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4600000006

第6章 周朝(1)

西周(前1046年至前771年)自武王至幽王传12世,13君,历275年。经考古证明,西周控制的地域比起夏商两朝来要大得多。它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至大海滨,北齐今辽宁,南达长江,比夏、商两朝的疆域要广阔得多。

西周的兴亡

周族的兴起和文王施政传说有邰氏之女名为姜嫄,因为踩到了“巨人”的脚印生下了周族的始祖弃。弃善营农业,是尧的农师。舜封他于邰(今属陕西),号后稷,赐姬姓。弃的四世孙公刘从邰迁居到幽(今属陕西),改善了农业,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诗经·豳风·七月篇》有云:“采荼(tū)薪樗(chū),食我农夫。”公刘之后九百年,传到古公亶父,戎、狄经常来侵,周族不胜其扰,古公亶父遂率领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属陕西)。周原一带良土颇多,且适宜耕种,周族过上了农业定居生活。这时周族尚臣服且受封于商。到文王时期,周族势力日益强大,商纣王怀疑文王有心反叛,囚其于羑(yǒu)里(今属河南),八年后,其子姬发重金贿赂王之近臣费仲、尤浑,费尤二人极尽谄媚之能事,终于说服商纣王释放文王。文王是一位大贤的君主,操劳政事,大力发展农业,广纳贤才,拜能人异士姜尚为相,共同治理军国大事。文王还从商朝的附庸入手,各个击破,分化瓦解。由于他成功地化解了虞、芮两国的争田纠纷,虞、芮等小诸侯国心悦诚服地归附于他。此事后,河东的一些小国也纷纷前来投奔。紧接着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崇这个商朝的重要据点,第二年文王迁都于丰,周彻底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

武王伐纣和牧野大战前1068年,武王率大军向东进发,行至黄河南岸的盟津(今属河南),与到会的八百诸侯和部落首领举行誓师仪式,即“盟津之誓”。此次盟会确定了周的盟主地位。前1068年至1066年,纣王先杀比干后囚箕子,残暴至无以复加,连太师、少师都抱乐器奔周。此时纣已经失却民心、孤立无援,伐纣的时机终于到来了。武王大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不征伐!前1046年,周武王率兵伐商,于二月初四拂晓到达牧野。商纣王好大喜功,常年征战平叛,商军主力并不在王都,也无法立即调回。仓促中商纣王只好将大批奴隶充做士兵,连同王城守军一起开赴战场。次日凌晨,武王整军誓师,历数商纣宠妖姬、不祭祖、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激发士兵同仇敌忾。开战后,武王先派一部分兵士佯攻,令商军自乱阵脚,而后再大举进攻。商军中奴隶和战俘拥戴武王,纷纷阵前倒戈。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纣王大败,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周公平叛和成康之治灭商后两年,武王患病不能处理朝政。此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武王之弟周公设坛向祖先祷告,请求用他自己的性命来保住武王的性命,并将其愿望写下,藏在金滕匮(专收祭祀占卜档案用的柜子)中。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遂周公摄政。武王的另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服周公摄政,到处散布流言,说周公欲废成王并取而代之。成王起了猜忌之心,周公辞去摄政之位,避居于东都洛邑。后来成王与公卿大夫无意之中发现了金滕之书,知道错怪了周公,决定迎接周公回朝理政。管叔、蔡叔、霍叔害怕周公揭发他们的恶行,就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和淮夷诸部,发动叛乱。成王命周公挥师东进,收服叛军。周公仔细分析了叛军的心理,决定对叛军分而歼之。首先派使者准备厚礼,言辞恳切地劝说霍叔回朝效力,霍叔假装答应下来,混入王朝给叛军做内应,后来被发现,被废为庶人。管叔、蔡叔和武庚仍不死心,反叛到底,最终失败。武庚、管叔被诛,蔡叔被流放。淮夷诸部见武庚、管叔事败,无利可图,只好撤军回到淮夷。由于这场反叛,周王室意识到必须要清除殷商的残余,才能巩固周朝的统治。周公把“殷顽民”迁到新建的东都洛邑严加看管,又令纣王兄在商朝故都成立宋国,管理殷商之后。周王又把纣都和奄国旧地封给康叔和周公之子伯禽,成立卫国和鲁国,赐以殷民七族与殷民六族。至此,殷民分而散之,再无力兴风作浪,天下大定,周公还政于成王。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其祖辈的遗志,勤政爱民,节俭廉明。成王令周公制礼作乐,大规模推行自武王时就开始的分封制。成康时期,周发展到最为强盛的阶段,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国人暴动和“周召共和”厉王统治时期,宠信谗臣荣夷公,实行“专利”,霸占一切湖泊、河流,垄断了人民的谋生之路。不仅如此,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厉王置召公劝谏于不顾,派遣卫巫监视百姓,重罚诽谤之人,百姓敢怒不敢言。《史记·周本纪》这样记载:“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人民终于不堪忍受压制发起暴动驱逐厉王,厉王仓皇出逃至彘。国人遍寻厉王不见,遂迁怒于太子靖,召公以亲子替之,太子得以保全。前841年,召公和周公代行政事,史称共和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宣王中兴”和幽王灭国《史记·周本纪》称:“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对内继承厉王的“革典”并改革赋税制度,发展经济,清明政治,加强王权;对外北伐猃狁,西击戎狄,南征淮夷和徐方,使得各国诸侯皆来朝觐,史称“宣王中兴”。宣王中兴,为时短暂。宣王连年对外征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还是没有解决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在朝中,宣王诛杀无辜的大臣杜伯,使大臣们心寒。对于百姓,他一方面实行“料民”的措施,致使大量平民失去了人身自由,另一方面又不举行“籍田”的仪式,大大降低了天子威信。另外宣王也高估了自己在诸侯中的威信,对各国内政横加干涉,使各国诸侯对他渐渐离心。前782年,幽王即位。其在位期间地震、旱灾屡次发生,政局不稳;不理国事,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沉湎酒色,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回申国。为博美人一笑,幽王下令,宫内宫外人等,能让褒姒一笑者,赏金一千两。虢石父献上烽火戏诸侯的计策,点燃骊山上的烽火。有个叫郑伯友的大臣劝阻周幽王说,烽火台是为了战时救急用的,这个玩笑开不得。大王现在这样戏弄诸侯,失信于他们,到了真有急事时,诸侯又以为大王戏弄于他们,不派兵相救,那如何是好啊。幽王不听。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前后共三百五十余年。

