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1500000013

第13章 上古传播与文明发展(4)

祭祀有各种活动,有各种必要的仪式,而其中舞蹈最具有代表性。《周礼·春官仲伯下》说:“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五声、八音、六舞,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在周代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有专业的舞师和专门学习的舞人,它既是祭祀神灵的活动,又是安邦定国的措施。舞蹈的形式非常多,有大舞,有小舞,有燕舞和夷舞,有合舞和散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等。古人认为舞蹈是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模拟,人体俯仰屈伸犹如昼夜之长短变化,舞姿周而复始仿佛四季之循环往复,故所谓“舞义(仪)天道兼”。原始的舞蹈源自驱邪活动,是祭祀形式的一种。这种活动甲骨文卜辞有记载,出土的陶纹上也有显示,一直绵延不绝。《隋书·礼仪志》记录了当时的盛况:“齐制,季冬晦,选乐人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为侲子,合二百四十人。一百二十人赤帻皁褠衣,执鼗(即拨浪鼓);一百二十人赤布裤褶、执鞞角。方相氏黄金四目,熊皮蒙首,玄衣朱裳,执丸扬盾。又做穷奇、明祖六类。”足见规模非常宏大,“穷奇、明祖”就是当时的舞蹈名称。

(三)咒辞

人类最初的巫术应该是生产巫术。人们希望通过非物质的力量来控制自然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便是巫术产生的心理基础。《礼记·郊特祭》曾记录了一篇《伊蓍氏腊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实际上就是以歌谣方式表达的咒辞,具有巫术性质。自夏以来,国家都设立社(土神)和稷(谷神)的祭祀地位,每逢祭祀必有相当优美的咒辞。古代有专门执掌咒辞的大祝和小祝,所谓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小祝“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辠疾”。咒辞是建立在相信语言力量的基础上的,无论美好的愿望还是对丑陋事物的诅咒,都通过一边说唱一边舞蹈,一边又充满着对祖先或神灵的虔诚,在一定的具有庄严仪式的场合表现出来。咒辞是诗,又是神圣的语言。

祭献、舞蹈、咒辞,是“艺”也是“术”,但后来它们渐渐地与巫术有了若即若离的分工,并独立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和诗歌。艺和术的共容共存,是我国艺术早期传播的重要特征。

王权传播机制的建立

一、诰辞、誓词、歌谣与口传政治

氏族社会时期,各个部落都有与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语言和文化,随着氏族之间的战争和兼并、政治上的分化和统一,氏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产生了相互的渗透和影响,语言在强烈的接触中也发生了融合或巨大的变化。自黄帝入主中原,黄帝族的语言与被征服氏族的语言产生融合,形成了汉语的前身——原始华夏语,即春秋时期人们所谓的“雅言”。古代高山大川使各民族无法交通,生活在隔绝状态中,“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矣。”“四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周围民族的交往,周王朝特设了寄、象、狄鞮、译等翻译官,来传通四方言语。

口语是古代社会最主要的最普通的传播媒介,由于四方民族汇聚中原,尽管说“汉语”的主体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占优势,但当时远没有形成一个共同语;就是在“汉语”团体内部也是方言混杂,从而使口语的传播媒介存在一定的困难。能说雅言的人在当时并不多,基本属于贵族和上层阶层人士,因此雅言也成了政治语言。《风俗通义》序说:周秦常在每年八月遣使巡路求异代方言,奏籍之,藏到密室。后来扬雄利用这些资料的残余部分进而编著了《方言》一书。采集方言作为秘密资料,说明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语言的政治功能。春秋时期晋国曾因为语言问题与戎人首领姜戎子驹支论辩,晋国君谴责说:“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汝之由,喆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则执汝!”(现在诸侯各国事奉我国国王,比不上以前了。恐怕就是因为你们听得懂了我们的话,机密泄漏了。所以凡与你们有关的事或朝廷讨论大事,你们不得参加。如果参与,就惩罚你!)姜戎子驹支申辩说:在殽之战时,先前秦国背叛晋国而与郑国联盟,由于我们的全力协助,与晋国共进共退,才取得胜利。从此以后我们戎族一直友好相处,如今却率领了诸侯来责罚我们,“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焉!”(我们各少数民族吃的穿的都跟华夏族不同,货币不流通,言语也不相通,能做出什么坏事呢?不让我们参加朝政,不是太糊涂了吗!)这段记载证明言语行为在当时政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性,后来戎族首领唱着《诗经·小雅》的《青蝇》歌退下了朝。《青蝇》有诗句“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抨击了利用言语制造混乱的谗人。

