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9300000054

第54章 视域延伸与学科价值的多维凸现(1)

——评《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

《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贾益民著)一书于1995年9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26万余字,是作者近十年来所发论文的汇编集,内容主要涉及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两大学科,共分上、下两编,“上编属比较文学范畴,主要探讨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下编属艺术美学范畴,这是现代文艺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探讨艺术规律、美的规律等理论问题,而上下编的内容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1】但该书并不系统地探讨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的整个学科体系,所选的论文都集中在比较文学与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方面,具体梳理起来又包括学科命题的历史阐发与相互烛照、历史语境与学科定位、基本理论的文化阐释、多学科的相互抉发映照等等,在开阔的学术视野中又见出了视野的融汇与视城的延伸,这样就在宏阔的背景中凸现了世纪之交作为学术存在的学科价值。

一般而言,学科价值首先是凭借坚实的学理基础而得以实现的,就比较文学与文艺学来讲,二者共享的学理基础是人类的文化经验,由于文化经验在特定学科里的具体体现是一套系统的经验因子(如概念、命题、范畴、原则等),终而归结为该学科独有的话语规则,因此就某一学科而展开的基础研究便当然地应该将那些文化因子的经验来源作为逻辑起点和研究重点。这是当前学术研究“文化化”的根本原因,当然也是出于学术价值的内在规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新的科学事实的剧增,新的学科和流派的产生和迅猛发展,引起了对知识的实际内容进行分类、概括和系统化的问题。由此而增强了对科学材料加工的原则和逻辑根据的兴趣。”【2】基于这样一种学术态势,前苏联科学哲学家拉扎列夫认为:“现代科学的特点是,特别注意初始概念本身和假说,注意基础本身。”【3】在宏观的研究之后,他发现“实质上,我们观察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知识的任何一个领域自身的发展所达到的程度越成熟,它对于自已本身的基础的意义,对于作为全部理论构建基础的初始抽象和初始假说的兴趣也就变得越浓。”【4】不过,在他看来,“或许最有意义的是分析初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赋予其严格的客观含义,但这并非经常导致对以前理论的简单修正或深化,而是导致对它们的根本改造,导致认识中的质的飞跃。”【5】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在推导数学方程式并研究它们与理论的联系时就对物理学家熟悉的经验程序的物理意义进行过严肃的分析,当然,也是他最先意识到科学分析验证物理学理论初始假说的全部重要性,可以说现代物理学新“话语”的建立本身就是爱因斯坦重视并着力研究该学科初始假说抑或元规则与元命题的自然结果。因循这一条思路,作者贾益民也将比较文学与文艺学这两门学科的一些基元概念纳入自已的学术视野进行研究,试图从这些作为人类文化经验结晶的文化因子中掘出本学科的真实话语含义。

