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5200000069

第69章 三两铺(2)

进了庆城,莫伊明显感觉到了这种属于一朝京都才有的氛围。对这个周昌,倒是有了几分好奇之心。

按照天朝俗礼,莫伊一行的送嫁队伍只能行到庆城,再由天朝皇帝字洛城派出迎亲队伍,亲自迎接皇后銮驾进洛城,入宫廷,行册封,再布告天下。

天朝前田间选择的大婚时间,是五月二十六。莫伊一行五月初五自北川出发,历时十五日到达庆城。虽然一路莫伊都是在御撵之上,可总是舟马赶路,总是累的。

这紧赶慢赶中空出五天时间,就给莫伊休息了。

莫伊在庆城的行宫中好好的睡了三天三夜,又各类药膳的进了不少,总算是将这些日子因奔波之累而累的不太好的脸色给补回了红润和神采奕奕。

看着满桌子的药膳,莫伊举着的筷子犹豫了很久,终是放下了下来。

“主子,是这些饭菜不合胃口吗?”青萝正在为莫伊布菜,见她放下筷子,小声问道。

“天天吃这些药膳,再好吃本宫也会吃烦了呀!”莫伊叹口气,一连四日了,天天都轮流吃着这些东西,她都觉得自己呼口气都带着药味了。

说到药味,莫伊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本宫依稀记得那日入城之时闻到一股很香的鱼丸味,你们知道在哪里吗?带本宫去去试试。”

“鱼丸味?”青萝皱眉,小声的重复了一遍。洛城她熟,可这庆城,她真的不熟。再说了,娘娘方便出去吗?

“主子,明日便是封后大典了。主子此时离开行宫,若是陛下提前来到行宫,可如何是好?”青萝想了想,尽量委婉的提醒莫伊顺帝陛下行踪不定这回事。

“没事,本宫也素来是个行踪不定的。这样好了,你留下来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陛下,本宫自有人伺候。”莫伊摆摆手,朝那群低头伺候的宫女们唤道,“若谁知道,本宫赏银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果然不错。

即便青萝瞪的双眼快瞎了,莫伊依旧很快就在一位小宫女的指引下找到了这座位于庆城闹市区的小店。

鱼蛋蛋店。

很简单明了的名字。

换了寻常服饰的莫伊微微一笑,随着那一对同样素朴简单的老夫妻进了店,点了一碗鱼蛋蛋,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自雍镇一路走来,因为要赶时间,平阳侯并未刻意带领莫伊一行走那些所谓的大都城,他们更多的走的,是一些不大不小甚至很小的县城乡镇。除了给莫伊安排住宿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悄悄的经过的。

而这一路走来,莫伊看到的是百姓安居乐业,民富国强。她实在想象不出,君淡然为何会有那么一个克妻好男风,荒淫无道的响亮名声。

这家小店不大,厅内只放了三张桌子。鱼蛋蛋就是那对夫妻在一个架起来的小锅炉上烧的。此时,那位大叔正从盆中抓过鲜活的鱼,杀了后熟练的剔骨取鱼肉,接着交给旁边的大妈清洗后快刀剁碎,大妈巧手一捏,一个个鱼蛋蛋就滚入沸腾的开水中。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鱼蛋蛋就来到了莫伊的面前,带着鲜鱼特有的清香味。

“恩,就是这个味儿。”莫伊深深吸口气,笑着接过老大妈手中的鱼蛋蛋。

“确实就是这个味儿,孙大妈,快给我来上一碗。这十多日没吃,可想坏我喽!”莫伊的声音刚刚落下,门外就传来一道粗犷的男声。

“侯爷?”老大妈闻声一喜,赶紧转身去迎来人,“老头子,快快去把后院盆中的鱼儿捉来,侯爷来了!”

“哎,哎!”正在洗手的老大叔闻声手也不洗了,起身就向后院跑去。

这突然的一幕,让莫伊停下吃鱼蛋蛋,好奇的看着这突然变的有些慌乱的店家老夫妻。当听闻老大妈唤那道声音的主人为侯爷时,莫伊就猜到来人的身份了。

侯爷,可不就是平宁候,周昌嘛!

“哈哈,孙大妈,果然最知我者孙大妈也!”

粗犷的男声已经走到门口,只见一位身穿深蓝色锦袍的男子大步跨进来,接着露出一张本应该为秀才之流才会有的十分秀气的白皙俊脸。这样的落差让莫伊有一瞬间的晃神,以为自己看错了。

周昌首先跨进门来,他的手里,还牵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娃,轮廓如周昌一般秀气,只是十分苍白。

他小心翼翼的引着小男娃进屋,然后竟是毫不客气的来到莫伊所在的桌子坐下。“两碗鱼蛋蛋,一碗不要加油盐。”

莫伊对这种不请自来的人最是反感,眉峰一挑,冷声道:“平宁侯,本小姐不喜与你同坐。”

平宁侯周昌闻言眸内闪过一丝诧异,同样挑眉问道:“姑娘刚刚那般直勾勾的盯着本侯,难道不是不好意思开口邀请吗?”

“无耻。”莫伊一怔,他刚刚分明一直在小心翼翼的照顾那个孩子,怎么知道她一直在看着他?

“彼此。”平宁候的视线扫过莫伊挺着的腹部,眉心几不可见的皱了皱,“哦不,该称呼您为夫人才是。夫人一人外出,也不怕偶有意外,伤及腹中胎儿?”

