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9300000004

第4章 梦游月宫看景泰

听说,从太空中能看到的地球人创造的奇迹,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要办就要办一件现代人创造的从太空中能看到的人间奇迹。

早在1966年,“文革”刚开始的时候,李培福就来到景泰县,同县上领导进行座谈,研究景泰县干旱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并亲自到黄河沿岸的五佛寺进行了实地踏勘,心中已有了明确的提黄河水上景泰川的方案,但因当时电力是个问题,所以这个方案暂时搁浅。1967年,他又一次来到景泰县,实地踏勘了草窝滩、白墩子滩、漫水滩、兴泉滩等地,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绘成了黄河一期工程灌溉良田30万亩的蓝图,但还是因为电力问题、资金问题而未被批准实施。1968年7月,省委讨论甘肃农业问题时,李培福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意见,得到了省委的重视,经过反复讨论,同意了他的意见,并于同年10月份,省委、省革委会派李培福同志带领工作组奔赴景泰县,对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进行正式实地踏勘。

踏勘取水点时,工作组选了五处地方,分别是沿寺、新红崖、车木峡、阳洼圈和常生窑,每到一处,大家纷纷发表意见,陈述利弊,李培福都在认真听,认真看,不多发言,唯一到了沿寺,李培福说那里水流缓慢,便于围堰,施工场地宽敞,同时,取水点定在沿寺,上水线路就定在了四井沟,四井沟线路工程量小,可以节省工程建设费用。最后还强调:“龙王是治水的,五佛寺黄河沿叫老龙坑,万年的老龙该发挥作用了,不能再待在坑里‘潜龙毋用’了,而应请出老龙坑,请上景泰川,我看就是老龙坑。当然,还要大家充分讨论。”讨论的结果,比较五处取水点的优劣,权?各方面的利弊,特别是考虑到当时的经济力量,最终确定沿寺老龙坑取水是最佳选择。

这是一次政府官员的踏勘,是凭着主观感受的踏勘,没有科学依据,但1969年1月份组织的专业技术勘测队的勘测结果,与李培福的踏勘方案完全吻合,这不能不说李培福的直觉不可思议,也说明正常的直觉往往符合科学原理,更说明李培福的前两次踏勘不是走过场,做样子,旅游观光,而是进行了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思考。

自1966年到1968年,李培福三次踏勘景泰川是有原因的。当时,他挂名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但当时“生产”已经名存实亡,“阶级斗争”风风火火,没“生产”可抓,实际已经赋闲。李培福身在红楼,心系黎民苍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刚刚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历史,又陷入了全国大动乱的局面。不过,能为农民办实事总是对的。要办就要办大事、办实事,办能在地球上留下痕迹的大事、实事。听说,从太空中能看到的地球人创造的奇迹,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李培福想,要办就办一件大事,要办就办一件现代人创造的从太空中能看到的人间奇迹。

一天夜里,李培福梦魂飘举,飞向月宫,在桂树下面,看到万里长城蜿蜒盘曲,横亘东西,黄河九曲十八弯,绵延而下,黄河北流的“几”字形西面,渠道纵横、林带交错、农田连片,那纵横的渠道里,倒流着黄河水,形成“飞瀑腾空三千尺”的宏伟景象。

终于,李培福毛遂自荐,踏上了景泰川……

最后一次实地踏勘是在1968年11月,重点踏勘可垦灌区。那时,景泰大地早已经进入隆冬,干冷干冷,黄沙弥漫,寒风刺骨,迎风走的行人,腰里系着破腰带,头上顶着破棉帽,进三步退一步。

有两辆北京吉普,穿行在景泰大地上,从沿寺到车木峡,从车木峡到新红崖,后来进入了四井沟、石门沟。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当车一停,车上的人立马下车,这儿看看,那儿站站,指指点点。他们仿佛不知道寒冷,在隆冬季节来游山玩水。可是,所走的地方,大多有山无水,他们的兴致何在?

原来,这正是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李培福带领省农办、建设兵团、水利厅、景泰县革委会的有关领导,实地勘测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线路及可垦灌区。

下午四点钟左右,李培福一行来到了三家窝铺,这三家窝铺,在上沙窝腹地,只有三户人家。一家姓郝,因掌柜的会点阴阳,能掐会算,所以人送外号郝诸葛;一家姓路,主人家眼睛不大,头却不小,又天生一副弥勒佛像,诨名叫做路沙弥;一家姓曾,男人一脸麻子,心里却有无数的格格道道,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药铺烂了,坏方方子还在,有一肚子、两膛子,门背后还立着三装子,人们称之为曾点子。三家靠沙窝吃沙窝,郝家世世代代主要以打沙米、捋黄毛柴为生,间或替人看个坟地,掐个八字,鼓捣几个零花钱;路家几辈子都是羊倌,羊起群则生活安然一点,羊败群则生活苦焦一点;曾家是祖传的骆驼客,有骆驼就有生意,生活相对富裕多了。入社时,三家窝铺归红柳墩大队,路沙弥还是农业社的羊倌,曾点子成了副业队的队长,长年拉着一把子骆驼跑外,郝诸葛沦为无业游民,以倒腾黄毛柴为幌子,在三滩九泉给人们掐八字。