最早的口传政治的记录应该算金文上的诰辞了,这些诰辞专记周王对臣下训导的言辞,是步入封建体制的王朝利用语言这种文化力量进行早期管理的体现。这些训导突显了语言治国的威力——这也是口头传播在政治活动中的秘密。虽然现存的诰辞是刻录在鼎器上的铭文,已不再算是口传政治的实录,但它们仍然不失为当时口传政治的凝固形式,因为文字只是口语符号的扩展形式,所以本质上体现着口传政治的特征和秘密。

我国的铜器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一些古籍如《逸周书·考德》、《古史考》、《左传》等都记载有燧人氏、神农氏、黄帝、蚩尤等用铜铸造兵器和器具的传说。《管子·五行篇》说“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迄今发现最早的铜器是出土于甘肃马厂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两把铜刀,时代分别距今5000年到4300多年,与史传中的黄帝、蚩尤时代大致相合。早期铜器没有发现铭文,到了商代冶炼技术、造型艺术和花纹镂雕已很先进,出现的铜器各式各样,也有了铭文,开始用金文来传播政治和文化。铭文字数虽然不多,但内容很丰富,有表族徽的字,有所有者的专名,有制作者的刻符,有祭祀记录,有赏赐记录等。《礼记·祭统》说“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释名·释言语》说“铭,名也。记名其功也”。西周春秋是金文发展的鼎盛期,铭文百字以上的随处可见,如《何尊》120字,《大盂鼎》291字,《大克鼎》290字,著名的《毛公鼎》竟长达497字。铭文内容主要是颂祖、祭祀、征伐、诰命、赏赐和册命等,此外还包括宴享、朝觐、婚媾、田猎、外交、诉讼、交易、盟约等方方面面,铭文堪称是一面反映当时社会真实的镜子,为我们研究古代传播活动和传播思想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诰辞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当时政治家说给大家听的一些话,是口传政治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口传活动在传播意识形态管理方面的特征。

《大盂鼎》作于周康王时代,铭文15行共291字,记载了康王在宗周对盂的训令。其中叙述了武王继承文王的功业,灭殷建国,不迷于酒的德绩,以及殷王朝君臣耽酒误国的教训,并嘱咐盂要效法其祖勤于王事。现把铭文翻译如下:

九月份,周王在宗周,训令盂。周王这样说:“盂:非常显赫的文王,从天帝那里接受了大命。在武王时,继承文王建立了周国,除掉了那邪恶,广泛地拥有了四方,长远地统治那些民众。在治理政事时,不敢沉溺于酒,就是有祭祀活动,也不敢饮酒过度而迷醉。所以上天爱护、照看他的儿子,长久地保佑先王,广泛地拥有四方。我听说殷朝丧失天命,就因为殷朝边远的诸侯们以及各级官吏大都沉湎于酒,所以丧失了军队。你在童蒙时就接受了重大的职位,我便让你进入我属下的小学。你不要背弃我,而要辅助我。现在我要效法、秉承文王的政绩和道德,像文王那样任命几位大臣。现在我就命令你盂辅助我,崇尚并完美那长久不变的道德,努力随时随地进献谏言,奉献奔走之劳,敬畏上天的威严。”周王还说:“啊!我命令你效法你的始祖南公”周王还说:“盂,你辅佐我主管军事,努力、迅速办好赏罚诉讼事务,随时随地辅助我统治四方,要帮助我巡视先王所接受的民众和疆土。赐给你一尊香酒、冠冕、衣服、蔽膝、鞋子、车辆、马匹;赐给你的先祖南公的旗帜用来狩猎;赐给你四位周朝官员,民众从车夫到百姓六百五十九人;赐给你十三位夷邦归周管辖的官员,民众一千零五十人。……”周王还说:“盂,你要敬肃地办好你的政务,不要废弃我的训令!”盂因而答对,颂扬周王美德,用来铸造纪念先祖南公的宝鼎。时周王二十三年。

这是一段极上层的口传政训,它体现了周王朝的政治策略和用人之道;在政治上善于吸取前王朝亡国的教训和先祖立国的经验,在用人上能恩威并施并指导管理方略。这确实是一篇关涉口传政治的很珍贵的历史资料。

