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4400000009

第9章 前程是靠自己走出来的(4)

如此回答,不但精彩,而且蕴藏着无限禅机,所以慧能微笑点头。法会散后,志诚跟随着慧能来到正堂,正式磕头参拜。慧能先是询问了一些神秀师兄的身体以及日常生活情况,然后切入了正题:“志诚,你的师父,我的神秀师兄,平常是怎样教导你们的呢?”

志诚回答:“神秀师父经常教诲我们,应该住心一处,观照清静的境界。他督促我们天天打坐,要求人人练成‘不倒单’的功夫。”

所谓的“不倒单”,就是昼夜坐禅,从不躺下休息。千年之后的今天,禅宗丛林之中,有此功夫的禅僧依然大有人在。

慧能听后,不禁大摇其头,说:“强行将心念停住在一个地方,以期达到清静境界,是一种禅病,而不是真正的参禅。昼夜长坐不卧,不但与禅的领悟没什么关系,还会损害身体!”

说完,慧能怕他不明白,又吟诵自己的一首偈子:“生来坐不卧,死后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宛若醍醐灌顶,恰如甘露润心,志诚豁然醒悟。是啊,禅的修行,修的是心,何必与身体过不去?几年后,慧能的弟子南岳怀让大师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心与身的关系好像牛与车,前进时,你是应该打牛呢,还是打车呢?

志诚心服口服,情不自禁地匍匐在地,再次向六祖顶礼:“大师慈悲,请再详细给我开示佛法。”

慧能总是根据学僧的根基,巧妙点化,从而使之以最快捷的途径契入禅的枢要。所以,他要先摸清志诚的具体情况。他说:“佛法,无非是戒、定、慧三学。你的师父神秀大师,是怎样让你们修持戒、定、慧的呢?”

“神秀师父说,诸恶莫作叫作戒,众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则是定。”这种传统的教法,早在慧能的预料中,所以,他脸上隐隐约约泛起一丝微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祖释迦牟尼亲口所说的一首偈子。可以说,这短短数语,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全部佛法的精要。而神秀使之与戒、定、慧相对应,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是对传统的如来禅的最佳表述。如法修行,次第渐进,也能悟道。然而,六祖慧能所创立、所提倡的是“超佛越祖”的顿悟法门。

志诚敏锐地察觉到六祖脸上那丝神秘莫测的微笑,于是问道:“不知您用什么方法来教导弟子?”

慧能说:“我若是说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以教给人家,那是在欺骗你。因为,法无定法。我只不过是根据每个人的根器灵活施教,用相应的方法解除他心灵上的束缚罢了。这种随机应变的方法本无名称,只是借用一个‘三昧’的假名。你师父所说的戒、定、慧,与我的理解很是不同。”

志诚不解:“佛教的戒、定、慧,应该只有一种,怎么会有差别呢?”慧能说:“你师父说的戒、定、慧,接引的是大乘根性的人;我所说的戒、定、慧,接引的则是最上乘人的。每个人的领悟不同,因此见地就有了快、慢之分。我讲的教法,从来不离开人的自性,若是离开自性讲佛法,不过是空洞的说教。

你要知道,万法都是从自性生起妙用的,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教义。”慧能用柔和的嗓音,轻轻吟唱道:“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慧能的声音戛然而止时,志诚也大彻大悟了,于是留在了曹溪,再也没有北归。

景深

志诚本来是神秀的特使,却情不自禁地被慧能“顿悟成佛”的禅法所吸引感化,心甘情愿地“投诚”于六祖。他,活像一条来试探龙门高度的小鲤鱼。谁知,鲤鱼一旦跃上龙门后,便化作飞龙,一去不回头。

不知神秀是否还在盼望着他的归来,是否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其实,不归,即已归;没有消息,就是消息。南顿北渐,孰高孰低,由志诚的一去不归,便说明了问题。我们似乎听到了神秀那无声的叹息。

但神秀之伟大,就在于其坦荡的胸怀:他反复鼓励自己的弟子们去曹溪慧能那里求法,甚至向武则天推举自己的师弟。这种真正的禅者所独有的“泯灭取舍,心空无我,世界大同”的胸怀,是那些名利客所无法想象的。

我们说过,心量像整个太空一样无边无际,是开悟禅师的特征之一。因为他们没有烦恼阴云笼罩心窍,没有“爱则取之、憎则舍之”的分别。从这个角度说,神秀的禅法虽不及慧能,但神秀本人却是一位伟大的禅师。

禅宗发展到北宋末年,五大流派中已经有沩仰、法眼、云门三家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不见了踪影。而仅存的临济、曹洞两家,也因开宗立派时日已久,各自所独有的思想体系渐渐凝滞僵化,亟须寻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以便对修行实践起到根本性的指导。尤其是曹洞一宗,几百年来曲折多舛,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地步。

