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9700000014

第14章 福建兴化府的宗族祠庙祭祖(4)

我们收集的族祠祭祖事例中,以共设五室,中室祭祀始祖,左右室祭祀支祖、先祖、近祖或兼而有之的形式为多。左右室祭祀支祖的事例,其一,《清江周氏宗祧碑铭》:“中构堂,堂北列五龛,中龛列一神牌,祀十七府君而下底于孟仁府君而止,袝之以族人之无后又无私房可归者,岁正旦则为一祭而合族焉。其四龛各立一牌,祀孟仁府君派下四房之祖,暨其房物故者皆登焉,俗节献时始得及之。盖是祧乃孟仁府君孙曾所出。上迨其宗之所始,崇本也;下详其宗之所分,亲亲也。崇其本则视一族无所不当爱,仁之合也;亲所亲则又不至于泛爱,义之分也。迪仁秉义,今之号世族者,亦有之乎?中龛有香山、心鉴、孟仁之主椟者,以亲未尽,未当祧也。故岁时讳辰皆有祭,不敢与族人焉。四龛各有四房之祖主椟者,以未仕未立庙也,故未敢祭之,于是但袝食焉。是又揆诸礼为可行,传诸后而无弊者。堂之中为陈。

设位,南为两阶,阶上树门,无事则以时启闭,有事则以严开关。”该祠以崇本设中龛祭始祖和先祖,以亲亲设四龛祭祀四房之祖。其二,李庭梧《李氏重修东墩祠记》:“堂之神版,中绘江王及妃萧氏,寓轩公而下至制干公三子,左男右女,以次而列。神座前五木牌,漆书世家系名讳,随房分供。木牌虽多,虫蚀不可尽识,亦祖宗世次耳。”?五木牌之主“随房分供”,说明是诸房之祖。

左右室祭祀近祖的事例,方氏《小宗祠记》:“堂纵仅二丈九尺,横损纵三尺,为龛五,奉四代主居之。中祀高祖建谦府君,为不祧之祖,所谓小宗也。曷宗之?合一门三世殆千指,皆本于府君;合馂夫四时之祭,皆府君与吴氏妣恢拓祭田之遗,礼所宗也。中稍后,设总牌,书祧主,上至大宗祠所祀之祖。左祀曾祖兄弟,右祀祖兄弟,又左、又右列祀父之兄弟,主多故厘之也。旁为门,门之旁为庖,乃立外门。是举也,虽于宗法未合,而尊祖睦族意存云耳。虽庙制差小,视栖主于寝也,无亵矣。吾又与熙等割田共四亩五分,令职岁事者以租入,为立春之祭。祭之日,纸贴神位毕,则焚之墙边,太湖、乌石诸房咸与。于是乎,总牌所曰之祧主,无不食矣。程叔子意也,主亲祀以长,主祫祀以贵,远僭也。朱晦翁意也,无贵废乎?有其举之,谁敢废也?无已,以将贵者主之乎?呜呼!吾官至卿佐,洊沐渥典,祖德也,吾不敢忘,然力于是极矣。”祭祀近四代祖先本是《家礼》的规制,但中稍后设总牌,上书大宗祠所祀之祖,即祭祀始祖,兼顾大小宗,又不同于《家礼》。

左右室兼顾先祖与支祖的事例,其一,《白塘李氏重修先祠记》记载,始祖为宋代的“制干”富公,该族元代已经“定祠墓祭规”,明“永乐间,佥判故草创未备”。成化二年“故族长孟殷,贤而好礼,始以义起,撤中龛甃石为台,广丈有二尺,深三之一,厘为五龛。中祀制干、佥判诸祖;中左祀割田有功颐斋父子,以其年邈不嗣,故专祀之;中右并左右三龛,则祀文森三昆仲以下神主,人自为龛,盖出四亲以上,于家有再兴之劳,故世祀之。若四亲之祀,则各仍私室,兹堂不以入也。”割田有功的颐斋父子属于先祖,而文森三昆仲则系三房。其二,《黄巷黄氏祠堂记》:“祠一堂五室,中祀致政,为黄巷再迁之祖,始祖也;左念七,右朝奉,先祖也;又左系桂信之派,大宗也;又右亦系桂信之派,小宗也。祀寓不迁,详所承也;以神版易神主,远僭也;系寓别宗,详所继也;兼取祫食于祖无主之义,以揆礼也。仁人孝子,盖甚有不得已之心者矣。”?除了先祖,大宗、小宗的区别,还出于分房的考虑。其三,《周氏西族总祠》:“中为堂,堂后半为寝,寝五龛,中转运、起居在,左参军在,其右直学、佥判,又左右而分引其派。”其中的“左、右”属于先祖,“又左右”则系房派之祖。

