南唐偷安了多年,但后周建国后,南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历史的天平开始向后周倾斜。

谋中原南唐结契丹

后周征淮南,借口之一是:南唐勾结契丹。事实上,围绕着契丹问题,中原与南唐都曾做过细密的间谍活动。后周郭威时,正在兖州征讨慕容彦超,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原来,太子宾客李涛的兄弟李浣,在契丹做官多年,是契丹勤政殿大学士,他与当时契丹的幽州太守,也即节度使萧海真很友善。萧海真是契丹主耶律兀欲妻子的兄弟。李浣劝导他"内附"中原,也即带着幽州归附后周。

萧海真虽然是契丹人,但是一直仰慕中华,欣然答应了此事,并自称归附中原之志,"心如铁石"。

李浣就利用中原帝国安插在定州的职业间谍田重霸,将事情原委写在绢上,报告给郭威。

李浣还给哥哥李涛写了一封信,大意说:"现在的契丹主,很幼稚很愚昧,每日只知道闲逛游戏,毫无志向可言,没法同前任相比。此际,朝廷若能用兵,必定取胜。即使不用兵,与契丹讲和,也是比较好的时机。无论战、和,都应尽快进行。但可以肯定的是:契丹这边的情况形势,将来不会有能力帮助河东的北汉。"不久,间谍田重霸到达大梁,来斡旋这件事。结果遇上国内事情繁杂,又是王峻案,又是王殷案,郭威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糟糕,结果,这个事情居然不了了之。李浣辛苦经营的一场间谍活动,消弭于无形。

读史至此,可以知道:这是中原失去的一次重大机会。定州田重霸事件证明:中原一直在注意搜集契丹的情报。南唐却一直在试图"勾结"契丹。南唐与契丹的联络,从第一代君王先主李昪时代就开始了,但在第二代君王中主李璟时代,双方联系最为频繁。李璟好脾气,史称"性和柔",是才子,写得好文章,填得好词。但他特别喜欢听奉承话。这样就失去了辨人识物的能力,因此,那些善于谄谀的佞臣大多得到晋升,政事日坏。

李璟即位以来,未曾亲祭天地宗庙,礼官请求他参加一次大典。李璟说:"待天下成为一家,然后告谢天地祖宗。""天下一家"的理念,在南唐,最初是李昪的基本国策。李昪这个理念的战略核心是:"不对邻邦用兵,待中原有变,北上争天下。"

李昪当年曾咬着儿子李璟的手指头告诫他不要轻易在吴越、荆湖、闽国大动干戈,但李璟没有守住这个战略理念,刚刚做了南唐国主,就多次在境外用兵,一举夺取南楚之地时,他就认为其他各国也可指麾而定。以至于佞臣魏岑陪从他消磨闲暇时说:"我年轻时游历过河北元城,喜欢那儿的风土人情,待陛下平定中原,我请求当个魏博(今河北大名)节度使。"这是很巧妙的恭维术,没有明言的台词是:吾主早晚会平定中原!所以李璟听了很高兴,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魏岑就赶忙快步走到堂下稽颡再拜。史称"其主骄臣佞如此"。

南唐在李璟时代曾经攻灭楚国、闽国、殷国,虽然没有得到战争红利,反而损失巨大,但在虚骄中也有"吞天下之志"。石敬瑭时,中原名将如皇甫晖等人不愿意臣服契丹,于是来投南唐,更多士子也厌倦中原战乱,纷纷来南唐安身立命,这就更让李璟有了"吞天下"的幻觉。

李璟开始勾结契丹与北汉,多次派遣使者从海道出发,或从静海(今江苏泰州东南),或从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出东海北上到契丹镇东关(今辽宁大连),由此走北路,蜿蜿蜒蜒进入契丹幽燕之地;如果联系北汉,就从契丹再翻太行,到河东。这一条海道,从契丹天显十二年(937)李昪第一次与契丹来往,到应历七年(957),李璟最后一次与契丹来往,两国断断续续走了二十年。最初两国试探着以大宗贸易为主,后来则是商讨"密事",互相勾连,主旨则是:共同谋取中原。

《辽史》中留下了南唐与契丹来往的记录。耶律德光时期,契丹共出使南唐四次,南唐则出使契丹十一次。在南唐出使的十一次中,有五次携带"蜡丸"也即密信。其中有一条记录道:辽太宗三年"十一月己巳,南唐遣使奉蜡丸书言晋密事"。这是明确说南唐在与契丹秘密谋划中原晋国,而且是南唐李璟的主动动作。后来南唐大臣宋齐丘谋杀契丹使者燕人高霸,嫁祸后晋,也应该就是这类动作的策略组合。