春秋霸业的兴替

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平王迁都洛邑,进入春秋时期(前770年至前476年)。春秋时期天子王畿范围大大缩小,平王初迁洛邑时,还有土地约六百里。后来有的赐给立功诸侯,有的给王族与公卿大夫封作采邑,有的被侵夺,有的被戎狄占据。天子自有的土田和子民,实在存余无几。然而此时周室已丧失约束诸侯国的能力,诸侯间相互攻伐,游牧民族趁机侵扰,局势混乱。本来诸侯定期朝聘贡献,是王室的重要收入,春秋时各诸侯不再遵守,失去了这个重要收入的王室陷入了贫困,在诸侯面前,天子只能示弱。由于王室无力统驭天下,到了春秋中期,大国诸侯相继而起,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当诸侯霸主。这一时期,诸侯群雄纷争,诸侯国兴起,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尊王攘夷”和齐桓公称霸齐国襄公时,国政混乱。公子白与纠逃亡在外。襄公死,公子小白与纠争夺王位,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遂假死骗过管仲,日夜兼程奔回齐国继立为君。齐桓公听从鲍叔牙之劝谏,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实行国野分治;军事上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经济上通过减少税收,提升人口的生育水平。经过一系列改革,齐国国力大大增强。前684年,齐桓公为报鲁国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之仇,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史称“长勺之战”。战争以齐国的失败而告终。著名的“曹刿论战”即渊源于此战。此战使齐桓公和管仲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达到称霸的目的的。于是他们想到了周天子的号召作用。虽然此时周天子已经失去了昔日号令诸侯的权威,但周朝作为一面招牌,对诸侯国还是有不可替代的凝聚力。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始了一系列的称霸活动。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君会集于首止,与周天子盟。次年,齐桓公因郑文没有来首止参加集会,号召并率领联军讨伐郑国。几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使周襄王的王位得以确立。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前664年、前661年和前660年,齐先后救燕、邢、卫于戎狄。前656年,齐率诸侯共同伐楚,于召陵盟约,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并加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属河南),周天子派代表参加,齐国正式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