比如在“比较文学是一门科学”这篇文章中,贾益民着力对“比较”这个初始概念进行了一番梳理,视域所及,举凡巴达庸、基亚等人的观点皆悉数托出以为论述背景,同时明确指出:“它既是一种‘文学观’,又是一种‘方法论’:作为一种‘文学观’,它既反映着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过程,反映着文学创作与批评、文学思潮与运动等诸种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与革新,又对各种文学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方法论’,它进一步开拓了文学研究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推动着文学研究的深化。”【6】由于学理基础扎实,这番平平常常的话平而“不凡”,尤其是用“文学观”和“方法论”来说明“比较”这个元概念其内涵的两面,不啻是一种科学的界定,因为“文学观”作为一种观念系统与“观念科学”有涉,属于认识论范畴,和“方法论”一起,正好构成一个科学的系统。这种界定元疑符合科学体系构成的经典定义,这样就赋予了“比较”这个初始概念以相应的学术理据与价值,提示出了该概念的经验来源,可谓深得学理之精髓。不过,尢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通过辩证思维特地在“比较”这个概念昭然若揭的“方法论”定义以外旁逸出“文学观”这一新说,其间还有两层意思:一、“文学观”原本内在于“观念科学”,其功能就在于可以“向人们提示各种观念价值取舍的(经验)来源”,【7】因此又与注重基本事实、强调可验证性与可分析性的“经验哲学”抑或科学精神一脉相承,这样“比较”这个元概念就在其“文学观”这个定义维度之上增加语义密度,突出强调了可操作性、可验证性与可分析性之类的经验意义,而语义密度大,说明可解释度高,内蕴着容许各种解释的诸多可能性,因此相应地,就使该定义具有了涵盖诸多事实对象的普遍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比较”这个元概念的学术价值;二、如果把“文学观”理解为“文学的观念形态”或者“文学观念的科学”,那么,根据普拉美纳茨(John Plamenatz,1912—1975,英国政治理论家)的解释又可以定义为“文学观念的科学大家庭”,因此在现代学术意义上讲,所谓“文学观”就是各种文学观念汇聚一堂的地方,这样一来,“文学观”就有了“世界文学观”的含义,这就正好道出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性质和学科价值,可谓一语中的。顺着这道窗口,作者又极目远眺,让视域延伸,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观”一文中重点讨论了“世界文学观”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所能具有的意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社会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和共产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在总结、批判和继承发展世界文化历史遗产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它具有丰富的历史依据和深厚的现实基础。”【8】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观“真正科学地提示了世界文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9】“更科学地阐明了各国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根本原因,从而提示了比较文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根源。”【10】作者还引恩格斯的原话,指出“文学应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11】其实,比较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应该说,历史深度感的丧失正是当今学术研究的一大痼疾,作为一种能动的反拔,因此才有“文化热”的兴起,而追索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乃至所有学科基元命题的经验来源则无疑是重返历史深度终而奠定学术深度的一个重要途径。贾益民对此显然具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才会从基元概念命题入手,加以必要的梳理和疏证,力求重返历史维度,强化比较文学与当代文艺学的研究语境,为视域延伸与学科价值的凸现提供必要的学理准备。类似的研究散见于全书,相互抉发印证,已编织成一条潜在而清晰的脉胳。比如在对“比较”二字作出科学的界定以后,作者又对“比较文学”这个概念作了一番梳理爬抉,显示出了较宽的学术视野。虽然最终在界定“比较文学”的性质时,作者所下的定义是:“比较文学是一门超越国家界限或民族界限以及学科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学科”,【12】显然忽略了上述有关“比较”这个初始概念的几个意义层面,同时也漏掉了“跨越异质文化”和“跨语言”这两个义项,但是基于对该概念经验来源的客观把握,作者又特地拈出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质”,可谓深得个中三昧,是为至语。

在现代文艺学领域里,作者的足迹比较清晰,主要的研究重点是艺术规律的哲学探讨、风格规律及其美学实践意义等,其研究思路始终围绕着艺术与风格两大范畴进行不断的深化与延伸,重在微观论证与宏观寻绎的有机整合,最终以“规律”的哲学探讨与实践意义为鹄的,并且将其置于全球学术背景之下进行跨文化检验,充分显示了自已的学术立场和理论实力。

在探讨艺术和风格“规律”的时候,作者定位十分准确。就艺术规律而言,重在哲学勾勒,以理论抽绎呈示艺术规律的科学体系以及艺术诸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对风格规律的探讨虽然也不乏美学思辩以强化研究本身的学术肌理,但更多的却是对风格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客观论证。