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危机更是再生时。这时,禅宗史上两位划时代的禅师呼啸而出,他们分别是曹洞宗的天童正觉(亦称宏智正觉)大师、临济宗的大慧宗杲(gǎo)。天童正觉大师,扬弃曹洞宗名相过于烦琐的弊端,提出简便易行、明白通畅、直指人心的“默照禅”,所谓“默默忘言,昭昭现前”。这里的“默”,就是指专心打坐修习,“照”则是说以智慧观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如此就使得曹洞宗的禅法落到实处。于是,四方学者争相奔凑,宁波天童寺俨然成了当时的禅学中心。千百禅僧在正觉大师的“默照”妙法锤炼下,学有所成,曹洞宗从此大振天下。

当时,禅林盛行的是参究祖师的公案,然而天长日久,陷入图解文字的流弊。临济宗高僧大慧宗杲力创“看话禅”,“看”也就是参究的意思,“话”是“话头”的简称,“话头”则指公案中的语句。“看话禅”就是将心中的知识与成见全部放下,从公案中提出一则“无意味之语”,针对这一话头,以疑情为“拐棍”,用空寂灵明之心去参究,蓦然间疑团打破,便豁然大悟了。时至今日,这一方法仍是参禅的主流。

天童正觉与大慧宗杲隶属不同门派,所倡导的参禅方法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二人展开了空前的论战。尤其是大慧宗杲,他以体系庞大、思想精深的禅宗主流临济宗为背景,冷眼观看曹洞宗的“默照禅”,将它批驳得体无完肤。

就是这一对论战多年的对手,个人关系却十分友好。大慧宗杲在强烈批评“默照禅”弊端的同时,又高度赞扬它对曹洞宗有“起死回生”的奇功。而天童正觉临终前,竟然致信给大慧宗杲,请他来主持自己的后事。有趣的是,两个人居然都互相认为对方是自己真正的知己!大慧宗杲在天童正觉圆寂之后为他的遗像作赞曰:“烹佛烹祖大炉鞴,煅凡煅圣恶钳锤。

起曹洞于已坠之际,针膏肓于必死之时……个是天童老古锥,妙喜知音更有谁?”

禅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与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又有什么不同呢?这,也是禅的魅力之一。

心语

在一条河的两岸,是羚羊世世代代繁衍的地方。一位动物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大河两岸的羚羊同属一个类别,生存的环境、土壤、食物也完全相同。但东岸的羚羊却比西岸的体格健壮,动作机敏,反应迅速,奔跑起来每分钟要快十几米。就连繁殖能力,东岸的羚羊也比西岸的旺盛。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做一次对比试验:让两岸的羚羊互换环境。他在东西两岸各捕捉了十只羚羊,对等地交换到对岸。

一年后,从东岸运到西岸的羚羊长得异常肥胖,繁殖到了十多只;而被交换到东岸的羚羊仅仅剩下了三只,其余的全部成了土狼的美餐。动物学家恍然大悟: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强体健,生命力旺盛,是因为周围生活着一群土狼;西岸羚羊懒散、孱弱正是因为它们没有天敌威胁。

有人向可口可乐的掌门人询问这家百年名企长盛不衰的秘诀,他出人预料地说:“因为有百事可乐!”

正是有了强大对手的逼迫与竞争,万物才能进化,社会才能完善,人类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感恩自己的竞争对手,也是生活和工作的智慧之一。

〔1〕《贤愚经》,一名《贤愚因缘经》,十三卷六十九品,是一部叙述因缘故事的佛典。

〔2〕比丘尼,俗称尼姑。指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

〔3〕行脚,指僧侣为寻访名师,或为自我修持,或为教化他人而广游四方。

〔4〕幢(chuáng)幡(fān):指佛、道教所用的旌旗,建于佛寺或道场之前。

〔5〕求那跋陀罗,中天竺著名高僧,刘宋时代的翻译师。

〔6〕客尘,指尘世的种种烦恼。

〔7〕寮(liáo)房,指寺庙中的僧舍。

〔8〕堂头大和尚,僧寺住持。

〔9〕《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为释迦牟尼佛晚年所说,是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

