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5000000064

第64章 只爱娥眉不爱官(2)

所谓“清流”,比喻德行高洁、勇于言事、有名望的士大夫,此义古已有之。《三国志》中说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唐昭宗时,尽杀当朝名士,有的被投入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顾炎武诗“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均可见“清流”应该算是一种褒词。晚清的“清流党”

当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政党,也并未形成一种组织,主要指以传统儒家规范为标准,侃侃论政的一批言官和谏官。他们的特点是坚执己见甚至敢批君主逆鳞,持论甚高却又未必均有裨于实际。晚清“清流党”中最着者,除了陈宝琛和宝廷,就是后以办洋务出名的张之洞,和后来成为李鸿章女婿的张佩纶。这四人当时均供职于翰林院,志趣相投情谊深厚,又都长于诗文,抨击同僚指陈时政也往往毫不留情,因此最为人所侧目。宝廷死后多年,张之洞已是封疆大吏,一次拜宝廷墓,还对当年的少年豪举不胜向往,赋诗曰“翰院犹传四谏风”(一说“四谏”不包括陈宝琛,另一人实为黄体芳)。

晚清官场派系很多,在大臣之中,军机大臣、大学士李鸿藻和这些清流最为接近,于是陈宝琛等人隐然奉李鸿藻为“宗主”。因“清流”与“青牛”

谐音,时人便称李鸿藻为“牛头”,张之洞、张佩纶为“牛角”,陈宝琛为“牛尾”。牛一发怒是要顶人的,这种绰号,也象征着当时一般官员对他们的敬畏之心,因为清廷向来优待言官和谏官,弄得不好,被这些清流狠狠参上一本,是要吃苦头的。

可是,清流党看似风光,但随着清朝政治和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清流党的日子也不好过了。经常成为其抨击对象的“浊流”不待见他们自不必说,另外,由于他们所持的儒家高论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往往缺乏可操作性,毕竟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尤其是在掌握大权的地方督抚们眼里,动辄放言高论、侃侃谈兵谈洋务的清流简直就是自己大展施政宏图的障碍。而这时中央政府在恭亲王的主持下,其思路也是希望在中西文明碰撞的非常时期,尽可能避免不必要而又大伤元气的争论,走一条务实的变革之路。清流党的不合时宜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罩在清流党身上的阴影也日趋浓重。陈宝琛说宝廷“早羡阳狂是镜机”,就是指他很早看到了这种危险,而提前以一种放荡不羁的方式进行趋避,逃离了是非的漩涡。

局势的演变似乎也验证了陈宝琛的判断。在宝廷被革职后不久的光绪十年,中法之间发生马尾海战,清政府官员和将领不战而逃,中方损失惨重,清流党成员也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在清政府的事后追责中,开列的惩处名单包括:陈宝琛、张佩纶曾保唐炯(云南巡抚)、徐延旭(广西巡抚)堪任军事,卒至溃败偾事,徐、唐定斩监候。张佩纶以马尾一役,调度乖方,暨保举非人,因而革职查办,后被发往察哈尔军台效力赎罪。陈宝琛则依部议,降五级调用。清流党多以知兵自许,这一次既在保举军事人才上大大走眼,张佩纶在前线的仓皇遁逃更将书生的荏弱暴露无遗。本来书生谈兵,无论多么慷慨激昂,都只宜姑妄听之,难怪清政府将张佩纶派往前线会办福建海防要被舆论认定是在有意挫辱这些高调派了。

而在此之前,另一位清流党要角张之洞于光绪七年出任山西巡抚,在当时关心各派势力消长的人看来,已有分化、瓦解清流党的嫌疑。这种阴谋论无法细究,但一个事实确是清楚的,到了光绪十年,清流党的声势近于消沉。

而从时序上看,这些事情也确是发生在宝廷“纳妓自劾”之前后,于此观之,说宝廷洞烛先机也不能算太离谱了吧?

“清流”是非辨

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光绪于“庚子事变”中被八国联军逼得出京逃难,途中幸遇知县吴永办差尽力才免于冻馁。吴永此人十分钦敬李鸿章,其口述回忆录《庚子西狩丛谈》中曾记录了李鸿章与他推心置腹的一次谈话。那时李鸿章已是人生暮年,回首宦途不禁感慨万千,愤激地说:“言官制度,最足坏事。故前明之亡,即亡于言官。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借此以出露头角;而国家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朝廷以言路所在,又不能不示加容纳。往往半途中梗,势必至于一事不办而后已。大臣皆安位取容,苟求无事,国家前途,宁复有进步之可冀?”又曰:“天下事,为之而后难,行之而后知。从前有许多言官,遇事弹纠,放言高论,盛名鼎鼎;后来放了外任,负到实在事责,从前芒角,立时收敛,一言不敢妄发;迨至升任封疆,则痛恨言官,更甚于人。”

