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3000000004

第4章 郭威的遗产(4)

另一件事说王殷在河北镇守期间,"多掊敛民财",也即大量地盘剥士庶财产。这件事也没有具体记录,很模糊的一句话过去。后面只说太祖郭威听说后,不高兴,还专门给王殷写去了信件,大意说"爱卿你呀,与国家同为一体。邺都国库里已经很丰盈,你想用就用呗。害怕没有财富吗?"没有具体的"作恶"记录,只说"专横""掊敛",这在史书传记中出现,不那么令人信服。王殷最后被杀,更应给出具体罪证,但没有给,这就尤其不能令人信服。所以,这类记录的混乱不是文字程序的混乱,而是义理的混乱--根据现有资料,看不出王殷获罪的直接证据。

王殷,很可能是被冤杀的。

王殷之死的背后

《旧五代史》说冯道事,有两个故实与郭威有关。这之中透露了一点信息,让我今天有理由相信王殷的所谓"专横"与"掊敛"为子虚乌有。郭威从邺都起兵向汉隐帝发难,最后汉隐帝被杀,郭威进入京师,百官都来朝谒。冯道是百官中资格最老的大臣,郭威对他也特别尊重,所以见到冯道后,马上向冯道"设拜",行往日见到冯道时的大礼。郭威的意思是:我推翻了汉隐帝,我就有资格做新任天子,现在我故作低姿态来拜你冯道,你就应该对我有诚惶诚恐之心,直接提出"拥戴"为君的意见。按照常人理解,似乎应该呈现这样的逻辑。但冯道却从容地接受他的拜见,而后,缓缓说道:"侍中此行不易。"侍中您这一趟来得不容易,辛苦啦!史称郭威"气沮",心气受到挫折,"故禅代之谋稍缓",所以试图直接禅代隐帝为天子的阴谋还要稍稍往后拖一拖,没有马上即位天子。

后来郭威又请冯道赴徐州去册封刘赟为后汉的嗣君,并迎接刘赟还朝来即位做天子,冯道已经看出这事可能不那么简单,就直截了当地问郭威:"侍中由衷乎?"侍中先生,您让我去徐州干这个活儿,是出自您的真心吗?郭威发誓说是真的,是由衷的。冯道又说:"莫教老夫为谬语,令为谬语人。"你可别说话不算话,我到了徐州说让刘赟来继承皇位,回头您这边变了,我冯道等于跟人说了荒谬的假话,那样一来,我可就成了假话人啦!这两段故实,都可以让人看到冯道的器局确实不一般,更有相对坦诚的一面,并非单向度的老奸巨猾。但是后人修史,没有收入这两段故实。因为,如果收入,就会对郭威的形象造成损失。所以《旧五代史》所引,收入这两段故实的《五代史补》,对此评论道:"周世宗朝,诏御史臣修《周祖实录》,故道之事,所宜讳矣。"周世宗一朝,下诏令史臣修《周祖实录》,所以冯道的事,应该有所避讳了。《旧五代史》依据五代各朝《实录》拼凑成书,而这些《实录》"皆无识者所为,不但为尊者讳,即臣子也多讳饰",这几乎是治史者都知道的常识。

在这样的地方,为"周祖郭威"而删除冯道的"光辉事迹",就有可能在那样的地方,为"周祖郭威"而增加王殷的"罪恶案例"--但王殷实在是没有"罪恶案例",只好用一句空洞的大话"专横""掊敛"而为王殷的所谓"罪恶"定性,以此来证明郭威诛杀王殷的正当性。

从逻辑推演,我愿意得出这个结论。还可以继续推演:王殷为何获罪?真实的原因是什么?王殷,与王峻不同,史称王殷性格谦和谨慎,"好礼"。懂得进退之礼,也即懂得节制和当位。他不应该有"逾制"出格的事。此人对母亲还特别孝顺,每当要有与人结交的决定,都要先来禀告母亲,母亲听后觉得可以,他就与人交往,不可以,就不与人来往。因此,王殷即使在军旅之中,也没有过杂的交往。他过去在后晋石敬瑭时做刺史,总是按规矩做事。政事稍有处理不当,被母亲发现,他就自己站在庭院,将一根木杖给下人,抽打自己,以此来安慰母亲。

