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9300000067

第67章 非语法性及诗歌句法变异(3)

上面所讨论的规则逸出语法性的规范生成了“不合语法”的诗行,从而以变异句法使诗歌“突出”(foregrounded),获得了诗的特质,然而在诗歌中还是许多诗行却冲破语言规范的限制,以独具特色的变异句法体现着最高程度的非语法性,此即“语言岛越位规则”。根据“管辖与约束理论”(Government and Binding),“语言岛”指一组不能根据“a-移位”(a-Movement)规则对其成份进行移位的句法群。“a-移位”是一条元规则,其中,“a”是一项范畴变量,意为“将任何范畴移向任何位置”(Move any category any where)。将这条规则用于讨论“语言岛”,便意味着将某一个成份移出或移入某一个“岛”,其结果必然又被于语法性。在英语中,“NP-移位”及“WH-移位”都属于“a-移位”,为约束这些移位规则的应用,避免生成不合语法的句子,乔姆斯基与他的同事们对转换提出了集中限制,意为“不准通行”,并以此对自然语言的内在结构进行阐释。形象化的说法是,这些限制就像一个个卫兵在站岗放哨,守卫着一个个“语言岛”,任何性质的“侵略”都会造成句法变异。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就语法性而言是正确的,可非语法性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只要我们对诗歌进行考察,这种看法就会得到证实,因为在诗里“语言岛”被频频越位,句法变异屡见不鲜,所以下面的讨论将利用其中的两个限制条件对诗歌句法及因语言岛越位而造成的变异句法进行形式分析。

(1)并列结构限制(Coordinate Structure Constraint)这个限制条件可以表述为:并列结构是语言岛,从中不能移出任何成份。请看下面的例句,其中有两个名词组并列作直接宾语,因此形成“语言岛”,当第二个宾语被移出之后,就产生了变异而具有非语法性。

a.You really like Tom and Jack.→*Jack you really like Tom and e.

请再看另一个句子:

b.Though he is healthy,clever and handsome,she doesn’t like him.→*Clever and handsome though he is healthy,e she doesn’t like him.然而,却允许对于整个并列结构进行主题化转换:

c.He saw Mary and her bike yesterday.→who and what did he see e yesterday?

但是,例如并列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成份被单独前置,结果就还是一个变异句:

*What did he see Mary and e yesterday?上述分析表明,并列结构作为语言岛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一旦打破了这个系统的平衡,句子序列就会呈现出非语法性。这种情况见诸于日常语言,可诗歌又如何呢?请看密尔顿是怎样铺排句法结构的:

36.His gestures fierce

He walked e and mad demeanor

(Milton,Paradise Lost,IV.128-9)

37.Sea he had searcht e and Land

(Paradise Lost,IX,76)

下面的诗行有别的成份移入并列的NP:

38.For wee to him indeed all Praises owe e

And daily thanks

(Paradise Lost,IV.444-5)

这儿还有一个例子更为极端,其中并列的NP 已经完全被肢解了:

39.where the noise

Of riot e ascends above their lofriest Tow’rs,And injury and outrage

(Paradise Lost,I.499-501)这个例子的句法非常重要,稍不小心就会将injury and outrage 与noise 并列;当然,在这里语义限制对句法处理起了关键的作用。

除上述情况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讨论。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移出并列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成分都会导致变异句的产生,然而下面的例子将并列结构的第一个成份移出了语言岛,可似乎还没有上述例子那么极端:

d.John Kissed Sue and Mary→?Sue John kissed e and Mary.

这个序列可以看作是因为进行了“并列结构删略”转换,然后再将第一个直接宾语前置而形成的:

John kissed Sue and John kissed Mary.

至于别的并列结构,其情况大致与上例相似。下面是另一个例句:

e.John was disgusted and weary of life.→?Disgusted John was e and weary of life.在这儿,又是并列结构的第一个成分进行了前置转换,在这日常语言中当然非常罕见,可在诗歌里却屡见不鲜了。

40.Pleasing was his shape,e And lovely(Milton,Paradise Lost,IX.503-4)

41.Sober be seemed,e and very sagely sad

(Spenser,Faerie Queene,I.i.29)有时,某些诗人很喜欢将在诗行里并列作定语的形容词短语和分词直接使用,据说,密尔顿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42.With wand’ring e steps and slow (Paradise Lost,XII.648)

43.the "upright e heart and Pure(Paradise Lost,I.18)

不过,现代诗人也有类似情况:

44.Days of sweet leisure,taxed with patient e thoughtAbstruse,nor manting punctual e service high(Wordsworth,Prelude,I.43-44)

45.but thy strong e Hours indignant(Tenny,‘Tithonus,’18)

在对密尔顿的变异句法进行形式分析时,我们还会碰到另一种句法误置的情况。这种误置也涉及到了并列结构作为语言岛越位的问题,然而这也正是诗人独具风格的地方:

46and deify his Power

Who e from the tenor of this Arm so late

Douted his EmPire

(Paradise Lost,I.112-14)

47.as being the contrary to his high will

Whom we resist e.

(Paradise Lost,I.161-2)

(2)时态句条件(Tensed S Condition)

为了弄清这个条件你的含义,我们还是先看看几个例句:

1.a.I believe〔,COMP〔,that fellow to have a lean and hungry look〕.

b.That fellow is believed by me〔,COMP〔,e to have a lean and hungrylook〕〕.

