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1600000014

第14章 从爱默生的《论自然》看超验主义(6)

在《论自然》的第三部分“美”中,爱默生通过历史上伟人的英雄气魄,指出这种力量是美德的力量———自然所不具备的人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来自于人对真理的绝对信仰。在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中,理想状态的人具有至真、至美、至善的特征,那么人对真理的绝对信仰,实际上又是对内在神性的绝对肯定和绝对自信。美德——人性的美——足以与给人以“同一”印象的自然美抗衡,于是,它成为一种凭借,使人冲破自然的局限。事实上,这种力量是在应对自然的挑衅中产生的,如果没有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人不可能意识到超越的必要性,也不可能产生超越的欲望。在同自然的相处中,人通过接受自然“整体、同一”的启示,否定了社会生活中异化的自我形象,从而完成了回归自我神性的第一步; 接着,人又否定了自然,以追求绝对真理的巨大勇气,凸显了人的美德,完成了第二次超越。在第二次超越的一瞬间,人实际上也制止了自然的异化,把提供物质财富的自然提升到了一个纯精神的状态,使之成为人类的精神乐园。人以异化为起点,通过超越残缺的自身、超越自然,接近了与精神合一的终点; 人的超验同时也制止了自然的物化。然而,人回归本我的终极目的能否在超越中实现,爱默生也心存疑虑。在他的超验主义中,爱默生把对这种至高境界的体验限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真理被掌握的一刹那,时空关系消逝。也许这终极目的本身不存在取证的意义,爱默生超验主义的意义在于,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定为一种动态的超越关系——自然的启示阻止了人的异化,促进了人类对精神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思考;而人的精神活动又制止了自然的物化。在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中,自然对于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纯精神的意义,这种思考反映了爱默生对当时处在工业文明中的美国人破坏自然、追求物质利益、漠视精神生活的极度忧虑。受其启发,美国作家开始打破欧洲文学的写实传统,把自然从一个人类活动的沉默背景转化为拷问人类灵魂的力量,并在人与自然充满寓意的对视之中,探求人可以达到的精神高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是这一实践的杰出代表。在自然中思考、在自然中完成自我超越,成为美国文学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和传统之一。

爱默生关于自然对于人精神层面的作用的观点,关于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思考,对于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世界来说,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八节 解析爱默生的“透明的眼球”

常识实在地告诉我们:眼球是人体的一部分。然而,美国超验主义者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却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大自然的精神升华作用下,人能够发生整体的优化——化为一只“透明的眼球”。在《论自然》一文中,他满心喜悦地说道:“我们在丛林中重新找到了理智与信仰……站在空地上,我的头颅沐浴在清爽宜人的空气中,飘飘欲仙,升向无垠的天空——而所有卑微的私心杂念都荡然无存了。此刻的我变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我不复存在,却又洞悉一切。世上的生命潮流围绕着我穿越而过,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或一小块内容。” “透明的眼球”(a transparent eyeball)是一个隐喻,是一种自我观、世界观和生存境界的艺术表述,是爱默生的哲思和诗情的集中体现。“透明的眼球”有多种功能——灵视功能、环视功能和透视功能,能够“把天赋转换为实际能力”,而这类“实际能力”则主要包括坚守信仰的能力、整合文化资源的能力和进行社会批判的能力。

一、灵视功能

作为灵视(vision)之眼,“透明的眼球”仰视精神制高点,守望信仰,同时又以关联的眼光平视或俯视人类世界,在人性中发现神性存在或缺失的具体证明。“透明的眼球”的灵视功能源于“超灵”(the Over-Soul)。“超灵”其实就是爱默生的上帝。在他看来,“超灵”寓于大自然之中,自然万物皆含有它的神圣成份并通过它紧密相连。“古往今来,对错误的最高批评家,对必然出现的事物的唯一预言家,就是那大自然,我们在其中休息,就像大地躺在大气柔软的怀抱里一样;就是那‘统一’,那‘超灵’,每个人独特的存在包含在其中,并且跟别人的化为一体;就是那共同的心,一切诚挚的交谈就是对它的膜拜,一些正当的反应就是对它的服从;就是那压倒一切的现实,它驳倒我们的谋略才干,迫使每个人表露真情,迫使每个人用他的性格而不是用他的舌头说话,它始终倾向于进入我们的思想和手,变成智慧、德性、能力和美。我们连续地生活,分散地生活,部分地生活,点点滴滴地生活。同时,人身上却有着整体的灵魂;有着明智的沉默;有着普遍的美,每一点每一滴都跟它保持着平等的关系;有着永恒的‘一’。”爱默生对“超灵”的这段描述昭示了世间万物的精神本源,阐明了上帝与人之间的固有联系。他赞美“超灵”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神性,证实人在“超灵”引领下实现人性升华的可行性。他在自己的多部作品中反复提及“眼睛”(eye)、“心灵之眼”(the mind’s eye)、“视觉”(sight)和“观看”(seeing)等,特别强调人的超验灵视的重要性。“这种灵视肯定了人的本性,并在其核心发现了神性。”