三家窝铺的路,只能走羊,走骆驼,不能走汽车。两辆吉普车走到庄子后面时,前面的吉普车就压塌了薄薄的路面,陷在了黄沙里,马达打不出来,车上的七八个人下来,肩扛手抬,越抬越深,后来用另一辆车拖,结果前车没有拖出来,后车也陷了进去。这时,路沙弥赶着一群羊,哼着小曲儿来到了跟前,前巴巴,后望望,十分好奇。他一辈子了从没见过这么个东西,不用牲口拉,不用人推,自己还会动弹,不但会动弹,跑起来比山羊还快。路沙弥正看得出神,李培福背着手走近路沙弥说:“羊倌大哥,我们的车陷在沙里出不来了,你能找人帮帮忙吗?”路沙弥还没有回答,景泰县水利局局长走过来说:“老乡,这是我省的李省长,是专门给你们取黄河水来的,取来了黄河水,你们这一片滩全变成了水浇地,白面馒头天天吃!”路沙弥连连点头,忙忙说好,笑得弥勒佛似的,赶着羊进庄子了。

李培福走上附近的一座沙梁,极目远眺,那一望无际的沙滩,在冬日的阳光下,十分平静,静得可怕……望之久久,沙滩仿佛变成了金黄色的麦浪,一浪推一浪,一直推到了天边。

路沙弥孤零零的一个人来了,说庄子里没啥人,曾点子收骆驼去还没有来,他来了一定有办法。还热情地说,冷天冻地的,等着也是等着,还不如请大家到自己家里暖暖身子。

李培福他们也不客气,八九个人一齐到了路沙弥家,路沙弥很恭敬地把他们让到大房炕上,炕上是一个火炬子(炕炉子),火炬子里煨着红红的羊巴粪,虽然有点羊粪味儿,却暖意融融。不久,一碗一碗的沙米面捞面端上来了,拌上油泼沙葱花儿醋,喷鼻儿的香,李培福美美地吃了两碗。

饭后,大家一块儿谈天,构想着黄河水取上来的美好景象。不知什么时候,郝诸葛也来了,半天了插了一句:“说神话吧,黄河水还能倒流?”路沙弥扽了一下郝诸葛的羊尾巴说:“郝诸葛,不了胡说,省上李省长来着呢,什么事办不成!”县革委会主任说:“得,你就是郝诸葛?我听说过你。”吓得郝诸葛悄悄蹲在了门背后。

这时,曾点子收骆驼回来了,他一回来,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说:“车的事情由我曾点子包了,现在天黑了,弄出来也没法子上路,明天保证不误领导同志们赶路。”他听了县水利局局长介绍的取黄河水的情况,激动地抓住李培福的手说:“李省长,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黄河水取上来了,我们就有个奔头了。”还保证工程开工后,他的一把子骆驼义务出工,保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李培福询问了他们三家窝铺的生活情况,曾点子说:“放羊的放羊,打柴的打柴,拉骆驼的拉骆驼,都是推日子下山,没什么指望。说是有几百亩的土地,可全是沙土地,十种九不收,三家的娃们都在六零年上新疆了。要是黄河水取不上来,以后三家窝铺可能就不存在了,连一家都没有了。”李培福说:“两至三年,黄河水就取上来了,到时候,你们三家窝铺可就成了金窝窝、银窝窝,你们要守好自家的土地哟!”路沙弥抢着说:“那当然,那当然,婆姨可以守不住,土地不能守不住。”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晚上,三家都煨好了自家的大房炕,李培福一伙分成三拨,睡了一个舒舒服服的农家烫炕,李培福多年的老寒腿似乎都不怎么疼了。第二天早上,三拨合一处,在曾点子家喝了小米稀饭,吃了白水纸页饼,曾点子套上骆驼,把两辆吉普车从沙窝里拉了出来,目送他们远去了。

从三家窝铺出来,李培福一行继续前进,经过四个山,到古浪县的三板滩、鸡爪子滩、海子滩、大墩滩、刘家滩,一直到西滩上的张吴李家湾。李培福把这些滩和湾,加上景泰县的草窝滩、漫水滩、上沙窝滩等等,统一叫做景泰川,他说,景泰川开发出来,引来黄河水,至少有100万亩良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景古两县人民的吃饭问题。