所以,我相信契丹与后晋石重贵交恶,其原因,除了"十万横磨剑"事件之外,"高霸事件"也不可忽略。

刺杀使者彼此离间

"高霸事件"是"赵匡胤时代"精彩的谍情故实。在南唐,最能体会先主李昪战略思想的是谋士宋齐丘,可惜此人在中主李璟时代没有得到重用。尽管史上对宋齐丘的说法毁誉参半,且有若干细细密密的故实难于厘清也难于坐实,但宋齐丘对南唐的重要,是那个时代的人物大多明白的。陆游《南唐书》甚至引用一个说法:"世言江南精兵十万,而长江天堑,可当十万,国老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契丹长期与南国有联络,南国也对契丹有寄托。当五代之际,这种隔着中原,南北联络的做法,可以看作是一种"远交近攻"战略。但宋齐丘在这个战略中又套进了一个迷局,为南唐赢来了多年的平安。

说契丹主耶律德光派遣使者与南唐做生意。他们带着羊、马,一部分"入贡",但更多的--有一次带了三万只羊、二百匹马--是到南唐来卖,用卖得的钱购买布帛药品。南唐大臣们虚骄地将这种商业往来视为"四夷来服",是"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吉兆,于是公卿大臣们,都来朝堂称贺,认为这是自有南唐以来,"文德所服,受命之符也"。

来而不往非礼,南唐就派出了使者借道后晋去见契丹,但后晋不允。南唐只好走海道。

后晋对南唐不友好,契丹与南唐两家交往多了,宋齐丘就动了心计。有一次,契丹派遣燕人高霸来南唐,秘密交好。契丹慑于大唐昔日的威名,一直在主动讨好南唐--南唐自认为是大唐的继承者。中原挤在北边的契丹和南边的南唐、吴越、荆南、西蜀之间,常有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的异动。而中原后晋石敬瑭时代正在与辽国友好中,这样就让南国感到了恐惧。长江以北的江淮之地,乃是南唐最重要的北部屏障,事实上也是中原王朝的南部屏障。南国得到江淮之地,进据中原就有了主动权;中原得到江淮之地,扫荡南国就有了主动权。历来中原王朝都对这一片膏腴之地虎视眈眈。南唐要想平安,也必须保住江淮之地。而眼下,江淮之地在南唐手中,正在觊觎江淮之地的就是后晋。于是,宋齐丘在耶律德光来使后,决计离间契丹与后晋的关系--契丹与后晋乱起来,江淮会更安全。

高霸来了以后,"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坦诚交换了意见"。南唐对高霸照顾得无微不至,临走时,还给了一个大红包,赏赐极为丰厚。高霸北还时,宋齐丘派遣了武功高强的刺客秘密跟踪。一直到淮北,后晋与南唐交界地时,刺客杀死了高霸。高霸的儿子高乾是同行者,他看到或知晓了刺客的身份。据可靠逻辑,能够猜想到刺客杀死高霸之后,南唐故意给高乾留下了"后晋来人"的身份秘密。陆游《南唐书》记录了这个事件。称高乾藏匿于濠州(今安徽凤阳)。当他逃归契丹后,契丹相信了这是后晋人干的活儿,并不怀疑南唐,反而与南唐继续保持着秘密来往。

宋齐丘的反间大获成功。不久,辽、晋反目成仇,中原大乱。假如中原大乱是南唐期待中的风景,也可以说是宋齐丘在一力推动实现这个风景。虽然辽晋之争未必是刺杀高霸的直接结果(辽晋之争直接原因是"十万横磨剑"),但高霸被刺引发了契丹对后晋的疑忌可能是一个不难推断的事实。高霸事件不久,辽、晋就开始生变,多年的交好出现了巨大的裂痕。于是有契丹灭晋的三次战役。

有意思的是,南唐玩弄间谍手法离间契丹与中原关系的谋略,也被后周借过来玩了一把,离间了契丹与南唐的关系。

玩弄这个谋略的不是文人,而是武夫,他叫荆罕儒。

荆罕儒,少时就是一个无赖,做过强盗,但"君子豹变",从军以后,因为作战勇猛,官一直做到藩镇中的行军司马(相当于现在省军区的参谋长或副司令)。但他为官不贪,以至于"贫不能振"。周世宗柴荣有鉴于战场上怯懦之辈统兵,须提升士气,就下诏在境内招聘"骁勇士"。有人就推荐了荆罕儒。世宗当即召赴行在,直接任命他为战前的一位指挥官。