“超灵”造就了人的灵眼——“透明的眼球”,因而成就了灵视;灵视的主要使命是寻觅“超灵”,见证“超灵”在大自然中的种种存在形式,见证“超灵”在人的内心的种种精神作用。爱默生像珍惜信仰一样珍惜“透明的眼球”,“使他倍感兴奋的不仅是可视之物,而且是视觉器官本身。”正如爱默生本人所说:“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种深沉的力量由于它的至福我们大家都能享受,所以不仅每时每刻自足而完美,而且观察的行为和观察到的事物,观察者和景象,主体与客体,都合而为一。”在这种超验意义上说,灵视之眼之所以透明,是因为万物本质归一。换言之,灵与肉、心与眼、人与人、人与物、神与人本应相通无碍,其关系本应是和谐的。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灵视是一种素质培养。素质在此既指对灵视的拥有,又指在社会环境中运用灵视的能力。它的力量源于一种非功利性、一种无私,而这恰恰是爱默生的道德判断的试金石。灵视是一种精神操练,力图抗拒金钱和机器的异化作用,抗拒人性的扭曲和堕落,守望神圣价值和道德准则,回归人与大自然的属灵的本质,重新建立各种和谐关系,展望个人人格提升和整个社会进步的未来。

较常见的灵视形式似乎是仰视——仰望星空。爱默生将满天繁星视为上帝之城的灯光。他是这样描写一个希望独处的人和“天上的星星”的——“从天国传来的那些光线,将会把他和他触摸的东西分离开来。我们可以设想,四周的气氛将因此而变得圣洁而飘渺,它使得人在凝视那美妙的星体时领悟到静止不变的崇高境界。当你在城里的大街上仰望这些星星时,它们是多么璀璨动人啊……这些美的使者每个晚上都会出现,用它们那带有训诫意味的微笑照亮整个大地。”这种灵视是高尚的、浪漫的、深邃的,它使个人的灵魂得以升华,心随眼动,攀升至精神的制高点和形而上的向度,进入终极关怀的境界;这种灵视具有自我净化、自我救赎的作用,它使独处尘世的个人脱离庸俗,坚守信仰,快乐地感受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清醒地拥抱真善美的普世价值。通过这种灵视获得崇高感、充实感、稳定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他虽独处,但不空虚,不孤独,不郁闷,不绝望,因为他在星空中真切地看到了信仰和博爱之本、欢乐和希望之源。灵视还包括平视和俯视这两种形式。爱默生不但仰视天上的上帝之城,而且平视人间的上帝之网,从大自然中获取学者必需的灵感——“所有的人里,学者最多地受到自然景象的吸引。他必须在自己心目中确定它的价值。大自然对于他来说是什么?这绵延不绝、无可解释的上帝之网,既无起点,亦无终点,却带着循环的力量,不断返回它自身。如此规律之中恰恰反映着学者本人的精神,他永远不可能找到自己心灵的端末——它包揽一切,宽广无限。大自然的光辉也是同样深远,它层层相迭,像光线一样蔓延,上下纵横,没有中心,没有周边——无论是以整体或是以零星的形式,大自然都急切地要向人类表白它自己。”爱默生认为,眼前的现实解释了古老悠远的故事。一滴水也是小小的海洋。人与自然界的一切都相互关联。这种重视凡俗价值的观念,往往带来丰富的发现。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强调上帝、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同为所谓‘超灵’的一部分。他运用“透明的眼球”的灵视功能,看到了蕴涵于人性之中的神性,因而大力弘扬“自助”(self-reliance)的观念。“自助”即“神助”(God-reliance)。爱默生认为这两者是一回事。“自助”是爱默生的个人主义的核心观念,是对人性中固有的神性的确认,是对永恒的神圣价值的信赖。人为什么应该“自助”?为什么能够“自助”?个人为什么是可靠的?人性为什么有望提升?这其中的原因既神秘深奥又简单明了。爱默生说:“在灵魂的每一个行为中都有人和上帝的统一,这是不可言喻的。”爱默生又说:“灵魂和神灵的关系非常纯洁,所以企图插足其间予以帮助反而有亵渎之嫌……每当一个心灵单纯并接受了一种神圣的智慧的时候,旧事物就会消亡——手段、导师、经文、寺庙,全都崩溃了;这个心灵生活在现在,把过去与未来全都并入现在的时刻里。万物都因为与它休戚相关而显得神圣无比——而且彼此不分高下。”爱默生相关言论的内在逻辑也许可用以下话语作一概述:人无法单凭理性和实证来理解人神关系,更无法用机械呆板的语言对其进行一劳永逸的评说,然而,人有上帝的精神基因,有形而上的追求,有天赋的自由和独立性,有个性化的灵视和直觉感悟,有实现灵魂升华、回归精神家园的理想和潜能。