还有一堂三室的情形,《沂山曾氏祠堂记》:“一堂三室,中钟壶,始祖也;左矩斋,先祖也;右太一,大宗主也。别其旁二室,左太二,右太三,小宗祖也。五其主专之,子姓则名系于室之版,不主不祀,惧僭也。小宗,礼别祠。别室,别祠意也。力固俭,无害神之依也。冬至祭始祖,先祖附大宗,小宗亦附,寓有祫之意,始祖固专祠矣。立春祭先祖,始有椟,小宗椟,大宗附,寓重宗及昭穆之意。先祖大宗,殆专祠矣。小宗自祭其祖,则诸主椟,寓各始其祖之意。服虽尽而不迁,小宗始专祠矣。余各祭于寝,则祠有定祖,祖有定祭,族属合而孝敬兴。”这种兼顾大小宗的形式,实际上近似一堂五龛中兼顾先祖和房派的类型。中室祭祀始祖和先祖,小宗属于房派。前引《仙邑陈氏祠堂记》里建祠者陈俨指出:“吾闻礼可以义起,于是酌古准今,中为堂一,列龛四,祀自始祖员外郎以下,而别出诸祖分左昭右穆,以袝其祭,岁一举。左为堂一,列龛四,祀本房高、曾、祖、考。法,亲尽递迁,入于中堂。其旁亲未尽而无后者,各以班袝,其祭岁四举。右为堂一,列龛四,弟逵嗣某房,则祭其房高、曾、祖、考,亦亲尽递迁,入于中堂。其旁亲未尽而无后者,各以班袝,其祭岁四举。”陈氏祠堂可谓一祠三堂十二龛,不过其原理与上述一堂三室的形式相同,中间设始祖、支祖神主,左右设兼顾房派的近祖神主。这里的“堂”等同于上述的“室”。

对于一些世远年久的大族来说,对众多的祖先牌位采取了符合族情的综合形式。如《方氏祠堂记》:“为龛凡十有一,中一龛像长史、中丞、长官三代并长官之六子;左右各三龛,仍以六子之后各为其房之始祖;左则祠观察推官、本军参禄及吏部侍郎以下;右则祠保定令、舒州兵曹及四十八府君以下;东西四龛,东之北龛祠光禄卿以下,西之北龛祠大理寺丞以下,凡为六房之昭穆,皆序列而从祀焉;东之南龛,祠五世祖忠惠、曾祖盐使及考中隐,皆砌石为座。”中龛祭祀具有父子关系的两代始祖,左右各三龛与东西四龛分房设主,东之南龛之祖为有功于宗族的先祖。再如《南湖郑氏祠堂记》:“寝安神座,中列四龛,以祀露公、肇公、桢公、瑄公,严所始也;左为二龛,祔以吾先考大理府君城公、公奇先考训导典公,右一龛祀洛书先考教谕祥公,重所亲也。知所始则敬心生,之所亲则爱心生,萃涣合离,百代如见。方议置祭田,以岁正、冬至而致祭焉。昔程伊川论礼,谓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朱子疑其近禘,然犹取其言以为世训。盖不立始祖,无以合族,莆世族皆行之。”该祠共计七龛,中四龛为最初的分房始迁祖,左右则为不同房分的近亲设主。