同类推荐
  • 大清相国魏裔介

    大清相国魏裔介

    本书从明末写起,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采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笔法 ,生动刻画了清初名臣魏裔介从生到死,从入仕为官叱咤朝廷,到激流勇退久居乡野,死后却迟迟未能得到皇上封谥的辉煌却又布满凄凉的悲情人生。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此书取材民国之世,那时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太炎、黄侃、辜鸿铭等,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傅斯年、张君劢等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亦臧否人物,指点江山;蒋廷黻、翁文灏等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枢,尽职尽责;蒋梦麟、罗家伦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本书甄选这十几位民国学人,性情各异,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即所谓“底气”。作者通过轻松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第一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文字和深挚的情感,引起全国无数读者的共鸣,掀起平反冤假错案的一个高峰。35年过去,在父亲陶铸逝世近半个世纪,母亲曾志也已离世多年后,陶斯亮重拾情思,追忆双亲,带读者走进陶铸一家的亲情世界。
  • 萧红的虹:萧红传

    萧红的虹:萧红传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个人传记。作者用文字一行行重新拼凑和梳理着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用细致哀婉的笔致,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萧红命运多舛的一生,让热爱萧红及其作品的读者,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慢慢步入萧红的内心世界,重新回到那个岁月动荡的年代,与这位柔弱而又坚强、终身都在用全部的善良与悲悯追逐着爱的奇女子,共同走完她短暂而又奇绝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

    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每对父母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各有不同,相同的是对孩子的爱,有了这种爱,父母就有了做最好老师的必要条件。然而,父母们应该知道,光有爱还不够,同样是父母之爱,有些爱把孩子培养成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有些爱却把孩子带入自我毁灭的深渊。《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从习惯、学习、情商、交际、健康、财商、美德、气质八个方面来帮父母把教育女孩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击破,让父母成为女孩人生路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
  • 客官不可以

    客官不可以

    这是一个JQ与反JQ的故事,这是一个TX与反TX的故事,这是一个被潜与反潜的故事……众人鞭打: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某人答曰:这是一个既邪恶又有爱的故事……
  • 赛花铃

    赛花铃

    本书是才子佳人故事。叙述了苏州才子红文畹,与方素云婚姻事:素云兄方兰与妹有隙,怀恨加害,致素云流落他乡,红文畹亦遭暗算,逃至京师,后以军功显贵,乃与素云团圆。又娶媚娘、琼英,一夫四美,皆大欢喜。
  • 寻得一处荼蘼香

    寻得一处荼蘼香

    第一次“萧荼蘼,你就是个疯子!”第二次“你……你疯了……”第三次她抚着他的脸,气息淡淡,微笑着说:“你个疯子……”滚滚红尘,淙淙时光,不论移换了多少沧海桑田,不论了历尽了多少云卷云舒,不论多少世象沉浮,依然感谢,那一世,荼蘼花下……
  • 一枚血玉

    一枚血玉

    她是至阴之人,从小便能看见鬼影。她也是一位遗体整容师,整日与尸体打交道。父亲为保她平安,重金拍下辟邪血玉。从她带上血玉的那一天,怪事便连连发生……她要如何回归平静的生活?她又是如何走进了一位法医暖男的世界?是偶然?还是必然?血玉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在这神秘诡异的嗜血路上,他们究竟是生?是死?
  • 万物唯帝

    万物唯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主角天生天生废物却又创造了奇迹,修炼一途,乃拓苦海,种金莲。接天地,孕神丹。化元神。转生死,握轮回,掌天道!道之极,通天路,成仙尊!修炼体系:苦海,造行,四极,元丹,元神(大能),蜕凡(神级),涅槃(圣级),轮回(帝级)(每个境界分九层)主角天生废材,然而意外获得一幅神秘...
  • 后宫的闲散日子

    后宫的闲散日子

    后宫的日子怎么过?一句话:“想法”很重要!例如她,相貌中上,家世中下,才学中上,人品中下,口才中上,品级中下,综合来说,就是一介“中”字当头,混得高不成低不就的透明小美人。老皇帝不记得她,众嫔妃不在意她,她是既有人伺候,又衣食无忧,闲来没事种种花,逗逗猫,尝尝美食,瞅瞅戏曲,偶而参与一下宫斗,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悠闲自在。当然,世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面对爱情,稍一畏缩便已是沧海桑田……
  •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司天大帝

    司天大帝

    文章一开始就扣人心弦、感人泪下,无论细腻的文笔还是深刻的心理刻画,都让你震惊。小枫文章,每一部呕心沥血,不会让你失望。主人公柳追风,皇刺十三子之首子,在一次执行任务后惨遭陷害,从此面目尽改、亚疾缠身......
  • 也许明天也许后天

    也许明天也许后天

    一个反复重演的梦境,是前世的执念还是未来的预言。他以为生活本该平平淡淡,偶尔喜怒哀乐,或许沧海桑田,直至生命终结。却恍然发现,前世今生亦真亦幻,黄粱一梦,一梦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