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56900000001

第1章 序

黄钊

《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约五千字,故又名《五千言》,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其作者为春秋后期的老聃。全书思想渊博,蕴义玄深,措辞简约,载以韵律,类似格言,被誉为我国古代一部非常优秀的哲理诗。其行文高淡古奥,哲理深邃玄妙,读后回味无穷,确能引人入胜,对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经济、伦理、军事、艺术、医学、科技以至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人生追求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而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

《老子》之后,道家或道教学派纷纷崛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同《老子》的思想体系保持着渊源关系。因此,《老子》一书既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发展演进的总纲,又是历代道教信徒们藉以依凭的最高经典。不仅如此,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蜂起并作、论道立言,也都从不同层面摘采过《老子》的思想精华,受到过《老子》智慧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对我国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作出过自己独特而重大的理论贡献。所以,《老子》一书,是我国文化史上留下的极其珍贵的学术瑰宝,其价值不可估量。古往今来,历代学者争相对之潜心研究。可以说,我国学术史上有成就的学人,几乎无人不研究《老子》。正因为如此,注老学者,代有人出;注老之书,汗牛充栋,愈积愈多。它宛若滚雪球,越滚越厚,构成中国历史上别具特色的风景线,实际上从特定角度推进、促成了我国老学发展史的逐步形成。这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特有现象。

清代著名学者魏源曾说:“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老子本义》)虽然,因“老子不复生”,人们对注老之书的是非难以评定,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否定历代注老思潮长存不衰的客观价值。其一,它告诉人们,《老子》之书开启了历代学人进行智慧思考的闸门,没有《老子》,就没有那些十分有价值的注老之作;其二,历代注老学者的不同思考,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们研究《老子》的学术心得,因而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智慧之思;其三,它还告诉人们,《老子》不是凝固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可以常读常新,因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总是可以从中找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原则,从而显示出它超时代、超地域的文化价值。透过这一切,我们看到了注老思潮所具有的不可低估的客观价值。其实,即使“老子不复生”,也完全可以评定各种注老之作的是与非。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对于任何注老之作的成败,读者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我们不必为“老子不复生”而惋惜。

基于以上认识,我对于注老思潮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之情。不仅自己投身于这一潮流,亲手撰成《帛书老子校注析》(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这部拙著,而且拜读过一系列有关注老之作,从中得到许多启迪与教益。

最近,笔者有幸读到库流正先生精心完成的《老子正解》书稿,感到特别兴奋。库老先生年已七十九岁。他早在年轻求学时,便酷爱中国古代哲学,立志从事于经史方面的研究。后因情况变化,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原来的抱负暂被搁置下来。直到1991年离休后,乃再续旧好,重操旧业。其对《老子》的研读,用功尤深,并于十余年前,即着手撰著《老子正解》。今年4月,书稿完成后,托人送给我看。我接到书稿后,对于库老先生以年近八十的高龄潜心于老学研究,感到由衷的钦敬。因此,我对于他的书稿的阅读,不敢有半点粗心。书稿在对原经文用功订正的基础上,又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最后做了原意解说。这些都有利于启导初学者阅读。我读完全稿,从中得到许多教益。深感它是一部不俗的好书。其内容之丰富,注释之谨慎,立论之新颖,考证之详实,文字之通俗,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书稿写出了作者自己受老学熏陶的深切体验及其注老的纯洁动机。《前言》说:“以我这个年近八旬的老人,通过十年来对《道德经》的研读,自觉获益匪浅:一是以无私奉献为立命之本、幸之源,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老年观;二是知足知止,冲气为和,有利于保持安详、愉悦的健康心态;三是居下贵柔,修身积德,能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四是淡化欲求,永葆童心,使身体远离疾病和一切凶险。”毫无疑问,这个体验既真切实在,又纯洁朴实,它不仅写出了作者从《老子》书中得到的教益,也表达了作者注老的高尚追求。作者希望由此推己及人,把自己的体验扩展开去,让老年朋友们与之共识并践行。他说:“老年朋友如能身体力行,不仅可以固本培元,延年益寿;而且可以利家利国,泽及子孙。”透过这些,我们看到了作者多么清纯的写作动机。