征太原时,荆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敌境。荆罕儒令人背负柴草直趋太原城,把太原城的东门一把大火烧了个透,若不是城中套城的复杂结构,也许周师早就进入太原了。后来世宗征淮南,荆罕儒领泰州(今属江苏)刺史,为下蔡(今安徽凤台)守御都指挥使兼舒(今安徽安庆)、蕲(今湖北蕲春)二州招安巡检使。时泰州尚在南唐版图内,因此"泰州刺史"还是一个虚职,但以后打下泰州,世宗柴荣让他做了实领泰州刺史。

荆罕儒已经知道南唐与契丹的联系,他在等待一个机会。此前,荆罕儒一直在盘算找个江湖高手,仿佛传说中的虬髯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也像当初南唐宋齐丘雇佣刺杀高霸的刺客一样,杀人后留下假名,遁身而去。

他想有这样一个鬼影子般的快手刺杀契丹遣唐使,离间两国关系。领泰州刺史期间,他得到消息:契丹主耶律璟(此时耶律德光已死)派他的舅舅来到了南唐,就在泰州清风驿。于是,他下了一道密令:如果有谁能将我荆罕儒睡觉的枕头偷走,赏钱三百贯。

不久,有一个江湖剑客田英,得到了他的枕头。荆罕儒说话算话,如约给赏。然后屏去他人,悄悄对他说:"番使已在清风驿,你能取番使之头,我赏你三千贯。"当夜,番使与南唐官员夜饮,起来更衣(上厕所)后,忽然倒在地上,人来看时,脑袋已经没了。

番使死于与南唐使者的酒宴上。契丹相信这是南唐人干的活儿。南唐发出优厚悬赏令捉拿刺客,那人却无影无踪。但契丹已经不再信任南唐。这一次被杀的番使,是契丹主的舅舅,级别太高了。从此以后,契丹再也没有派使节过来。史称"自是唐与契丹遂绝"。这一段传奇般的故实,见于陆游《南唐书》卷18《浮屠契丹高丽列传》,这也是《资治通鉴》殿后的一段故实,但情节不及《南唐书》丰富、神奇。《资治通鉴》没有留下刺客的姓名,也没有荆罕儒悬赏剑客的铺垫。

契丹、南唐虚假同盟

公正地说,契丹与南唐虽有"交通",但两家实际并不互相了解,在很多常识性问题上,互相都很陌生。因为两家从未有过现实性的联合。他们不是同盟关系,契丹甚至也在防着南唐,当初耶律德光扑灭后晋时,曾要杀后晋十万降卒,有人说服他不杀的理由就是:由这些降卒来防备南唐。后晋灭后,南唐李璟曾向耶律德光要求假道到长安去大唐李氏陵墓祭奠,耶律德光没有允许。所以契丹事实上一方面因为"唐之威灵"而"兄事南唐",称与南唐是"兄弟之国",而不敢称之为"儿孙之国",一方面也不希望南唐坐大,真的称霸中原。即使南唐要进中原,也希望能遵循石敬瑭模式,由契丹来"册封",控制中原。而南唐,从李昪开始,也不过将契丹做棋子用,在澄清寰宇、恢复汉唐旧疆的理念中,燕云,乃至代北、辽东,都是南唐梦想中的故土。

因此,南唐不会接受石敬瑭模式。所以陆游评论道:其实契丹相结约定骚扰中原,"皆虚辞,非能为南唐助也。"都是便宜便宜嘴,互相满足一下"远交近攻"的心理,契丹并没有真的成为南唐的助力。

