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4400000007

第7章 前程是靠自己走出来的(2)

慧能看到法性寺(今光孝寺)高高的旗杆上幢幡高挂,迎风招展,心中一阵兴奋。他知道,寺院里幢幡升起,五色彩带飘扬,表示有重大法事活动。今天单升幡旗,则表示寺里有高僧讲经。

慧能跟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缓缓走进法性寺。

这法性寺,是南国规模最大的寺庙,尤其是寺中的戒坛,可以说是天下闻名。在僧众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早在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罗建造了这座戒坛,并预言,二百五十年后,将有肉身菩萨在坛上受戒。在他建坛八十年以后,另一位圣僧专程从印度带来一株菩提树,栽种在戒坛旁,他还立碑刻文:一百七十年后,当有肉身菩萨在菩提树下大开法席,普度众生。

二百五十岁的戒坛依旧庄严,一百七十年的菩提高大参天,枝繁叶茂,树荫匝地。它们在企盼着肉身菩萨的到来吗?

慧能嘴角泛起一缕神秘的微笑。大殿里,僧俗四众井然有序地盘坐在蒲团上,等待着印宗法师开讲《涅经》。这时,大殿内一片宁静,大殿外五彩缤纷的幡旗在阳光照耀下,在春风的吹拂中,自由地招展,煞是好看:蔚蓝的天空,因它绚丽的色彩而生机勃勃;古老的寺庙,因它的曼妙飘扬而意趣盎然。许多人都被这奇妙的景象所吸引,扭头观望。一位青年僧人大概过分投入、过分陶醉了,不知不觉喃喃道:“春风吹得幢幡动,赤橙尽染艳阳天……”

一个老年和尚不客气地打断他的沉吟,呵斥道:“年轻人!一天到晚心随境转,只知吟诗作赋,禅机却一窍不通。什么风吹幡动,应该说是幡自己在动。”青年僧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一脸的茫然:“你,你是说,幡自己在动。”“那当然。因为幢幡高挂,就有了飘动的可能性,所以……”这时,恰恰风停了,漫天飘舞的幡旗静静地悬垂下来,一动不动。青年僧人急忙打断老和尚的话,说道:“不动了,不动了!你看,你看,幢幡真的一动不动啦!因为眼下没有风!有风则动,无风则停。可见,是风吹幡动。”

老和尚漫不经心地望了望高高的旗杆之上死蛇一样纹丝不动的幢幡,不慌不忙说:“照你这样说,动性在风而不在幡了?”

“那当然,你自己不是都看见了吗!”“那好,我来问你,刚才那阵风,是不是也吹拂了白云山?”白云山,是南海城外的一座风景秀丽的高山。在法性寺里,抬头就可以看见它的直插天际的峰峦。青年僧人说:“白云山离这里不远,吹动幢幡的风,应该也能吹到它。”“那么,白云山刚才是不是也像幢幡那样摇摆不止呢?”老和尚咄咄逼人的目光紧紧盯着青年僧人,“说呀,你倒是说呀!风是不是能吹动白云山?”“这……”青年僧人虽然张口结舌,无法回答,但他从心里不服,总感到老和尚的理论有些似是而非。然而,面对人家的问难,他又无言以对。正在他上不来又下不去,处境十分尴尬之时,一个清晰且坚定的声音从大殿东南角传了出来:

“我看,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两位师父的心在动。”宛若巨石落入深潭,一时惊了寺院内的众人,他们几乎同时向那声音传来处望过去。

一直闭目倾听二僧辩论的印宗法师也眼睛倏地睁得老大,于是,他敏锐的目光将一个四十来岁、衣衫褴褛的汉子捕捉在了眸子中。印宗是亲见过五祖弘忍的高僧,道眼明白,单单听这一句话,他就知道,眼前这位说话的男居士非同一般。

所谓风动、幡动,本质上是心与境的关系。风是境,幡是客尘,所以释迦牟尼说:“有因有缘世间生,有因有缘世间灭。”佛法是缘起法,它的最高明处,就在于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缘起性空。佛陀还说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并且互为缘起,互为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也就是互为因果。

例如风与幡,如果只有风,或者只有幡,就不会有风幡舞动的现象;或者幡虽然有,但它没有高高挂在旗杆上,无论再大的风,也无法将它吹动;或者幡升了起来,但风没有吹在这里,而是刮在了其他地方,这样都不会有风幡飘动的景象出现。