其次,书稿在校正经文时坚持择善而从,用力甚勤。《老子》一书,自古版本繁杂,经文之词语,因版本之不同,而时见殊异,这给校正整理带来了实际困难。本书稿以王弼注本为基础,参照河上公本、傅奕本以及近年出土的帛书与竹简《老子》等多种版本,经过反复比较而确定取舍,最后形成作者整理校正出的经文。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择善而从的基本原则。如第四十六章,王本之“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一段文字,河本、傅本近同(河本末尾无“矣”字,傅本“常”作“恒”),帛书甲、乙本均脱损严重,不便比较。而司马光本及《文选·东京赋》李注引,此句无“之足”二字,高亨注本亦予删去。若依王、河、付诸本文字去解,确有难于畅通之弊。而依司马光等及高本去解,则文字豁然贯通。经过考虑,作者大胆选取后者,以订正王本。又如,第六十六章王本“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一段文字,河上公本与之相同,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本子,亦大致相同(所不同者,只是在有关字句下多了几个“之”、“也”、“其”等虚词)。但考竹简《老子》,此段为“圣人之在民前也,必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必以言下之”,与以上诸本有着明显差异。对此,应当如何取舍?作者通过慎重考虑,最后选取了竹简本的文字。应当说,这个选择也是至允至当的。王本、河本那段文字,突出的是圣人在尚未“上民”、“先民”之时,实行“以身后之”、“以言下之”。不难看出,其“以身后”、“以言下”,是为了达到“上民”、“先民”之目的,这似乎有功利色彩,不符合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本旨。而竹简本那段文字,则强调的是,圣人已经“在民前”、“在民上”的情况下,却能坚持“以身后之”、“以言下之”,这个“后”与“下”,没有功利色彩,它表明了圣人在处理与民众关系方面,所表现出的谦虚、守雌的高贵品质。两相比较,毫无疑问竹简本的文字更能体现老子本旨。作者选取该本,是很有见地的做法。

以上两例,不仅表明作者在校正老子经文中,善于择善而从和勇于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而且表明他对新出土的竹简《老子》也有较深的研究。这些无疑都十分难能可贵,表明其研读与校正《老子》用力甚勤。

再次,书稿在注译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老子》文约义丰,同一个字、词或句,往往可以引出不同解释,以致古往今来的注老学者,在对词义的注译方面见仁见智,各执其是,这就给今人注译《老子》带来许多困难。本书作者在注译方面,既注意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勇于突破旧说,提出新见。例如,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中的“其”字,历代注家多认为指民众,而本书作者却依据严复之意,认为此“其”乃指圣人自己。这个解释,确实更为合理。若将“其”释为民众,难免会给老子戴上搞愚民政策的帽子,这无疑有违本旨。而将“其”释为圣人自己,则完全符合老子主张圣人无为的原则。两相比较,可知此解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重视。

又第五十章“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一段文中“十有三”一语,王弼及其以后的注老者,多释为“十分之三”,本书作者则持不同意见,认为古人没有“十分之三”这个概念。他主张据《韩非子·解老》之说,将“十有三”释为“十三”,盖指人的四肢九窍等十三种器官。其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为一家之说,值得重视。

另外,本书在译解经文方面,坚持在通俗易懂上下功夫,这也是其重大特色。古往今来,人们都感到老子古奥难通,以至自晋代起就被列为“三玄”之一,一般人对之望而生畏,不敢问津。本书作者在译解经文方面,则力求通俗易懂,并且也确实取得了相应成绩。例如,第四十七章经文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按照此段经文,作者写出了这样一段翻译文字:

不出大门,能通晓天下事理;不看窗外,能了解自然规律;愈向外求,所知愈少。所以圣人不行可以知(道),不看可以明(道),不为可以成(道)。

将这段经文与原经文对照,不难发现,它既在基本精神上符合原旨,又在文字上比较通俗流畅,特别是将“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译为“不行可以知(道),不看可以明(道),不行可以成(道)”,既通畅明达,又深得老子真谛,与以往一些译文相较,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功,注重了译文的通俗,这对于扩大《老子》的读者面,发挥《老子》的文化价值,无疑有其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库流正先生用十余年的功力,撰成这部《老子正解》,确实有许多不同于前人的心之所得。这促使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年逾古稀的离休干部,能在老子研究中达到如此造诣?这除了他本人的文化基础以及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之外,还可能与他的年岁已高有关。

我在拙作《道家思想史纲》中,曾为说明老聃之所以能完成《老子》其书的理论创造,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从《老子》书的内容来看,非久历世事的人是写不出来的。由于老子其人年高久寿,因而阅历无比丰富,熟悉人间的世态炎凉,具有老成持重、老谋深算、老马识途的慧眼,因而能运用‘微妙玄通’之道,以阐明通达古今的人生哲理”,并最终创作出《老子》其书。因此,年高久寿,是《老子》得以问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高有助于著成《老子》一书;同理,年高也有助于研读并体验《老子》。这是因为,年高之人久历世事,对人生和社会有着自己深切的体验。他们看问题比别人更深透、更能抓住要害。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人读《老子》,易于从心灵深处引起共振,发生共鸣,做到心心相印,因而易于体悟老子的本旨。