当然,定位是为基础,决定着作者的“立场”及“视域”,关键还在艺术及风格“规律”的理论提升。作者首先从“规律”这个基元概念的跨文化检验开始了自已的致思旅程。在他看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所谓规律就是指事物产生、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13】列宁要言不烦,认为“规律就是关系”,【14】而黑格尔“活的思想”却认为“规律的概念是人对于世界过程的统一和联系、相互依赖和整体性的认识的一个阶段”。【15】“这就告诉我们,要把握某一事物的规律就必须深入到该事物的诸种关系之中,研究该事物产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力求增进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16】基于对“规律”本质这样一种宏观而深刻的认识,作者以为“正是艺术和社会整体生活的内在联系决定着艺术的本质规律”,【17】因此,“完全可以这样来界定艺术规律的概念:所谓艺术规律,就是指艺术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与以社会物质生产运动及其现实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总体生活的本质联系。”【18】这种定义显然植根于对“规律”的上述认识,本身受制于预设“立场”和文化观照,所取定的视域已延伸至定义对象的外部联系,并由外部对象的运行规律来洞鉴定义对象的内在规律,其间所流淌的理论意绪当缘由于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学说:“艺术不过是生产的特殊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9】显然,正是这种特定的视域激活了作者的思维机制,并在活跃的运行过程中悟出了“艺术规律之真谛:艺术规律并不在纯艺术本身,而在于艺术和社会(包括以物质生产运动及其现实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总体生活)的本质联系之中,正是这种联系的特殊方式才构成艺术掌握世界的特殊规律。”【20】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与其它学科一样,文艺学作为一种基础科学理论也应该是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规律和客观过程发生机制的知识体系,其主要的功能是提供新的理论信息并成为与其相关的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一般而言,这种知识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它同社会实践和物质生产的需要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因此关于艺术规律的哲学勾勒、理论抽绎抑或本质规定实际上都是通过中间环节进行的,而这个中间环节就是艺术本身。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作者在对艺术规律作理论呈示的同时还提出了“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两大范畴,并着意完成了艺术规律的体系构成,这样就实现了理论建构与深刻揭示艺术规律内在本质之间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又正是基础理论不断生长、赖以积累延展的重要前提。

关于艺术风格之美学规律的探讨,本书也沿着大致相同的思路进行。首先是梳辩“文体”或曰“风格”这个基元概念的经验来源及历史流变,然后探讨“风格”的美学规律及理论体系,最后研究风格规律的美学实践意义,除美学思辩以外,也不乏个案分析,这就为宏观的理论寻绎提供了微观事实支撑。

同类推荐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疯疯癫癫小姐妹》

    《疯疯癫癫小姐妹》

    小呆在开学前认识了两个臭味相同的毒瘤姐妹,小呆的日子越过越潇洒恶作剧“彩排、演员、导演What你们还有观众,你们以为这是在拍宫廷剧啊”直到那年的毕业典礼。"小呆,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那样的白痴男你也认为是好的,我们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破坏你们吗?你到底在想什么,我不允许“。。。。
  • 铁血追击

    铁血追击

    特派员牛强强与他的恋人、老乡、同志展开了一场热血追击战斗!74分钟的热血抗战剧,与你共享!书友交流QQ474727443!
  • 谁动了本宫的后位

    谁动了本宫的后位

    为夺后位,贵妃构陷她毒杀忠良为保帝位,新皇一盆脏水让她替他背上一世骂名为求富贵,百官指黑为白可是事实的真相却是她以一己之力暗中救下忠义侯,只因事关机密,无人可知逃出升天,她望着身后漆色如墨的宫廷发下毒誓:我若安好,尔等便永世难安!贵妃小白花,且看她如何剥下她的美人皮新皇舍车保帅,她定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得不偿失百官妄图牺牲她一个,幸福所有人,就让他们尝尝报应不爽的滋味扔她鸡蛋的百姓,她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眼看大仇得报,她准备拍屁股走人,谁知半路却杀出个霸气妖孽,指着万里江山傲骄道:“还剩三国就可以一统天下,你不准备继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权谋,绝色俏王妃