始祖、支祖的大小宗祠堂之外,还有家祠,其龛位为四。李氏《永思堂记》记载:“广宪伯李君廷安之先伯玉,由泉入莆,居白水东墩,祠东墩;玄孙制干富逮仲子佥判廷耀徙西墩,祠西墩。子孙岁祭,以东墩为大宗,以西墩为小宗,自余则各祀于其寝。君别治居室,先祠堂以祀曾祖祁阳令龙、祖处士旸童、父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悌,别为四室,以次而实,虚其左为己袝位。盖孙可以配祖位而袝之,事先之道得矣。”此外,《余氏祠堂记》记载:“前后二座,后中三间为一大间,通前,祀祖先,子孙岁序团拜之所;后东三小间为一间通前,祀初入莆带来香火之神,阖族祈报之所;西后一大间为库房,前为蒸尝炊爨之所;堂前共绕以垣墙,西畔为大。”还祭祀“初入莆带来香火之神”,此神并不多见。

明代兴化的族祠不仅祭祖还有各种活动,成为宗族管理各种事务的重要场所,发挥着多种功能。正德时方豪思作《郑氏祠堂记》,讲该祠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而又元旦、中元、元宵、除夕、朔望、忌日之以时告,而又冠婚、丧葬、焚黄,生子、远出、远归之以事告,而又祀田之出入、祀品之罗设、祀仪之周折、祀章之裁创、宗誓之丁宁,纤细不遗,称量举当,其制可谓定矣。”我们看到族祠已经成为宗族组织的标志。

兴化族祠祖先龛位的设置,不仅反映了祭祖观念,也是宗族内部的房派结构的标志,说明兴化宗族不断分衍而又有效整合。

总之,兴化宗族的建祠实践与族祠特点反映了祭礼与民情的整合,士大夫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小结

福建的经济开发主要始于唐代,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僻在东南的福建,成为避乱的乐土,大量北方以及其他外地人来此居住。以禅宗的盛行为标志,唐代是佛教中国化的时期,特别是唐代后期禅宗极盛。禅宗盛于南方,而尤盛于福建,王审知对佛教崇奉备至。兴化的宗族祠庙祭祖,目前可以追述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宗族祠庙祭祖带有鲜明的佛教色彩。

宋元时代的兴化宗族祠祭祖先进一步发展,特点是逐渐脱离宗教寺观而独立,尤其南宋朱熹祠堂之制的提出,更加速了这一趋势。仙游人陈谠《道庆堂记》说:“兴属仙游为壮邑,四民士风为盛,士风盛故多世家宦族。今有合族祠堂,置祭田以供祀事者,仿文公《家礼》而行。”结合陈谠致仕和《家礼》刊刻时间,估计《道庆堂记》作于嘉定以后,也就是《家礼》刊刻不久。朱子学首先是福建的地域性学派,福建是受《家礼》最早影响的地区,陈谠的记载说明《家礼》复出或刊刻不久,仙游就有仿造《家礼》中祠堂之制而建合族祠堂、置祭田供祀的,这大约是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最早一批宗族祠堂。也就是说,仙游实际上包括兴化地区在南宋时代已受到《家礼》的深刻影响,出现宗族组织化。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家礼》以及朱子学既然开始作为地域性学派,也在相当程度上是地域社会文化的产物,莆田黄氏的事例就证明朱熹的祠堂之制受到福建民俗的影响。宋代宗族祠庙祭祖得到了很大发展,具体表现为:唐及十国时代建祠的黄氏新建黄氏祠堂、思敬堂,徐氏、方氏重建祠堂;而莆田林氏、莆田朱氏、莆田蔡氏、仙游朱氏、莆田国清林氏、仙游傅氏则创建祠堂。以上十例的时间分布为:宋代一例、北宋一例、仁宗一例、神宗一例、南宋二例、光宗一例、理宗一例、度宗一例、端宗一例,南宋至少有六例,数量在增加。元朝崇尚佛教,佛教势力的社会影响比较大,宗族祭祖与佛寺仍有较大关系。仙游钱江朱氏、莆田郑氏、仙游傅氏、仙游郑氏、莆田徐氏、莆田国清林氏六个宗族除仙游钱江朱氏、仙游郑氏新建祠堂外,其他四族不是重修就是改建,基本上是维持局面。就宗族祠祭祖先而言,元之于宋,不如宋之于唐末五代十国发展。

