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4000000031

第31章 在他们的眼中,我看到梦的希望

李昂

第一次,我在一个女孩子的那双大眼睛里读到一种梦想。那是在1991年,当时我还不到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和这个城市里其他上学的孩子一样,假期是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只要写完作业就可以不受限制的玩乐。

一天,母亲拿着一份报纸把正在看动画片的我叫到身边;指着一幅黑白照片对我说,你看,这个小姑娘她和你一样大,却没有和你一样的条件,每天只能在破庙里上学。我一知半解地看着母亲说,为什么她不能和我一样呢。母亲说,在农村的墙上你会看到这样一个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然后一句一句地把报纸上的内容念给我听。而我,就盯着那个手握铅笔头、有着一双充满无限渴望的“大眼睛”的小姑娘不住地看,在母亲的解说里想象着她生活的世界。

对于一个7岁的城里小姑娘来说,走几小时山路去上学、冬天在寒冷的教室里手脚生冻疮、最大的渴望是得到一支新铅笔的上学生涯是无法想象的。对于一个7岁大的农村小姑娘而言,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在散发油墨香气的课本前、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的读书环境同样是不敢奢望的。

时隔多年,那篇报道的具体内容我早已想不起来了,但有一句话让当时同龄的我心里有了一次小小的震撼———我要上学,与那双“大眼睛”的梦想有关。拍摄那幅———后来被用作“希望工程”标志———拍照片的人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海龙,图片中的“大眼睛”姑娘叫苏明娟。

第二次,我在一位老师的眼中看到一种梦的希望。那是1995年,我刚11岁。有一天,我正新奇地鼓弄着家里刚花了很多钱买的一台486家用电脑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和父亲正在谈论1000元钱的事———母亲看到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登载的一篇《没有“苗圃”的园丁》的文章时,当即为文章所述的“学校”老师和孩子们寄去1000元钱,后来,又送给这位老师一些本子和笔。这位老师给妈妈寄来一封信,拙朴的笔体在薄薄的纸上写下许多感激的话,还寄来她做的鞋垫和亲手绣的白底红花的门帘。我当即像珍藏宝贝一样收藏起了这些礼物。

1000元钱,不算小数目,虽然我从没有体验过生活拮据的滋味,但已经上小学五年级的我知道,这些钱,对一个每月只有50元收入、每个孩子每学期却只收3元钱杂费的贫困乡村的贫穷妇女来说,如同雪中送炭。

那位“没有苗圃”的“园丁”,名叫陈富莲,是宁夏海原县史店乡沙河村的一位乡村妇女。她不顾自己孱弱的身体、旁人的不解,硬是腾出家里的一间土房,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给村里失学的孩子买课本,将他们编成三个年级,每天义务给他们上课。她将梦想的双眼,落在那些书声琅琅的30多个孩子们的身上。

第三次,我从我的学生眼里,读懂了什么是梦的追求。

这一年,我已经21岁。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走进宁夏医学院(现为宁夏医科大学),成为一名辅导员。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是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的297名医学生,他们中的三分之一几乎和我一样大,甚至有些比我年龄还大。在他们中间,有一个头发微黄、常穿一双黑色布鞋、非常腼腆的男孩儿,他自告奋勇当起了班级临时负责人。

忙完新生报到后,这个男孩儿将书本费、服装费、体检费等班级收齐的厚厚一沓钱交给我。待我核对清楚以后,他还站在我旁边没有离开,通红的脸,欲言又止的神情,引得我几次询问,他却只是低着头,用手抠着拇指上的倒刺。这时,我注意到了他脚上的一双布鞋,鞋底已经磨得起了毛边。于是,我斟酌着字眼问他,是不是没钱了?他微微点了点头。我又问,学费住宿费杂费都交了吗?他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低头说道,学费是学校绿色通道办理的缓交,住宿费和杂费都是自己带来的钱交的。我又问,还有多少钱?“10块钱”。他的回答,让我愣住了。我强烈地感到了他那恨不得躲到门背后去的一种羞愧感。10元钱,刚开学,整整一个学期的日子他该怎么过?我给他退了服装费。但我脑海里不停地浮现着这个男孩儿因为极度缺钱而眉头紧锁,眼神中除了困窘似乎还有什么。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本来想报考警校的男孩儿,因为他高三时病逝的父亲而选择报考医学专业。原来,他的梦与决心成为一名医生有关。他的窘况得到了及时的帮助,一个好心人每月资助他两百元生活费,直到5年后他大学毕业。