龙衮《江南野史》记载一桩故实,更可见南唐、契丹互相之间的陌生--

耶律德光攻陷汴梁后,派遣两个使者到南唐来通告。李璟问来自契丹的翻译:"契丹怎么治理邦国?"翻译回答道:"蕃不治汉,汉不治蕃。蕃汉不同治,自古而然。"李璟又问:"汉人怎么朝见契丹?"翻译道:"契丹下诏就呼"汉儿"。"李璟:"蕃家没有文字笔墨文件,怎么征赋税?"翻译:"蕃地不产谷物,所以没有赋税。但我臣事于契丹单于(国王)已经好几年了,也未曾看到虏廷之政事管理。但我听说如果征兵,就用传箭为号,每一部落传箭一支。"(按此说不确。契丹施行胡汉分治后,汉人在边塞是要缴纳赋税的。)李璟:"那么他们怎么来规定时日?"翻译:"以皮为约。"李璟:"何谓皮约?"翻译:"修筑一条窄小的胡同,地上铺了皮子,让骑兵践踏,以皮子被踏坏为度。如果征得多,就用骆驼皮,这样踏坏的时间就会长一些;时间短就用羊皮、兔皮等等。"(这是规定缴纳赋税时间的长短。)李璟最后问:"你家主人要怎么待我?"翻译回答道:"现在晋石重贵逆命背约,所以被派遣到契丹国内去了(这里是说后晋被契丹所灭,最后一个皇帝石重贵被掳往契丹北境)。契丹主想与您继承先君之好--将册封您为中原之主!"李璟最后回答:"孤守江南社稷,一直与中原阻隔,不曾修好。若契丹不忘先君之好,能够惠锡行人(使者),孤受赐多矣。其他不敢拜命之辱。"(意思就是不可能接受契丹"册封"。)蕃使听到这番话,只好失望而归。

契丹灭晋之际,史称"中原无主,寇盗纵横"。南唐名臣韩熙载就在这个时刻,向李璟提出:"如果要恢复中原,这是最好的时机!"但南唐当时正在南楚、闽国用兵,还因此和吴越交手,弄得国疲民穷,已经永远失去机会了。

南唐虽然不愿意接受契丹"册封",但与契丹(以及北汉)"交好"却是多年来的事实。赵匡胤建构大宋后,收江南,江南还在试图与契丹联盟,梦想契丹能伸出援手……后晋之后,是后汉。后汉之后,是后周。后汉亡国后,又有北汉。这个北汉,与契丹一样,也是南唐"远交近攻"的"远交"之邦。南唐与契丹、北汉的"勾结"让后周不能放心。到了后周柴荣时代,要想解决北边问题,就一定要先解决南边问题。这就是王朴"先易后难"的逻辑来源。

柴荣要暂缓扫荡西蜀、北汉和幽燕,先来解决江淮问题。以前,每到冬天,淮河水浅,甚至干涸,淮北大军如果愿意,是可以涉河南下的。于是,南唐就需要在冬季增发兵卒守卫淮河,史称"把浅",大约是"把守浅涸河床"的意思。"把浅"之处,东起霍邱(今安徽六安),西至光州(今河南潢川),绵亘二百多里。当时的寿州(今属六安)监军吴廷绍认为淮境无事,守卒于此,空耗军饷,撤回了沿线"把浅"将士。清淮(今江苏淮安)节度使刘仁赡上表反复争辩"把浅"对南唐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人听他的意见。

可以注意这个刘仁赡。这是我最钦佩的五代南唐名将。我在后面会说到关于他的故实。

南唐与契丹勾结时,当时的中原也都清楚个中底细,但朝代更替间,军政事务太繁太乱,中原诸朝没有时间来经营江淮之事,这样就让南唐偷安了多年,但后周建国后,南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历史的天平开始向后周倾斜。

周世宗出兵淮南

同类推荐
  • 寂灭菩提之燃心烛

    寂灭菩提之燃心烛

    她叫百离。如来为她起了这么个名字。二百四十年前,她还是被困在铸剑城外方圆百里之地的一缕游魂;一朝收归如来座下,她被如来起名“百离”,变作灯芯,点燃了如来手中那支静默的蜡烛。二百四十年后,她修炼成神,下凡入世,本想着探寻百年之前铸剑城结界的秘密、找寻失落的记忆,却不想入了情劫,对所谓“真爱之人”百般痴缠求而不得。最初那个唤作“百离”的名字,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现出其真义。如来早有预料——这“百离”,不过百世流离而已。
  • 败王

    败王

    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没落的王朝,一个在乱世中苏醒的野兽。要复兴别人的天下?还是开辟自己的王朝?上下千年,成败多少?成者为王,败者亦王!***************新人新书,大家多多支持,拜谢!!!
  • 中华军魂

    中华军魂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烈们!现代特战队员穿越上世纪三十年代,思维意识与即将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寻淮洲军团长的记忆思维重叠,将会演绎怎样的热血故事?参加怎样的铁血抗战?建设怎样的强大中华?
  • 贼明

