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8300000030

第30章 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

上海道教由来

上海原系海滩,远离中原,偏寓东南。宋代以降,政局变动,中原文化涌入江南,宋代于上海设镇,元代建县,上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渐趋繁荣。

上海之道教系外地传入,最早传入者当系正一道,即天师道。据《松江府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处州天真观道士叶太真”请建松江“仙鹤观”。《江苏金石记》载有《集仙宫东岳行祠记》称,南宋理宗绍定戊子年(1228),嘉定有集仙宫,因迁东岳行祠于集仙宫之东庑,道士叶冲妙(子琬)请于尹令陈迈,移浙江安吉县集仙宫之敕额于此。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又为该观书写碑文。上海著名道观“丹凤楼”建楼始于宋咸淳七年(1271),元末毁于兵,明万历重修。据《改建丹凤楼记》云,“道士顾洪元鸠工庀材,重为饬治,加缀层轩于楹,洞三面以供瞻眺”。有诗称赞“丹凤楼”,“扁舟北来海波渺,丹凤楼高海天下”,属当时上海胜景之一。俗语说,“先有道士后有庙”,正一系统的道士在宋代就已在上海建庙传道了。近代,上海道教正一派的宗教活动更是受到正一祖庭龙虎山很深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龙虎山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晓初)以及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长期在上海活动。1912年张元旭曾于上海召集上海、苏州、无锡、常熟、松江、嘉定、镇江等地正一教派代表举行会议,企图成立“中华民国”道教总会。总会以龙虎山为本部,北京为总部,上海为本部总机关部,其他省县为分支部,形成与北京白云观筹建之中央道教总会相对抗的局面。1925年4月第62代天师张元旭在沪病逝,上海正一派道士还曾举行盛大送殡仪式。天师张元旭(晓初)和张恩溥都曾于上海举行多次盛大斋醮活动,上海正一派道士在仪式上不仅受其指导,而且也为他们作了完满配合。据统计,在极盛时期,上海正一派道观有23所,道院有73所,在道观和道院周围的道士有三千余人。其中除了上海本地正一派道士外,还有来自苏州、金坛、无锡、江阴、常熟、南通、宁波、绍兴和广东的正一派道士。

道教全真派传入上海,比正一派晚一百年。据《松江府志》,“元大德十年(1306)”,建有“长春道院”。道院名为“长春”,当系纪念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丘处机之故。《江苏金石记》收有杨载作于元至治元年(1321)之《长春道院记》。该《记》称该道院为钱塘郑君所创,郑父系戍守严陵(今桐庐)之将,郑君不袭父职而隐居永嘉,“师受道要”,后远游至上海松江,见海上“无为全真教者”,乃“有志结庵,买地二亩,筑室四间,度弟子”多人,后又扩地七亩,创建道院。清同治十三年(1874)杭州显真观全真道士募创“雷祖殿”,从北京请来明版《道藏》珍藏后,扩大为海上白云观,遂成全真丛林之一。极盛时期,上海的全真道观有10所,全真道士约三百余人。

上海道教虽系南宋后传入,但不论是正一派抑或全真派都和道教祖庭之名山宫观有紧密联系。道士学道遵循严格的师承关系,其斋醮仪式与各派传统一脉相承。当然,随着社会发展,斋醮仪式也会有些变化。明末清初文人叶梦珠辑有《阅世编》称,“今道场装饰靡丽,固不可言。至赞诵宣扬,引商刻羽,合乐笙歌,竟同优戏”。(卷九)道场装饰以及仪式音乐等等虽有变异,但是都未曾触及斋醮仪式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认为,上海道教正一和全真两派的斋醮仪式始终具有传统的面貌。

上海道教常用斋醮仪式

道教斋醮仪式分为“金箓”和“黄箓”两类。金箓指“醮事”或“清事”,黄箓指“亡事”或“济度”。两类仪式之产生与古中国设坛祭告天地、奉祀祖先等仪式密切相关。上海道教斋醮原以“清事”为主,以“亡事”为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上海畸形发展,有关“亡事”之科仪使用频繁。其中有吸收佛教思想后形成并广泛流行者,如“破狱、血湖”等;也有从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中吸取而成者,如“开路”(临终时)、“招魂”(浮厝前)、“斩煞”(灵柩前)、“引丧”(出殡时)等。

1949年以前,上海道教常用的斋醮仪式,从用途区分可以分为五类:

醮事类:包括晴醮、雨醮、雷醮、火醮、瘟醮、监醮、公醮、清醮等。

清事类:包括收龙、收告、镇宅、抱患、预禳等。

延生类:包括打金箓、受箓、祝圣、阅素、普堂、开光、完愿、庆诞、还受生等。

亡事类:包括初丧、追七、周忌、安葬、除灵、禫服、冥庆、冥配等。

放戒类:包括传戒、受戒等。

从科仪的类型区分,又可以分为多种:

表仪类:进表,全堂表。

斗仪类:抱患告斗,延生告斗,拔亡告斗。

朝仪类:火司朝,宿启朝,青玄朝,九幽朝,三朝。

灯仪类:九幽灯,九阳灯,十回度人灯,升仙灯,三途五苦灯,六洞魔王灯,九霄开化灯,十七光明灯,延生灯,大破灯,小破灯,六神灯,六合灯,观音灯,三官灯,雷祖灯,玄帝灯,灶君灯,三界灯,火司灯,寿星灯。

献仪类:大十献,小十献。

解星仪类:解星,玉府解星,移星易宿。

地司仪类:地司,全地司,收坟地司。

度关仪类:代童度关,抱患度关。

发递仪类:清微发递,灵宝发递,全堂发递,扬幡发递。

祭天仪类:供天,亡供天,祭天。

发檄仪类:驱蛇发檄,追魂发檄,五雷发檄,召魂发檄。

箓仪类:受箓,给箓。

炼度仪类:炼度,进笺炼度,转炼。

其他:五方镇宅,翻解,立狱,捉生代替,饯瘟,金刀断索,起伏尸,斋王,款王,传经转案,迎真度魄,生神章,请经,迎鸾接驾,皇坛三宝,群仙会,会诸司,开方,解冤结,召饭,上供,望乡台,颁赦,度桥,召孤魂,请三宝,开启,寄库给牒,行香放灯,送丧,等等。可称,凡遇事而有所祈祷者,道教几乎均有斋醮仪式可供斋主选用。

近代上海道教随着信众的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也由于上海地区的斋主不可能供给较大的设坛场所,因此,在“亡事”斋仪中,形成了一套小型仪式,在狭小之房舍、天井中,常由一二名道士携带小型法器即可进行。这类仪式有:还受生,送鬼,暖材,开路,摄召,起灵斩煞,安神,安座,召魂,召七,召三朝,半夜七,接煞,起座,净宅,预告,通七疏,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制度已有根本变化,教徒对宗教生活之要求也与旧时代相异,故大型“醮事、清事”在上海已很少举行,即使属“延生”和“亡事”仪式之大型活动也有减少,部分仪式还由于受到教徒摒弃而淘汰。目前仍常举行者,有延生类之“完愿、祝圣、庆诞”仪式,亡事类之“初丧、追七、冥庆”等仪式。经常念的经忏有:早晚功课经,玉皇经忏,雷祖经忏,真武经忏,三官经忏,斗经斗忏,朝天忏,青玄忏,九幽忏,等等。经常奉行的科仪有:上表,供天,炼度,转炼,上供,发递,亡斗,度桥,给箓,青玄朝,请圣,召孤魂,等等。

上海道教“进表”科仪的特点

上海道教斋醮仪式中之“进表”科仪,是重要仪式之一。通过进表,将书写信众祈愿表文送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光临醮坛,赐福延龄,先灵受度。

上海道教的“进表”科仪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启坛”,法师和职事们全体入坛烧香,跪奏祝告。在各职事随从高功一再启奏之中,醮坛被幻化为瑶坛仙境,以烛炬点燃全坛之灯,击金玉之声,然后敕水,洒净坛场。第二部分称为“请圣”,奉安五方神圣,请圣,降圣,法师于各天尊前拈香,恭祝圣寿。“进表”科仪第三部分称为“拜表”,系本科仪之核心。法师和职事们奉请三师相助,降临坛场,高功默念“薰表咒”,行祭礼于司表仙官,劳动递送表文。高功法师运神行事,差遣神仙护表上达。然后行“封表”,法师虚画符文于表上以示封缄;行“送表”,送表于焚表之处,化行。高功步罡踏斗,以元神飞送天庭,默念表文,禀告上苍。以后,高功收敛元神,众法师和职事致谢众神,献供,上表结束,退堂。

“进表”科仪结构复杂,内容丰富,音乐优美,舞步多姿,演习需时较长,当系历代道长共同创作,长期完善之精品。

早期道教“进表”类仪式甚简。《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云:“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为病人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手书”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当即道教早期之表文。而为病人请祷者系“受本道已信”之“祭酒”。