在这里,向来自负的李鸿章令人惊讶地流露出了一种人生失败之感,而之所以如此,他当然不会认为是自己才识不足,而是归咎于办事多遇牵制,以致未能尽才,自己主持的国家大事,也为之“阻挠不少”。牵制自己的力量,李鸿章则直指清流,比之于明末国家将亡时仍然大闹意气的东林党人,说他们少不更事,不考究实际,但求立异鸣高。李鸿章此处所说的言官升任封疆后,即对言官态度大变者,当隐指张之洞。张之洞当上封疆大吏后,不仅明里暗里和过去的清流朋友划清界限,议论也平实得多了。对这种转变当然不宜乱下道德判断,而应考量其身份之变化。不言而喻,“看人挑担不觉沉”,一旦自己亲自去挑担,感受又怎么会一样呢?

吴永记录的李鸿章的感慨可以说是完全可信的,因为在其书信中,他就曾多次对朋友发牢骚:大臣在前面办事,言官们拿着笔跟在后面指责这挑剔那,事情怎么能够办好!

在李鸿章看来,言官谏官等清流们的最大弊端有二:脱离实际和泥古不化。检视史料,意外的是,对清流的这种认知并非李鸿章一人而然,在一些被后世公认为思想开明的先觉者、改革者那里,“守旧”几乎成了清流们一张无法摆脱的标签。

着名古文家、李鸿章幕僚吴汝纶在书信中感叹:“近来世议,以骂洋务为清流,以办洋务为浊流。”

曾国藩之子、着名外交家曾纪泽在日记中把清流分为上中下三种:“上焉者,硁硁自守之士,除高头讲章外不知人世更有何书,井田、学校必欲遵行,秦汉以来遂无政事。此泥古者流,其识不足,其心无他,上也。中焉者,好名之士,附会理学之绪论,发为悬虚无薄之庄言,或陈一说,或奏一疏,聊以自附于腐儒之科,博持正之声而已,次也。下焉者,视洋务为终南捷径,钻营不得从而诋毁之,以媢嫉之心发为刻毒之词,就三种评之,此其下矣。”

此处曾纪泽揭破了一个事实:名为清流,实则成分复杂流品不一。既有好名之徒,更有为了派系利益宁愿作违心之论的人,也不乏为了谋取私利而刻意诋毁他人者,而在曾氏看来,把这些名不副实的清流排除在外,清流之最上者,也不过能“自守”而已。

精通洋务、最早倡议向西方文明学习的郭嵩焘则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清流党首领李鸿藻,他在致友人函中愤慨地说:“李兰荪(李鸿藻字兰荪)之意,竟欲东讨日本,西击法郎西,直不知其意欲何为?当国二十年,乃有此昏谬,覆国亡家有余。徒与一二无知少年,肆口狂论,自命清流,而使元勋宿将,慨然流涕,以求引避,能不寒心?”又曰:“数年前在京师即知高阳(此指李鸿藻,因其为河北高阳人)必误国,今始验也。”

……

然而,一个容易为人忽略的事实是,李鸿章所痛恨的言官,多为其未能收买者。像对宝廷等人嬉笑怒骂的李慈铭也点过翰林,也喜欢大言高论,但其笔下从未拿李鸿章开刀,自然不在李鸿章痛恨之列。而李慈铭之所以善待李鸿章,实因为后者对他多所笼络也。从李慈铭的日记中可知,李鸿章除了给过他一些优差,每每到京公干,李慈铭都会和其他穷京官一样上门大打秋风,蹭点银两来花。

专司言责的人能够做到不被收买,是否应该承认,真正的清流,其人品和气节仍然有可取的地方?清流固然常常不知变通,但其迂执的议论最后发生作用,怎能独怪于他们?如果不是由于执政者缺乏主见和定见,又因为对出现权臣的危险过度敏感,隐藏着利用言官谏官对大臣制衡的心理,清流的一些高调又怎能进入决策层,乃至对国事产生负面的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一批不畏权势、勇于言事的清流们,大吏们的气焰会嚣张得多,晚清政治也会更加污浊。

回到本文的主角宝廷。据《花随人圣庵摭忆》所记:“竹坡先生之贫特甚,罢官后,徜徉京西诸山间,得诗数百首,春寒如严冬,而着袄袍,面破棉见。……身为贵胄,交游遍朝端,而穷饿不顾以死,非徒今人所难能,古亦不多见。闻先生殁时,无以为殓。”

“身为贵胄,交游遍朝端,而穷饿不顾以死,非徒今人所难能,古亦不多见”,作者的这种感喟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引起强烈的共鸣。无论如何,我愿意对宝廷等那些真正的清流们保持一份敬意。