宋襄公争霸和泓水之战前642年,宋襄公助齐公子昭(即齐孝公)复位,自以为惊天动地,足以在诸侯间树立起威信,便想会盟诸侯,确定自己的霸主地位。楚国假意应允,伺机争夺霸主地位。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自视甚高,事先未征求齐、楚两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秋季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的通告。这引起了楚成王和齐孝公的不满。是年秋,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齐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会上,楚成王公然带兵挑衅争夺霸主地位,宋襄公被拘。随后楚军直奔宋国本土,由于宋国军民早有准备,楚国未占丝毫便宜。后在鲁国的调解下,楚国放归宋襄公。宋襄公回国后,深恨楚王,但又惧怕楚国兵强马壮。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且郑国国力不如宋国,就想拿郑国出胸中恶气。前638年夏,宋襄公怒气难平,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执意出兵伐郑。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直接派大军杀往宋国。两军对垒于泓水两岸,僵持之下,楚军决定渡水作战。公孙固认为应乘机进击,襄公自认是仁义之师,认为趁人不备乃不义,遂不采纳。楚军渡过泓水布阵之时,公孙固再次请求进攻,又被襄公以不仁否决。等到楚军布阵完毕,宋襄公才下令进攻,结果宋军惨败,宋襄公也在战斗中受伤,次年病死。宋国的霸主梦至此完全破灭,因其仁义,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城濮之战和晋文公称霸前636年,晋公子重耳在经历了漫长的流亡后,在楚王的帮助下,终于回国继承王位,史称晋文公。他即位后,对内清政怜民,选贤任能,发展经济,提倡节俭,整顿军事;对外高举“尊王”旗帜,逐步拥有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看到晋国不断强大,楚国感到很不安。两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而对宋国的控制权的争夺,最终导致了这一冲突的全面激化。前632年,为了争夺中原地区霸权,晋军和楚国联军在城濮交战,兵力上楚优而晋劣。楚国的右军,即陈、蔡两国的军队战马好、士兵壮,很不好对付。晋国下军副将胥臣为了战胜敌人,想出了一条妙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造成自己强大的假象。进攻时,晋军的战马身披虎皮,神似真虎。陈、蔡士卒及战马都被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陈、蔡军队溃败。晋军在与楚军主力决战之时,晋文公借报楚王助其回国之恩退避三舍,从而避开了楚军的锋芒,还达到了诱敌深入的目的。等到楚军进入腹地,晋军与齐、秦、宋三国军队会合,集中兵力、乘隙蹈虚,专挑楚军的薄弱环节打击,结果楚军大败。此战可谓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属河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将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进献给周王。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一战成名,称霸诸侯。

秦霸西戎和韩原之战前645年秋,秦穆公伐晋,双方交战,晋军三次败北。是年9月,秦晋交战于韩原,晋惠公被俘。经此战役,秦国国威大增。前628年,秦穆公乘郑不察,派孟明视(百里奚子)、西乞术、白乙丙三人带兵侵郑。郑国商人弘高和奚施去周做买卖,发现了途经周的秦军。他们暗想,秦国来意定然不善,弘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秦)师”,并假托郑国君命说:“寡君闻吾干将步师出于敞邑,敢犒从者。”同时派奚施向郑君报告消息。如此一番作为,孟明视以为郑国已有准备,遂“灭滑而还”(均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秦军在回师途中遭到晋军和姜戎的夹攻,全军覆没,秦军主帅皆为晋所俘。前626年,穆公采纳百里奚的计谋,给西戎王送去了大批女乐,致使西戎王沉溺女乐,荒废了国政。秦乘此良机攻伐西戎,大败戎军,“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前625年,秦国派兵攻晋,两军交战于彭衙(今属陕西),晋将狼瞫勇猛,率领人马冲进秦阵,一番乱斗,打散对方阵形,秦军大败而逃。次年,秦穆公亲自领兵伐晋,为了坚定必胜的决心,秦军一渡过黄河就烧掉了所有的船。晋人见此情形,不敢与秦战。秦虽不战而胜,却没有夺回晋国占领的被称为“桃林之塞”的秦国门户,因此力量终究不如晋国。但是秦穆公锐意强国,任用百里奚、蹇叔后,秦国更是日渐富强,称霸西戎。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中国鱼

