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09700000022

第22章 君临天下巡四方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非圣人意也,势也。

——(唐)柳宗元

(一)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严密的统治机构,再加上实施了“车同轨、书同文”,大秦帝国无论是在疆域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实现了大一统。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此时秦朝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今甘肃甘南一带),南至北向户(今越南中部),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此时,大秦帝国的疆域至少比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总面积大5倍以上,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王朝的建立工作已基本结束,始皇帝便开始“巡狩”天下了。所谓巡狩,也叫省方,原是指天子对地方诸侯的巡视,并以此来考察民风和诸侯之地的为政情况,以使上情下达、下情上通。在五帝时期,天子巡守便已成为一种传统。因此,巡狩不但是天子的一种职责,也是天子统治天下的一种象征。

公元前220年,即一统天下的第二年,始皇帝进行了第一次出巡。始皇帝的车驾从咸阳出发后,向西北方向而行,首先来到北地郡。

北地是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时并吞的义渠之地。义渠是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义渠国曾经十分强大,一度与秦国、魏国抗衡,并参与了中原纵横争霸之战,成为雄据一方的少数民族强国。秦昭襄王消灭义渠国之后,便设立了北地郡,郡治义渠县(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南),义渠之民也逐渐融入到中原的华夏族当中。

离开北地郡后,始皇帝又西行出鸡头山(今宁夏隆德东),折向西南,来到陇西郡。

陇西是秦朝的发祥地。秦朝王室的先祖非子,因为给周孝王养马有功而被封于秦邑(今甘肃省张家川)。这秦邑就在陇西郡内。

北地郡和陇西郡既是秦国的后方,也是西部的边境,由此往西便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戎狄杂居之地了。由此看来,秦始皇此次巡行,既是寻根问祖,也有视察和安抚巩固后方之意。也正因为如此,始皇帝此行并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决策。

出巡数月之后,秦始皇的车驾便从陇西东返到回中(今陕西省陇县西北)。回中有秦的行宫,叫回中宫。一行人马在回中宫休息数日后,便又启程返回都城咸阳。

秦始皇在西巡的一路上都没有什么举动,然而他一回到咸阳,马上就下令在渭水之南兴建了一座新的宫殿。

历代帝王似乎对大兴土木都情有独钟,始皇帝也不例外。早在一统天下的期间,始皇帝就开始大兴土木。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每消灭一个诸侯,便在咸阳以北地区缩建其宫室,将各国诸侯的妻室和金银珠宝全部置入其中。始皇帝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向天下炫耀他炳彪千秋的功勋。

这次修建新宫殿的目的也不外乎彰显功绩,向天下人展示“唯我独尊”的权柄。那么始皇帝又为什么要将新宫殿建在渭南呢?这是因为秦朝的新宗庙及章台、上林苑等都位于渭南,那里是当时天下的中心。

刚开始,新宫殿被命名为“信宫”,但建成时则改成了“极庙”,以比为“天极”。所谓“天极”,是天心的中央,即相当于北极星的位置,也叫北辰。古人认为,此处是太一神居住的位置,因此又称为中宫天极,而太一神是天上最高的神即天帝的别称。这就看得出来,秦始皇是要处处神化自己,天帝居天极,那么自己自然要居于“极庙”了。

秦始皇不仅在渭南兴建了“极庙”,还对咸阳进行了规划,下令修建了一条自极庙通往骊山的大道,又在这座宫殿中建造了甘泉前殿及一道有护墙的甬道,跨渭河与原来的咸阳宫相连。如此一来,咸阳宫也被纳入新规划的整体宫殿系统中来。咸阳宫的规模扩大了,也变得更加庄严神圣了。

(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车驾出关,巡行帝国的东南地区,封禅泰山。与前一次巡守不同,始皇帝这次要去的是刚刚并入帝国版图不久的新领地。为了向新臣民们展示皇帝的权威,秦始皇对这次出巡作了精心的策划与周密的安排。