〔10〕我慢,佛教用语,指自高自大,侮慢他人。

〔11〕《俱舍论》,全称《阿毗(pí)达摩舍论》,为印度世亲菩萨所著。

〔12〕炉鞴(bèi),火炉鼓风的皮囊。

同类推荐
  • 智慧女人

    智慧女人

    智慧女人之所以智慧,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需要的如何得到,不需要的如何拒绝;她们在得失之间善于权衡,进退之机把握得宜。
  •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作者为了撰写这本书,曾经读过所有作者能找到的、有关此题意的资料。包括迪克斯报纸信箱回答、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著名的著述。同时,作者还雇用一位受过训练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图书馆中阅读作者所遗漏了的资料,探究各种心理学的专集,阅读多种杂志文章,探索无数的伟人传记,要找出各时代大人物是如何应对人生的。可以说。作者是世界上听过“克服忧虑”的演讲最多的人。除此之外,作者还接触过成百上千的“克服忧虑”的经验。有些是他人寄给作者的,还有一些是在班上得过奖的。总之,这本书绝非来自象牙之塔,也不是如何克服忧虑的学院派研究报告,而是一本记录成百上千位成年人克服忧虑的报告。
  • 关于自知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自知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关于自知的格言》道出理想与信念间的关联,叙说了爱国与报国的美德,感悟那治国之雄才,成竹在胸的谋略,教你如何建功立业,以及看待成败的那份淡然的心。
  •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阐述了一个人的成长、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和他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却经常失败,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好人缘。人际关系专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人越是懂得人际关系,就越能适应社会,其人生成就也会越大。那么,如何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人的良好的本性,能够让人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完美地解决事情的习惯和能力,简单地说,无外乎会做人而已。这些人处理事情不急不躁,自然能井井有条;对待朋友热情诚恳,自然能左右逢源;看待事情冷静客观,自然有真知灼见;面对挫折勇敢坚韧,自然能百折不挠。
  • 大跳槽

    大跳槽

    毕业生初入职场,经验不足,可能会有多次跳槽的经历,但每次都能跳对吗?本书以多位职场新鲜人的跳槽经验为例,告诉你如何才能跳出个好未来;或者当有选择机会时,告诉你如何选择跳出去还是继续等待。本书事例丰富,基本涵盖职场的各种跳槽经验。最适合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们。
热门推荐
  • 毛泽东为什么能

    毛泽东为什么能

    这是一本所有怀揣理想、敬畏历史的人都应阅读的书。本书没有从时间线索梳理毛泽东的生平,而是独辟蹊径,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为什么能站立潮头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者。
  • 状留篇

    状留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成长的年代

    我们成长的年代

    四年前,我知道怎么算太阳直射角,知道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二元一次方程信手拈来,唐诗古文,虽然不是说精通,但是我能轻松的读懂,英语虽然不好,但是我知道eitheror和neithernor用法。现在呢?我的简历上没有英语四六级,没有计算机二级,就连普通话也只是三甲。大学没有让我成长,让我成长的是这个社会。
  • 继承者们之曾以为奈何情浅

    继承者们之曾以为奈何情浅

    “您好,我是博尔济吉特·萨日满。”他浅笑,笑容跟当年被推进手术室前的一模一样。“别来无恙?”他突然当着众人的面俯身在我耳边轻问。温热的气息萦绕颈窝,低沉磁性的一问貌似故意带着亲密暧昧,我蓦然抬头惊望他,那对黑眸中不仅多了若隐若现的闪烁,嘴角也露出一抹勾笑,眼前这般似曾相识的神情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好兆头。“我倒甚是想念,你呢?小满。”难道,他……曾以为奈何清不浅逃来逃去终究没有逃出他的掌心。
  • 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清晰地发现身上种种以前视而不见的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教你跨越人生的障碍,重新定位你的生活,找到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TFBOYS爱让我们在一起

    TFBOYS爱让我们在一起

    剧情简介:曾经他和她有了约定。如今,她回来了,却忘记了他。他发誓一定会让她找回记忆。可是,一到快想起的时候,似乎有一股力量不允许她恢复记忆。他们,会在一起吗?还是从此就成了陌生人?到底那个“他”是谁?????
  • 蜀山大掌教

    蜀山大掌教

    他身居四派,能左右逢缘;他有点癫狂,杀人随心,喜怒亦无常……只因他错救一人被一朝洗白,从此天堂变地狱;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却让他拥有了修习罕见道法的机会,更让他获得了一朵奇异的紫色莲花,忽然地狱变天堂。彪悍的游戏人生亦从此开始……这是一个瑰丽奇幻的虚拟蜀山世界,道德与法律在此失控,玩家互相挑战着人性下限!且看紫阳一路披荆斩棘,凭借手中长剑荡尽万般困难,成就蜀山大掌教!千莲动,神魔惊,仗剑蜀山行!
  • 魔钥:恶魔男神的命中注定

    魔钥:恶魔男神的命中注定

    简介:他,身份神秘,身手了得,他的年纪远远超过了他们估计的字数,他沉默寡言,性格高冷,他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他的粉丝,他肩负重责,却因为失忆而忘记了过去的种种,当他发现她的不同,他跟着她,只为寻找他的身世之谜。为了探秘,他们进入深海,随着记忆的慢慢消失,那一刻,大家脸上不再是疲惫,而是从未有过的淡定从容,因为他们曾经彼此拥有,也彼此珍惜。因为他们是寻钥四人组。
  • 艳阳高高照

    艳阳高高照

    程艳阳自从十八岁时以手染指了一名男子之后,她想破脑袋要忘记,于是如愿以偿了。殊不知,在偌大的集团公司里,第一天去上班,便见了那个男人,N天之后,那名俊美男子悠悠开口。“程艳阳,还记得吗?就是你……把我给摸了。”
  • 福村艰难的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