2.a.I believe〔,COMP〔,that fellow has a lean and hungry look〕〕.

b.*That fellow is believed by me〔,COMP〔,e has a lean and hungry3.a.I believed〔,COMP〔,my aunt to have taken her bike into the yard〕b.Into the yard I believe〔,COMP[,my aunt to have taken her bike e4.a.I asked my aunt〔,〔comp why〕〔,she had taken her bike into the yard〕〕b.*Into the yard,I asked my aunt〔,〔comp Why〕〔,she had taken her bike e〕〕.

可以看出,(2.b)和(4.b)不合语法,因为它们违反了乔姆斯基提出的“时态句条件”。这条规则可以表述如下:

在S 是时态句的条件下,X 与Y 不能在下述结构式中发生关系:

…X…〔S…Y…〕…X…

换而言之,即不能将任何成份移出(或移入)时态句。这样,(2.b)和(4.b)所呈现的非语法性其缘由就很清楚了。因为这两个句子都包含了一个有时态的嵌入句,根据规则不能将时态句中的任何成份移出,而现在的转换句却违反了这个条件,因此成了变异句。不过有趣的是,对这些句子人们虽然嗤之以鼻,却在诗歌里被广泛推崇。雪莱为济慈撰写的挽歌——Adonais 里有这样一句:

48.And happier they their happiness who knew(‘Adonais’,V.390)

毫无疑问,这行诗源自下面这个深层结构:

And happier they〔,COMP〔,who knew their happiness〕〕.

在对(S)进行“NP-移位”以后,便有了下面的变异诗行:

And happier they〔NP their happiness〕〔,COMP〔,who knew e〕〕很明显,这行诗违反了乔姆斯基的“时态句条件”,因为其中的NP 已经被移出了原来的时态句。

三、结语

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诗歌的各种句法变异及这些变异所体现出的不同程度的非语法性。后者是语言系统乃至语言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可以使我们更为准确而全面地认识语言,同时又能解释以诗歌为代表的诸种变异语篇。上述研究表明,非语法性在诗歌里因句法违反常规的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这些常规即是建立在母语操持者语感基础上的那一套“语法”规则系统,而转换——生成语法所着力揭示的也正在于此。所以,以语法性为研究对象的这种语法体系正好可以作为“预设参数”,为衡定非语法性提供常规标准,从而在诗歌句法里得到验证,说明变异句法与非语法性的同一及这种“同一理论”对于语言研究及文学批评的双重重要性。

(原载:《外语教学》,1992年第2期,第15-25页)

同类推荐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热门推荐
  • 豪门盛宠替身挚爱

    豪门盛宠替身挚爱

    第一次见面就变成他的救命恩人,当然要他以身相许。没想到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小鬼喊着“妈妈”,一日之内不仅完婚而且还有了一个孩子,这速度简直堪比闪电。湘小年改名换姓轻轻松松嫁入豪门,才知道嫁入豪门简直比洛迪大boss的面壁三个月还惨,只想废话不多说,赶紧让这奇怪的家伙恢复记忆,然后离婚!
  • 雪球财经

    雪球财经

    本书作者亲访归江、林园、但斌、阿里、朱平等数十位国内投资界的大腕儿,汇集了他们多年置身资本市场的实战经验和智慧。将他们如何选股、如何研究公司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在书中“晒”出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让大家从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并吸取他们的教训,让你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得到整体拔高。这本书也许和你读过的大部分投资书籍不同。书中收录的访谈,既有来自你耳熟能详的北上广明星职业投资者,也有来自“中国奥马哈”的“民间巴菲特”。向投资精英看齐,向一线投资者取经,看他们如何玩转资本市场,如何在浪潮翻滚的资本市场“与狼共舞”。
  • 暗黑森林

    暗黑森林

    四川秦岭腹地的几个山民,在一片竹林中发现一处古代遗址。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的秦刚教授遂带队前往发掘,他们发现遗址中的骸骨和文物竟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队员们还从一只出土的陶罐中找到一卷竹简,经过翻译和分析,秦刚和学生易嘉发现竹简上的内容涉及到能够影响人类未来的机密。然而包括研究所在内,所有人都对出土的预言不够重视,他们认为竹简上的仅仅是远古的预言罢了,并非现实写照,能够承载过去启示未来的观点也被众人看做是想入非非的笑话。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易嘉力排众议,逃过亡灵的追杀,协助导师秦刚调查古老预言暗示的真相。与此同时,在黑暗中酝酿机会的蚩尤将军,他的计划一旦得逞,人类的命运将就此改变,远古邪恶的势力将重新抬头,待到那时,正义与邪恶的战火将蔓延整个大地。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 瀋陽日記

    瀋陽日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世绝宠之吾本红妆

    盛世绝宠之吾本红妆

    二十一世纪杀手之王魅影醒来听到“南凌质子醒了”!居然穿越成一个阶下囚,还是个伪娘!原来本尊凤倾岚为了打破预言“天煞凤星,可逆乾坤,统四国”,自幼便女扮男装,成了南凌三皇子凤倾澜。还惹上了魔紫宸“公”主对她另眼相看?拜托,你不是已经知道我是女人了么,为何还动不动一副吃醋的样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 工伤保险与劳动争议

    工伤保险与劳动争议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 名利场(下)

    名利场(下)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家庭。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萨克雷写过讽刺幽默故事、特写、诗歌、小说等。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中、长篇讽刺性小说,都像是一幅幅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日常社会生活的有趣图画,对统治阶层的生活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批评,充分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丑恶面貌,但他很少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萨克雷在文学史上是仅次于查尔斯·狄更斯的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狄更斯、萨克雷等是当时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揭露出政治和社会上的真相;一切职业的政治家、政论家、道德家所揭露的加在一起,也不如他们揭露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