(《随笔》2011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邓秀珍编著的《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收录了近两百篇20世纪100年中成就较高、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美文,所选作品都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外名家名作。这些作品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思想深刻,耐人寻味;或以情动人,感人肺腑;或立意隽永,笔法不凡。这些作品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参考、学习、研究美文的范本,还能使读者领略到文学艺术的神奇魅力,从中汲取文学大师们的人生智慧。《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分为“思考”“诠释”“性结”“探索”“对话”五个大的篇目,并分别从“人性与生命”“心意与关爱”“乡土与自然”“世界与宇宙”及“精神与物质”等角度进行了归纳。
  • 生态文学与文化

    生态文学与文化

    “生态文学”的关键是“生态”。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在对数千年生态思想和数十年生态文学进行全面考察之后,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判断: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本书分为“中国西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中国东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以及“世纪之交对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三编内容。
热门推荐
  • 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三江源头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危机进行记述与表现,针对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行了呼吁。
  • 衣食住行与健康长寿

    衣食住行与健康长寿

    本书分6篇,全面介绍了有关健康长寿的相关知识和保健方法,尤其是介绍蕴含在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中的保健知识。
  • 华丽归来:帅帅哥哥不要你

    华丽归来:帅帅哥哥不要你

    单纯可爱的林家小公主。因为年纪太小不谙世事。帅气俊朗的邻家哥哥,温柔又强大。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且看小公主和她的哥哥如何演绎一出温暖浪漫的情事。
  • 空海战

    空海战

    “空海”是人类对宇宙文明的一个预言,它来自一个曾经的帝国科学家。星球上短暂的和平之后,现在帝国人又在蠢蠢欲动,联邦人又记起了一百年前一个著名将军的作战宣言:“犯我联邦者,虽远必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一个年轻的联邦军官,为了解开那个一直困扰着他的谜,在一次原本看似普通的任务中,踏上了他注定不平凡的道路。然而,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 家庭生活小百科

    家庭生活小百科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追求有品味、有格调、有营养的时尚生活方式,以期在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充分享受家庭生活的无穷乐趣。希望能给广大读者的生活增添新的生活元素有新的帮助,相信读者会在本书里获得提高生活品味的知识。
  • 四神乾坤印

    四神乾坤印

    一次奇遇,身上莫名其妙的多了一道神秘纹身,从此古凡的生活彻底打乱,一次比武被偷袭,神秘纹身为救主而暴走,旨天魔气,四溢开来……“我天鸣山浩然正气,岂能留你这等邪魔外道。”当无情的宣判声落下时,平时关系甚好的诸多朋友和与古凡爷爷交好的天鸣山长老张劲松求情,才保的一命,但却被打破气海,废掉四肢,逐出文峰大陆,永生不得归来。……“多谢前辈搭救,敢问前辈尊姓。”一片废墟之中的张劲松单手持剑,发觉此人略感熟悉。“张师叔,你这声前辈我可担当不起……我乃放逐之人一一古凡。”轻松且爽朗的声音响起,王者归来般的气势弥漫整座天鸣山。
  • 重生之天命狐妻

    重生之天命狐妻

    她在地狱之火中重生,这意味着人间大地将战乱四起,可她别无选择,只因她要结束那一场蔓延千年的洪荒之战。在这千年后的祈王朝,她没有自己对手八歧大蛇的狠毒,也没有他通过吃人换来的强大术法,她有的只是陪伴在她身旁的人和哪怕是自己与八歧大蛇同归于尽也要胜利的决心。她必须要赢。她必须要结束这场纷争。她不能因为自己让后世陷入八歧大蛇的魔爪之中。于是,她和他们一起前行,凭着自己的心走出了一条路。
  • 魔法传奇:倾世帝王恋

    魔法传奇:倾世帝王恋

    雨欣是一个沉默的女孩,可真实的她并不如此......罗思淳身为校草,竟处处关照与她,因而女生们对她产生仇恨......还因为一个转学生安逸的到来,女生们更加恨她了。但也因为他的到来,开始了她的传奇人生......
  • 凤凰劫:极品丑妃

    凤凰劫:极品丑妃

    人倒霉都是喊杯具,我倒霉就喊碗柜,里面摆满了杯具和餐具!过个成人礼也能穿越?虾米?她是长孙王朝有史以来最丑的妃子?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hellokitty?她要反击糟糕,反的过头了。她以为自己只是过客,玩玩就走却没想到玩着玩着把自己卷了进来!她以为自己对爱无动于衷?可当她尝到爱情的甜蜜后,尽是赤裸裸的伤害。她承认伤不起,所以:“生亦何欢,死亦何惧!长孙云,我既休了你,所以,就算是死,我也不会把尸体留给你!永生永世都不会在爱你!你与我就算下至碧落黄泉都不要见面。”
  • 末世生存进行曲

    末世生存进行曲

    灾难开始第三天,整个Q市都已然沦陷。原本在第一天的夜里,军队就已开始进驻市区,进行保卫。然后它们的进攻来得太快,仅仅只支撑到第二天深夜,如同潮水般的尸海,便闪电般的冲刷进了市中心,近一万的部队,逃出来的,恐怕只有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