“恩?”莫伊没理解平宁侯的话。

“夫人应该是第一次到庆城吧?身为庆城的父母官,本侯今日就尽尽地主之谊好了。”平宁侯微微一笑,并不多解释,只指着那个安静坐在板凳上小娃道:“这是犬子周永。这家鱼蛋蛋店是本侯从小吃到大的老口味,可谓庆城一绝。”

“可是,本小姐依旧不喜欢和人同坐。”

“孙大叔,您老可得快点,我可是刚回庆城就和永儿赶来了,可饿的紧。”平宁侯好似没听到莫伊的话,自顾扭头对那对忙碌的老夫妻叫道。

“哎,是了,马上就好。”孙大叔和大娘连连点头,手下动作越发快了起来。

莫伊看着这个明明长的十分秀气却拥有一道粗犷嗓音的平宁侯,总觉得这个平宁侯怪怪的,却又说不出哪里怪。

想了想,莫伊丢下几枚铜钱,起身离去。

平宁侯这一次,却好像没看到莫伊离去一般,只管盯着那对老夫妻,口中催促着。

同类推荐
  • 冲破玄术:腹黑傲气逆天妃

    冲破玄术:腹黑傲气逆天妃

    废柴嫡女逆袭,妖孽般的修炼速度,你可懂?妖孽美男为她撑起天下,陪她逆天覆地。恋之恋,这一生有你。怨只怨,计划赶不上变化。恨只恨,这辈子没给你一个安静的生活。下辈子,可愿将手给我?执尔之手,与吾偕老。
  • 冷后入怀之暴君妖娆

    冷后入怀之暴君妖娆

    他是残暴狠戾,安忍无亲,跋扈恣睢的大圣朝皇子夙君笙;超然卓绝,暴戾无常,为保幼弟双手沾满鲜血,视人命为蝼蚁;回首却是胞弟陷害,众叛亲离,身死悬崖;她是冷情凉心,恬淡安然,生性凉薄的丞相之女顾淼然;自小爹不亲娘不爱,受尽冷眼,从此看透世间冷暖,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却独独对他一见倾心,只匆匆一瞥,便惊鸿在心,以命相待;重活一世,他步步为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论心机,凭计谋,谁人与之争锋;谁说美人江山不可兼得?他偏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山河夙锦

    山河夙锦

    我是个很平凡的人,但我的姘夫并不平凡。望着他那双如幽暗深邃眼睛,和时不时嘴边勾起的弧度,感觉自己已经沉陷。当朝太子威风凛凛,殊不知,自己头上有顶大花绿帽。
  • 青衣不再,你便盛开

    青衣不再,你便盛开

    一身青衣,一把轮椅,顾盼巧兮,身世迷离。他,少年丞相,翩翩公子遗世而独立却甘愿为她赴汤蹈火。
  • 不负当归

    不负当归

    =-=每一卷有着不同的故事~正在写第一卷,等全文完再写简介吧~QAQ脑洞不够啊!
热门推荐
  • 仙侠之龙渊问情

    仙侠之龙渊问情

    一只身带邪龙的萝莉奋斗史。有帅哥,有笑点,有虐,有甜。
  • 强者傲骨

    强者傲骨

    你听说过上仙的“成仙志”吗?听说过天仙的“道心不死”吗?听说过魔仙的“成王败寇”吗?那就更没听过真仙的“强者傲骨”了。拿着被无良和尚忽悠的名人故事录,极品宅男一脸不屑的向别人吹嘘道,从来没有想到,这部名人故事录,最终让他也踏上强者之路。
  • 萨天锡逸诗永和本

    萨天锡逸诗永和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人34

    男人34

    与爸妈挤在一间老破楼的一居室里长大的李新民,从小接受着老妈的绝对统领,这让他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和乐趣。李新民的高考志愿、初恋、工作、婚姻无一不被老妈左右,但悲剧在于,老妈在这个城市里并不是一个强者。她拼尽全力、舍尽老脸,为李新民谋来的不过是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李新民为了房子,屈服于婚姻;倒插门后,他又领教了比老妈更强势的女人——老婆。他渐渐发现,老妈可以对自己没有要求;但老婆不行,对自己的要求永远没有尽头:婚礼、钻戒、车、孩子、房子……就在他刚刚开窍,找到能满足老婆的方法的时候,他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仇池笔记

    仇池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公侯之家

    公侯之家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卢七娘看着不远处作温文尔雅状的“瞎子”。忍不住心里想原来你也有今天!史上最无耻、脸皮最厚男主!没有之一!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血染大明

    血染大明

    他曾经是大明边将,与努尔哈赤力战辽东,他就是哈大全!然而,朝政的腐败,皇帝的无能,都让他备感失望,于是他背叛大明王朝,成为大明最可怕的敌人。
  • 重新发现宋朝

    重新发现宋朝

    有史学家称宋朝为“黄金时代”,有史学家则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太窝囊”。对于这个备受争议的朝代,作者独辟蹊径,抛开主流史观与文学形象,投身到宋朝的“现代化”细节中,像一个宋朝人一样去观察他们身处的世界:合作、互信的秩序,言论自由的氛围,“公天下”的“产权”观念,事无巨细的福利体系,严密的司法程序,相对健康的政治生态,“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时尚”的经营手段,丰富多姿的业余生活……将所有这些侧面组合起来,我们便会发现一个与我们以往认知完全不一样的宋朝。
  •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本书将《古诗十九首》放置于其所属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所构建的诗歌经典谱系中进行动态考察,重点与历代《古诗十九首》阐释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古诗十九首》作为经学的诗歌经典与文学的诗歌经典的价值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