据说,始皇帝的车驾仪仗兼收东方各诸侯国车驾仪仗的特点,不但十分威武,而且还很舒适。始皇帝此次出巡动用了最高的规格的车驾,即81乘车驾,由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随行官员有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王绾、丞相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等11人。随行的其他官员如尚书、御史等,也不在少数。由于此次东巡秦始皇拟定到泰山封禅,因而车驾规模之大、随行重要官员之多,都非以前的天子巡狩天下所能比拟的。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浩浩荡荡的车队便沿着渭水南岸的“华阴平舒道”向东而去了。华阴平舒道宽50步(约合今69.3米),每隔3丈(约合今6.3米)种一棵青松,车驾行在其上,不但平稳,速度也极快。始皇帝一行很快东出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来到了原先东方六国的土地。一路上,始皇帝车驾所到之处,郡县官员都会提前安排好食宿,地方上的文武百官也会随时向秦始皇“奏事”。

车队通过函谷关后,继续沿驰道东行,路经洛阳,到达了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峄山在邹县北(在今邹县县城东南),峄邑便是以峄山命名的。峄山东西长20里,有高峰独出,耸入云端。作为封禅泰山的前奏,始皇帝一行登上了这座高耸云端的山峰,并令丞相李斯用大篆字体刻石于山岭,名曰“昼门”。

当时可能正处于盛夏之季,天气酷热,始皇帝一行就在山中避暑。齐鲁大地的儒生们也奉诏来到峄山之山,向始皇帝献计献策,安排封禅泰山事宜。在此期间,李斯还在峄山之上刻了一篇歌颂大秦功德的碑文。可惜的是,这座石碑在南北朝时期被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了。不过,因李斯的小篆盛名遐迩,碑虽然倒了,但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不可摹拓。后世曾根据拓本翻刻了多块石碑,现存的石碑是元朝时期翻刻的。

所以,峄山刻石虽然已经在历史的烟云中湮没了,但其内容却流传了下来。峄山刻石一文大意是说,西周时代分封诸侯,导致了天下大乱,“流血于野”;而惟有始皇帝的统一天下,才带来了“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的局面。也就是说,这篇石刻文是为始皇帝歌功颂德的。

一切计议已定,始皇帝便率领群臣登顶泰山,准备行祭天之礼。据说,秦始皇一行来到泰山半山腰之时,突遇暴风骤雨,而四周却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群臣站在风雨中,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突然有一名大臣说道:

“启奏皇帝,旁边有一棵大松树可以遮风挡雨。”

始皇帝一看,大松树长得十分繁茂,的确可以遮风挡雨。始皇帝便移步来到树下,果然好多了。不多时,暴风骤雨便停了下来,始皇帝愁眉一展,立刻在百官面前兴高采烈地称赞道:

“大松树为朕遮风挡雨,功勋不小。传朕旨意,上封松树为五松大夫!”

文武官员一听,都非常凑趣地高呼道: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封松树为大夫,这也算上是始皇帝封禅泰山途中的一件风雅之事。据说,今泰山腰的五松亭就是秦始皇当年封禅的避雨处。

祭天完毕后,始皇帝又命李斯撰文,刻石立于山巅,以记录这一天的事件。时至今日,始皇帝命李斯刻于泰山山巅的文字仅存10个字,而且还可能不是当年的真迹。下山后,始皇帝又在梁父(今山东省新泰县西)举行了禅礼。

自登上皇帝之位以来,秦始皇对五德终始学说甚感兴趣,意在宣扬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泰山封禅则是宣扬受命于天、皇权神授的最好形式,他怎能不为此而志得意满呢?

