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09700000022

第22章 君临天下巡四方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非圣人意也,势也。

——(唐)柳宗元

(一)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严密的统治机构,再加上实施了“车同轨、书同文”,大秦帝国无论是在疆域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实现了大一统。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此时秦朝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今甘肃甘南一带),南至北向户(今越南中部),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此时,大秦帝国的疆域至少比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总面积大5倍以上,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王朝的建立工作已基本结束,始皇帝便开始“巡狩”天下了。所谓巡狩,也叫省方,原是指天子对地方诸侯的巡视,并以此来考察民风和诸侯之地的为政情况,以使上情下达、下情上通。在五帝时期,天子巡守便已成为一种传统。因此,巡狩不但是天子的一种职责,也是天子统治天下的一种象征。

公元前220年,即一统天下的第二年,始皇帝进行了第一次出巡。始皇帝的车驾从咸阳出发后,向西北方向而行,首先来到北地郡。

北地是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时并吞的义渠之地。义渠是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义渠国曾经十分强大,一度与秦国、魏国抗衡,并参与了中原纵横争霸之战,成为雄据一方的少数民族强国。秦昭襄王消灭义渠国之后,便设立了北地郡,郡治义渠县(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南),义渠之民也逐渐融入到中原的华夏族当中。

离开北地郡后,始皇帝又西行出鸡头山(今宁夏隆德东),折向西南,来到陇西郡。

陇西是秦朝的发祥地。秦朝王室的先祖非子,因为给周孝王养马有功而被封于秦邑(今甘肃省张家川)。这秦邑就在陇西郡内。

北地郡和陇西郡既是秦国的后方,也是西部的边境,由此往西便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戎狄杂居之地了。由此看来,秦始皇此次巡行,既是寻根问祖,也有视察和安抚巩固后方之意。也正因为如此,始皇帝此行并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决策。

出巡数月之后,秦始皇的车驾便从陇西东返到回中(今陕西省陇县西北)。回中有秦的行宫,叫回中宫。一行人马在回中宫休息数日后,便又启程返回都城咸阳。

秦始皇在西巡的一路上都没有什么举动,然而他一回到咸阳,马上就下令在渭水之南兴建了一座新的宫殿。

历代帝王似乎对大兴土木都情有独钟,始皇帝也不例外。早在一统天下的期间,始皇帝就开始大兴土木。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每消灭一个诸侯,便在咸阳以北地区缩建其宫室,将各国诸侯的妻室和金银珠宝全部置入其中。始皇帝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向天下炫耀他炳彪千秋的功勋。

这次修建新宫殿的目的也不外乎彰显功绩,向天下人展示“唯我独尊”的权柄。那么始皇帝又为什么要将新宫殿建在渭南呢?这是因为秦朝的新宗庙及章台、上林苑等都位于渭南,那里是当时天下的中心。

刚开始,新宫殿被命名为“信宫”,但建成时则改成了“极庙”,以比为“天极”。所谓“天极”,是天心的中央,即相当于北极星的位置,也叫北辰。古人认为,此处是太一神居住的位置,因此又称为中宫天极,而太一神是天上最高的神即天帝的别称。这就看得出来,秦始皇是要处处神化自己,天帝居天极,那么自己自然要居于“极庙”了。

秦始皇不仅在渭南兴建了“极庙”,还对咸阳进行了规划,下令修建了一条自极庙通往骊山的大道,又在这座宫殿中建造了甘泉前殿及一道有护墙的甬道,跨渭河与原来的咸阳宫相连。如此一来,咸阳宫也被纳入新规划的整体宫殿系统中来。咸阳宫的规模扩大了,也变得更加庄严神圣了。

(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车驾出关,巡行帝国的东南地区,封禅泰山。与前一次巡守不同,始皇帝这次要去的是刚刚并入帝国版图不久的新领地。为了向新臣民们展示皇帝的权威,秦始皇对这次出巡作了精心的策划与周密的安排。

据说,始皇帝的车驾仪仗兼收东方各诸侯国车驾仪仗的特点,不但十分威武,而且还很舒适。始皇帝此次出巡动用了最高的规格的车驾,即81乘车驾,由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随行官员有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王绾、丞相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等11人。随行的其他官员如尚书、御史等,也不在少数。由于此次东巡秦始皇拟定到泰山封禅,因而车驾规模之大、随行重要官员之多,都非以前的天子巡狩天下所能比拟的。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浩浩荡荡的车队便沿着渭水南岸的“华阴平舒道”向东而去了。华阴平舒道宽50步(约合今69.3米),每隔3丈(约合今6.3米)种一棵青松,车驾行在其上,不但平稳,速度也极快。始皇帝一行很快东出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来到了原先东方六国的土地。一路上,始皇帝车驾所到之处,郡县官员都会提前安排好食宿,地方上的文武百官也会随时向秦始皇“奏事”。