王殷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地方上的中级军官,有家教。这位母亲对儿子管束也严。应该能够看出,王殷一直是一个很本分的军人,也没有太大的野心。石敬瑭时,他母亲去世,他要守墓,但石敬瑭下诏,要他做官管理地方。

王殷上章说:"臣为末将,工作不工作对国家都没有太大的损益。我因为母亲的训导教育,这才成人,现在母亲逝世,我不忍这么快就离开母亲的坟墓。请允许我按规定为母亲守丧三年。"石敬瑭很赞赏他的孝心,答应了他。有限的记录也不难分析:王殷没有大恶,他不大可能危及郭威的后周帝国。他最后的悲剧,直接原因,很可能源于一个同僚何福进。何福进当时是成德节度使(治所在河北正定),与王殷同在河北。史称何福进"素恶殷",一向憎恶王殷,什么原因,没有记录。根据以上史料记录,可以约略猜测一点蛛丝马迹,很有可能王殷不愿意搭理这个何福进。王殷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结果,"福进入朝,密以殷阴事白帝,帝由是疑之。"一向憎恶王殷的何福进,趁着入朝的机会,将王殷的"隐事"也即"隐私之事",秘密地打了小报告,郭威这才开始怀疑王殷。

但郭威最后决计除掉王殷,很可能源于他自己的一场大病。郭威最后的日子里,需要做一场祭祀天地的大礼--郊禋。古人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大的事一是祭祀,一是征战。祭祀尤其重要,它是王朝治理天下合法性的重要表征。郊禋,规定了日子,这时诸藩都需要进京来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

王殷也进京,被郭威任命为京城内外巡检,京师公安局长。这是当年史弘肇做过的工作。京师大典,需要内外警戒,安全保卫工作很重要。

按照记录中的说法,王殷在京师巡检,每次出入都要带着随从几百人。但即使如此,王殷还是觉得武装力量不够,要求如数配给铠甲兵器,以备巡逻。史称后周太祖郭威对此感到为难。但我实在看不出"为难"的地方是什么。

史书记录又说,当时郭威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就要举行祭祀大典,而王殷却挟持功高震主之势,在天子左右,说"众心忌之",诸位大臣对王殷都有嫉恨。就这样,郭威带病,勉强撑起病躯,坐进大殿,王殷按礼进入问安,于是被拘捕。记录到此,连史书都承认是对王殷的"污蔑"了,史称"下制诬殷谋以郊祀日作乱",颁下诏书,诬称王殷密谋要在祭祀天地的大典那天发动叛乱。给出的处罚是:流放登州。

登州,在今天的山东烟台庙岛群岛中,古称沙门岛。此地等于当时中原的东端荒凉之地,是出海到辽东的必经之地。流放此地已经算是重刑。

但王殷还没有到登州,刚出汴梁城,就被杀掉了。还不算完,又派出镇宁节度使郑仁诲到邺都去"安抚",但这位郑先生到了邺都后,王殷的儿子在邺都任衙内指挥使,并不出来拜见这位使者。郑仁诲又贪图王殷的家财,于是"擅自"将王殷的儿子杀掉,把他的家属都迁徙到登州流放地去了。

据说王殷回朝之前,邺城寺庙的大钟,悬挂处断开,大钟掉落。又有人说邺都府邸的幡竿之上出现火光。还有说法,王殷入朝之前,邺都人为他饯行,王殷上马离开时,马镫断落,王殷也摔在地上。人们认为这都是不祥之兆。这类故实真假难辨,可以看作"命定论"的影响。但即使在这样的故实中,也仍然无法看到王殷的"罪恶"。

船山先生《读通鉴论》,反复陈意,认为五代以来姑息藩镇是国家祸乱之源,因此,应该对藩镇用重典治理,乃至于杀掉几个藩镇,可以立威,也有利于国家安定,但即使如此,船山先生也认为"王殷无罪受诛"。