    贼明

    历史讲师朱子明练自由搏击拳时无奈穿越了,成了明代最后一个肥子皇帝朱由崧。更无奈的是竟然混进农民义军当中,成了一个小小的山寨头。此时,正是崇祯五年,也是农民义军烽火连绵之时,朱子明顺应朝流做个山寨大王农民头头,还是安心等崇祯灭亡。且看窃国者如何成侯!
  • 亡清

    亡清

    这是一个沉闷的时代,这是华夏最黑暗时代的开端。他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个看客,他只想悠闲的活着,享受自己重生的日子。可是命运有时候确十分的残酷。我们在整个华夏即将沦陷的时候,是默默看着它走向黑暗,还是发出一声呐喊。用我们的热血去挽救那早已转动了的命运轮盘。
热门推荐
  • 豪门秘妻:宝贝,我们复婚吧

    豪门秘妻:宝贝,我们复婚吧

    以为离婚协议一签,她就可以美滋滋转身离去无留恋,再相见,欧阳俊走到她面前:女人,我对你越来越感兴趣了呢,再做我一次老婆?文珊走到他面前,送你两个字,休想!可她不知道,他早已掌控她一切,等着慢慢收拾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天之我主大荒

    开天之我主大荒

    无神功,不能脚踏九州!没宝典,不能威震八荒!处不在世家豪门,无万千宠爱于一身!生不在仙门道宗,没神女、仙女投怀!这只是一段悲怆的草根崛起史!这只是一段小人物向天挣命的燃血岁月!让我们望穿迷途,从那支离破碎里,去寻找残缺的真相!让我们栉风沐雨,以那一曲曲的辛酸苦辣,来谱写人生的赞歌!
  • 梁天成诗词及语录

    梁天成诗词及语录

    这是我以及一些朋友说的经典的语录,和我自己的诗词
  • 重生富二代之我是小摊

    重生富二代之我是小摊

    一个不愁吃穿的富二代,在与朋友的寻欢作乐中被误杀,离奇的重生在了一个普通家庭的重病孩子身上,身份的转变,家庭的差异,让这个原先有着无限光芒的富二代该如何去生活,从豪门到与豪门做斗争,他又该去经历些什么呢?
  • 后汉演义

    后汉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世战妃

    惊世战妃

    幕元战国时期的魂族始祖,因为修炼走火而重生于两千后的崇元时代,一代风云人物变身为东晋国将军府中的废物四小姐。胆小懦弱,半痴半傻,从小到大,受尽欺凌辱骂,被链锁后院八年,受尽折磨。魂族始祖重生附体,天地变色。始祖非善人,岂能容他人在她的世界肆意妄为?欺凌?辱骂?暗杀?试试看!姑奶奶一巴掌把你拍墙上,抠都抠不下来。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驭万兽,练灵丹,制神器,空间随身,风凌异世,谁能与她争锋?魂族秘境,暗藏风云,世人纷涌,抢夺宝物,挖其血肉。雪山苍茫,一人当关。她傲视苍穹,剑指天下,天下若要亡她,她便杀尽天下。
  • 史上第一名侦探

    史上第一名侦探

    【好书推荐】他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好吃懒做,猥琐好色的吊丝。但是每当有事件发生,他就会化身成为最聪明的救世主。精湛的密室杀人案!恐怖的干尸复仇!会走动的尸体!传说千百年的红衣女鬼!不可能存在的人类凶手!完美的手法!千万不能错过,史上第一贱,名侦探登场!
  • 媚倾城:妙手神医惑帝心

    媚倾城:妙手神医惑帝心

    一场车祸,让她成为一缕青魂,却传奇的附在一个官宦小姐的身上。“既来之,则安之”方紫君正安慰着自己。就得到一个让她张目结舌的消息—一月后,进宫选秀?凭她这个医药学归国博士的头衔,想必宫中混三年应该不会太艰辛吧!只可惜造化弄人,惹上了不该惹的人。
  • 我的左眼不灵光

    我的左眼不灵光

    在地球上存在着很多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东西,看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在世界亿万的人类中,总会有那么几个特别的人类,一只能看到灵异事件的左眼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 流氓修仙传

    流氓修仙传

    当天皇的生死轮,地皇的轮回盘,人皇的奈何桥,齐聚人间之时,打开的又是什么?那个沉睡在幕后的恐怖存在,杀三皇,斩五贤,劈人仙,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可怕东西,天地间每一次的浩劫降临,五大灵兽,四大凶灵,太古魔神,太古大能都会出世渡劫,少年忆寒,究竟是浩劫的救世主,还是毁灭天地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