在“透明的眼球”的灵视视界里,万物有灵,万物归一,并无高下之分。因此,形式相异的仰视、平视和俯视在灵视的主旨上是相同的——灵视旨在见灵,旨在发现真理。爱默生满怀敬意地俯视“卑下而普通的眼前生活”。他说:“我喜爱平凡,我探索并且崇拜我熟知与卑微的一切”;他关注“穷人的文学、儿童的情感、街头哲学,以及家庭生活的意趣”。他用“透明的眼球”在凡人小事的卑微中看到了灵魂的高贵,在物质的表象下看到了精神的本质。灵视取决于灵魂;灵魂使眼球透明。“透明的眼球”是真善美的结晶体,珍贵而纯洁。它拒绝虚伪、傲慢、自私自利以及自我神化,它体现真诚、谦恭、仁爱宽容以及自知之明。爱默生明确指出:“一个看到真正崇高美德的人会满怀谦卑地崇敬它,如此向下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向上的一步。背弃自己的人最终回归自己。”谦卑之心反倒能够赋予自我以智慧和尊严;自我节制反倒能够促进自我发展,避免自我异化;对永恒灵魂的敬畏反倒能够战胜对肉体死亡的恐惧;人与灵魂的关系和谐与否反倒能够决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与否。“透明的眼球”的灵视空间其实是人性提升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空间。

二、环视功能

“透明的眼球”具有环视功能,能够从大处着眼,整合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多种属性和特质,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整合大千世界的繁杂表象,以理解大自然的审美价值,体悟大自然的恒久规律;整合民族文化建构所必需的多元思想资源,以昭示真理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美国学者》这篇演讲辞的开头,爱默生重述了一个古老的寓言:“说是在创世阶段,众神把‘人’分成了‘人群’,以便人能更好地照料自己;这好比一只手分成五指之后,手的用处就会更大。这条古老寓言中隐含着一个永远新颖而高尚的寓义。这就是:所谓‘人’只是部分地存在于所有的个人之中,或是通过其中的一种禀赋得以体现;你必须观察整个社会,才能获得对完整的人的印象。所谓‘人’并非只是指一个农夫,或一位教授,或一位工程师,而是他们全体的相加。”爱默生环视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美国社会,他那“透明的眼球”看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十分荒诞却又十分真实的异化形象——“社会正是这样一种状态:其中每一个人都好比从躯体上锯下的一段,它们昂然行走,形同怪物——一截手指、一个头颈、一副肠胃、一只臂肘,但从来不是完整的人。”爱默生所抨击的是社会生活的过度物化、社会分工的过度细化以及人的工具化和粗鄙化——“商人极少认为他的生意具有理想的价值,他被本行业的技艺所支配,灵魂也沦为金钱的仆役。牧师变成了仪式,律师变成了法典,机械师变成了机器,水手变成了船上的一根绳子。”令爱默生最感痛心的是“被指派去代表知识”的学者的精神退化和身份异化——学者“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变为别人思想的鹦鹉学舌者”。爱默生提醒世人拨乱反正,洞察自身生命的精神本源,回归人的“原初的统一体”或本质,全面认识自我,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并以众多个人的素质提升为坚实基础,提升全社会的生活品质。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商品社会中,很多人目光短浅,视界狭窄,对大自然的迷人风景和精神价值视而不见。在他们看来,自然世界只有实用经济价值,只是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一份份私有财产,没有什么完整性、美感或诗意,更没有什么灵魂启迪意义或精神财富——米勒家拥有这一片田地,洛克占了那一块,而曼宁的地产在矮树林的那一端。但是他们中间的任何一家都无法拥有整个风景。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有着一桩财产——它不属于任何人,除非有人能以自己的目光将它所有的部分组合起来——此人必定是个诗人。爱默生正是以诗人的目光环视大自然,整合大自然,将其视为灵魂的象征物;他正是以诗人的情怀拥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将其视为灵感的主要来源。他心目中那种“鲜明而又极富诗意的感觉”来自由无数自然物体造成的完整印象。他那“透明的眼球”施展其环视本领,遵循大自然吐故纳新的运作规律,对其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整体扫描。爱默生放眼世界,以跨文化的视角环视西方和东方,寻人类精神之根,觅多种异质文化之契合点。