为什么是心在动呢?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动静、善恶、美丑、好坏……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对立,都是我们这些人各自依据自己的好恶、利害……强行分别而产生的。所有争端的升起,一切矛盾的产生,也都是源自我们以不同的价值、取此舍彼的结果呀!谁对,谁错?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慧能早就说过,境由心造,法从心生,一切都是我们的心在动。当时,印宗大师的心也在动--他早就听说禅宗衣钵南来了,莫非这个出口不凡的居士就是五祖的法脉传人?于是,离座相问--果然是六祖出山了!

当时,慧能还是居士之身。于是,印宗就作为他的剃度师,为他在二百五十年前求那跋陀罗所建的戒坛上落发出家。也就是说,印宗是慧能的师父。但是,当慧能正式受戒之后,印宗立刻舍弃了自己的剃度师身份,反而拜在慧能座下,以慧能为师。

佛门无贵贱,达者为上首;禅法皆平等,悟道自为尊。六祖慧能就在那株神奇的菩提树下,大开禅法,广度众生。一年后,他应韶州百姓所请,离开南海,回到曹溪宝林寺(今韶关南华寺)。从此,曹溪成了天下禅宗的乳源。时至今日,世界禅宗僧俗,都是六祖的儿孙。

景深

“入此门来学此宗,切须仔细要推究。清虚体寂理犹在,忖度心忘境自空。树挂残云成片白,山衔落日半边红。是风动也是幡动?不是幡兮不是风。”这首《山居诗》是宋代曹洞宗高僧石屋体会到“风动幡动”的境界后有感而写的。

六祖慧能并不否定风吹幡动,关键是我们的心不能被外在的东西所干扰。清晨,一群人站立在河边,等待着渡河。河边野渡,没有码头。为了方便船上的人们上下不湿脚,船夫总是尽力将船头推上河滩。河边上觅食的小鱼、小虾以及藏在沙子里的小螃蟹,因为渡船的往来,有一些被船压死了。一个禅僧路过这里,恰巧一位散步的秀才也同时走来。两个人都看到了渡船压死鱼虾的情景。

秀才问禅僧:“禅师,你看,船夫将船推上、推下的时候,很多无辜的小鱼、小虾、小螃蟹被压死。你说,这是船夫的罪过呢,还是乘船渡河人的罪过?你们佛教讲究因果。将来这个杀生的罪过,是归船夫,还是乘船之人?”

禅师指着秀才的鼻子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的罪过!”秀才当然十分生气,理直气壮地反驳道:“你是不是神经病?怎么说是我的罪过呢?第一,我不是乘船之人;其二,我更不是船夫。那些死去的鱼虾、螃蟹,根本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为你多管闲事!”禅僧呵斥道。船夫为了渡人到彼岸,心中没有杀死那些鱼虾的意念;乘船之人只是要过河,更无伤害那些小生灵的想法。他们的无心状态,就像不动的幽潭之水,天上风起云涌尽映其中,却不妨碍它的平静;空中浮云消长,影响不到它的澄清。而秀才心中妄生分别,自己平添了许多烦恼。因为,他在评论他人长短善恶时,必然添加进了自己的是非判断,为了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必须费尽心机,让自己的身心不能放松,不得自在。其实,谁的罪过都不干他的事,何必平地起风波,让自己的心随之转动,朝也寒风,暮也热浪,一刻也不得安宁清静?

宋代临济宗高僧龙门清远禅师在法堂上给弟子们讲了一则故事:有一位禅师持戒极为精严,平生连一只蚊子都没有伤害过。人们都说,他已经是功德圆满的得道高僧了。一天半夜,禅师内急,只穿着内衣急急忙忙向厕所跑去。深秋的夜晚,天气很是寒冷,所以,禅师来去匆匆。忽然,他感到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而且还发出“叽呱”的声响。

黑夜中看不真切,但从声音判断,禅师认为自己踩到的是一只蛤蟆。并且,他感觉到那蛤蟆肚子里无数的卵都被他踩出来了!