车队通过函谷关后,继续沿驰道东行,路经洛阳,到达了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峄山在邹县北(在今邹县县城东南),峄邑便是以峄山命名的。峄山东西长20里,有高峰独出,耸入云端。作为封禅泰山的前奏,始皇帝一行登上了这座高耸云端的山峰,并令丞相李斯用大篆字体刻石于山岭,名曰“昼门”。

当时可能正处于盛夏之季,天气酷热,始皇帝一行就在山中避暑。齐鲁大地的儒生们也奉诏来到峄山之山,向始皇帝献计献策,安排封禅泰山事宜。在此期间,李斯还在峄山之上刻了一篇歌颂大秦功德的碑文。可惜的是,这座石碑在南北朝时期被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了。不过,因李斯的小篆盛名遐迩,碑虽然倒了,但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不可摹拓。后世曾根据拓本翻刻了多块石碑,现存的石碑是元朝时期翻刻的。

所以,峄山刻石虽然已经在历史的烟云中湮没了,但其内容却流传了下来。峄山刻石一文大意是说,西周时代分封诸侯,导致了天下大乱,“流血于野”;而惟有始皇帝的统一天下,才带来了“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的局面。也就是说,这篇石刻文是为始皇帝歌功颂德的。

一切计议已定,始皇帝便率领群臣登顶泰山,准备行祭天之礼。据说,秦始皇一行来到泰山半山腰之时,突遇暴风骤雨,而四周却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群臣站在风雨中,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突然有一名大臣说道:

“启奏皇帝,旁边有一棵大松树可以遮风挡雨。”

始皇帝一看,大松树长得十分繁茂,的确可以遮风挡雨。始皇帝便移步来到树下,果然好多了。不多时,暴风骤雨便停了下来,始皇帝愁眉一展,立刻在百官面前兴高采烈地称赞道:

“大松树为朕遮风挡雨,功勋不小。传朕旨意,上封松树为五松大夫!”

文武官员一听,都非常凑趣地高呼道: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封松树为大夫,这也算上是始皇帝封禅泰山途中的一件风雅之事。据说,今泰山腰的五松亭就是秦始皇当年封禅的避雨处。

祭天完毕后,始皇帝又命李斯撰文,刻石立于山巅,以记录这一天的事件。时至今日,始皇帝命李斯刻于泰山山巅的文字仅存10个字,而且还可能不是当年的真迹。下山后,始皇帝又在梁父(今山东省新泰县西)举行了禅礼。

自登上皇帝之位以来,秦始皇对五德终始学说甚感兴趣,意在宣扬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泰山封禅则是宣扬受命于天、皇权神授的最好形式,他怎能不为此而志得意满呢?

在禅于梁父举行祭地仪式之后,秦始皇又命人立石刻词,让李斯用大篆手书刻石之文。秦始皇在此后的诸多次巡游刻石,皆用大篆字体,以示庄重。梁父石刻与峄山石刻一样,也是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的。此后,始皇帝巡行全国所留下的诸多刻石文辞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这一主题。

(三)

泰山封禅之后,始皇帝一行继续在齐鲁大地巡视。他们巡视的路线大致是从临淄东行到沿海,经黄(今山东省黄县)、腄(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登之罘(今山东省烟台市北),上成山(今山东省荣成市),然后沿海西折到琅邪(今山东省诸城市东南海滨)。在这些地方,始皇帝又一一礼祠东方人民所信奉的神祗。这说明,始皇帝在文化上采取大一统政策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这次东巡的另外一大收获就是始皇帝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巡海礼神,一路风光,秦始皇来到了琅邪驻跸。琅邪之地滨于海畔,原是东夷、淮夷所居地方,从西周以至春秋尚未知名。后来,越王勾践灭吴,北上中原称霸,徙都于琅邪,并在该地修造了一座观海台。越王勾践曾站在台上,以霸主的身份号令天下诸侯尊崇周天子。

