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8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要使“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深入人心,并坚决贯彻到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中去,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就必须考虑我们的经济理论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如何使之体现时代性。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间没有止境,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本书的宗旨就是想从“动态”与“发展”的角度总结自己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在于“发展”,它所要解决的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马克思的巨着《资本论》为我们揭示的正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建立、发展及其消亡的必然性。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马克思的唯物观首先体现在他以人们每天接触、又天天与之打交道的商品开始研究起,他并没有像其他的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从某些假设的前提作为研究的起点。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观体现在他并没有把商品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商品在发展,社会在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一般商品谈起,又谈到了很多特殊商品的诞生,使简单商品经济在人类社会中真正站住了脚,劳动力变为商品,货币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资本(商品)形态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还分析了在他那个时代刚出现不久的虚拟资本,按马克思的思路这也是商品,这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研究新的特殊商品留下了更广阔的天地。可见抓住“发展”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所以,本书的思想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按照马克思的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研究方法,沿着马克思的研究轨迹研究一些马克思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一些问题。
本书把它定义为研究价值发展的动态政治经济学,是因为当今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日新月异,变化极快。
一个商品年初的价值(年初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与该商品年末的价值(年末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们之间量的差别已能明显地反映出来了,而这一点在马克思那个年代是极缓慢的,年初与年末的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几乎是没有变化的,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不计并不影响马克思对整个社会发展的研究。而今天不行了,任何一个企业家或消费者都必须重视这一变化,这一变化已确确实实地影响着企业的投资趋向,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及其购买预期。这一变化也使商品经济中产生了以时间契约为基础的虚拟商品。这里就使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人们在交换商品时是以该商品生产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价值呢,还是以交换商品时再生产该商品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很明显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并不是没有察觉,而是在当时这一区别对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所以我把本书中的观点定义为动态的政治经济学,正如前面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就是发展。冠以“动态”一词,只是进一步强调“发展”在当今的重要性,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重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动态变化。
本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经济时间,第二章从商品的价值量的动态决定性谈起,为全书的分析奠定了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并以此在第三章论证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不是两大内容,而是三大内容,即除了价值决定,价值交换外,价值发展是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进一步分析在价值发展规律中价值(再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情况。引进了“熵”的概念,并指出负价值熵并非来自企业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产物,价值的创造与负价值熵的产生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第五章进一步分析了价值规律在不同社会的具体形式,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存在劳动力价值发展的趋势,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抑制着劳动力价值的发展,劳动者的相对贫困是剩余价值规律抑制劳动力价值发展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指出了劳动力价值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第六章从特殊商品的诞生和异化、企业集团的发展、微利时代的来临探索了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与否定。第七章详细地论述了劳动力价值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从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以及按劳分配过程三个方面探讨了劳动力价值发展规律的作用机制。第八章,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社会财富积累的制度安排问题,提出了劳动力价值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财富积累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探索性观点。第九章与第十章在上述基本理论框架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对劳动的性质和劳动平等上的制度安排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了非劳动报酬、劳动委托代管制等实际问题。
本书采用了“大纲”两字,是因为本书的很多观点在进一步探讨中,虽然有些观点我在二十年前就有一些探讨,如再生产决定价值论,但终因本人的功力不够未能很好展开。今天对书中很多观点的深入研究仍有这一感觉。以大纲形式示人,是作为一个经济学者为经济理论发展作些贡献,通过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兴趣与热爱。
胡建绩
2002年8月22日于平江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