天哪,这是杀生啊!而且是多得不计其数的小生命!禅师战战兢兢,跌跌撞撞回到寮房,失魂落魄地一头栽倒在了床上……虽说是无意的,但毕竟破了戒,数十年的修为付之东流。他自怨自艾,长吁短叹,不知在床上折腾了多长时间,才迷迷糊糊起来……这时候,禅师看到有好多蛤蟆从四面八方蹦蹦跳跳而来,将他团团围住,异口同声向他叫喊:“还我命来!还我命来!”原来,是那些在他脚下丧生的蛤蟆卵冤魂不散,向他来讨还命债……禅师惊叫一声,从梦中醒来。他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像是泡在水里一样。他再也无法入睡,坐在床上发呆。若是一命还一命,他何时才能偿还完那无数的命债?天亮后,他尽管不愿意去看那惨不忍睹的场面,但还是顺着原路找去。他要去超度那蛤蟆的亡灵,忏悔自己的罪孽。可是,当他回到原地一看,哪里有什么蛤蟆?路上躺着的,分明是一只老茄子!

宛若突然间卸下千钧重担,禅师心中的疑惑之情顿然消失,豁然开悟了:三界之中并无实物,一切唯心所造!

讲完故事,清远禅师问众人:“那僧人夜间踩到的究竟是蛤蟆还是老茄子?如果说是蛤蟆,天亮看到的分明是老茄子;若说是老茄子,天不亮时又有许多的蛤蟆来讨还性命。诸位能断定吗?”

清远禅师锐利的目光从大众脸上掠过,停顿片刻,一拍禅板说道:“让山僧来为诸位断断看吧。蛤蟆的疑情虽然消失了,茄子的见解却未去除;若想得到无茄的见解,那就中午敲打黄昏时的钟鼓吧!”

唔?一切尽在细细的品味中。

心语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禅的精髓,在于心的感应和体悟,语言、文字往往是难以表达的。唯有心有灵犀,以心传心,才能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因此,禅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宗旨,即心即佛,是心作佛,直承佛之心印。

其实,说起来,莫说成佛做祖,就是人世间穿衣吃饭,也莫不在于心的妙用。钱锺书曾经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食物符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以此来欣赏,来审定。”

人生之惬意,正是如此。所以,要善待心,善用心,保持一颗明澈不昧的真心,不但能洞悉幽微,激发想象,更容易感悟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3.找到真我了吗

六祖慧能第三次来到韶州曹溪,正式住持宝林寺。禅宗六祖在岭南出山的消息很快传遍佛门,许多僧衲闻风来投。

正是春暖花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行脚云游的禅僧,禅杖为马越千山,草鞋为船渡万水,在大江南北的丛林之间参禅问道。这一天,曹溪路上风尘仆仆行进着一位青年僧人。他叫法达,别看年纪不大,僧腊(出家的年月)却很长--年仅七岁便出家了。他听说六祖显身了,便不远千里,从洪州(今江西南昌)赶来拜谒。然而,当他走进宝林寺,真的见到六祖慧能时,很是有些失望呢:难道,这个又矮又丑、又黑又瘦的人,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师吗?难道这个一字不识的村夫,真的精通神奇而又玄奥的禅法吗?

不过,既然来了,法达就不得不按出家人拜山的规矩,向堂头大和尚顶礼三拜。当然,他的礼拜很是有些敷衍了事,连脑门都未曾触到地面。六祖见状,呵责他说:“僧人顶礼,应该五体投地。而你这样头不着地,还不如不叩头!你这样做,心里必定藏着什么自负的东西!”

“我法达,修持《法华经》十几年,已经念诵了三千多遍。”说着,法达的头下意识地仰了起来。

六祖说:“你叫法达,何曾达法?僧人顶礼,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为了折服自己的‘我慢’之心。因为,出家人心中一旦存留傲慢的习气,便无法体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你只是口头上念诵佛经,而不明了经典的意义。你要晓得,只有明心见性,才能称得上菩萨。”

法达面红耳赤,尴尬地站在那里。六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唉,你今天远道来见我,也算有缘分,我现在告诉你佛法的妙义。”六祖递给法达一杯茶水,等他一饮而尽后,问:“法达,请你准确地描述一下,这杯茶水是什么滋味?它与你以前喝过的茶有何区别?”“这、这、这……”法达吭哧半天,也无法精确表述出茶水的味道。

六祖一笑,说:“禅,不可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法的奥妙,也无法用文字来表达。一切经书,包括《法华经》,都是佛陀教导我们开悟的工具。它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让我们顺利、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你若是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

所以,学佛之人要直接探求佛法的本意,而不是执着于经典。你如果用这样的心态持诵《法华经》,那么,一切妙法就会像莲花一样,自然而然地从你的口中生出来。”

法达听后,豁然有醒,不过,心中仍然存有一缕疑惑,犹犹豫豫地询问道:“这么说来,只要理解了经义,就不必劳神费力地读诵经文了吗?”