南北朝时,道教流布日广,道士日众,三官手书被淘汰,斋醮仪式由简趋繁,敷衍而日趋杂乱。南朝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中称当时的斋仪已能“下千二百官”,有“章文万通”。因此,当时的“愚伪道士,既无科戒可据,无以辨劾虚实,唯有误败故章,谬脱之符,头尾不应,不可奉承,而率思忆裁,妄加改易,秽巾垢砚,辱纸污笔”。此类道士“入靖启奏,不辩文句,是其所识,则洪声鼓响,聞于四邻。其所不解,则咳咤吟呀,抹略而过”。可知南朝道士之表奏已有“鼓”伴奏,并作朗读洪声。北魏寇谦之《老君音诵戒经》中言及“章奏”云:“香火在靖中,民在靖外,西向散发,叩头谢写,愆违罪过,令使皆尽,未有藏匿,求乞原赦。若过一事不尽,意不实,心不信法,章奏何解。师亦自别启事云:民某甲,求乞事及病者,亦道首过。若过尽者,师自得好感应;若过不尽,师亦不得好感应”。是北朝时道教表奏仪式区分民和师同时进行,但已有章奏之名。

以章奏之名称群臣通于天子之书者,当起于汉时。《后汉书·胡广传》注引《汉杂事》云:“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某官臣甲乙上’。”南北朝时,道教将章奏之名吸收入道教科仪,其章表文字亦受到影响。上海道教“进表”科仪中高功跪奏时,上称“臣系三天金阙门下、奏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驱邪院领籍仙官兼行紫微雷斗丰岳诸司事、下土小兆微臣朱某某”,下言“信弟子等与瑶坛职众等,各各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恭炷炉香,端心上启”,即此类影响尚存之明显痕迹。但对于人间王朝文书给予道教章表文牒之影响,道教中人亦早有抵制,南宋呂元素的《道门定制》卷一“议文牒”云:“道家奏状文牒,要须清净典雅,蝉蜕挟法作成之语,方称太上所以立教劝善之意。近有专从事于文字者,一一模仿官府行移,造为文牒、公据之类,言词芜鄙,凌胁神祗。后署天师高功衔,其实出于己意,神明聪直,岂可欺哉。不知奉道事天理趣,与法官考召治鬼之义大不同,况于官府文法尤不相干也。”

唐宋两代,道教备受宫廷尊崇,斋醮仪式之制定以及道士音诵舞步都曾受到王朝关怀,敷衍愈甚。据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凡祈禳、消灾、祈嗣、延生、文昌注禄、祈求雨雪、安宅和谢罪等事之拜章、说戒、道场等醮仪均有详列。全集达八十七卷,总当时科范仪式之大全。名目虽甚繁琐,但科仪由繁趋简的趋势亦甚明显。以三项与“章表”有关的科仪,即:《文昌注禄拜章道场仪》、《祈嗣拜章大醮仪》和《东岳济度拜章大醮仪》(《道门科范大全集》卷19—20,卷25,卷79—84)为例,三仪目的虽不相同,但其结构大致都是:升坛,礼师,宣卫灵咒,鸣法鼓二十四通,发炉,请称法位,唱方,忏方,三礼,重称法位,宣词,举十二愿,复炉,出堂颂,出户,等等。三仪互有异同的只是散花、忏悔、三启和烧香等几项。以“文昌”、“祈嗣”和“济度”之不同目的举行“拜章”仪式,不仅结构类似,而且往往连词章也类同,只是在“请称方位”和“重称法位”项内,奏告上苍的内容相异。“祈嗣”仪中,醮官上启云:“某德修罔觉,善积而彰。始也,期庆嗣之克谐;终也,冀斯男之永葆。并结形于九气,同禀命于三元。生神唱奉而唱恭,司命敬诺而敬顺。悉考诞弥之月,大恢生化之功,调六气于洪钧,开八荒于寿域,庶获绵绵之庆,载严翼翼之心。”而“文昌”仪中醮官上启云:“醮官某自揆凡庸之质,均蒙化育之恩。业儒术以操修,冀科名之利达,蠲明诚意,敬设华坛。”此种道教斋醮仪式由繁趋简之趋势,不仅表明道教在仪式构成方面日趋成熟,而且也符合仪式实行中的实际可能。一个道士只要能熟练一定数量的仪式结构中的要素,就可以参加由不同要素以不同方式组合起来之不同目的的仪式。道教斋醮仪式之由简趋繁以及由繁趋简之演变与其教义思想、道术方法之发生、发展和成熟过程是相一致的,亦与一般宗教史之事实相吻合。于此,道教中有识之士亦早有所悟。南宋呂元素《道门定制序》云:“道门斋醮简牍之设,古者止符篆朱章而已,其他表状文移之属,皆后世以人间礼兼考合经教而增益者,所在无定式,或得之详备而失简易之旨。”吕元素认为:“至简易者,道;而详备者,礼。凡人之所以事无者,道也;因事天而起至诚之心者,有礼存焉。此圣人垂世立教之本旨也。然于繁简之间,当有所折衷而不可过也。”