然而,越国虽一时称霸,终是根底不足,犹如流星一般在历史上一闪而过。勾践死后,越国便在中原失去了影响和位置。后来,越国被楚威王攻破,归附了楚国。勾践的霸业空留一座琅邪台,也渐渐被人遗忘了。

秦始皇来到琅邪之时,昔日琅邪台的盛景早已不再。或许是想到了勾践昔日的霸业,抑或是被海滨风光所吸引,始皇帝在琅邪流连3个多月。他还下令迁徙3万户到琅邪台下,以免除12年租税的优惠条件让他们在这里定居,以供奉琅琊行宫和观海台的用度。

忽然有一天,一个名叫徐市的方士求见始皇帝。徐市就是徐福。据说徐福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因此在沿海一带的民众中名望颇高。据说,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先秦时期,修仙之术盛行,许多人都相信长生不老的传说,秦始皇也未能免俗,也在苦苦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以求长生,永久地统治着他缔造的大秦帝国。因此,当他听说徐福前来求见之时,立即宣其觐见。

徐福向始皇帝行了大礼之后,便呈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奏章。这位徐福不知道是真的相信海上有仙山和长生不老之药,还是为了求得荣华富贵。他在奏章中说:

“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山上的宫殿都是黄金白银制作的,山上住着仙人。仙人有不死药,可以长生不死。”

始皇帝在巡海时已经听当地的官员说起过仙山的传说。人们纷纷说,三神山远望就像在云端里,等靠近了才看清三神山原来在水中。人要想靠近上去,则三神山又被风引走了。用今天的科学知识来看,人们口中所说的“三神山”不过是海市蜃楼的景象而已。但古人并不知道这是光线的折射现象,遂被这种虚无缥缈的奇异景象所迷惑,以为渤海中真的有仙人居住。

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等诸侯还曾专门派人到海上去寻找仙山,但最终什么也没找到。不过,有人却谎称他们到过三仙山,获得了不死药。有的方士还向世人谎称自己已经几百岁,甚至上千岁了。在那个蒙昧的时代,虽然有人对这些谎言表示怀疑,但深信不疑者也不在少数。

秦始皇比齐王、燕王的权力大得多,架势也气派得多。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找不到,不代表他这个亘古以来的第一王者找不到。于是,他立即将徐福叫到面前,神秘兮兮地问:

“如何才能找到仙山,取得不死之药呢?”

这徐福也不含糊,当即将他修仙的那套术语和仪式向始皇帝说了一遍。什么沐浴洁身、敬诚斋戒、选取童男童女和送给仙人的财宝礼物等,说得活灵活现。始皇帝越听越相信,越觉得自己有长生不老、永掌大权的可能。因此,他立即下令道:

“一切按照徐爱卿所说的办,择日出海寻找仙山。”

几天之后,当地的官员便为徐福准备好了大船数艘、金银财宝无数和数千童男童女。徐福就带着这些东西下海求仙人去了。这徐福可能真的出海寻仙山去了,也可能带着大量的金钱和人口到某处享受生活去了。总之,这个家伙一去数年都毫无音讯。

始皇帝在琅邪苦苦等待徐福归来,可怎么都等不来,便只好带着些许留恋和遗憾离开了琅邪台,车驾沿海滨的驰道,直奔西南而行。他一路经东海郡的郡治郯(今山东省郯城西)、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来到长江边上,乘大船沿长江而上,取道湘山祠(今湖南省岳阳县西),想要登临衡山。但因在洞庭湖上遇到了大风浪,险些丧生,始皇帝巡游的兴致大大降低。因此,他取消了继续南行登临衡山的预定计划,命车驾取道郢、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商南(今陕西省商南县)、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返回了咸阳。

同类推荐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20几岁,初涉世事,没背景,没经验,没银子,没平台……如何成功?本书是一部求生、求胜的公关必备心法,是为你迎接辉煌30岁而准备的人际战略。
  •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刘邦显

    刘邦显

    本书主要由“九十年的人生轨迹”、“遗文选辑”、“怀念文章”、“年谱”等部分构成,并配有若干刘邦显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多侧面地展示了刘邦显同志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高贵品质。
  • 贞德(名人传记丛书)

    贞德(名人传记丛书)

    法国东部乡村里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穿上男装,骑着战马,娇小瘦弱却也无比坚强。贞德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0年,可是她在生命最后的4年里,解救了奥尔良城,促成了法国查理七世的加冕。为什么这样一个对法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女孩,最后却被巴黎大学神学院以异端罪处以火刑。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重铸大商