六祖说:“你这种‘非此即彼’的机械理解,又陷入另一种教条。经典有什么过错,岂能妨碍你持诵?若是口中持诵经文,心中也能实践修行,就是‘转经’;若口里念着经文,而心中另有所念,那就是被经所转。”

六祖对法达吟诵了一首偈子:“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做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华经》中,白牛车代表着人类自性的本源。法达闻偈,恍然大悟。从此,他一生追随六祖,成为慧能的十大弟子之一。

六祖慧能大师在曹溪扩建寺庙,接引学僧,忙得不可开交。一日,他发现,祖传的袈裟皱皱巴巴,沾染了一些尘土。于是,他便忙里偷闲,拿着袈裟出了山门,计划到曹溪之畔浣洗。

曹溪之水弯弯曲曲,漂着烂漫山花,映着蓝天白云,在宝林寺前潇洒地画出一条弧线,然后撒着欢儿奔向远方。溪水边,有几个小沙弥正在洗衣服。他们也太勤快了,甚至连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洗了--你撩一下,我泼一盆,结果大家浑身上下都湿淋淋的。他们无忧无虑,似乎比清凌凌的曹溪水还要欢乐,还要活泼,河滩上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也仿佛都是他们咯咯的笑声凝结而成的。

六祖悄然离开了。一则,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使得弟子们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二来,他想,这袈裟是由达摩祖师从印度带来的神圣之物,万一溪水上游也有人浣衣洗物,污垢顺流而下,岂不将袈裟亵渎了?

慧能转身,手持禅杖,向寺院后面的深山走去。行行复停停,寻寻且觅觅,边走边观察,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四五里路,来到了一片茂密、幽静的山林中。

这里古木参天,芳草茵茵,瑞气缭绕。不知为什么,六祖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他神色庄重,站在一块空地中央,闭目沉静片刻,然后,将手中的禅杖一振,往地上戳去。他并未用力,但禅杖竟扎入大地深处。更不可思议的是,随着禅杖的拔出,一股清泉汩汩喷涌,片刻之间便汇聚成清澈的水潭,这就是著名的“卓锡泉”。几百年后,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两次来参拜六祖真身。在卓锡泉畔,他的文思如同这不竭的泉涌,挥毫写下了《卓锡泉铭》。

六祖掬一捧泉水尝尝,其甘醇清洌,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他蹲了下来,仔细漂洗着袈裟……“阿弥陀佛。”身后忽然传来了一声佛号。六祖回转身,一位年轻和尚合十鞠躬,问道:“请问法师,到宝林寺怎么走?”

六祖看他风尘仆仆、一副长途跋涉的样子,手里提着湿漉漉的袈裟,站立起来问:“你从哪里来?”

同类推荐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擦亮眼睛看世界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擦亮眼睛看世界

    烦恼、忧愁等等都是建立在我们无法解决的思绪当中。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 站在青春的阳台

    站在青春的阳台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一生全集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一生全集

    20几岁男性奠定一生成功的必备。全球中文第一阅读门户方正爱读爱看网,推荐给年轻男性的青春励志读本,把握住20几岁的青春,你就能奠定一生的成功。最现实的人生哲学,最实用的成功宝典,20几岁的男人们,真的不能再等了!每一条经验都能为你的生活增添光彩,每一份感悟都能给你的生命提质加量;时时鼓励你调整心态,砥砺人生,时时激励你积极进取,直至成功!《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致力于为20几岁的年轻男人指引方向,。帮助你学会足够多的社会经验,为迎接以后的成功人生作最充足的准备。
  • 聪明女孩这样做