在禅于梁父举行祭地仪式之后,秦始皇又命人立石刻词,让李斯用大篆手书刻石之文。秦始皇在此后的诸多次巡游刻石,皆用大篆字体,以示庄重。梁父石刻与峄山石刻一样,也是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的。此后,始皇帝巡行全国所留下的诸多刻石文辞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这一主题。

(三)

泰山封禅之后,始皇帝一行继续在齐鲁大地巡视。他们巡视的路线大致是从临淄东行到沿海,经黄(今山东省黄县)、腄(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登之罘(今山东省烟台市北),上成山(今山东省荣成市),然后沿海西折到琅邪(今山东省诸城市东南海滨)。在这些地方,始皇帝又一一礼祠东方人民所信奉的神祗。这说明,始皇帝在文化上采取大一统政策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这次东巡的另外一大收获就是始皇帝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巡海礼神,一路风光,秦始皇来到了琅邪驻跸。琅邪之地滨于海畔,原是东夷、淮夷所居地方,从西周以至春秋尚未知名。后来,越王勾践灭吴,北上中原称霸,徙都于琅邪,并在该地修造了一座观海台。越王勾践曾站在台上,以霸主的身份号令天下诸侯尊崇周天子。

然而,越国虽一时称霸,终是根底不足,犹如流星一般在历史上一闪而过。勾践死后,越国便在中原失去了影响和位置。后来,越国被楚威王攻破,归附了楚国。勾践的霸业空留一座琅邪台,也渐渐被人遗忘了。

秦始皇来到琅邪之时,昔日琅邪台的盛景早已不再。或许是想到了勾践昔日的霸业,抑或是被海滨风光所吸引,始皇帝在琅邪流连3个多月。他还下令迁徙3万户到琅邪台下,以免除12年租税的优惠条件让他们在这里定居,以供奉琅琊行宫和观海台的用度。

忽然有一天,一个名叫徐市的方士求见始皇帝。徐市就是徐福。据说徐福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因此在沿海一带的民众中名望颇高。据说,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先秦时期,修仙之术盛行,许多人都相信长生不老的传说,秦始皇也未能免俗,也在苦苦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以求长生,永久地统治着他缔造的大秦帝国。因此,当他听说徐福前来求见之时,立即宣其觐见。

徐福向始皇帝行了大礼之后,便呈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奏章。这位徐福不知道是真的相信海上有仙山和长生不老之药,还是为了求得荣华富贵。他在奏章中说:

“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山上的宫殿都是黄金白银制作的,山上住着仙人。仙人有不死药,可以长生不死。”

始皇帝在巡海时已经听当地的官员说起过仙山的传说。人们纷纷说,三神山远望就像在云端里,等靠近了才看清三神山原来在水中。人要想靠近上去,则三神山又被风引走了。用今天的科学知识来看,人们口中所说的“三神山”不过是海市蜃楼的景象而已。但古人并不知道这是光线的折射现象,遂被这种虚无缥缈的奇异景象所迷惑,以为渤海中真的有仙人居住。

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等诸侯还曾专门派人到海上去寻找仙山,但最终什么也没找到。不过,有人却谎称他们到过三仙山,获得了不死药。有的方士还向世人谎称自己已经几百岁,甚至上千岁了。在那个蒙昧的时代,虽然有人对这些谎言表示怀疑,但深信不疑者也不在少数。

秦始皇比齐王、燕王的权力大得多,架势也气派得多。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找不到,不代表他这个亘古以来的第一王者找不到。于是,他立即将徐福叫到面前,神秘兮兮地问:

“如何才能找到仙山,取得不死之药呢?”

这徐福也不含糊,当即将他修仙的那套术语和仪式向始皇帝说了一遍。什么沐浴洁身、敬诚斋戒、选取童男童女和送给仙人的财宝礼物等,说得活灵活现。始皇帝越听越相信,越觉得自己有长生不老、永掌大权的可能。因此,他立即下令道:

“一切按照徐爱卿所说的办,择日出海寻找仙山。”

几天之后,当地的官员便为徐福准备好了大船数艘、金银财宝无数和数千童男童女。徐福就带着这些东西下海求仙人去了。这徐福可能真的出海寻仙山去了,也可能带着大量的金钱和人口到某处享受生活去了。总之,这个家伙一去数年都毫无音讯。