    重铸大商

    朝纲不振,诸侯蠢蠢,这是我的王朝。酒池肉林,昏庸残暴,这是我的一生。重生成纣,肆写人生。朕统殷商,谁人可争。愿天佑我殷商,护我社稷。朕当重铸大商,定万世之基,不负众生所托。
  • 笨贼的游历与梦想

    笨贼的游历与梦想

    这是一个笨贼的世界,且看我们的笨贼主人公将带给我们怎么样的经历,当我们面对笨贼的梦想时又将做何感想。
  • 终究不敢

    终究不敢

    我知道我胆小,但是没有想到,我会胆小到那种程度。
  • 变身之超神修改

    变身之超神修改

    【物品可修改,是否修改!】【修改成功,物品增加30%魅力遮挡!】【性别可修改,是否修改!】【修改成功!】ps:欢迎加入超神修改器,群号码:434245210
  • 枕边有鬼

    枕边有鬼

    "极品无良的继母因为贪图彩礼,把我卖给恶鬼为妻。自此之后,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在我身边陆续发生。被迫孕育鬼胎,被百鬼侵扰,受尽妖魔鬼怪的纠缠!每天晚上我的“鬼夫”,还躺在我身边,邀我共枕:“娘子,为夫想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魂之役

    灵魂之役

    当我们还在探讨人类死后是否会有灵魂时,他已置身灵魂世界!当他以为自己可能要过四处飘荡的虚体生活时,灵魂宿主赋予他新的肉体!这里的所有一切都超出他的想象!灵魂繁多的种族和自己的世界息息相关,绵绵不绝的战争充斥在灵魂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灵魂磨练成叱咤灵魂世界的风云大亨
  • 情迷异世腹黑王

    情迷异世腹黑王

    她,现代特种兵出身,因执行任务而穿越时空,不但是姚安国公主,还是周晋王最下贱的侍妾,更荒唐的是,她居然为了旧情人私奔,还因此失去了他们的孩子,她明明知道这一切并非她本人,也很想置身事外,却不想他却强行要了她,她恨他,更不惜要杀了他,就在他身重剧毒,命在旦夕,周晋国却发生战乱,当她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终于她决定在她离开前,要试着挽回这个已被她搅得无法收拾的局面,他的柔情、他的独宠,让她无所适从,可是当她真真决定投入时,却发现那柔情面具下,却是那样一张狰狞可怕的真相。他,周晋国皇帝,他精明睿智却又狠辣无情、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一统江山,他为了能达到目的,不惜送上他还未出世的亲骨肉,只是他没有想到,为此却付出了最沉痛的代价。
  • 异界之罪恶根源

    异界之罪恶根源

    本小说不是单纯的邪恶类小说,整部小说背景是在乱世中,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为什么正义必胜?枭雄和英雄,最后谁才能赢得天下。本小说反过来写的,主角不在是象征正义,而是邪恶-卑鄙,贪婪,无耻,自私,狡诈,凶残(后期),多疑。到异界什么特殊能力也没有反派角色才是象征正义-胸怀苍生,光明磊落,善良仁爱,温文儒雅,正直无私,又是高富帅。(够正义吧)到异界他便是神所选的”救世主“,拥有神给他的光明之力。这两种人在乱世中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
  • 隐身人

    隐身人

    西方科幻小说具有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史,其根源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一些推测性著作。但是,作为现代的一个文类,它大体上始于18世纪后期同时出现的两次革命: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些革命的后果之一是复活并改变了乌托邦传统,从空间性转向了时间性,从对地球上某种想象的理想社会的描写转向了对更好的社会模式的思考,并期望通过政治变革在自己所处的社会里实现。科幻小说就是产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它以想象的小说方式,思考社会的变革,思考它的未来,以及科学技术对这种变革可能发生的作用。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正好体现了这一时代性的变化。
  • 凤倾天下:倾世妖孽五小姐

    凤倾天下:倾世妖孽五小姐

    堂堂一代神偷,竟然失足跌进下水道,还华丽丽的穿越了?!老天爷,你在逗我?穿越也就算了,你还非要我穿到一个无智商,无力量,无关爱的三无人身上,你皮痒了?叔可忍,婶不可忍!斗姨娘,耍后姐,是姐的业余爱好!收神兽,卖亲爹,是姐的副业!不过,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比如这个妖孽:"娘子,等等为夫嘛。“"......""娘子,你怎么不说话?“”帅哥,我认识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