薛居正《旧五代史》也评论郭威诛杀王峻、王殷,不仅"不能驾驭权豪"而且未免"伤于猜忍"。这是五代时期由藩镇问题而引发的一个军政死结。依郭威的品性,他还没有能力和智慧解决这个问题。至于诛杀王峻、王殷的积极意义,如何令周世宗柴荣可以"乾纲独断",将国家治理推向秩序化,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慕容彦超、王峻、王殷,三大藩镇,经由"郭威模式",解决了。但这种模式,作为政治遗产,它的野蛮性质和文明性质共存于一个时空中。这就为后来的大宋帝国留下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不杀藩镇,藩镇有可能作乱;杀藩镇,国家法制就会受到伤害,天下文明也遥遥无期。

越是看到这类紧张,越是能够理解赵匡胤的公道之心、仁德之风,以及独具创意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赵匡胤,在两难选择中,走出了第三条道路。这是后话,容当后表。

柴皇后一见倾心

郭威称帝两年后,患有风痹,食饮不便,走路困难,而且病情越来越重。

当初在邺都时,他特别喜爱一个名叫曹翰的小吏,感到他才干不一般,就让他在柴荣手下做事。柴荣镇守澶州时,让曹翰做牙将。郭威称帝,以柴荣为晋王,几年后,以柴荣为开封尹,处理京师军政事宜。柴荣还没有召唤曹翰,不料曹翰却从澶州不请而至。柴荣很奇怪,曹翰对他说:"大王您是国家的储嗣,现在主上生病。大王应该亲自进入禁内侍奉医药,照顾主上啊!怎么都这个时候了,还在外面处理事情呢!"柴荣是明白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曹翰这番话的玄机--军国政令出自郭威,万一有不讳,越是靠近郭威越是占得先机。此外,能够入禁内侍奉医药的不止他一个人啊,至少还有主上的外甥李重进、主上的女婿张永德。这二人战功都比他这位主上的内侄、养子要大,军中影响也比他大,人望更比他高。万一有不讳,万事不可卜啊……柴荣当晚就入住禁中,亲自侍奉养父。他的姑姑也即郭威的太太柴皇后也侍奉在旁。

说来这位柴皇后也是人物。她本是邢州(今河北邢台)龙岗人,世家豪门。郭威"微时",在洛阳就听说过这位柴女士,娶了她。但是据《东都事略》说,是柴女士首先选择了郭威。说柴女士本来是后唐庄宗的嫔妃,庄宗死后,明宗嗣位,将庄宗的后宫女子大多放回原籍。柴女士也在被遣返之中。

她从洛阳来到黄河边时,父母来接她。正赶上大风雨,只好暂时住在旅馆里。

这时,有一男子汉走过她的房门,只见这位汉子衣衫褴褛,几乎不能遮蔽自己。柴女士一见,惊问:"这是什么人啊?"旅馆的主人说:"此人乃是马步军使郭雀儿也。"原来就是个小官,马步军中的连排长。

但柴女士对他是一见倾心,史料中的说法是"后异其人"(柴皇后对这个人很惊异),于是要嫁给他。而且马上就要嫁!她告诉了父母。

父母悲愤道:"你过去好歹也是皇帝身边的人,回家后得嫁个节度使才门当户对,奈何要嫁这个人!"柴女士道:"这是一个贵人啊!不可失掉他啊!我囊中有宫中所得的钱财,给你们二老留一半,我要那一半。"父母最后知道改变不了她,结果就在旅馆里成了婚。所谓郭雀儿,即周太祖郭威也。柴女士剩下的那一半钱财也不是个小数目,用来资助郭威,郭威于是在汉高祖刘知远那里成为开国功臣。郭威年轻时,好饮酒赌博,任侠,不拘细行,柴皇后对他规劝很多,史称郭威"每有内助之力焉"。柴荣小的时候就在姑姑身边,很聪明很忠厚也很谨慎,柴皇后特别疼爱他。

郭威对柴皇后有感恩之心,因此将柴荣收为养子,改姓为郭荣。到了郭威病重的时候,下诏:诸司细小的事情都不必上奏,有大事,则由晋王郭荣禀告,由郭威直接宣布"可"或"否"而告示中外执行。赵匡胤老爸赵弘殷,此时官拜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在与太祖郭威从征淮南慕容彦超时,有功。柴荣为开封尹时,赵匡胤转开封府马直军使--首都卫戍部队骑兵指挥官,相当于今日京畿军区坦克部队总司令。