    中国鱼

    千岛湖以秀水灵山甲天下,登岛、看水、吃鱼,引得成千上万的游客趋之若鹜,又流连忘返。1959年,新安江拦坝蓄水,水域面积达573平方千米的水库,以及1078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千岛湖自此形成。湖中的鱼和水成为湖畔居民赖以为生的重要资源,保护鱼类种群数量以及千岛湖水质为千岛湖人世代所坚持。杭州千岛湖发展公司开创了“以水养鱼、以鱼护水、品牌经营、文化统领”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集鱼生产、鱼餐饮、鱼加工与鱼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扎根于千岛湖,逐步做大做强。本书将以杭千发公司为典型案例,探讨其经营模式背后关于企业与自然、企业与地方人文之间关系的课题。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热门推荐
  • 从健康到长寿

    从健康到长寿

    有人曾形象的说:“健康是1,在1的后面加1个0是10,加两个0是100,如果健康这个1没有了,后面加再多的0也只能等于0。”这是一本好书,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人一看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是教人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科普知识书。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郝朴宁教授领衔的“现代影视艺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教材借鉴了众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写经验,众多广播电视媒体组织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也从各种版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和教材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听取了兄弟院校教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同仁们的中肯建议。
  • 前妻不乖,老公太霸道

    前妻不乖,老公太霸道

    看着这女人在他面前依旧笑靥如花的模样,霍辰希毫不留情的将她拽到自己面前,使她的身躯被迫迎向自己,他早该知道这女人回来是报复他的。“苏陌,这就是你想要的吗?看着我霍辰希一步步的跌进你的陷阱,鲜血淋漓?”手腕已经被他拽的生疼,但是苏陌还是在笑,他终于是疼了,可是这又是怎敌得过自己的痛?所以,“霍辰希,你还是小看了我?!”霍辰希双眼猩红的嘶吼到:“你要的,我都给你,但是现在请你履行妻子的任务!”霍辰希发现身下的女人终于是身子一僵,给了自己反应,“你知不知道,你的腹部真的很美?”眼泪已不自觉的从苏陌眼眶流出,“那你又知不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个孩子?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
  • 龙树五明论

    龙树五明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下一刻末日

    下一刻末日

    假如下一刻就是末日,你是苟且偷生还是轰轰烈烈抗争?
  • 状元养成攻略

    状元养成攻略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三个寡妇就是戏中戏,现代学霸赵凤穿越成了村花赵彩凤,还没出嫁就守了望门寡,眼瞅着就要嫁不出去了,被隔壁的穷秀才一家惦记上了。瞧着小鲜肉一副上进的样子,赵彩凤养着养着竟也养出了感情,只不过……你这一副大男人要护着小媳妇的模样究竟要闹那样呢?姐可是御姐!少来这一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弑仙

    弑仙

    神秘的巨鼎,竟内含惊世功法!幸运的小子,天生孕育天地之根,意外获得神鼎传承,从此踏上成仙之路!激烈争夺,成昆仑外事弟子,潜入湖泊获五行之力,狂刀傲剑挑战极品神力!修仙路,登天而行,不是仙,却能弑仙!
  • 小时候的秘密:校园里的万圣节

    小时候的秘密:校园里的万圣节

    原本和谐的媚媚村小学突然出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吊死鬼,同学们一个个闻“鬼”色变。在这样惊慌不安的情况下,媚媚狗带头成立了“灵灵狗侦探组”,决心要把吊死鬼事件查个水落石出。就在媚媚狗发现真相将要公开的时候,好校长及时制止了他的行为,并和媚媚狗有了个秘密的计划,究竟是怎样的计划让媚媚狗隐瞒吊死鬼的真相?同学们害怕的吊死鬼,会不会再次出现?这一切到底是谁在幕后操控?万圣节那天,一切答案都将揭晓。
  • 风华如神

    风华如神

    冥府使者穿越到一个古代女主身上,女主的个立志“男配个个爱上男主”的美人,使者大人是个尽忠尽责的使者,为了能在这个时空好好工作,她要把女主的“故事”完结掉……但放眼一看,这特么什么破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