上海道教的“进表”科仪已能以简驭繁,一仪多用。斋主设醮之不同目的,除了在由高功法师跪奏、化坛、卷帘、请圣中屡作申奏以外,其他经文词章、坛场设置、列队穿步、步罡踏斗、声腔音调等等,在不同目的之“进表”科仪中都保持一致,从而使“进表”科仪略而不隐,繁而不逾,在理论上符合“至简易者,道”的本义,在实践中便于道士们的学习和实行。

以上海道教“进表”科仪与苏州道教“全表”科仪相比较,或者再与苏海涵先生所编《庄林续道藏》的《登台拜表科仪》相比较,乍一看去,似乎很不相同。因此,以前有人以为“道教的仪式内容,本身就没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规定”。其实,仔细分析即可发现许多全同之处或者貌异而实同之处。

例如:上海道教和苏州道教在“启坛”部分“化坛”项下诵唱之“金阙玉陛化坛真符”:“郁罗霄台,玉山上京,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亡若存。金楼倩炜,玉殿森严,光范巍峨,降临启真,驭景龙舆,玄晃仙居,阴阳凝室,万炁齐居。一如诰命,风火驿传”,全文相同。类似的还有“卷帘”项下的“太上卷帘符诰”:“神风招万神……风火急驿传”;“瑶坛”项下的“瑶坛偈”:“瑶坛设像玉京山……庞流洪福满人间”;“分灯”项下的“正一阳光……与道合真”段;“拜表”部分“送表”项下之“焚表颂”:“发露祈真宥,冥心感圣贤。虔恭礼三宝,愿得寿长年。焚词归上界,奏明玉帝前”,等等,均系两地相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表面看来与上海和苏州“进表”科仪迥异之台湾道教《登台拜表科仪》中,于“拜表”部分“送表”项下亦录有文字相似之“焚表颂”:“虔恭礼三宝,愿得寿绵长。焚表皈上界,奏名玉帝前”。台湾道教另一《晚朝·启圣科仪》中“升坛烧香”时诵唱之词几乎全同于上海道教“进表”科仪“请圣”部分“烧香”项下之“祝香咒”,即“道由心学,心假香传。手执宝炉(上海: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容臣关奏,径诣三天(上海:臣今关告,径达九天)”。台湾道教同一科仪中“进表”时诵词也全同于上海道教“进表”科仪“出官”项下的冲表词,即:“五色之烟,腾表上天。五色之炁,表文达帝(上海:卫表达御)。下官故炁,不得妄干,功曹符使,速为赉传(上海:疾速通诚)”。此类全同之处只能说明上海、苏州和台湾道教关于“进表”科仪之内容和形式都有共同的渊源,源出于共同之仪范原本,或者相近的仪范形式。尽管三地分隔遥远,但是由于道教之严格师承传统,使三地“进表”科仪仍保持不少全同之因素。

上海、苏州和台湾道教“进表”科仪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然而,如能细心领会经文之内容以及比较科仪之形式,人们仍能领悟貌异而实同之事实。苏州道教“进表”科仪中有“分灯”一项,坛前两位法师连续四段又念又唱,分别赞咏“玉清圣境天尊、上清真境天尊、太清仙境天尊”和“流光法界天尊”。坛后一位法师点起三支蜡烛,三人持烛吟咒,将坛中灯烛全部点燃,意为恭请神光分照四方。上海道教“进表”科仪中“分灯”一项与苏州略异。一是仅赞咏“玉清圣境天尊、上清真境天尊”和“太清仙境天尊”等三段。二是既无法师点烛,也不遍燃全坛烛灯,而是由高功喝白道:“夫灯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化九,九九化为八十一灯,无幽不烛,无暗不明。”以虚的“分灯”动作,实的唱白经文,以晃动的火束造成气氛。接着,高功大声问道:“灯光明否?”众职事答:“灯光明。”再问:“灯光变否?”众职事再答:“灯光变。”在赞诵“灯光朗耀天尊”声中,把“启坛”部分推向高潮。上海道教之所以在“分灯”上有异于苏州,据调查了解,其原因之一是上海举行“进表”科仪的坛场,大多不可能设置众多的烛灯,更不必说是九九八十一灯了。另外,上海道教坛场大多装有白炽电灯,之前又流行过汽油灯或煤油灯,传统的烛光和油盏灯均无法与之匹敌。沿用苏州道教之“分灯”模式,不仅无法达到吸引信众、感动神灵之效果,也无法体现神光普照的神学思想,因此,上海道教“进表”科仪对于“分灯”作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吸引信众的艺术效果。