我们再看《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盘庚》等诰辞,更体现口传政治在中国早期社会中的特殊作用。作为文字虽然出现得比较晚,但记录的内容却要比上引的《左传》和《大盂鼎》铭文要早。例如《尧典》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联盟议事会议集体商定国事的情况,几位头领口头交换意见,尧不主张用鲧,但四岳之长坚持试用,尧只好同意用鲧治水。部落联盟议事制是一种原始民主制,会上的讨论及其结果的传达当然都是口传的。又如《皋陶谟》是记录舜、皋陶和禹三个人商讨治国大事的谈话记录,“谟”就是“谋”的意思。当然这与《尧典》一样是后人根据传闻追忆的口传记录。他们商讨的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皋陶发言,他提出要继承尧的传统,注意修身安民、知人善任、摒私心、慎政务以及整顿伦常和等级制度;第二部分主要是舜和禹对话,先是禹叙述了自己治理洪水的功绩,接着是舜关于治国安民的训令,显示原始时期领袖与部属之间同心同德的平等关系;第三部分内容很多,先是舜提议密谋处置腐化放纵的丹朱,说:“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后是禹提出对苗民的警惕和防范:“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最后决定由禹接班,于是进行祭祀,君臣歌乐。这里非常典型地显示口语传播的一些特点。

(1)口语传播是同一“社会—文化”圈内达到思想感情认同的主要方式。

口语传播时,传播者和受播对象的社会阶级关系、阶层地位及其他身份因素,与口语传播的方式和内容有密切关联。由于舜、皋陶和禹所处时代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阶级分化,领袖和部属的关系十分融洽,所以谈话气氛显得很是和谐团结。

(2)口语传播是大众传播媒介诞生前最为广泛、最具有普及性和最便捷的传播方式。在原始时期,口传政治就是法令,所以最后舜对禹说:“迪朕德,时乃功惟叙。”(我仍要用德来开导苗民,如果他们能听从德政,这便是你的功劳了)于是皋陶宣布让大家接受禹的领导。

(3)口语传播必须遵守共同的会话规则,即听说双方都要有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思想准备。我们从《皋陶谟》里看到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道德原则的作用,无论是个人的发言还是问答式的交谈,都必须符合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这是口语传播得以展开的前提。

(4)口语传播具有天然的保密性,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种独特的人事景况。再加上交谈时参与口语内容的态势、表情、音调以及其他暗示,更增加了许多不为他人所了解的信息。关于处置丹朱和治理苗人,在当时都是极其机密的政治行为,等到《尚书》记录下来已经成为一个成功政治行为的历史经验和道德戒律了。就像春秋时期晋国不让姜戎子驹支参与朝廷议事的道理一样,因为口传政治的机密性极强,绝对不能容忍外人介入。

上古口传政治的第二种表现形式则是誓词。由于口语的特殊性质,我们茫然难求古代誓词的实际境况和具体的语言事实,我们只能从超越时间的永久性文字中去追溯它们。就文字而言最早的誓词记录是金文,例如《散盘》的铭文。《散盘》作于周厉王时代,铭文305字,详细记载了夨国因为侵夺了散国的土地,为了和解就付给散国可耕作的田地;铭文记录了确定各处田界的情况以及参与的官员。其中最重要的是记录了夨国对散国的盟誓。在周王九月乙卯那一天,夨国派鲜和且当着众人盟誓,说:“我已经交付散国田地和农具,如果有失实的地方,如果我有损害散国的想法,就打我一千鞭子,罚我一千黄金,用驿车抛弃我!”鲜和且盟了誓后,接着又派西宫襄、武父盟誓说:“我已经交付了散国低湿的田地及肥美的田地,我如果再违约变卦,打我一千鞭子,罚我一千黄金!”在发出誓词后,散国把田界图交给了夨国。就历史记录内容而言最早的誓词大概是《尚书》的《甘誓》、《汤誓》等了。《甘誓》在《墨子·明鬼篇》(下)引为《禹誓》,记作禹伐有扈的事,有的古籍记作启伐有扈的事,但这无关紧要。这次战争发生在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交替时期,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战争发生地是甘,夏王对着全体将领发布命令并宣誓说: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一书中以一些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为例讲述了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我感触很深,以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有风自南