    聪明女孩这样做

    本书讲述了如何做一个聪明的女孩儿,聪明女孩干什么事都会先人一步,她们知道,如果不努力学习、不积极进取,就会被社会上的激烈竞争打败在地;她们明白年轻貌美只是一时,只有将有限的青春好好利用,早点学会“世俗”,早点融入社会,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而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 选择决定一生

    选择决定一生

    选择定成败:从一定程度上说,人生的成与败都是选择的结果。人生重大关口的决定也好,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好,都是你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做着选择。选择得好,做起事来会顺风顺水,反之则让自己驶入人生的慢车道。
热门推荐
  • 王爷的逃妃

    王爷的逃妃

    她是大宋后宫中备受冷落的小帝姬,绝美倾城,却单纯如雪缎!一舞“仙外惊鸿”让世人为之沉醉!他是大宋的骠骑将军一生一世只为护她一方安好。她爱上了魔鬼,献上了一生却亲手被他推入地狱,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她多么希望自己先爱上的人是他!
  • 校园小仙师

    校园小仙师

    “你幸福吗?”“我刚下山,现在还不幸福,但我会努力追求我的幸福!”“你追求的幸福是什么呢?”“对我来说最幸福的事当然是成就元神了!其次是结成金丹,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能像我师父那样受封国师、妻妾成群、子孙满……”一个满脑子想成为国师、妻妾成群、子孙满堂的小仙师下山了,于是在当代社会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拍案惊奇、瞠目结舌的事……
  • 绝世战帝

    绝世战帝

    年少贫贱被人欺,心若顽石不屈膝,偶得诸天玄妙法,势要九天踏云梯!世家落魄子弟,遭人百般折辱,隐忍苦练,偶得诸天妙法,从此青云直上,入武道,杀仇敌,修战灵,炼神通。从凡尘一隅,直到诸天万界。登天路,踏歌行,逍遥自在,帝霸诸天。阻我者,尽皆轰杀!
  • 穿越杂事儿

    穿越杂事儿

    穿越是件诡异的事儿——我是何人?来自何方?要去何处?穿越是件辛苦的事儿——要吃饱饭,要睡好觉,要活下去。穿越是件危险的事儿——情仇爱恨,你死我活,碧落黄泉。穿越是件浪漫的事儿——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成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女王来了

    exo之女王来了

    一个是温柔的,一个是冷的,她们能和exo碰出什么火花呢?
  • 空战英豪

    空战英豪

    王峰是个出色的战斗机飞行员,在一次例行的训练中战机出现故障坠毁,王峰的灵魂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万年之后的世界。一万年后的世界,人类和外星生物发生了战争。人类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宇宙空战已经完全成了电脑为主体的战争,人类飞行员只是坐在驾驶室里随机应变的命令战机做出各种动作,根本没有技术可言。可是拥有高超空战技巧的主角来到了这个世界,和高科技电脑控制的战机完美配合,成为了这个时代无人能敌的空中死神。主角成为了全民英雄,权利、财富、名望如潮水般涌向主角,主角会会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使自己成为时代的标志······
  • 吞天决

    吞天决

    他不过是地球上一个平凡的灵魂者,穿越到陌生的位面,习得一部逆天的功法,从此他走上一条掠夺之路,修炼杀人的武技,伏尸百万登封绝顶!修炼升级的道路上,机缘不断,惊险重重,却有知音相伴,温柔绕指。
  • 凤仙誓权

    凤仙誓权

    谁说女子只能沦为男人的炉鼎,谁说女子修仙无望?我就要在这昏暗的世界打出朗朗的乾坤。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你的誓言,已在冥冥中应验。夙巧凝醉酒后穿越到与地球相似的无际大陆,进入一个叫天煞帮的门派后却突遭帮主夫人的冤枉。受到屈辱后本以为从此武道无望,然而却在一首诗中发现天煞帮一直隐藏的秘密......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 剑凛天下

    剑凛天下

    一骑白马踏红尘,三尺残剑笑众生!“我会让世人知道,即使是一柄残剑,我也能让其傲视整个苍穹!”——杨辰语一个没有元力亲和力注定无法成为天元大陆尊贵元师的农家少年,在无意得到一柄残剑时,他的人生,注定改变……大陆升级体系:元者,淬元师,丹元师,离元师,灵元师,玄元师,圣元师,星元师,天元师,神元师!路过的同学,觉得好可以,请多多支持,蛮子再次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