公元954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死于滋德殿,二十日宣布太祖遗制,二十一日晋王郭荣即皇帝位。郭荣不久恢复原姓,更名柴荣。

郭威死时只有五十一岁。这一年,柴荣三十三岁,赵匡胤二十六岁。

一部兵书打天下

郭威生命短暂,但他在后期建构的后周帝国,确是五代时期表现相对优秀的一个帝国。他有一些德政,可以看出乱世中文明的曙光。

郭威很早就是孤儿,年轻时,有神采,大高个,做事往往与众不同,爱好兵勇之事,从来不想着老实本分种地养家。投在潞州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长治)麾下,因为好勇斗气,有一把子力气,为主帅所喜爱,因此他即使有过错,甚至犯禁,主帅也多能涵容过去。

有一次在城里逛,听说市民们很害怕一个壮健的屠夫,他就借着酒劲去找屠夫买肉,交易过程中,稍稍有点不如意,就厉声叱责这个屠夫,屠夫大怒,露出肚皮拍着说:"你敢刺我吗?"郭威拿起一把剔骨刀,直接就捅进这厮肚子里去了。出了人命,闹到府里。节度使大帅放个破绽,让郭威溜了。郭威很聪明,喜欢操弄笔墨,在军旅之中,经常能够阅读一些公文,对军政事务,常常要弄明白怎么回事,一般人都佩服他的敏锐。有一个同僚叫李琼,有一次跟郭威等十个人在一起聚会饮酒,李琼认真地端详郭威,认为这位大兵不是凡人,于是跟这些人结为兄弟,他举酒,对同僚们说:"我们十个兄弟,有龙有蛇,他日富贵,谁也别忘了谁!如果违背这句话,天神会降下惩罚!"于是,十兄弟刺臂出血,发了誓。郭威与李琼关系尤其好。他曾到李琼的家里去看他,见李琼正襟危坐读书,一问,读的乃是《阃外春秋》,这是大唐玄宗时的一位军事家李筌的十卷本军事著作,当时流传于民间。

李琼也很自负,他说:"这书讲"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分辨存亡治乱,记录贤愚成败,都在此书之中。"郭威略一读,见内中一些概念术语,似懂非懂,就对李琼说:"这一部兵书,老兄要教教我。"等到李琼给他讲内中的意思,他很快就理解了兵家的义理。从此以后,这一部《阃外春秋》,被郭威常常带在身上,遇到闲暇就读。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李琼,甚至称李琼为老师。

李琼后来跟着石敬瑭也有战功,曾做到刺史,在石重贵时,遇盗,被杀。

同类推荐
  • 帝国霸图

    帝国霸图

    天地自有经纬,世事亦有规律。商有商道,仕有仕途,兵有兵法,军有军规,欲称霸天下者,自有霸道!刘泽之霸道,可勇冠三军、可帷幄决胜、可定策朝堂、可风云私房,意气激扬间亦可弹指定天下,放眼世界皆是汉风飞扬!如此霸道,自然是酣畅淋漓、痛快非常。这事儿,还得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的辽东战场说起……
  • 汉宫

    汉宫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就是方天翔!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军人,且看他如何威慑八方,缔造一个强大的汉朝!本书绝非言情!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 新编世界五千年(一)

    新编世界五千年(一)

    伊文思在克里特挖出的是任何古代遗物都无法与之比拟的米诺斯的宫殿,是现代历史研究上最丰富的宝藏。同时,他还发现了数千块图记和泥板,上面所刻有的图形文字跟他最初发现于小石块上面的完全相同。后来他把这些文字称为“线形文字A”。从这以后,各国的学者也纷纷赶到克里特,先后又挖出了上面画有克里特岛生活的形象动人的石棺,还挖出了住宅、洞室、坟墓、雕像、花瓶、金属器,还有线饰简单的原始形式的手制陶器,以及石制的工具和武器,等等。伊文思用希腊神话中爱琴海地区杰出的统治者米诺斯王的名字,将这里的岛民命名为“米诺人”。
  • 宋世乾坤