同类推荐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历三十年而完成的一部完整的马克思学术传记,全面记述了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实践,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总结,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在莫泊桑短暂的一生中,疯狂的工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但他还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他的小说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他本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本书客观记录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创作过程、勤奋刻苦的写作态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泊桑作品的巨大价值。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良辰有紫

    良辰有紫

    当年楞伽寺一见,纵然是火光漫天,刀光剑影,薛紫妍的世界中也再装不下分毫景色,她说:“此一生,有君足矣。”-----------------------------------九岁那年倾心仰慕的人成为了自己的夫君,可是他偏偏是个无情之人,耍宝,卖萌,斗情敌,看相府嫡女如何捂热一颗冷冰冰的心。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屌丝碰上爱情

    屌丝碰上爱情

    爱情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让人为之欢喜、心酸。太多的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亦有太多的人没能去珍惜那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拼了命的去挽回却发现随着时间的流去留下来却只有回忆
  • 异界之配角称霸

    异界之配角称霸

    "遭遇女友背叛的白无风伤心不已,不料此时竟接到父母遭遇车祸双双身亡的消息。双重打击之下,白无风意外撞车后穿越到混乱大陆,又因带着一对红色“美瞳”被误认为大陆的救世者。,魔武双修,魔法全能,武技至尊,王子兄弟,公主老婆,白无风开始了自己逆天的新人生!
  • 校园超级霸主

    校园超级霸主

    身在校园的吕石巧合之下得了校花青睐,从此开始幸福生活!无聊之下打抱不平,带领各色小弟称霸校园,无敌医术赢财源滚滚,更有各种异能纷纷登场,铸就精彩人生!
  • 农药知识(下)

    农药知识(下)

    《农药知识》系列丛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农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田间生产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的。书中内容详细介绍了农药的基本知识、常用农药品种的基本特性、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
  • 春闺辞二首

    春闺辞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界之难舍轮回

    六界之难舍轮回

    锁欲锁欲。天地皆想锁去我的欲望,可我又有何欲。又何苦禁了我的欲望,断了我的念想。今生夙愿,不过与你执手看透人心百态,体会世间世事苍凉。可你,终究是我的劫。
  • 纯爱妈咪:撞上恶魔总裁(全本)

    纯爱妈咪:撞上恶魔总裁(全本)

    撞上心仪了12年的哥哥向别人求婚已经够惨了,却还被叫出来……,更没想到会导致哥哥女友的惨死,面对哥哥的恨,她选择离开,却在前一晚莫名其妙的被XXOO,从此生命里多了颗‘球’!人是不是惨到一定程度回招来幸运女神的眷顾,在父亲的威逼下,一直乖乖女的她选择离家出走来保护那颗‘球’,却遇上了一个集帅气、温柔、多金的好男人。帮她逃离保镖的追捕,还把房间让给她住,最后还很不介意的做起她孩子的爸爸!就在她觉得幸福不会溜走的时候,命运又在一次的‘眷顾’,面对心仪的哥哥和默默守护的他,她的抉择——新版更新显示的很慢,亲们还是去旧版看吧。。在L的后面+2就可以刷新了。。。
  • 天使只在夜里哭

    天使只在夜里哭

    只有生长在教堂墓地里的蕁麻,才可以救你的乔德安森,你得采集他们,它们会把你的手烧得起泡,你得用赤裸的双脚把这些蕁麻踩碎,于是你可以得出麻来,你可以把他们搓成线,织出长袖的盔甲,披到野天鹅身上,他身上的魔力就可以解除。从你开始那个工作开始一直到你完成的时候,即使这全部的工作需要一年的时间,你也不可以说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字,就会像一把锋利的短箭刺进他的心里,所有你做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他的生命是悬在你舌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