近些年来,有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人并非专业老学研究者,却能在晚年写出引人注目的注老之作。例如,张松如先生,原是一位诗人(其诗作署名公木)。在文革期间,他身处“牛棚”,坚持研究《老子》,用十余年时间,写成注老之作——《老子说解》和《老子校读》。当他写完《老子校读》之《序》时,已年高七十五岁。无独有偶,另外一位老者张吉良先生,原为江西某汽车修理厂工程师。他也是在晚年爱上《老子》,曾自言:“自1972年从牛群队伍中解放出来,业余游心于道德有无……历时二十年,写成《老子研究》。”该书出版时,作者已年近古稀(六十八岁)。类似情况还可以列举一些,因篇幅有限,不再赘述。可以断言,老者研读《老子》,定有其优势所在。库流正先生当属此类之又一典型。

以上我从不同角度对《老子正解》的特点或优点谈了一些个人意见,但这决不是说,该书什么都好。金无足赤,书亦难尽善尽美。该书自然也会有自己的不足。例如,由于作者极力追求通俗易懂,以致在注译方面也会存在某些需要推敲之处。追求通俗易懂,本是优点,但掌握不好“度”,也会产生缺点。《老子》毕竟是两千五百余年前的古文献,虽然可以尝试译成今文,但又必须注意保留古风。过度之通俗,难免将其现代化。我这样说,决不是批评该书有现代化嫌疑,而是强调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我们在注译时,应当对此有所谨慎,以防失度。在这方面,笔者愿与库老先生共勉。

应作者之邀约,我对《老子正解》谈了以上一些读后感。是为序!

2004年7月于珞珈山“勤补书斋”

(本序作者黄钊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圣南学院男神团

    圣南学院男神团

    以第一名考进圣南贵族学院的莫璃央,因为穿着老土,瞬间成为全校的焦点,多亏出现了一位天使般的少年,拯救了无助的少女……难道粉红奇缘就要开始了吗?可是,原本的天使少年沐槿熙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大恶魔,整天以欺负她为乐趣!
  • 我欲封神之通灵录

    我欲封神之通灵录

    符离村的孤儿伯牙因厌倦了人世的战争,心灰意冷之下跳崖自杀,却因祸得福的被万灵王所救,获得了灵界至宝通灵录。从此便与青梅竹马的苏玉一同踏入了拯救三界的道路
  • 一贱钟情:酷少独宠娇妻

    一贱钟情:酷少独宠娇妻

    她那双大大的眼眸,吸引着他一次又一次的注意。他毫无预兆的来到她的世界,打开她为爱沉睡多年的冰塔。她毫无预兆的来到他的世界,给了他命中注定的爱情。他始终不能明白他对她到底是一见钟情?还是,他们中间太多的红娘牵线?
  • 孤剑破空

    孤剑破空

    16岁的仇世遗在森林中修武长大,师父出关后,告诉他去大陆历练,临别前将一个超级强大的攻击心法给了他,仇世遗初出大山,不知道吃饭还要钱,被四大武学世家南极浩解围,仇世遗前去参军,不想再次碰到了南极浩,在和南极浩的交谈中得知这时候的战争竟然是上层人的游戏,是与一个天大的秘密有关,仇世遗和南极浩切磋,仇世遗成功的使用出具有攻击力的剑气,两人打得不分胜负,不过仇世遗恢复得相当的快,南极浩拜仇世遗做老大,南极浩大骂做将军的姑父。参加战争中,俩人都非常引人注目,结果西楚霸天找上了仇世遗,仇世遗不敌,在命悬一线的时候,攻击心法终于突破了第一层,击杀了西楚霸天……
  •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本书通过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村庄走出来的翰林、入幕府办洋务、率领幼童走向美国、留美学生撤回等章节介绍了陈兰彬与晚清外交的故事。
  • 重生之异界风流

    重生之异界风流

    风云变,三界大乱,巅峰争霸一触即发,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盯着他,而他,他竟然在泡妞!!女神一般的姐姐红晕娇羞在怀中,谁还管什么逆天战?!难道要抱着美女上战场?叶子寒真是哭笑不得,本是逍遥少年郎,却堕入轮回,重生异界,诅咒加身,整个三界与自己为仇,他要怎么做才回问鼎至尊?!
  • 君斩乾坤

    君斩乾坤

    五道同修七星曜日魔君归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武皇

    武皇

    什么是超级天才?既有强悍的习武资质,又有惊人的炼丹天赋。剑法,拳技,配药,炼丹,样样精通,悟性超人,只有他不想学的,没有他学不会的,这就是天才。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不仅仅是口号。只有惹我被我踩的,没有我惹不起的!武中皇者,丹中帝者?这仅仅是开始!
  • 何事秋风悲画扇.

    何事秋风悲画扇.

    8岁,第一次读到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也明白了自己名字的来历。16岁,我入宫。24岁,经过一番争斗我成为贵妃,然而心性早已不是初入宫的女孩。32岁,皇上驾崩,我成为太后。然而,他早已不在。40岁,人人皆道新任皇上圣明,我只含着笑与姐妹一起看着。......64岁,太后驾崩。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丫头,吻你上瘾

    丫头,吻你上瘾

    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总会遇到一个难以抹去的人,一件难以割舍的事,一段不忍放下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