    有风自南

    【2016年北京市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后来,我才知道,日暮青山,朝颜化雪,我想要的,只是和你闲梳鬓白,凭风自南。——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爱过,伤过,依然勇敢去爱的朋友们。————————————————————————————————许自南和晏暮青的婚姻没有一个人看好,原因有三:1.晏暮青三十二,许自南二十二,两人有传说中的代沟。2.晏暮青是个冷漠狠辣到极点的人,不会给你这个见过一面的女人爱情,你会失望。3.一个三十二岁的男人,在她之前必定阅女无数,在她之后也必有来者,前欢后爱接踵而至,她的生活永无宁日。这三个原因就像是诅咒,可是,许自南还是嫁了,甚至就在她见过他一面之后。关于代沟:“晏大哥……”“嗯?叫我什么?”“晏……晏叔叔?”“……还是大哥吧……”“晏大哥,我去画画了,今天约了男模人体写生。”“人体?写生?等等!……你看我当模特怎么样?”“好啊!晏大哥你坐好!”“就这样?不用……脱衣服?”“……晏大哥,你在想什么……”关于爱情,她从没期待过,何来失望,只是,暴风雨的天气里,顶着台风来接她的人是他,炎热的暑天,给她买冰淇林来的人是他,生日,陪她一起吹蜡烛的人是他,在她的心也如冰淇林一般渐渐融化的时候,第三个诅咒终于来临了……她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男人的温柔与疼爱那并不是爱,也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晏暮青的冷漠与狠辣。“晏暮青,你为什么会娶我?只是因为我名字里有个南字吗?”他沉默以对……很久很久以后,她才明白,原来所有她看见的听见的都不是真的,事实比她想象的更可怕……(暂时的简介,吉祥的新坑,先占着,7月正式更新啊~亲们,容吉祥以后再来修改简介~)
  • 网游之异界西游

    网游之异界西游

    因玩过【梦幻西游】(手游版)而受到的启发——时光易老杀手姜城因无法忍受社会的阴暗,以及那血腥的一面。毅然投案自首,将办案团伙的地点告诉了警察。之后他的团伙无一幸免,而他招供办事,但又杀人过多依旧判处死刑,不过确是缓期三年。在狱中他熟识了一些同犯,一起接触到了到了最新的全虚拟游戏——大唐西游。为了三年的舒心,他放下了所有,来到了游戏中。三年的传奇,只属于他。——时光易老
  • 二两银子买来的夫君

    二两银子买来的夫君

    屠娘和媒婆大老远的跑去京城买了个夫君,杀猪的碰到卖身的。天雷勾动地火。本以为俩人可以乐呵过着幸福快乐小生活。谁知她家这长相妖里妖气的夫君的旧情人找上门来!她就知道,便宜没好货!
  • 相府千金

    相府千金

    赵府千金赵云儿,前世从掌上明珠落入万劫不复。被亲生父母陷害,唾弃!再重生,今生,她看透人生,决心复仇,所有对她不恭的人,都只有,死!
  • EXO璀璨一世繁华

    EXO璀璨一世繁华

    “疼么?”“疼。”“那为什么不放手?”“舍不得啊。”你走进我的心,你还想要怎样?我们的青春高调开始,却悲伤落幕。初心不负,不忘初心。星光不陨,我们不散。EXO,相爱吧!
  • sacred

    sacred

    千色凝转,为的只是你我相识。其实,就这样也挺好的。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从王府到皇宫,从侧室到太后,重生后的元春走了一条不那么寻常的晋升之路……因为新君不是她亲生。
  • 贴身透视眼

    贴身透视眼

    他冲动而有正义感,为了家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为了红颜,不惜血溅五步!他是隐龙特战队队长,因负伤失去异能而退役,从看一所大学校门开始,重启巅峰之路。他想要事了拂衣去,奈何美女们太热情……
  • 斯托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斯托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维妮弗里德·斯托纳在著名的哲学家詹姆斯博士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自然教育”理论。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就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创作;9岁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10岁能运用13种不同语言熟练交谈;在其他方面,她也有不凡的表现,她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并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获得过好成绩。斯托纳夫人不满足于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她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 十年懵懂百年心

    十年懵懂百年心

    讲述周明帝建武十三年,宫廷斗争使得云罗一夜间家破人亡。云罗也因此身受重伤,昏睡了整整八年。八年后,云罗终于醒了过来,却因为寒毒深入骨髓,丧失了记忆。重生后的云罗和自小被人遗弃的东方弃相依为命,渐生的情愫却在遇见另一个男子之后发生了改变——临安城为人行事狠辣无情的太子燕苏,会是她在懵懂过后的心之归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