兴化宗族在南宋已有合族祠堂,并出现“族祠”一词,明代则以这种脱离寺院择地另建祭祀始祖的族祠为特色。明代兴化宗族与士大夫热衷于族祠与礼制关系、族祠祖先龛位如何安置的讨论。中国古代家庙祭祖的礼制以《礼记》王制、祭法两篇为经典,宋以降对祭祖礼俗的讨论以程颐、朱熹影响最大。兴化宗族关于祠堂祭祖与礼制的关系的讨论,是围绕这些学者和儒家经典展开的。事实上,兴化的宗族更多地突破了《家礼》的约束,祭祀始祖,并以程颐的观点为己辩护,成化以降兴盛的修建族祠也是以此为背景的。兴化族祠的设置一般是由族中绅士倡导、族人响应,共同完成,族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宗族的组织化程度比较高。我们收集的族祠祭祖事例中,以共设五室,中室祭祀始祖,左右室祭祀支祖、先祖、近祖或兼而有之的形式为多。兴化族祠祖先龛位的设置表明,当地宗族是世代久远、房派分衍众多而且被组织化的宗族。

唐五代十国以降兴化宗族祠庙祭祖的演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即佛教社会文化由强变弱、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而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是在吸收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这两种变化消长的关键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从祭祖的角度来看,宋明宗族制度是程朱理学文化形态的一部分。宋以后宗族形态的形成,也是士大夫沟通儒家经典、程朱理学、国家礼制与社会民俗、大众心理的实践结果。在根本上不损害专制等级制度的前提下,士大夫从民情出发,对祭祖制度斟酌损益,从权处理,形成了民间认同、政府认可的兴化族祠特色。

同类推荐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热门推荐
  • 谁解茶中味

    谁解茶中味

    这里有的是茶和人的故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居于九天之上,视之绰约神仙中人,只能仰望之、嗟叹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挣扎在泥土之中,简直不在是茶,而是菜、是饭、是药,是穷人续命的东西;还有很多茶,和我们一样,泯然众人,不能飞黄腾达,也不能羽化成仙,只能在俗世浮沉中给自己添一点味道和情趣。有的人讲故事,像陆羽;有的人听故事,像蒲松龄;有的人就是故事里的人,像你我。 茶本性凉,皆因经受春雨之寒,虽然挨过烈火烹油之热,不改本性清凉。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人,在炽烈红尘中,能感受到如饮茶的一股凉意。
  • 九重妖姬:绝色小妞闯地宫

    九重妖姬:绝色小妞闯地宫

    文艺版:风袭相思祭,徒悲未亡人。通俗版:她只是幼时好心救了一个男子,于是就被带回了延州,遇见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大师兄”。长大后,终于鼓起勇气追随大师兄的左右,却不被所有人祝福。而她离山后结交的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却个个神鬼莫辨,妖瞳、巫毒娃娃,傀儡术……她善待所有人,相信大家都是好人,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平安,可是最后却被所有人抛弃……
  • 道之风云

    道之风云

    大道茫茫几多求,少年易凡多烦忧,血剑破解无情道,有情天地空悠悠;眼前飞鸟轻曼舞,怀中人儿荡悠悠,共赏落日繁华色,同度白首到九洲。
  • 网游之一骑游天下

    网游之一骑游天下

    这是一个诸神早就陨落的世界,自动隐匿的神境,渐渐消失的神迹,还有那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世人遗忘了的没落的神之城,这个世界在渴望着,有人能够成为新的神,在驾驭它的同时,给它指引前行的方向,给它制定完美的规则,让它变的更加的强大,而失去了主神护佑的原住民们也对新神的出现充满了期待,因为种种造福万民的神迹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让这些听着故事长大的他们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渴望。有一则预言,在诸神陨落之前就开始在这个世界中流传,只是时间太过强大,让这个世界的原住民们将其逐渐遗忘,不被提起,如今,在人类的足迹印刻在这个世界上瞬间,预言就悄然的流传了开来,以梦境传信、神迹昭显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传入到了所有原住民的脑中,瞬间引爆了整个世界,同时,也传入了玩家们的耳中,而某一个玩家,就是这则预言的应验者。
  • 诸天神君