这个曾经不敢大声说话的贫困山村来的瘦弱学生,这个毕业后一直管我叫姐的男孩儿,只比我小五个月。大学5年,从班级的临时负责人干到团支书,获得了自治区级优秀团干部的荣誉;从合唱团到交谊舞协会,再到医院科里的文艺骨干,样样行,真正是品学兼优。

三个梦想———“我要上学”的读书梦、我要教孩子读书的教师梦、我要治病救人的医学梦都得以实现,苏明娟从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毕业以后就职于安徽一家银行,自己也从受助者变成了一位助学者;陈富莲在众人的资助和政府的关心下终于看到村小的成立,她培养的学生里有的成了大学生,有的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能人;那个男孩儿用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城市里落户,一年后便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他刚刚还打来电话告诉我,就要准备结婚了。

三个梦想,其实源于同一个追求和向往———都梦想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创造人生价值。

教育兴,则国兴。今天,“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20年前刷在墙上的砺言,正从墙上走下来。“两基教育”“三免一补”“生源地贷款”……国家对教育的持续加大投入让更多的孩子“上得起学”。

有梦想,就有动力;有梦想,就有希望。这梦想,就是中华民族的腾飞梦!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同类推荐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 白珍珠

    白珍珠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分为“等待第十朵花开”、“忘情塔”、“来生之约”、“等三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而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 沙石50年

    沙石50年

    这是一本用文集形式记录作者创作轨迹的书。它通过几十万字各类作品的汇集,向人们提供了一部浓缩的作者业余创作史,也展现了作者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与时俱进的个人成长过程。
热门推荐
  • 改变我的回忆

    改变我的回忆

    穿越到不同位面但却和现实差不多的世界,有着同样的自己,只是回到了不一样的起点,还有不一样的未来。
  • 白痴

    白痴

    疾风骤雨之夜,寡妇金铃听到有人拍门,打开一看,竟是先前给亡夫上坟时碰到的一个白痴。金铃怜白痴病苦,将之收留。
  • 天启

    天启

    真理从来就在你身边,只等着一双发现的眼睛。科技是人类自己在黑暗宇宙中点燃的篝火,照亮前进的道路时,也营造了新的迷雾。天启者,生而知“道”,只要打开心灵的那扇窗,便能直透宇宙的本源。宇宙大势,从一片蛮荒的混沌中走向繁荣的秩序。而他,天启的维序者,从孤独里一步步走来,向永恒中走去。。。。。。
  • 我真不想穿越啊

    我真不想穿越啊

    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我的房子,妹子啊,这下全部成了别人的了。神啊,让我穿越回去吧,求你啦……555555555————“都已经穿越了,你哭个毛线啊,哈哈,我终于穿越了,太爽了。”帮会老大说道。“是啊,没想到俺们也赶上穿越大潮了。”战堂堂主。“老大,让我一起称霸异界!”帮会军师。“好,兄弟们,我们一起称霸异界。”帮会老大。
  • 释迦佛赞

    释迦佛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播娇妻

    主播娇妻

    三年前,她是他的未婚妻,却在婚礼当日成为落跑新娘。三年后,再次相见,她成了当红主播,他成了让人捉摸不透的冷血BOSS。两个人意外发生了关系,并全国直播,从此两个人再次纠葛在了一起。为了利益,他与她成为协议情人,而她却无法看透他的内心。“你对我到底是真,还是演戏?”“论起演戏,你比我的演技更高!”
  • 幻情风之创世

    幻情风之创世

    幻情风,宇宙诞生的神灵,幻梦之力的拥有者,一种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人类,最接近神的生灵!因为渴望强大,从而诞生了最接近神的力量“幻力”,从而成为宇宙顶尖的生灵!然而这个故事,却讲诉的是一个心灵纯净无暇的小男孩,在这个宇宙的成长故事!欢乐愉快的玩耍与星球之间……改变着这个宇宙!他的名字叫做幻情风!!!!
  • 暗道校园

    暗道校园

    一切都是迷离,一切才刚开始……金钱、地位、势力、美女样样都在改变着……
  • 特种部队——前夕

    特种部队——前夕

    2015年,美军在卡塔尔沙漠遭遇了进攻,平时号称天下无敌的美军竟然悉数溃败,袭击结束后,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于是,一场清扫战和反侵略战开始了。
  • 女红

    女红

    贺红雨和弟弟由父亲的姨太太抚养。姨太太终生不育,为晚年有一席之地,便病态地宠爱“弟弟”。姨太太被两个日本士兵轮奸后,嫁给穷教师段星瑞,在六零年饿死。贺红雨带着三个孩子活了下来,做奶奶后,孙女段采云在上大学后一心想寻找一条女性解放的道路,和很多男人发生过性关系,终生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