苏州道教的“全表”科仪和台湾道教“登台拜表”科仪在“启坛”时都有“启师”一项,法师和众职事先要列队到天师堂去,祝香,听训,参拜,唱赞天师名号,祈请天师协助醮事,然后,回醮坛,开启。在“拜表”结束时又有“谢师”一项,表文送达天庭后,法师和众职事又列队去天师堂,告谢天师扶助修醮之恩。尽管苏州道教和台湾道教同有“启师”和“谢师”的内容,但仪范做法亦不尽相同。上海道教“进表”科仪的启师、谢师两项首尾,据云,在“全表”科仪仍保有,但是“全表”科仪由于费时过长,已很少举行。上海道教之常用科仪大多属于“亡事”,斋主要求仪式紧凑,内容丰富,在有限时间中得到悼亡感情的最大满足。因此,上海道教“进表”科仪对“启师”和“谢师”两项也作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删削。只是,在“拜表”部分开头,上海道教“进表”科仪仍有祈请天师协助送表上天的词句,即:“奉请玄师,降表坛所”,“奉请祖师,降表坛所”和“奉请真师,降表坛所”等。只是采用唱念形式,而不另设天师堂去参谒。上海道教“进表”科仪就是如此在神学思想上对斋仪作了适当补充。此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复杂情况,除了进一步表明上海、苏州和台湾等地道教斋醮仪式在思想上和结构上的一致,源出于同一传统的范本以外,也说明道教斋醮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差别,习惯的变化会有所变异。

对于同一斋醮仪式在不同地区道士的演习中出现的变异,人们在历史上早就有所注意。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二十“登斋科范品”内有“分灯仪”一项,称“盖请光之仪,以阳燧对日,火光然一烛于玉清前,然后高功致词再拜,进前请光在手,回本位,分与二侍者,以次散点,是请之于大道也”。但是,金允中指出“浙东有数郡,却亦先点一灯在高功手中,长跪致词。道众却受之,以进入三清天尊前,逐位宣白文,点之方行分光”。他认为这种变异是“理大不通”的。但是这种“理大不通”的变异在南宋时已有很大的影响。以阳燧燃烛的分灯仪并未流传下来,毕竟是由于这种阴雨天就无法进行的仪式过于繁杂而被淘汰了,尽管它是理大有通的。

同类推荐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热门推荐
  • 圣手毒医:你不是我的唯一

    圣手毒医:你不是我的唯一

    她,是医神,也是著名的四大魅影中的魍殿下,却对魑动了情。而他,为了利益,选择了她的妹妹,并将她残忍杀害。她难以置信,含恨而终。一朝穿越,她发誓不再相信任何人。他们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她的内心,终于,她选择了改变。小片段:“殇,你身边那么多烂桃花,要他们做甚?”似笑非笑:“你也一样,你走了他们也就走了,所以,你走吧!还有你再给我动手动脚....”“呃。。。”
  • 异界熊傲天

    异界熊傲天

    上古圣地,悠远古老。四界并起,百族来朝。七王出世,三圣入道。东方龙霆,西域虎啸。混沌破茧,魔柱天降。万年功绩,一夜尽丧。四界毁三,百族去九。王者归林,圣者陨落......“写的好,但这毫无意义。”沃利贝尔丝毫不理会身边几位美人的抗议,随手就把手里这本东方的史诗孤本丢到了一边,然后翻了翻火上架着的烤肉,用锋利的爪子绕了绕头,他可不在乎过去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只在乎现在的世界合不合他胃口,如果不合,那就要劳烦他亲自动手了......
  • 红楼丫鬟

    红楼丫鬟

    杏珍带着上辈子的记忆重生了,这让她即惊喜又有些忐忑;即没有种田储物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也没有倾国倾城的容颜;而且还是个丫鬟命,这也就罢了可为什么自家小姐姓薛名唤宝钗,她身边跟着个丫头叫莺儿;这里是鼎鼎有名的金陵那是不会错的,可我的名字文杏这是那号角色我脑子里好像没印象。
  • 凰战天下,邪妃不好惹