    诸天神君

    修逆天功法,走上古逆天之路。一拳可荡彻天地,曲指一点可惊动九天。少年踩着众生尸骨崛起,踏尽五域九洲、蛮荒圣地,塑造天君传奇!
  • 皇家学院:Death!不是公主

    皇家学院:Death!不是公主

    有这样一个传说,每一千年,便会在下雪之夜出生一个死神转世的女孩,而且,这种可能性,只有1%不到。一个宁愿毁灭所有的女孩,她显得那样的脆弱而又孤单,被抛弃的她憎恨着世界和上帝,重重的阴谋,痛苦的抉择,艰难的道路,她最后到底是否更够复仇成功?可爱的他,冷漠的他,邪魅的他,花心的他,神秘的他,体贴的他。公主的王子,由你来决定……
  • 穿越男多女少之萌娃凶残

    穿越男多女少之萌娃凶残

    这个不知道自己是女娃的凶残萝卜在男多女少的异世欢快奔腾的故事这是个种萝卜,种着种着把心当肥料给施了还以为自己断袖之癖恨不能卡擦一刀只求相守的男主不知道人类有两种性别的呆萌凶残萝卜+呆萌鹰鹰=穿越了,还是男多女少的世界。。。从来以为人人都是一样的小萝卜和她的伙伴儿们惊呆了。。。京都冷家三爷,天生“石体”,冷心冷肠,生命中,除了冷,还是冷。突然有一天。。。生命中冒出了一只软软嫩嫩热热乎乎的小萝卜。然后。。。在这男多女少狼多肉少僧多粥少的世界里,萝莉保卫战,才刚刚开始。。。不仅仅要防男,还得防女。。。
  • tfboys之悠悠初恋

    tfboys之悠悠初恋

    一只鱼蠢的女主有意无意得踏入了三个少年的生活。这是篇甜文哦甜甜甜。傻白甜你爱不爱,可爱的作者你爱不爱(真是不要脸),鱼蠢的女主你爱不爱,狂拽酷炫吊炸天风的大哥你爱不爱,暖男温暖总裁风的烊烊你爱不爱你,可爱甜心邻家男孩风的源哥你爱不爱,虽然他们在文里面都是逗比猴子==,进来坐看鱼蠢的女主怎样发花痴吧。。。
  • 鬼学院

    鬼学院

    当某一天某一个诡异的时刻你收到一份诡异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故事就已经开始了,好好享受吧!本学院欢迎你的加入!鬼学院QQ书友群:311406076,欢迎大家进入学院!
  • 破天斗苍穹

    破天斗苍穹

    一个凡人他是一个略有些自卑有着自己都不知道的巨大潜力的凡人,家庭背景不是很好的他,从小被人欺负长大后上了大学本想着能好一些,没想到还是还是总有人跟自己过不去,无奈被逼上梁山,因为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你比别人更狠,别人才会怕你,才会尊重你,“你要找我麻烦,给你三个字,死、死、还是死!”“美女我爱你,但是我的心里有许多房间,里面可以住很多美女,你们可不要打架噢!问我有多爱你,我甚至可以为你们去死!”“人真的不要乱发誓,发多了没准那个就灵验了!”他为了救自己的初恋,竟然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怎么事?”他不知所措,但是他只有一个信念,自己要活着,还有那么多老婆在等着自己,没想到这个世界的美女这么好骗轻松泡到手。斗气等级:凝气、固气、化气、凝神、养神、铸神、化神、神王、化尊、神尊、尊王、次圣、圣、圣一转、二转、三转、四转、五转、六转、七转、八转。九转、圣王、圣主、圣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