    倾世权谋,绝色俏王妃

    【全文完!】她是前世手段凶悍的特工首脑;他是齐楚国冷漠沁骨的三王爷……当诡计多端心思缜密性情乖张却惯于扮猪吃老虎的她,遇到冷酷无情俊美无俦权利倾天却腹黑狡诈的他,风云变色,情海浮沉。*情节一:齐楚皇后凤仪威严,手起掌落,却不料打在自己儿子脸上:“尘儿,你干什么!”凰胤尘目色如虹,俊彦冷冽,“母后,她是本王的女人,想动她,就算是你,也不行!”话音犹在,某女浅笑出手还击,眸色鸷冷,“皇后娘娘,打人的滋味和被打的滋味,哪一个感觉更好?”掌掴皇后,她是天下第一人!情节二:她是粉雕玉琢古灵精怪的少门主,仰头望着面前的俊逸冷漠男子,“大叔,找谁?”“找你娘!”女娃娃小手摸着下巴:“你也是她的追求者啊?排队吧,先交一百两银子给我,喏,那边去排队!”某男转眸,震怒,门前排的九曲十八弯的长队,都是找那女人的?!*二十年前的一场割据战,大陆分崩离析。她穿越至此,却身负王族宝藏之秘,阴谋阳谋接踵而至,诡计倾轧,设计陷害,惊心动魄的较量,生死悬殊的追逐,最终谁主沉浮?!男强女强……【她扮猪吃老虎,他腹黑狡诈如狐】
  • 寂之途,魂之眠

    寂之途,魂之眠

    寂紫,是紫魂传人,七魂关键所在。与纪天言上古年间情感纠葛难成眷属,今生却也是波折难平,几番曲折。最后纪天言因蜀山锁妖塔中前世的恶念失去本性,坠入魔道。寂紫最终唤醒了他,并灭了赤炎王,重新封印了赤炎山……
  • 豪门重生:傲娇首席惹不起

    豪门重生:傲娇首席惹不起

    温与歌上一世被温云枝害死了弟弟、毒死了外婆、夺走了无情的丈夫,就连唯一的继承位也因为温云枝的设计而凄惨失手!重来一世,她披荆斩棘往前走,他披星戴月盼君来。“俞瑾,我知道我错了,没有顾忌你的感受,可是,你为什么现在才来……”他只是抱着哭得很伤心的她,问:“温与歌,你喜欢狗还是猫?”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哽咽地回答道:“猫。”“喵。”他低低地叫道。
  • 重生之千金女王

    重生之千金女王

    上一世,她以为的亲情全是错误,她的隐忍却助长了他人嚣张的气焰!最终导致自己身死!意外重生,得到异能,从此,护爱我之人,惩害我之人。
  • 拼凑灵魂

    拼凑灵魂

    大四的考研狗在收到考研资料之后,赫然发现资料与其他人的有些不同之处,并且不断在此之后的梦中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好奇心促使女主前往神秘声音指引的地方,并在此之后遇到了不少灵异事件。
  • 时空行者之时空战役

    时空行者之时空战役

    在二十六世纪量子门首次诞生。科学家选拔一批特战小队称时空行者首次进入量子门。时空行者穿梭到一颗名为坦撒的型星,这颗星球已经几乎荒废,时空行者却不料遭到异兽袭击,量子门也随之毁坏,在逃出异兽攻击后,时空行者找到了一个高度文明的种族称为坦撒星人。但是坦撒星人的种族几乎处于灭种边缘,在种族灭亡时告诉了时空行者一个危及到全宇宙的阴谋,并将种族所含的科技成果的科技芯片交给时空行者,利用最后能量送时空行者回到了地球。时空行者把科技芯片交给了科学家,将这个阴谋告诉了科学家,科学家利用坦撒星人科技制造出新的量子传送门,赋予时空行者肩负全人类重任回到坦撒星人覆灭之前同其阻止这阴谋,一场穿梭在各各时空的战役爆发。
  • 画天凰:狂凤倾天

    画天凰:狂凤倾天

    她本是国家顶级催眠大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却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个尊贵的女子,竟等了一个男人十二年。最后换来的只是一句“有缘无份”。一朝穿越,她成了废后的女儿,晓日王朝的废公主。凤凰泥盘,风云变测,一夜之间,昔日废材灵力秒现满格。“你为什么不爱我?”徐徐升起的骄阳底下,她满脸泪痕朝他哭喊着。他顿了顿,冷情一笑,说道:“没有为什么,只是不爱罢了。”而后,她头戴一顶龙之冠,无情地将利剑插进他的胸口,居高临下地望着他:“这一次,是你配不上我!”【女主为龙王之女,牵扯二十七世催泪真情。你见过魔兽变帅锅一枚滴唛,你见过神侣般的师徒之恋唛,此文满足你一切脑部。此脑残作者名唤安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