始皇帝在琅邪苦苦等待徐福归来,可怎么都等不来,便只好带着些许留恋和遗憾离开了琅邪台,车驾沿海滨的驰道,直奔西南而行。他一路经东海郡的郡治郯(今山东省郯城西)、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来到长江边上,乘大船沿长江而上,取道湘山祠(今湖南省岳阳县西),想要登临衡山。但因在洞庭湖上遇到了大风浪,险些丧生,始皇帝巡游的兴致大大降低。因此,他取消了继续南行登临衡山的预定计划,命车驾取道郢、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商南(今陕西省商南县)、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返回了咸阳。

同类推荐
  • 陇上翘楚:人物卷

    陇上翘楚:人物卷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西方文化交会的通衢大道、多元一体的民族大融汇之域、祖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苍茫中透出厚重,在古朴中显现灵动,联系着中华文明之根、氤氲着中华民族之魂。也许正因为如此,甘肃又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让世人渴望了解的地方。为了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甘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陈自仁编著的《陇上翘楚/人文甘肃》,《陇上翘楚/人文甘肃》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中,挑选了五十多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他们的一生,分别做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热门推荐
  • 天石灭道

    天石灭道

    为探寻父亲发疯的真相,受尽族人欺辱的石凡离开故乡,却被族叔转手卖入黑煤窑。神奇的经历,让他凭借自己并不强大的天资,以武入道,踏上修仙之路。这是一块历经红尘却凡心不改,一意问尽天下不平事的灭道天石的故事。
  • tfboys爱情的心愿

    tfboys爱情的心愿

    当三个女孩遇上tfboys会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 妖魔之战

    妖魔之战

    正派人士招兵买马要与万妖教主决战到底,却苦于没有能力出众的领导者。寻寻觅觅后,莫天啸终于令大家眼前一亮,他究竟能否担负起与万妖教主战斗的重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六妙法门

    六妙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火焚仙

    御火焚仙

    他本来是核电站的高级工程师,却因核电站的事故来到了异界大陆,当科研天才遇到神秘灵力,当现代科技遭遇异界文化,又将创造怎样的神奇,当昔日的废物站在天才之巅,善恶只在一念间,他将做出如何抉择。
  • 大神在古代

    大神在古代

    砚台被“神二代”踹出了上界。来到一个被穿越者蝴蝶过的朝代,穿到五岁小儿身上。想要重返上界,就得在这里积累足够的名望和人气。砚台扳着手指数:“不能搞发明,不能搞军事,不能搞政治……”仰天叹息一声,“得了,还是搞搞风月,为劳苦大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点贡献……”
  •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本书以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为切入点,描述并分析谷歌的全球战略以及它与美国政府、股东、用户之间的微妙关系。谷歌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和美国其它大企业一样,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往往能够代表美国,推广美国的思维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谷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力量、政治格局甚至国际关系。这就让谷歌和政府之间有了一种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本书试图揭开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读者看到谷歌一些“不听话”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 噬血魔域

    噬血魔域

    雷鸣天原先是创世之神后来复活期间被邪阻止了,来到了噬血大陆,他在噬血大陆有能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出自一位年仅十四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迁徙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两年多的暗无天日的隐藏期,安妮用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对生活爱情的憧憬度过了痛苦压抑的日子。这本日记是作者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记录了25个月的密室生活,把密室生活的艰辛、战争时期人们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
  • 重寻近代中国

    重寻近代中国

    中国政治精英利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战败编织了一整套饱受外族剥削、欺侮为内容的“民族叙事”和“历史建构”。 但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持续强化“悲情叙事”正在将中国从世界大环境中孤立。马勇从现代化视角出发重塑中国近代史,一方面重新评估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功过是非,理清世界走进中国的路径及客观效果,另一方面剖析在现代化冲击之下,中国走向世界的艰难过程。