    凰战天下,邪妃不好惹

    大婚之日,驸马夫君搂着亲妹妹,看着她被缝上了嘴巴,活活烧死!重生归来,她成了属国人人唾弃,被家族沉河祭司武神的疯傻废材小姐。父亲无情自私,姨娘狠辣阴毒,还有个伪善的庶姐在背后给她捅刀子和她现任未婚夫勾勾搭搭。谁说废材就要等着被羞辱,就要等死!且看她觉醒逆天体质,传承上古武神印记,拐来帅气逆天男票做后盾,带着萌宠闯天下,不但要打的坏人满地找牙,还要杀回帝国报仇雪恨,夺回她的一切。战意在涌动,死亡印记笼罩大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运动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运动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关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阴阳女警

    阴阳女警

    陈冰冰在调查案子的时候,目光刚对上一个黑衣男子,黑衣男子却受了刺激拔腿就跑,感觉不对劲的陈冰冰追了上去,却没想到脚底一只手伸了出来抓住陈冰冰的脚,重心不稳的陈冰冰撞到坟墓昏死过去,然而没想到这都是城隍爷的谋划!因为一见钟情城隍爷在三日之内要娶陈冰冰为妻,还抢夺牛村黑梅山宝物血红嫁衣。牛村神婆李小仙人得知陈冰冰要嫁给城隍爷,热心制符给陈冰冰希望能帮助自己一件事,可就在此时陈冰冰因罗副原因联系上高中同学,因为暧昧不清,城隍爷勃然大怒差点掐死心爱之人。三日后——结婚之日陈冰冰还是下嫁到阴间,可喜轿刚进阴间血红嫁衣阴风大作冒出女鬼附在陈冰冰身上,法力高强的女鬼眼中只有城隍这个宝座。城隍爷万万没想到会闹这一出,城隍之位危危可及。却没想到城隍爷这个城隍位也来得可疑....
  • 凤神临世

    凤神临世

    她,是现代杀手界的无冕之皇,是商界不败的神话.她,冷酷冷情却只为一人倾尽满腔柔情.然而,痴情总被无情伤.含恨重生,指天而誓:绝不再爱!凤灵大陆,四国鼎立,女主沉浮.她一步步走到别人难以企及的地位,伴随着一个男子的出现,渐渐打破了她心中的坚冰.凤神的远古传说,四国的战乱纷争,未知的黑暗势力,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还是前世今生因果循环?郑重承诺:绝不弃文!----------------------------
  • 后宫有流氓:本宫就是狂

    后宫有流氓:本宫就是狂

    【爆笑!求收藏!】“除了本尊的母亲,你是第一个没被本尊克死的女人,本尊打算娶你……”某女顿时化身暴龙:“所以,你不克死我不罢休么!!”***“帅哥,你还是落到我的手里了吧?”某女奸笑。“这位小姐,本王是你未来姐夫。”“那又如何?把衣服脱了吧。”“本王还是当朝四皇子!!!”=口=!穿越就穿越吧,还到处惹麻烦,惹了魔君又惹皇子。本小姐色胆包天,狂妄不羁!会怕?但为毛我这个流氓,非但没吃到帅哥豆腐,反倒是被人“吃”干抹净了?*九爷完结文《后宫有流氓:王妃太闹心》*【Q群244199397,欢迎勾搭】
  • 格利莫里

    格利莫里

    格利莫里是一本远古的巫书,据说拥有它的人将会得到常人所无法得到的力量,是一种神秘而又可怕强大力量,甚至可以控制魔鬼,还能召唤出格利莫里最强悍的恶魔,也就是人类称之为魔界之王的路西法撒旦,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忘记了这一传说,为了不让世人忘记这一传说,本人特地写了这一本书籍,里面主要讲了人类与恶魔和天使对抗的故事。
  • 经脉之歌

    经脉之歌

    一场科技变革带来的百年灾厄,在人类废弃的城市废墟里,一个小男孩在莽莽丛林间挣扎求存,一个疯癫老头和一个机械师就是他生命里的全部,迥异于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又将怎样改变他的性格?一场大迁徙使得人类社会秩序沦陷,势力门阀割据,部落成势引发混战,当小男孩成长起来,当他走出丛林的那一刻,他野心勃勃的要将整个世界作为他的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