    宋世乾坤

    宋,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时代宋,一个我们为之骄傲而又位置扼腕的时代宋,一个自强不息,经济腾飞的时代宋,屹立在中国的苍茫大地上,影响万代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新编》
热门推荐
  • 明星宗师

    明星宗师

    前世平庸的人生注定他今生是个传奇。综艺因他而诞生;文学有他而璀璨;经典的歌曲;好看的电影;无一不是他的杰作;登顶明星之巅,做文道宗师!~~~~~~~~~~~~~~~~~~~~~~~~~~~~~~~明星宗师群:549621957,欢迎大家~~
  • 绝世天骄

    绝世天骄

    一代剑皇,历经万般修炼到达修炼巅峰,却在最后一道关卡的突破之中,被情所困,封神无果被贬落凡间成为凡人,且看一代天骄如何以凡人之身成就绝世天骄。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孤独的夜行者常常听到身后的落叶上有沙沙的脚步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因为威胁始终来自前方。他不过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去观察退路。其实,一只眼睛就够用了,第二只眼睛是让你确信所有事物都有深度。十年和一百年不同,一百年和千年万年是相同的。生命是一把尺子,可被丈量的是生活,其余是永恒。警惕你的幸福,唯有它能摧毁你。品格不是由你已经占有的东西决定的,恰恰是由你匮乏的那些东西塑造的。
  • 网游之君临四海

    网游之君临四海

    漫漫复仇路.他以实力成就网游世界的高手.他以实力登上黑道教父的巅峰。他以实力统领星河七星的商业。他就是宁叶雨,一个外表寒冷内心温柔的男人,一个对兄弟充满义气的男人!他的身世扑朔迷离,身边百花缭绕他却能淡然自若且看他如何快意恩仇!
  • tfboys之他们得痴恋

    tfboys之他们得痴恋

    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不单只是喜欢眼前的他,也喜欢他没有长大的,美好的那部分。他们从,相遇后便是朋友,可她却因被曾经的山盟海誓伤得遍体鳞伤,从此关闭心扉的她会有什么样故事。当身为挚友的他表达心意的时候到底应不应该接受?还是任性地让自己再伤一次?三只与三个女孩,会有什么样的誓言。家人们可以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女主角。嘿嘿,这是我看小说的方法。
  • 守住心灵的净土

    守住心灵的净土

    从《母爱的震撼》作者邢庆杰大部分作品来看,他给人以成熟感。而所谓“成熟”,即已凸显出鲜明的、浑然统一谐和的、较为独特的风格。邢庆杰的小说有着强烈的戏剧化风格。人们在谈论小说的戏剧化因素时,大多认为过于戏剧化的情节设置会伤害小说的文本属性,即文学性;但是,在邢庆杰的小说里,情况有所不同。邢庆杰小说的戏剧化风格,主要表现为矛盾缓慢发展之后的突然拧结,以及矛盾的不确定因素促成的超常局面。《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守住心灵的净土》所选作品为关注社会、品味人生的文学精品,旨在引导青少年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逆天掌门

    逆天掌门

    要有逆天的掌门先有逆天的穿越,要有逆天的穿越先有逆天的法宝。要有逆天的法宝先有逆天的运气,要有逆天的运气先有逆天的智慧。要有逆天的智慧先有逆天的主角,要有逆天的主角先有逆天的作者。要有逆天的作者先有逆天的读者,就是你!收藏!推荐!狠狠点击!————————————————————————————————————主角卓无心,现代职业杀手,一次执行任务时穿越到一个修真国度,不巧的是他的降落点刚好是一个修真门派的掌门闭关处,更不巧的是,那时掌门正在闭关。。。面对突然的入侵者,任何修真者都会选择。。。杀!可是卓无心手上正好有一把质量很好的手枪。。----------------------------------------------------------------
  • 玄门圣医

    玄门圣医

    玄门神秘墨海洺入世,以各种出神入化的身份玩转都市。玄门追杀、都市情仇、杀手暗袭,同样也包含各色美女。都市生涯里,有刺激有激情亦有美人相伴。
  • 中国秘史

    中国秘史

    本书分秦汉秘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秘史、隋唐秘史、宋元秘史、明代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